加固型缓冲隔离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83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加固套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加固套;11.加固条;12.如端孔;13.后端孔;131.后端孔一;132.后端孔二;14.后端盖;2.墩套;3.警示杆;4.缓冲机构;41.缓冲机构上段;411.定向套;4111.卡环;412.上弹簧;413.缓冲上链;4131.上固定件;4132.上限位块;414.上限位套;4141.上限位槽;4142.限位圈;415.通道管;416.转轴一;42.连接件;421.上套环;422.连接块;423.下套环;43.缓冲机构下段;431.下限位套;4311.下限位槽;4312.定位板;4313.挂环;432.下弹簧;433.缓冲下链;4331.下固定件;4332.下限位块;5.底座;51.固定板;52.埋地立柱;53.备用连接端;6.顶盖;61.盖板;62.穿孔;63.转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本实施例加固型缓冲隔离墩,结合图1,包括墩体、加固套1、墩套2、警示杆3、缓冲机构4和底座5,墩体由水泥、沙石等浇筑在加固套I内填充而成,警示杆3底端位于墩套2顶壁上,其中,加固套I为上开口结构,墩套2为下开口结构,墩套2配合安装在加固套I上;加固套I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固条11,该加固条11为横向设置的多条环形结构,且突出在加固套I的外壁上,而在加固套I下部设置有前端孔12,该前端孔12位于加固套I朝向底座5的一侧上;结合图11,前端孔12对侧的加固套侧壁上设置有后端孔一 131;底座5包括固定板51和埋地立柱52,埋地立柱52为中空筒状结构,位于固定板51下方。
[0022]缓冲机构4由缓冲机构上段41、连接件42和缓冲机构下段43构成,结合图2,缓冲机构上段41包括定向套411、上弹簧412、缓冲上链413和上限位套414,定向套411横向设置,其一端与前端孔12连通,另一端则通过后端盖14固定在后端孔一131处,定向套411朝向前端孔的一端内设置有卡环4111,该卡环411为仅在中心处设置贯穿孔的实心结构,上弹簧412为压簧,上限位套414侧壁上设置有上限位槽4141,其底部设置有限位圈4142,上固定件4131则活动卡装在上限位槽4141内,上限位套414位于定向套411内,而上弹簧412则位于定向套411与上限位套414之间,限位圈4142则形成上弹簧412的固定和支撑部位;缓冲上链413横向设置,其顶端设置上固定件4131(本实施例中,该上固定件4131为挂梁式结构),上固定件4131配合安装于上限位槽4141内,以使缓冲上链413位于该上限位套414内,上限位套414下端则与卡环4111接触连接,在缓冲上链413的中部设置上限位块4132;上弹簧412、缓冲上链413、上限位套414安装到定向套411内后,定向套411通过后端盖14固定在后端孔一131处,缓冲上链413—端通过上固定件4131与上弹簧412连接,另一端则穿过上限位套414的左端、卡环4111的贯穿孔、定向套411后,经前端孔12出,连接到连接件42上。
[0023]结合图8,埋地立柱52上方设置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中部设孔,并与埋地立柱52连通;缓冲机构下段43包括下限位套431、下弹簧432和缓冲下链433,下限位套431位于埋地立柱52内,其顶端为定位板4312,定位板4312中部设孔,而下限位套431的两侧设置有下限位槽4311;下弹簧432为压簧,缓冲下链433下端设置下固定件4331(本实施例中,该下固定件4331为挂梁式结构),而缓冲下链433中部则套装有下限位块4332,下固定件4331与下限位槽4311的半活动连接,而下固定件4331则与下弹簧432的下端连接,缓冲下链433上端则沿竖直方向穿过下弹簧432后,经定位板4312上的孔伸出定稿6侧壁处的穿孔62后横向,并与连接件42连接。
[0024]结合图10,连接件42包括上套环421、连接块422和下套环423,上套环421与缓冲上链413连接,下套环423与缓冲下链433连接,而上套环421与下套环423之间则通过连接块422连接。
[0025]将本申请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转角处、护栏迀都那、路面分叉处等场合,当发生碰撞时,外力首先将直接作用在加固套I或加固条11,由于加固套1、加固条11为非平面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冲击力对墩体造成的损害;当冲击力持续增加时,墩体连同加固套I一起发生位移,此时,缓冲机构4发生作用:缓冲上链413沿定向套411迅速发生移动,并带动上弹簧412发生拉伸形变,外部冲击力转化为墩体与加固套I的横向位移动能以及上弹簧412的弹性势能;当冲击力继续增加至缓冲上链413行进至其最大极限即上限位槽4141和上固定件4131所允许的范围时,缓冲下链433沿该位移方向发生移动,并带动下弹簧432发生形变,外部冲击力将转化为墩体与加固套I的横向位移动能、上弹簧412的弹性势能和下弹簧432的弹性势能,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的瓦解和分散外部冲击力,减少外部冲击力对墩体造成的损害。
[0026]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定位板4312上方设置有盖板61,盖板61向上凸起形成顶盖6,顶盖6朝向连接件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缓冲下链433出入的穿孔62,与穿孔62相邻的侧壁上则设置有转轴二 63,盖板61、定位板4312和固定板51相互平行依次安装,三者通过螺钉固定于路面上,缓冲下链433经下弹簧432、下限位套431和穿孔62穿出后,与下套环423连接。
[0027]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9,缓冲机构下段43包括下限位套431、下弹簧432和缓冲下链433,下限位套431位于埋地立柱52内,其顶端为定位板4312,挂环下端处安装有带横销的挂环4313,下弹簧432安装在下限位套431内,下弹簧432为拉簧,下弹簧432下端与挂环4313连接;缓冲下链433下端设置下固定件4331(本实施例中,该下固定件4331为钩状或环状结构),该下固定件4331与下弹簧432连接,缓冲下链433另一端经下限位套431、定位板4312和顶盖6侧壁上的穿孔62穿出后,与下套环423连接。
[0028]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加固条11呈斜向设置,其由加固套I的上端延伸至加固套I的下端。
[0029]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3,缓冲机构上段41包括定向套411、上弹簧412、缓冲上链413和通道管415,通道管415横向设置,且其端部与前端孔12连通,定向套411倾斜设置在通道管415上,并与通道管415连通,定向套411的另一端则通过后端盖14固定在后端孔二 132处,定向套411与通道管415连接处设置有转轴一 416,上弹簧412为压簧,套装在定向套411的内围处,上固定件4131则安装在上弹簧412的向上面,缓冲上链413下端水平,上端则随着定向套411倾斜,其顶端穿过上弹簧412连接在上固定件4131(本实施例中,该上固定件4131为活动挂梁式结构)处;上弹簧412、缓冲上链413安装到定向套411内后,缓冲上链413—端通过上固定件4131与上弹簧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