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注油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67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安装有控制按钮以及显示屏,用于控制该微量注油装置,并显示该微量注油装置的工作状态。
[0035]油箱5安装在箱体I的上部,油箱5的加油口设置在上方,并伸出箱体I的顶面,油箱5为有机玻璃材质,并且在进油口处设有滤网,保证油箱5内的润滑油洁净无污染。
[0036]油栗4安装在箱体I的下方中部,油栗4的进油口通过硬质油管与油箱5底部的出油口连通。油栗4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出油嘴2的进油口连通。
[0037]出油嘴2上设有加热单元,能够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避免由于温度低而导致润滑油的粘稠度过高,从而影响润滑油的喷出。加热单元为设置在出油嘴2内的电阻丝。
[0038]检测单元设置在出油嘴2上,检测单元为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光电开关检测到待注油设备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油栗4启动,并为待注油设备注油,在待注油设备远离出油嘴2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油栗4停止工作,从而停止注油,避免了浪费润滑油,降低了润滑成本。
[0039]如图3所示:油栗4包括栗体11、栗体11内的柱塞16以及栗体11出油端的止回单元,栗体11上侧开设油栗进油孔,柱塞16—端伸进栗体11内,并与止回单元在栗体11内形成栗油腔,另一端伸出栗体11并连接有电磁铁14,柱塞16上还设有推动柱塞16复位的复位单元。油栗4的电磁铁14与复位单元相配合,推动柱塞16实现往复运动,从而抽取润滑油,然后经过止回单元后喷出,注油频率通过电磁铁14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而且注油频率调节方便,从而能够方便根据待注油设备的运动来实现间歇的注油,而且油栗4的单次注油量小,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0040]栗体11的中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孔,柱塞16设置在安装孔内。油栗进油孔设置在安装孔的上方中部,油栗进油孔竖直设置。油栗进油孔上端的内径大于下端的内径,方便与油管连接。
[0041]栗体11内设有柱塞套10,柱塞套10的左端设置在栗体11内,右端伸出栗体11。在柱塞套10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柱塞套油孔1001。环绕栗体11的安装孔内壁设有凹槽,柱塞套油孔1001将柱塞套10内腔与凹槽连通,油栗进油孔的下端与凹槽连通。柱塞套油孔1001的直径小于油栗进油孔的直径。柱塞套10的外侧设有进油槽,进油槽与柱塞套油孔1001—一对应,进油槽的宽度稍大于柱塞套油孔1001的直径,且进油槽的底面为中部内凹的弧形,进油槽方便油栗进油孔内的液压油进入柱塞套油孔1001内。
[0042]柱塞套10的左端的外径大于右端的外径,从而形成卡固凸台,安装孔内设有与卡固凸台相适配的卡固部,柱塞套10的卡固凸台卡固在卡固部上,且卡固凸台和卡固部之间设有POM垫,从而避免在柱塞16高频往复运动时柱塞套10与栗体11发生碰撞。
[0043]电磁铁14推动柱塞16向右移动时,柱塞16左侧的栗油腔的压强减小,柱塞16的左端移动到柱塞套油孔1001右侧时,润滑油经柱塞套油孔1001进入栗油腔内;在柱塞16向左运动时,柱塞16会将柱塞套油孔1001封闭,同时由于柱塞16的移动使栗油腔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并推开止回单元,润滑油经止回单元喷出。柱塞套油孔1001的大小对每次喷油的量进行了限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柱塞套油孔1001的大小来调节单次喷油量,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0044]电磁铁14设置在栗体11的右侧,电磁铁14的左侧通过连接板与栗体11的右侧固定连接。柱塞16的右端伸出柱塞套10并与电磁铁14相连。柱塞16右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为长方形板,且固定部的两端均为圆弧状,压片13的一侧设有与固定部相适配的卡槽,固定部卡入卡槽内,压片13的右侧设有油栗压帽15,油栗压帽15为右端封闭的圆筒状,柱塞16的固定部连同压片13安装在油栗压帽15内,并通过卡簧固定,能够防止柱塞16发生转动,从而减小了柱塞16与柱塞套10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柱塞16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有利于保证油栗4工作的稳定性。复位单元为柱塞复位弹簧12,柱塞复位弹簧12套设在柱塞套10和固定部之间的柱塞16外,柱塞复位弹簧12的左端支撑在柱塞套10上,右端支撑在固定部上。电磁铁14推动柱塞16向左运动,柱塞复位弹簧12推动柱塞16向右运动。柱塞16通过电磁铁14以及柱塞复位弹簧12推动实现往复运动,喷油频率通过电磁铁14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并且注油频率调整方便。
[0045]止回单元包括止回阀体9、止回阀杆8以及油栗压紧弹簧7。在安装孔的右侧设有接头6,接头6的右端伸进安装孔内并压紧止回阀体9,且接头6右侧的内径大于左侧的内径。止回阀体9为圆筒状,止回阀体9右端的外径大于左端的外径,止回阀体9左端套设有铜垫,止回阀体9的左端伸进接头6的右端内,且接头6的右端通过铜垫压紧止回阀体9。止回阀体9的右端与柱塞套10的左端紧密接触,且止回阀体9的油道与柱塞套10的内腔连通,柱塞16的左端与止回阀体9的右端间隔设置,避免止回阀体9妨碍柱塞16的往复运动。止回阀杆8的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且止回阀杆8右端的直径小于左端的直径,止回阀杆8的中部右侧为由左至右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止回阀杆8的右端可轴向滑动的伸入止回阀体9的油道内,左端伸进接头6内。油栗压紧弹簧7套设在止回阀杆8的右端,油栗压紧弹簧7的左端支撑在接头6上,右端支撑在止回阀杆8的中部,并将止回阀杆8的中部压紧在止回阀体9上,并将止回阀体9的油道封闭。
[0046]如图4所示:出油嘴2包括出油嘴主体以及设置在出油嘴主体内的密封部和弹性压紧部,出油嘴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油嘴进油孔,出油嘴主体的出油端设有油嘴20,油嘴20上设有出油孔2001,密封部外侧与出油嘴主体间隔设置形成环形的过油通道,过油通道将出油嘴进油孔与出油孔2001连通,弹性压紧部推动密封部将出油孔2001封闭。出油嘴2的弹性压紧部推动密封部将出油孔2001封闭,高压润滑油推动密封部将出油孔2001打开,润滑油经出油孔2001喷出,在密封部被推开时,弹性压紧部压力增大,并推动密封部再次将出油孔2001封闭,从而配合润滑油栗,实现了间歇润滑,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润滑油。
[0047]出油嘴主体包括出油嘴安装座17以及出油嘴压帽19,密封部安装在出油嘴压帽19内,弹性压紧部安装在出油嘴安装座17内。出油嘴安装座17的下端伸进出油嘴压帽19内,并与出油嘴压帽19密封连接,出油嘴安装座17的上端设有压力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弹性压紧部的压力,进而调整润滑油喷出时的压力。出油嘴安装座17的左侧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与出油嘴安装座17的内腔连通的出油嘴进油孔,出油嘴进油孔用于与油栗4相连。
[0048]密封部包括出油阀杆22以及出油阀体21。出油阀体21的上端的外径大于下端的外径,出油嘴压帽19的上端的内径大于下端的内径,出油阀体21同轴安装在出油嘴压帽19内,且出油阀体21的中部卡固在出油嘴压帽19中部。出油阀体21的外侧与出油嘴压帽19的内壁间隔设置,从而形成过油通道。出油阀体21的上端支撑在出油嘴安装座17的下端,且出油嘴安装座17的内腔与出油阀体21和出油嘴压帽19之间的过油通道连通。出油阀体21内孔下端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出油阀杆22滑动安装在出油阀体21内,并与出油阀体21密封设置,出油阀杆22下侧设有与出油阀体21相适配的锥形,且出油阀杆22的下端伸出出油阀体21,并设有润滑油推动部,出油阀杆22通过润滑油推动部将出油孔2001封闭,润滑油推动部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出油阀杆22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直径小于出油阀杆22的直径,支撑部伸入出油嘴安装座17内,并与弹性压紧部相连。
[0049]油嘴20的上端环绕外部设有凸台,出油嘴压帽19的下端环绕内壁设有凸台,油嘴20安装在出油嘴压帽19内,出油嘴压帽19通过凸台将油嘴20和出油阀体21压紧在出油嘴安装座17上。油嘴20上设有出油孔2001,出油孔2001的直径为0.5mm,长度为5mm,使润滑油以细线形式喷出,实现微量注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