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补正装置及包括其的电子控制装置模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2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外销124地围住外销124周围。以紧密的结构密封形成电子控制装置10的各构成要素间结合部,例如,盖子110与基底112间结合部及连接器12与盖子110及基底112连接的部分等,从而不会从外部流入异物或水分等。
[0056]车侧连接器16(线束连接器)具备可卡合地插入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连接口 120的结合口 160,包括围住所述结合口 160的绝缘盖子162。结合口 160上形成对应所述外销124的内孔(未图示),内孔的各部电气性地连接用于与车侧各部分收发信息的从车侧延长的电缆。
[0057]为了隔绝外部的湿气或异物流入所述箱11内部,而且散发回路驱动时产生的热及补正箱内部压力而使与外部压力保持相同,由所述电子控制装置10及车侧连接器16构成的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模块I具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力补正装置20。
[0058]优选地,压力补正装置20由一体形成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通气部22,及一体形成于车侧连接器16的盖子部26构成。参照图4至图6而更具体地说明适用于电子控制装置模块的所述压力补正装置的构成。
[0059]图4是图示图3的“A”部的本发明的要部扩大立体图,图5是从正面观察电子控制装置与车侧连接器结合的模样的结合正面图,且图6是扩大图示图5的“B”部的切割剖面的本发明的要部扩大图。
[0060]参照图4至图6,构成压力补正装置20的所述通气部22以一体形成于安装电子控制要素的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沿着通气部22的中心而长长地形成通气孔224,使收纳所述PCB的电子控制装置10的箱11的内外部联通,盖子部26以一体形成于对应所述通气部22位置的车侧连接器16—侧面。
[0061]通气部22形成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所述连接口120下端外侧的平板状的法兰122(参照图4),盖子部26形成于连接器间结合时对应通气部22位置的车侧连接器16—侧面部,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与车侧连接器16结合时,覆盖所述通气部22的上侧一部分而形成保护壁(参照图5及图6)。
[0062]具体地,通气部22具备压力调节口220,向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所述连接口120高度方向形成,沿着中心部形成通气孔224的剖面为圆形或角形,包括薄片形态的通气性分离膜226(membrane),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10的箱11里侧覆盖所述通气孔224的入口。
[0063]分离膜226,即使适用压力补正装置20,可作为最终防止通过所述通气孔224从外部流入异物的安全手段,通气孔224的入口周边以至少相当于分离膜226的厚度及大小的深度和大小形成凹面部228,从而能够稳定地设置固定所述分离膜226。
[0064]在构成通气部22的所述压力调节口 220的前端,如图4及图6,形成包括通气孔224的出口 224b的倾斜面221。倾斜面221形成于相对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连接口 120侧面的位置,相对地,出口 224b位于盖子部26的最外廓侧侧面部件的相反侧,从而能够确实地隔绝异物的流入。
[0065]如图4的(b),压力调节口220的倾斜面221还可具备侧壁222a、222b,以高于所述倾斜面221地围住所述倾斜面221的两侧面部的形态形成。在此,侧壁222a、222b的上面部的高度相同或高于压力调节口 220的最上面。
[0066]这时,侧壁222a、222b作为从侧面防止水分渗透的防御壁,倾斜面221使得从外部渗透的水分不会积累而向下流出。
[0067]S卩,盖子部26能够防止水分进入通气部22,即使渗透微量水分,由所述侧壁222a、222b再次进行隔绝,因此即使水分中的极少部分渗透到压力调节口 220的前端处,也不会积在前端而沿着所述倾斜面221流下,因此更加确实地防止水分的渗透。
[0068]盖住压力调节口220前端部而形成保护壁的所述盖子部26,可构成为围住所述压力调节口 220上侧一部分的侧面部件260,及侧面部件260上部的平板状的上面部件262,连接器间结合时,被所述盖子部26围住的压力调节口220与连接口 120之间,形成既定的缝隙C(空气流动通路)。
[0069]据此,既定的缝隙C与所述通气孔224以外部异物的流入方向为基准而形成之字形形态的连续的通道,由此确实地隔绝异物的流入,相反,因PCB驱动时产生的热而烧热的箱11内气体通过所述通道而顺畅地排出箱11的外部,使得箱内压力维持适当水准。
[0070]另外,连接器间结合时,为了更确实地隔绝异物及湿气,如图7及图8图示,以不同形态提供压力补正装置。
[0071]图7是图示压力补正装置的优选另一实施例的切割剖面图,图7的其他实施例还包括隔壁部件28,连接器间组装时位于通气部22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12的连接口 120之间;还可具备异物流入防止片29,在与所述隔壁部件28的通气部22相对的一面或与隔壁部件28相对的通气部22的外面。
[0072]图8为压力补正装置的优选又一实施例,图8的又一实施例构成为:还包括隔壁部件28与异物流入防止片29的所述图7的另一实施例的构成中,使异物流入防止片29-1、29-2以既定的间隔上下交替地形成于所述通气部22与隔壁部件28的相对的面。从而能够更确实地隔绝异物及水分的流入。
[0073]根据以上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使通气部及盖子部分别以一体形成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与车侧连接器而构成压力补正装置,相比箱上另外适用塞子类型的过滤器或薄片形的过滤器而确保通气性的以往技术,能够简化产品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性。
[0074]并且,具有简单的结构而无需像以往技术一样具备复杂结构的过滤器,有利于减轻成本负担并确保价格竞争力,具有简单的结构而能够确保顺畅的通气性,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电子控制要素的过热,根据车侧连接器的保护结构物(盖子部)而能够完美地隔绝通过通气孔流入的水分等异物。
[0075]上述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仅记载了其特殊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详细说明中涉及的特殊形态,而是包括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物、均等物及代替物。
【主权项】
1.一种压力补正装置,包括: 通气部,以一体形成于安装电子控制要素的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上,形成通气孔而连通用于收纳所述电子控制要素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箱的内外部;及 盖子部,以一体形成于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结合而形成电气性连接的车侧连接器上,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与所述车侧连接器结合的同时,覆盖所述通气部的上侧一部分而形成保护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部形成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口下端外侧的平板型法兰, 所述盖子部形成于连接器间结合时对应所述通气部的位置的车侧连接器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部构成为: 压力调节口,向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口高度方向形成,沿着中心部形成通气孔,剖面为角形或圆形; 分离膜,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箱里侧向所述通气孔的入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口的前端部上形成包括所述通气孔的出口的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形成于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口侧面部相对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形成侧壁,形成于所述倾斜面,围住所述倾斜面的两侧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形成凹面部,用于在所述通气孔的入口周边设置所述分离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部构成为:侧面部件,围住通气部的上侧一部分;上面部件,位于侧面部件的上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壁部件,组装连接器之间时,位于所述通气部与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口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通气部相对的隔壁部件的一面或与隔壁部件相对的通气部的外面,还设置异物流入防止片。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气部与隔壁部件的相对的面,以既定的间隔上下交替的形态还设置异物流入防止片。12.—种电子控制装置模块,包括: 电子控制装置,将电子控制要素安装在箱上,与电子控制要素电气性连接的连接器结合在所述箱的一侧; 车侧连接器,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结合而实现电气性连接;及 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的压力补正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确保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通气性的压力补正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压力补正装置,包括:通气部,以一体形成于安装电子控制要素的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上,形成通气孔而连通用于收纳电子控制要素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箱的内外部;及盖子部,以一体形成于与电子控制装置结合而形成电气性连接的车侧连接器上,电子控制装置侧连接器与车侧连接器结合的同时,覆盖通气部的上侧一部分而形成保护壁。
【IPC分类】H05K5/02
【公开号】CN105658000
【申请号】
【发明人】杨舜宰, 金昌柱, 文炯畯, 宋承穆, 申昌根, 李埈镐, 秋沇哲
【申请人】奥特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