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98233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通管20中的第一开口 201及第三开口 203位于连通管20的二端,并且彼此对应。为了连接不同尺寸的针头10或针筒12,第一开口 201及第三开口 203可以依照所适用的注射器I而有不同的大小,并且第三开口 203可以依需求连接到输药管或其他医疗器材,并不以针筒为限。
[0079]在实施例中的连通管20包括旁通部20a,使得整体连通管20略呈T型。第二开口201位于旁通部20a的顶部。连通管20还包括固定凹部204,其位置与尺寸对应于第二接合件26。
[0080]请参考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使用状态位置图。第一接合件24包括推动部240及接合部242,接合部242垂直连接于推动部240。推动部240呈椭圆型的板状,中央具有一个套孔241,连通管20穿设于套孔241内,并且连通管20上具有定位凸部205,用以限制第一接合件24仅在连通管20的前端(接近第一开口处201)活动。换言之,连连管20的部分外形符合于套孔241的形状,其余部分具不符合,用以限制第一接合件24与连通管20的互动范围。接合部242上包括有固定孔244,对应于第二接合件26。第一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接合件24整体尺寸最小,可以节省材料与空间。
[0081]请同时参考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完成状态位置图。在第一实施例中,薄膜设置于薄膜组件22内部(虚线所示),并且薄膜220 (图未示)带动第二接合件26做上下运动。
[0082]请参考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使用状态内部示意图。当针头仅刺入到肌肉层时,连通管20处于相对高压的状态,造成薄膜220受压凸起,而带动第二接合件26下压,使第二接合件26穿过固定孔244而容置于固定凹部204内。请同时参考图4,通过第一接合件24结合于第二接合件26,连通管20与第一接合件24紧密结合,当使用人推动推动部240时,带动针头10 —并向前穿刺。
[0083]请参考图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完成状态内部示意图。由于硬脊膜外腔相对于肌肉是相对低压的空腔形态,所以当针头10由肌肉层刺入到硬脊膜外腔之后,连通管20的内部压力将会大幅降低,薄膜220向连通管20方向凹陷,带动第二接合件26内缩,并且如图5所示,使得第一接合件24与连通管20分离。换言之,当针头抵达低压空腔时,就算再继续推动第一接合件24,也不会使针头再继续前进,可以避免过度刺穿的危险。并且松动的手感也让使用人立即发现已经抵达硬脊膜外。
[0084]图8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合件24 (虚线)呈套筒形,轴向套设于连通管20及第二接合件26的外侧。薄膜220直接设置于连通管20的第二开口 202。连通管20的第一开口 201穿出第一接合件24的前端。
[0085]请参考图9。第二实施例中的连通管20包括有宽管部206,用以取代针筒,直接用推筒推杆121自第三开口 203推进。在宽管部206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部207与齿轮208,以达到使连通管20与第一接合件24能相对的轴向移动的功能。
[0086]请参考图9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第一接合件24在对应于第二接合件26的内面设置有凹凸结构246。凹凸结构246延着连通管20的移动方向设置。齿轮208亦对应于凹凸结构246的位置,可以延着凹凸结构246而滚动。
[0087]请参考图1O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使用状态剖视图。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合件26呈杆状,并且连接于连通管20上的支杆209,使得第二接合件26可以像翘翘板似的作动。当针头仅刺入到肌肉层时,连通管20处于相对高压的状态,造成薄膜220受压凸起,将第二接合件26的第一端261撑起,而第二接合件的第二端262则降下。因此,第一接合件24与连通管20分离,呈现可以相互轴向活动的第一使用状态。
[0088]请参考图1OB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完成状态剖视图。当针头10由肌肉层刺入到硬脊膜外腔之后,连通管20的内部压力将会大幅降低,薄膜220向连通管20方向凹陷,带动第二接合件26的第一端261下压,而第二端262上升与凹凸结构246卡合。藉由将第二接合件26与第一接合件24结合,因此无法继续向前推动,而针头亦无法再往前推进而避免刺穿。
[0089]凹凸结构246、第二接合件26及薄膜220之间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结合与分离的目的,下面以第三?五实施例来说明:
[0090]请参考图1lA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接合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件26为短杆状,结构上较为简单。薄膜220受压凸起时带动第二接合件26向上,与凹凸结构246卡合。图1lB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分离状态示意图。薄膜220减压凹陷,第二接合件26与凹凸结构246分离。
[0091]图12A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接合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件26为凹凸状,可以与凹凸结构246达到更紧密的结合效果。薄膜220受压凸起时带动第二接合件26向上,与凹凸结构246卡合。图12B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分离状态示意图。薄膜220减压凹陷,第二接合件26与凹凸结构246分离。
[0092]图13A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分离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件26为倒U字型,可以与凹凸结构246有二个卡合处,亦可以达到紧密的结合效果。图13B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接合状态示意图。薄膜220受压凸起时带动第二接合件26向上,与凹凸结构246分离。图12B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接合状态示意图。薄膜220减压凹陷,第二接合件26向下与凹凸结构246卡合。
[0093]请参考图14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更包括有外套筒27 (虚线),第一接合件24轴向活动设于外套筒27上。连通管20容设于第一接合件24与外套筒27内部,第一开口 201可以自外套筒27前端穿出。
[0094]请参考图15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连通管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的连通管20包括有第一开口 201、第二开口 202及第三开口 203。连通管20的第三开口 203连接有针筒容置部210,连通管20的左右二侧各具有一个滑动部207,容置在外套筒27上的凹槽或开口内,以达到可轴向移动的目的。
[0095]请参考图16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外套筒与第一接合件位置图。第一接合件24利用卡合的方式设置于外套筒27 (虚线)上,其中推动部240位于外套筒27的外侧,凹凸结构246位于外套筒27的内部。外套筒27上设置有沟槽,而第一接合件24的部分结构容置于其中,并且可以在沟槽内移动,以达到第一接合件24与连通管20相互轴向移动的目的。
[0096]请参考图17A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使用状态剖视图。在第六实施例中设置有薄膜组件22,连通于连通管20。薄膜220与第二接合件26设置于薄膜组件22内部。当穿刺动作进行中时薄膜220加压凸起,带动第二接合件26向上升,结合于凹凸结构24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件26为一短杆,而凹凸结构246为一整排的小孔,短杆穿过小孔而达到结合,形成第一使用状态。换言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当推动推动部240时,连通管20会带动针头(图未示)同时推进。
[0097]请参考图17B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薄膜组件第一完成状态剖视图。当针头(图未示)完成穿刺而薄膜220减压凹陷时,带动第二接合件26与凹凸结构246分离呈第一完成状态。此时就算继续推动推动部240,针头也不会再前进,可以避免过度刺穿,顺利使针头留置于硬脊膜外腔中。
[0098]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定位装置,适用于一注射器,该定位装置一端连接该注射器的一针头,另一端连接该注射器的一针筒,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含: 一连通管,包括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连接该针头,该第三开口连接该针筒; 一薄膜,位于该第二开口 ; 一第一接合件,套设于该连通管的外侧;及 一第二接合件,连接于该薄膜,当该连通管内的压力下降而使该薄膜凹陷时,该第二接合件的另一端与该第一接合件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位于该连通管的二端,且彼此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三开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包括一旁通部,该第二开口位于该旁通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件包括一推动部及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垂直连接于该推动部,该推动不包括一套孔,该连通管穿设于该套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包括一固定孔,对应于该第二接合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包括一固定凹部,对应于该第二接合件。8.一种定位装置,适用于一注射器,该定位装置一端连接该注射器的一针头,另一端连接该注射器的一针筒,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含: 一连通管,包括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连接该针头,该第三开口连接该针筒; 一薄膜,位于该第二开口 ; 一第一接合件,套设于该连通管的外侧;及 一第二接合件,连接于该薄膜,当该连通管内的压力下降而使该薄膜凹陷时,该第二接合件的另一端结合于该第一接合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位于该连通管的二端,且彼此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三开口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外套筒,该第一接合件轴向活动设于该外套筒。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更包括一针筒容置部,连接于该第三开口。13.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更包括至少一滑动部,位于该连通管的外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件呈筒形,轴向套设于该连通管及该第二接合件外侧。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件于对应于该第二接合件的一内面设置有一凹凸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装置,适用于注射器。定位装置包含:连通管、薄膜、第一接合件及第二接合件。连通管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连接针头,第三开口连接针筒;薄膜位于第二开口;第一接合件套设于连通管的外侧;第二接合件连接于薄膜。当连通管内的压力下降而使薄膜凹陷时,第二接合件与第一接合件分离或结合。
【IPC分类】A61M5/31, A61M5/42
【公开号】CN105664302
【申请号】
【发明人】罗文甫
【申请人】罗文甫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