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椅构造

文档序号:8584861阅读:2200来源:国知局
折叠椅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折叠椅构造,尤指一种方便架设及收纳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社会已趋于高龄化社会,年长者的人口比例逐渐提升,因此公共建设上,往往会从年长者的角度出发,打造适合年长者生活需求的环境。再者,为了顾及社会上行动不便的人,公共设施也对应设有无障碍空间,让这些年长或行动不便的人,也能轻松的生活。
[0003]年长者或行动不便的人于行走的过程中,由于体力上或肢体上的障碍,无法连续性的行走,需于活动一段时间后,稍作休息然后才能继续活动。因此在公共场所常常设置有供人休息的座椅,方便作为稍作休息的地方。举例来说,如一些年长者的照护中心,年长者自己离开房间步行散步时,由于有时步行散步距离过长,因此行走的过程中需要找适当的地点休息。习知会架设一些休息用的座椅,供年长者休息,通常这些座椅有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固定式的座椅虽然固定的设置于某处,例如走廊上,但是会有占据公共空间的问题;而活动式的虽然方便搬移,但是容易受到不同使用者的拿取,而导致数量减少,因此习知技术有使用上的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爰此,为改良习知技术有使用上的不便利,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使用及收纳上的便利性的折叠椅构造。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折叠椅构造,配合装设于一壁面上,包含:
[0007]—椅座,包含有一第一端及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
[0008]一后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一端,并界定有一收纳空间,该后椅脚用以固定于前述壁面上;
[0009]一前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二端;
[0010]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枢接该后椅脚,另一端枢接该前椅脚;其中当该椅座相对该后椅脚枢转时,该前椅脚与该限位件同时枢转,在该前椅脚枢转至与该椅座叠合时,该限位件位于该收纳空间中。
[0011]前述前椅脚设有一把手。
[0012]前述后椅脚设有一第一结合件,前述前椅脚对应该第一结合件设有一第二结合件,该第一结合件可分离地连接该第二结合件。
[0013]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
[0014]1.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配合装设于前述壁面上,且透过该椅座相对该后椅脚枢转,而同时带动该前椅脚与该限位件枢转,使该前椅脚与该椅座叠合,并使该限位件位于该收纳空间中。方便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架设至于适当的位置,供人乘坐休息,并透过枢转而使本实用新型呈展开或收纳叠合的状态,除了减少占据的空间,而且能贴附该壁面上,架设上也只需要将该前椅脚拉下即能乘坐,具有使用及收纳上的便利性。
[0015]2.借由前述前椅脚设有一把手,使用者于架设时,透过该把手方便将该前椅脚拉下;或于收纳时,透过拉起该把手而达到叠合收纳的作用。
[0016]3.借由前述后椅脚设有一第一结合件,前述前椅脚对应该第一结合件设有一第二结合件,该第一结合件可分离地连接该第二结合件,使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于叠合收纳后,能固定该前椅脚与该后椅脚,避免两者相互分离而导致收纳状态不稳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壁面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壁面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侧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纳后的侧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纳后的前视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I椅座
[0026]11第一端
[0027]12第二端
[0028]13软垫层
[0029]2后椅脚
[0030]21收纳空间
[0031]22第一结合件
[0032]3前椅脚
[0033]31把手
[0034]32第二结合件
[0035]4限位件
[0036]5螺丝
[0037]6铰链
[0038]A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9]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折叠椅构造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例清楚呈现。
[004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配合装设于一壁面A上,包括有:一椅座1、一后椅脚2、一前椅脚3及一限位件4,其中;
[0041]该椅座I包含有一第一端11及相对该第一端11的一第二端12,并设有一软垫层13,以提升使用者乘坐时的舒适性。
[0042]该后椅脚2透过多个铰链6枢接于该椅座I的第一端11,并界定有一收纳空间21,该后椅脚2用以固定于前述壁面A上,本实施例中,该后椅脚2透过多个螺丝5锁固于前述壁面A上。
[0043]该前椅脚3透过多个铰链6枢接于该椅座I的第二端12,并且该前椅脚3设有一把手31,方便使用者握持施力。
[0044]该限位件4的一端透过铰链6枢接该后椅脚2,另一端透过铰链6枢接该前椅脚3。
[0045]请参阅图1、图3、图6及图7所示,其中前述后椅脚2设有一第一结合件22,前述前椅脚3对应该第一结合件22设有一第二结合件23,该第一结合件22可分离地连接该第二结合件23,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件22与该第二结合件23为相吸的磁性件,方便以磁性相吸固定结合及分离。
[0046]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借以,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透过该后椅脚2固定于前述壁面A上,而使用者可以透过前述把手31施力,使该椅座I相对该后椅脚2枢转,而同时带动该前椅脚3与该限位件4枢转,使该前椅脚3与该椅座I叠合,并使该限位件4位于该收纳空间21中,达到收纳的作用,并且透过前述第一结合件22与前述第二结合件23,能固定该前椅脚3与该后椅脚2,避免两者相互分离而导致收纳状态不稳固。
[0047]或者透过前述把手31施力,克服前述第一结合件22与前述第二结合件23之间磁性相吸的力量,并使该前椅脚3与该后椅脚2相互分离,并使该前椅脚3抵靠于地面,并透过限位件4限制前椅脚3位置,使前椅脚3呈垂直状并可防止其晃动,而椅座I则位前椅脚3上并成水平状,让使用者可以乘坐于该椅座I上。
[0048]于某些公共场所中,透过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装设于适当的位置,对于年长者或行动不方便的人,除了能提供乘坐休息的作用,并透过枢转使本实用新型呈展开或收纳叠合的状态,使其能贴附该壁面A上,具有减少占据的空间的功效。此外,架设上也只需要透过前述把手31将该前椅脚3拉下即能乘坐,具有使用及收纳上的便利性。
[0049]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及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功效,惟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折叠椅构造,配合装设于一壁面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椅座,包含有一第一端及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 一后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一端,并界定有一收纳空间,该后椅脚用以固定于前述壁面上; 一前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二端; 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枢接该后椅脚,另一端枢接该前椅脚;其中当该椅座相对该后椅脚枢转时,该前椅脚与该限位件同时枢转,在该前椅脚枢转至与该椅座叠合时,该限位件位于该收纳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前椅脚设有一把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后椅脚设有一第一结合件,前述前椅脚对应该第一结合件设有一第二结合件,该第一结合件可分离地连接该第二结合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折叠椅构造,用以改良习知技术有使用上的不便利;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构造,配合装设于一壁面上包含:一椅座,包含有一第一端及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一后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一端,并界定有一收纳空间,该后椅脚用以固定于前述壁面上;一前椅脚,枢接于前述第二端;一限位件,该限位件的一端枢接该后椅脚,另一端枢接该前椅脚;其中当该椅座相对该后椅脚枢转时,该前椅脚与该限位件可同时枢转,在该前椅脚枢转至与该椅座叠合时,该限位件会位于该收纳空间中。
【IPC分类】A47C4-00, A47C9-06
【公开号】CN204292648
【申请号】CN201420668959
【发明人】张家铭, 廖悦如
【申请人】张家铭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