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593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方式2所涉及的除霜运转时的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修正的图。
[0108]对相对于实施方式I追加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
[0109]在升温运转时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蒸发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切换为除霜运转时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温度上升的变化增大。因此,在步骤3中,对过渡至除霜运转的时刻的升温运转中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蒸发温度Te进行读取,在步骤7中,判断该蒸发温度Te是否为基准蒸发温度Testd以下。在蒸发温度Te为基准蒸发温度Testd以下的情况下,使除霜运转时从压缩机I供给的气态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因此,在步骤8中,进行使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从除霜运转时的基准开度增加的修正。反之,在升温运转中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蒸发温度Te大于基准蒸发温度Testd的情况下,在步骤9中,将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维持为除霜运转时的基准开度。
[0110]即,如图10所示,若升温运转时的蒸发温度Te为基准蒸发温度Testd以下,则根据蒸发温度Te与基准蒸发温度Testd的偏差并按照从除霜运转时的基准开度例如成比例地增加的方向,对除霜运转时的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进行修正。
[0111]以该方式预先存储进行升温运转时的蒸发温度Te,在向除霜运转过渡时读取蒸发温度Te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进行运算,因此,能够在除霜运转开始时设定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在从升温运转切换为除霜运转时,能够迅速地进行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控制。
[0112]另外,也可以取代基于上述升温运转时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蒸发温度Te对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的修正,将如下修正追加到控制中,即:测定外部空气温度,在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判断为空气热交换器5的温度降低,使除霜运转时从压缩机I供给的气态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因此,使得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增加。
[0113]此时,在升温运转时的蒸发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或者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当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度为0°c以下时,该低温制冷剂有可能在刚开始进行除霜运转之后流入到水热交换器3,从而作为热交换介质的热水有可能冻结。因此,通过上述那样的基于升温运转时的空气热交换器5的蒸发温度或者外部空气温度而对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进行控制,还能够起到如下效果:在蒸发温度或者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使低温制冷剂向水热交换器3分流而防止热水冻结。
[0114]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制冷剂回路的其他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
[0115]图11所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制冷剂回路如下,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I中的第一电子膨胀阀4与空气热交换器5之间设置有对剩余制冷剂进行预存的接收器(Receiver) 10,并且,在接收器10与空气热交换器5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11,从第一电子膨胀阀4与接收器10之间将旁通回路6与压缩机I的吸入侧连接。
[0116]在具备这种制冷剂回路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中,也进行上述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控制,从而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0117]此外,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制冷剂回路的其他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
[0118]图12所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制冷剂回路为如下结构,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I中的压缩机I与四通阀2之间设置有对剩余制冷剂进行预存的蓄积器(Accumulator) 12,并且,在四通阀2与蓄积器12之间连接有旁通回路6。
[0119]在具备这种制冷剂回路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中,也进行上述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控制,从而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0120]以上虽然对实施方式1、2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如上对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例如,还能够对各实施方式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组合。
【主权项】
1.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构成为至少能够在升温运转与除霜运转之间进行切换,并具备: 主回路,在所述升温运转时,该主回路按照压缩机、流路切换阀、使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热交换器、第一流量调整阀、以及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的顺序将这些部件连接;以及 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构成为包括旁通配管以及第二流量调整阀,其中,该旁通配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使液态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分流,该第二流量调整阀设于所述旁通配管, 所述热泵式热水供给器的特征在于,构成为: 在所述升温运转时,对供给至所述水热交换器的水的水温进行检测,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当所述水温为基准水温以上时,使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从基准开度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除霜运转时,当所述水温不足基准水温时,将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维持为所述基准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升温运转时,对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当所述制冷剂蒸发温度为基准蒸发温度以下时,使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从基准开度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升温运转时,对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除霜运转时,当所述制冷剂蒸发温度大于基准蒸发温度时,将所述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维持为基准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除霜运转时,使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的开度形成为完全打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配管将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和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之间、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与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接收器,并且,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之间设有第三流量调整阀, 所述旁通配管将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和所述接收器之间、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路切换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有蓄积器, 所述旁通配管将所述第一流量调整阀和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之间、与所述蓄积器的吸入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热泵式热水供给器,即便反复进行水的升温运转与空气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也能防止空气热交换器的疲劳破坏。热泵式热水供给器构成为至少能在升温运转与除霜运转之间切换,具备:主回路,升温运转时,其按照压缩机、流路切换阀、使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热交换器、第一流量调整阀以及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的顺序将它们连接;和旁通回路,其构成为包括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使液态制冷剂或二相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分流的旁通配管、和设于旁通配管的第二流量调整阀,升温运转时,对供给至水热交换器的水的水温进行检测,除霜运转时,当水温为基准水温以上时,使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从基准开度增加。
【IPC分类】F25B49-02, F25B47-02, F24H4-02, F25B13-00
【公开号】CN204301351
【申请号】CN201420692328
【发明人】内野进一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