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32952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1202的表面(后表面)构成在车室内朝向后方的外观面1202A,外观面1202A的相反侧面为背面(前表面)1202B。
[0064]多个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是配置车载设备40的显示部、操作部的部位。
[0065]如图4所示,多个卡合爪1206从外观板主体1202的背面1202B向前方突出设置。多个卡合爪1206如后述那样卡合在背面板14侦1|。
[0066]另外,在图7中,符号1210是从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的边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卡合部。这些卡合部1210与设置于仪表板10上的未图示的被卡合部卡合。
[0067]因此,外观板12,其多个卡合爪1206与背面板14卡合,并且其多个卡合部1210与仪表板10卡合,由此能够稳定地被保持于仪表板10。
[0068]如图2、图3所示,背面板14重叠设置在外观板12的背侧(前方侧),并安装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
[0069]如图4、图8所示,背面板14具有:框状的背面板主体1402、设置于背面板主体1402的内侧的开口部1404、2个卡合孔1406、以及冲击吸收部20。
[0070]开口部1404是收纳车载设备40的显示部、操作部的部位,所述车载设备40配置于外观板主体 1202 的开口部 1204A、1204B、1204C、1204D。
[0071]背面板主体1402的2个卡合孔1406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背面板14的后表面的下部,能够与外观板12的2个卡合爪1206卡合脱离。
[0072]因此,通过外观板12的卡合爪1206分别与卡合孔1406卡合,从而将外观板12安装在背面板14上。
[0073]如图4、图5、图8所示,冲击吸收部20在背面板主体1402的后表面的下部设置于与支承支架18的后端,更具体地说与安装在仪表板10的支承支架18的后端的安装部100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2个部位。
[0074]冲击吸收部20具有:矩形板状的抵接部2002、以及对抵接部2002进行支承的脚部 2004。
[0075]脚部2004在抵接部200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各设有2根,在抵接部200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部2006,该开口部2006由2根脚部2004、背面板主体1402、抵接部2002围成。因此,冲击吸收部20具有中空的柱状部分,该柱状部分由4根柱子构成,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0076]另外,如图4所示,中空的柱状部分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更详细地说,车宽方向的两端的脚部2004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随着接近后方而宽度变窄且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左右对称。
[0077]冲击吸收部20的后端即抵接部2002设置为与外观板12抵接或者能够与其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2002总是与外观板12的前表面1202B抵接。由此,在由于车辆的碰撞等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12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将向车辆前方的负荷传递至冲击吸收部20。
[0078]如图4、图5所示,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于支承托架18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或者该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或者能够与其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设为能够与安装于支承托架18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
[0079]另外,符号1410是设置于背面板14的间隔部件,以使背面板14容易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由此,可以通过支承托架18可靠地承受传递至冲击吸收部20的向车辆前方的负荷。
[0080]因此,冲击吸收部20,在由于车辆的碰撞等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12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而且,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0081]另外,当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时,在向前方的负荷较小的阶段,利用中空的柱状部分(4根脚部2004)的刚性来抑制冲击吸收部20的变形,在向前方的负荷变大的阶段,柱状部分(4根脚部2004)压弯,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
[0082]因此,可以确保头部与支承托架18的间隔,并且通过冲击吸收部20提高冲击吸收性能。
[0083]另外,在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的情况下,若冲击吸收部20产生向车宽方向倒下的那种变形,则冲击吸收部20的冲击吸收效果会变小。
[0084]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在俯视的情况下,呈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的梯形。
[0085]在该情况下,当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时,冲击吸收部20不会向车宽方向倒下,容易向前方变形,因此冲击吸收部20能够高效地吸收冲击负荷,在实现提高冲击吸收部20的冲击吸收性能上是有利的。
[0086]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背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设有冲击吸收部20,在车辆碰撞时,该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0087]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确保仪表板10与支承托架18之间的距离较大。
[0088]即,利用冲击吸收部20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由此能够缩小仪表板10与支承托架18的距离,由此在确保车室内空间宽阔上是有利的,在提高车辆的居住性上是有利的。
[0089]另外,由于冲击吸收部20设置在背面板14上,不会对外观板12的外观面1202A产生影响,因此不需要改变外观面1202A的设计,在抑制成本上是有利的。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设于车室前部的仪表板; 在所述仪表板的内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横梁; 多个支承托架,所述多个支承托架从所述车身横梁向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后端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侧;以及 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中央板, 所述中央板具有: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板、以及重叠安装于所述背面板的后方并构成所述中央板的外观面的外观板, 所述背面板具有冲击吸收部,该冲击吸收部形成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安装在所述支承托架上的所述仪表板的安装部相对的部位,当负荷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作用于所述外观板时,所述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之间变形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后端与所述外观板的前表面抵接或者能够抵接,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前端与安装于所述支承托架的仪表板的安装部或者该安装部附近的部位抵接,或者能够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柱状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空的柱状部分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仪表板(10)通过支承托架(18)而支承在车身横梁(16)上。中央板(15)的外观板(12)通过背面板(14)而配置。背面板(14)安装于仪表板并具有冲击吸收部(20)。冲击吸收部(20)在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的情况下,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确保车室空间宽阔而提高居住性。
【IPC分类】B60K37-00
【公开号】CN204340702
【申请号】CN201420683373
【发明人】水谷晃士, 神谷康优, 平野纯也, 西村寿史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