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323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泵,属于轮胎充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愈演愈烈,随之附带的产品也不断更新,轮胎充气领域目前以充气泵为发展方向,但是市场上目前大部分都是单一的充气或者单一的补胎,即两个功能相互独立,也有部分充气和补胎融为一体,但是操作起来还需要用机械的方式连接起来,操作繁琐,即只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合二为一,真正的操作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强劲、夕卜形美观的充气泵,解决了目前大部分充气泵都是单一的充气或者单一的补胎,操作起来需要用机械的方式连接起来,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容置空间的上盖和下盖,置于上下盖内部的主机组,连接于主机组上可显示压力的压力表,置于上下盖之间的卡座组合,与卡座组合连接的补胎液组合和通过卡点卡在下盖的电线组;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开关。
[0005]优选地,所述的主机组包括主架,置于主架一端的提供动力的马达,冲压于马达尾端的风叶,置于主架另一端的凸轮,在凸轮上通过冲压的方法安装的第一钢珠柱,限制连杆的卡簧,通过连杆与主架连接的底座,与底座连接的汽缸管,放置于汽缸管顶端的翻动式橡胶和形成密闭空间的气缸密封圈、汽缸盖;所述的主架上冲压有I个第一滚针轴承和2个第二滚针轴承,主架的中间设有大齿轮和小齿轮与马达连接,第一滚针轴承通过传动轴心与凸轮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的翻动式橡胶包括橡胶塞主体,橡胶塞主体中心作为定位孔的圆钮。
[0007]优选地,所述的卡座组合包括提供支撑和气流通道的连接头卡座、封住气体的堵头、用于回位的回位弹簧,用于卡住补胎液组合上本体的压板、用于固定压板的卡座上层压板和用于操作的按钮。
[0008]优选地,所述的压板上有缺口,缺口由小半圆和大半圆两个不规则的半圆组成;小半圆有斜度,小半圆的直径小于本体上卡槽位置的外径,大半圆直径大于本体卡槽位置外径。
[0009]优选地,所述的补胎液组合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通过静止密封片与活动密封片连接,活动密封片通过本体压板与旋钮连接,活动密封片与静止密封片相互贴合的两个面均为光滑面,活动密封片与静止密封片通过该光滑面密封配合,本体的中间侧通过弹簧束与包纱管组件连接,本体的另一侧通过PVC管与吸管的一端连接,PVC管外侧套有两个PVC管套,吸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瓶子和护套,护套套设于瓶子的外侧,瓶子的外边缘通过瓶口密封垫片与本体的外边缘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本体压板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分别形成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密封片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滑动部,滑动部仅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所限定的区域内滑动。
[0011]优选地,所述的本体内形成有四条各自独立的通道,分别为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出液通道及轮胎连接通道,出气通道、出液通道均在工作时与补胎液组合相连通,进气通道及轮胎连接通道分别与本体上的充气泵连接接头及轮胎连接接头相连通;所述本体的安装面上形成有四个各自独立的导孔,分别为进气导孔、出气导孔、出液导孔及轮胎连接导孔,进气导孔、出气导孔、出液导孔及轮胎连接导孔分别与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出液通道及轮胎连接通道相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的静止密封片上设有四组各自独立的通孔组,分别为进气通孔组、出气通孔组、出液通孔组及轮胎连接通孔组;进气通孔组、出气通孔组、出液通孔组及轮胎连接通孔组分别与进气导孔、出气导孔、出液导孔及轮胎连接导孔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密封片上开有两条通槽,分别为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新颖、造型简单、动力传动稳定、充气快、电流低、噪音小、动力强劲、外形美观、电流较低、功率大,克服了现有充气和补胎分离的缺点,从真正意义上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并配以强劲动力的主机,在操作上只需要简单的旋转旋钮即可在充气和补胎之间随意转换,无须通过机械方式的连接,并且在补胎液使用完毕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更换新的补胎液,另一方面,虽然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但是体积并未增大,这样携带更加方便,同时带给消费者便捷的使用体验,简单的操作和无与伦比的补胎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充气泵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下盖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3为主机组整体示意图;
[0018]图4为主机组剖面示意图;
[0019]图5为主机阻逆位置示意图;
[0020]图6为汽缸管出气口位置示意图;
[0021]图7为翻动式橡胶示意图;
[0022]图8为马达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3]图9为卡座组合安装示意图;
[0024]图10为卡座组合和补胎液组合整体示意图;
[0025]图11为卡座组合剖面示意图;
[0026]图12为压板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体的示意图;
[0028]图14为活动密封片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体和静止密封片组装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体内的限位示意图。
[0031]其中:1为开关,2-1为上盖,2-2为下盖,3为垫片,4为压力表,5为手动泄压阀按钮,6为手动泄压阀弹簧,7为避震橡胶,8为主机组,9为外壳螺丝,10为卡座组合,11为补胎液组合,12为配线,13为电线组,14为吸音海绵,15为汽缸盖螺丝,16为密封圈,17为汽缸盖,18为翻动式橡胶,19为汽缸管,20为白铁弹片,21为铁氟龙固定圈,22为铁氟龙,23为底座,24为连杆,25为马达螺丝,26为第一滚针轴承,27为传动轴心,28为卡簧,29为第一钢珠柱,30为鞍形弹片,31为凸轮,32为主架,33为大齿轮,34为第二滚针轴承,35为小齿轮,36为马达,37为风叶,38为第二钢珠柱,39为止动华司,40为阻风橡胶塞,41为自动泄压阀柱,42为自动泄压阀弹簧,43为自动泄压阀螺丝,44为手动泄压阀螺母,45为手动泄压阀密封橡胶,46为手动泄压阀轴心,47为手动泄压阀弹簧,48为气缸密封圈,49为按钮,50为卡座上层压板,51为压板,52为回位弹簧,53为堵头,54为连接头卡座,55为旋钮,56为本体螺丝,57为本体压板,58为缓冲垫片,59为活动密封片,60为静止密封片,61为密封圈,62为第一密封胶圈,63为第二密封胶圈,64为本体,65为弹簧束,66为包纱管组件,67为瓶口密封垫片,68为PVC管,69为吸管,70为PVC管套,71为瓶子,72为护套,73为橡胶塞主体,74为圆钮,75为充气泵连接接头,76为轮胎连接接头,77为出气通道,78为出液通道,79为进气导孔,80为轮胎连接导孔,81为出气导孔,82为出液导孔,83为第一通槽,84为第二通槽,85为进气通孔组,86为出气通孔组,87为出液通孔组,88为轮胎连接通孔组,89为第一限位部,90为第二限位部,91为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气泵,如图1所示,其包括形成容置空间的上盖2_1、下盖2-2,安装于上盖控制电路的开关1,置于上下盖内部的主机组8,通过O型圈连接于主机组8上可显示压力的压力表4,置于上下盖之间的卡座组合10,通过O型圈与卡座组合10连接的补胎液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