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浇铸蓄电池铅零件的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4790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浇铸蓄电池铅零件的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浇铸蓄电池铅零件的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铅酸蓄电池创造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具有原材料易得,价格低廉,可靠性好的优点,因而运用领域非常广泛。铅酸蓄电池中铅零件种类、型号很多,如端极柱就是铅酸蓄电池中重要的铅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端极柱等铅零件一般都是通过模具手工浇铸成型。目前大多数铅零件模具结构简易,设计落后,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已无法满足批量化生产效率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浇铸蓄电池铅零件的浇铸模具,操作简便,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铅零件生产效率,并且所浇铸的铅零件更方便脱模,渣料更易卸除,降低能耗,产品质量有保证。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效浇铸蓄电池铅零件的浇铸模具,包括安装在U型支架顶端的浇铸模板和浇铸模板下方的顶杆脱模部件,所述浇铸模板上设有多个浇铸模腔,浇铸模腔底设置脱模孔,所述顶杆脱模部件由偏心轮轴、偏心轮、模心压板、脱模顶杆组成,偏心轮轴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支架的两边侧板上,偏心轮固定穿装在偏心轮轴上旋转抵触上方的模心压板,多根脱模顶杆底端固定在模心压板上,顶端活动穿装在浇铸模板的脱模孔内,限位杆调节定位浇铸模板与模心压板。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浇铸模板上设有浇口板,浇口板上设有浇口漏斗形集铅槽,集铅槽底部设有与浇铸模腔相通的流铅孔。便于向浇铸模腔内浇灌铅水,方便操作。
[000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浇口板一侧180度翻转连接浇铸模板。浇口板翻转180度便于清除集铅槽内的渣料。
[000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浇铸模板一侧连接有浇口板定位块,浇口定位块上部设有穿孔,浇口板一侧设有与浇口板定位块重叠的掏空槽,掏空槽大于浇口板定位块的长度,掏空槽两端设有穿孔,翻转轴贯穿浇口定位块和浇口板上的穿孔,浇口板相对浇铸模块左右移位。
[000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于浇口板定位块两侧的翻转轴上分别穿设有移动弹簧和挖空挡圈;于浇口板一侧设有偏心手轮,偏心手轮绕定位螺栓转动,其外缘与浇口板相抵接。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于浇口板180度翻转后一侧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高度高于浇口板高度。
[00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脱模顶杆与脱模孔之间设有液密封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模心压板四角设有向上延伸的导轴,导轴上套设复位弹簧,导轴顶端穿装在浇铸模板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内。
[00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偏心轮轴一端安装有转轴把手。
[0014]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浇口板一侧设有手柄。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模具设计结构可根据生产需求合理排布铅零件浇铸模腔的行数和每一行的浇铸模腔个数,该设计大大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比现有技术提升一倍以上。
[0017]2、本实用新型浇铸完成后,通过旋转偏心轮轴的把手,偏心轮将脱模顶杆顶起,可以方便轻易地使铅零件脱离浇铸模腔,降低了劳动强度,简化了脱模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3、所设限位杆可调节脱模顶杆插入脱模孔的深度,以此可方便调节铅零件浇铸模腔的深度来确定所浇铸铅零件的高度,此设计可满足不同型号蓄电池端极柱高度的需求。同时也可对模心压板以及脱模顶杆整个脱模装置进行有效定位。
[0019]4、所设导轴加复位弹簧,在浇铸过程中,可有助于脱模顶杆有效复位,同时导轴可有效防止脱模方向偏移,为了使整个装置平衡性更好。
[0020]5、浇口板通过180度翻转,浇口板的手柄可搭在支撑杆上,通过浇口板手柄与支撑杆的撞击加上重力作用,可以使浇口板内的渣料轻易脱落卸除。
[0021]6、浇口板通过翻转轴定位于浇口板定位块,并设置有移位弹簧,手轮可绕定位螺栓转动时,随手轮转动浇口板沿旋转轴滑动,铅零件浇铸模腔与流铅孔之间构成用于切除渣料的冲切面,冲切面将渣料与铅零件切开,松开手轮,在移位弹簧的作用下浇口板顺利复位,进一步简化了操作;同时浇口板与手轮相抵接,还能起到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浇口板翻转180度俯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浇口板翻转180度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支架I由上下表面平行的水平底板和两侧侧板组成,侧板垂直于底板并用六角螺栓将其底端固定于底板上,浇铸模板2左右两端安装于侧板顶端,所述浇铸模板2上设有多个浇铸模腔21,浇铸模腔21底设置脱模孔22 ;浇铸模板2下方设有顶杆脱模部件,所述顶杆脱模部件由偏心轮轴31、偏心轮32、模心压板33、脱模顶杆34组成,偏心轮轴31两端转动安装在U型支架的两边侧板11上,作为优选偏心轮轴31 —端安装有转轴把手37,并用定位销将转轴把手37定位于便于操作的合理的角度,偏心轮32固定穿装在偏心轮轴31上旋转抵触上方的模心压板33,多根脱模顶杆34底端固定在模心压板33上,顶端活动穿装在浇铸模板的脱模孔22内,脱模顶杆34与脱模孔22之间设有液密封结构,防止铅液从脱模顶杆34与脱模孔22之间的缝隙中漏出。限位杆4活动穿过模心压板33,拧入浇铸模板2下方的螺纹孔中并用螺母加以固定,调节定位浇铸模板2与模心压板33,可以通过调节该限位杆4来调节脱模顶杆34插入脱模孔22的深度,以此方便调节铅零件浇铸模腔21的深度来确定浇铸铅零件的高度;所述模心压板33四角设有向上延伸的导轴35,导轴35上套设复位弹簧36,导轴35顶端穿装在浇铸模板2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内。
[0027]通过转动转轴把手37来转动偏心轮32,偏心轮32转动会顶起模心压板33,脱模顶杆34也会随之顶起,可以将铅零件轻易脱模。为了使得所述转轴把手37更易于转动并顶起脱模顶杆34方便脱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