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65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一般塑料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流道系统和塑料制品的型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型腔内,并在型腔内冷却成型,同时,熔融塑料也在流道系统中冷却成流道系统凝料,塑料制品成型后动模、定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塑料制品从模腔顶出而离开模具,最后动模、定模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塑料制品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连接处为浇口,在取出塑料制品时,需要将浇口扭断从而实现塑料制品与流道系统凝料的分离。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15799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旋转水口的模具,包括定模及与定模配合的动模,及设置在动模内的唧咀,及与唧咀相连接的浇口,及设置在动模内的流道勾针,及用于顶出产品的顶出机构,定模内设置有与浇口相连的型腔,动模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唧咀上设有与驱动机构相配合的、用于带动唧咀旋转的旋转机构,开模前,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带动唧咀旋转,实现水口与产品浇口的剪断。该模具实现了对产品的自动断浇,但是需要借助另外的电机才可以带动唧咀旋转而实现水口与产品浇口的剪断,导致工作流程繁琐,电机消耗电量,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的使模具自动断浇,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旋转式自动断饶模具,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能相互组合形成型腔,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流道,其特征在于,该模具还包括导柱、型芯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动模内,转轴的左端固定有斜齿轮一,转轴的右端固定有齿轮二,所述型芯转动设置于动模内,型芯具有型芯槽,所述型腔和流道均与所述型芯槽连通,所述型芯上套设有与所述斜齿轮一相啮合的斜齿轮三,所述导柱设置于动模内且能在动模内上下滑动,导柱与所述转轴垂直,导柱的上端固定有与齿轮二相啮合的齿条,导柱的下端与顶杆固定板固连。
[000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产品在型腔中冷却成型后,在注塑机的牵引下动模移动,实现动模与定模分离,产品及流道系统凝料从定模上脱离,留在动模一侧,产品固定在动模的表面,流道系统凝料嵌在型芯的型芯槽中,产品和流道系统凝料通过浇口连接在一起;动模停止移动后,在油缸的作用下顶杆固定板向上移动,带动导柱上的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转轴带动斜齿轮一转动,斜齿轮一带动斜齿轮三转动,斜齿轮三带动型芯旋转,嵌在型芯槽中的流道系统凝料随着型芯旋转,连接产品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浇口被拉断,实现自动断浇。
[0008]在上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中,型芯为柱状,型芯内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拉料杆,所述拉料杆的上端位于型芯槽中,拉料杆的下端与顶杆固定板固连。拉料杆可以增加型芯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作用力,使流道系统凝料牢固的固定在型芯的型芯槽中,在动模、定模分离时更容易将流道系统凝料从定模的流道上拉脱;拉料杆在顶杆固定板的推动下还可以将流道系统凝料从型芯槽中顶出。
[0009]在上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中,拉料杆为圆柱形,拉料杆具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设置在拉料杆的圆柱面上且凹槽一位于型芯槽中。凹槽一可以进一步增大型芯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作用力,使流道系统凝料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型芯的型芯槽中,在动模、定模分离时更容易将流道系统凝料从定模的流道上拉脱。
[0010]在上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中,动模内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顶杆,所述顶杆位于型腔的下方,顶杆的上端能伸出动模的上表面,顶杆的下端与顶杆固定板固连。在动模、定模分离后,顶杆在顶杆固定板的推动下可以方便的将产品从动模上顶出。
[0011]在上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中,定模包括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所述定模板固定于定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流道设置于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中。定模分为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方便加工,方便注塑机对定模的固定。
[0012]在上述的一种旋转式自动断浇模具中,动模包括依次固连的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和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能相互组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芯的上端与动模板转动连接,型芯的下端与动模垫板转动连接,所述动模垫板、模脚和动模固定板形成空腔,所述顶杆固定板位于所述空腔内且可在空腔内上下移动。采用该结构的动模,方便加工,空腔可以起到对顶杆固定板的限位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4]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固定板向上移动,带动导柱上的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通过转轴带动斜齿轮一转动,斜齿轮一带动斜齿轮三转动,斜齿轮三带动型芯旋转,嵌在型芯槽中的流道系统凝料随着型芯旋转,连接产品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浇口被拉断,实现自动断浇。
[0015]2、本实用新型的型芯内设置有能上下滑动的拉料杆,拉料杆可以增加型芯与流道系统凝料之间的作用力,使流道系统凝料牢固的固定在型芯的型芯槽中,在动模、定模分离时更容易将流道系统凝料从定模的流道上拉脱;拉料杆在顶杆固定板的推动下还可以将流道系统凝料从型芯槽中顶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模、定模分开后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杆和拉料杆将产品和流道系统凝料从动模中顶出后的示意图。
[0019]图中,1、定模;11、流道;12、定模固定板;13、定模板;14、浇口套;15、压盖;2、动模;21、动模板;22、动模垫板;23、模脚;24、动模固定板;25、产品;26、空腔;27、流道系统凝料;28、浇口 ;3、型腔;4、导柱;41、齿条;5、型芯;51、型芯槽;6、转轴;61、斜齿轮一 ;62、齿轮二 ;7、斜齿轮三;8、拉料杆;81、凹槽一 ;9、顶杆固定板;91、上顶杆固定板;92、下顶杆固定板;10、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2所示,该模具包括定模I和动模2,定模I和动模2能相互组合形成型腔3,定模I上设置有流道11,该模具还包括导柱4、型芯5和转轴6,转轴6转动设置于动模2内,转轴6的左端固定有斜齿轮一 61,转轴6的右端固定有齿轮二 62,型芯5转动设置于动模2内,型芯5具有型芯槽51,型腔3和流道11均与型芯槽51连通,型芯5上套设有与斜齿轮一 61相啮合的斜齿轮三7,导柱4设置于动模2内且能在动模2内上下滑动,导柱4与转轴6垂直,导柱4的上端固定有与齿轮二 62相啮合的齿条41,导柱4的下端与顶杆固定板9固连。通过顶杆固定板9向上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