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订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09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滑块52能够在摆杆51上进行移动。摆杆51、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54均为水平设置,第一连杆5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3的另一端与滑块52转动连接,摆杆51的一端与第一容置腔62的底壁转动连接,摆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装订盒3的第二侧板32转动连接。第一电机运转时,带动第一连杆53同步转动,第一连杆53通过滑块52带动摆杆51在水平面内摆动,最终摆杆51通过第二连杆54带动装订盒3在水平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在第一容置腔62的底壁上并设有一个第二导槽63,第二导槽63为长滑槽,第二导槽63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7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与第二连杆54和第二侧板32连接的销轴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轮55,第一滚轮55嵌入第二导槽63中。设置第二导槽63,可以对装订盒3在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确保装订盒3作直线运动。
[0041]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取纸装置包括用于吸附纸张的第一真空吸盘8,第一真空吸盘8可以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架与装订盒3的第一侧板31连接成一体,第一真空吸盘8并伸入装订盒3的通道34内。第一真空吸盘8用于吸附存纸盒12内的纸张,第一真空吸盘8可为吸嘴形状。通过第一真空吸盘8将存纸盒12内的纸张吸出并将纸张释放至装订位置,且每次吸住一页纸张。第一真空吸盘8与外设的真空系统连通,由真空系统使第一真空吸盘8产生吸附力,并能控制第一真空吸盘8何时进行吸附和释放纸张。
[0042]如图5至图8所示,本装订设备采用的装订装置4包括上装订板41、下装订板42、用于装载订书针条411且设置于上装订板41内的钉道49、设置于钉道49中且用于推动订书针条411朝向钉道49端部位置所设狭缝410移动的推进机构和位于狭缝410上方且用于将订书针从狭缝410中向上装订板41外推出的压块43。上装订板41和下装订板42位于装订盒3的通道34中,下装订板42位于上装订板41的下方,上装订板41和下装订板42之间具有容纳由取纸装置拾取的纸张的空间,第一真空吸盘8并位于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空间中,使得被拾取的纸张能够直接落到下装订板42上。上装订板41的底面和上装订板41的顶面为相平行的平面,且与承载板72相平行。在取纸状态时,承载板72需由第二驱动机构推动移动至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空间内,便于第一真空吸盘8吸附存纸盒12内的纸张。
[0043]如图6和图7所示,钉道49为设置于上装订板41内的矩形槽,钉道49的长度方向与装订盒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设置于钉道49内的推进机构包括导向杆44以及套设于导向杆44上的推进块45和推进弹簧46,导向杆44为沿钉道49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钉道49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狭缝410为设置于上装订板41底壁上的宽度较小的狭长通孔,狭缝410与钉道49和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空间连通,使得订书针能够被上方的压块43从上装订板41中推出进入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空间中。狭缝410并位于钉道49的一端,推进块45位于狭缝410与推进弹簧46之间,推进弹簧46 —端与推进块45接触,另一端与钉道49的另一端部侧壁之间,推进弹簧46对推进块45施加朝向狭缝410处移动的驱动力,使得推进块45能够推动订书针条411朝向狭缝410处移动。如图8所示,压板设置于上装订板41的内部,并位于狭缝410的上方,在上装订板41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对压板进行导向且为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槽48,第一导槽48为长度方向与钉道49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长滑槽,压板的两端分别嵌入一个第一导槽48内。装订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上装订板41内部的第五驱动机构和用于压块43复位的复位弹簧47,第五驱动机构是用于对压块43施加朝向狭缝410处直线移动的驱动力,使压块43能够对订书针条411上的位于狭缝410处的第一个订书针施加压力,将订书针推入狭缝410中。在压块43将订书针从狭缝410中推出,并与下装订板42配合完成装订工作后,复位弹簧47对压块43施加相反的作用力,将压块43拉回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装订。
[0044]用于存放纸张的存纸盒12为顶面具有开口的盒装结构,存纸盒12内部为容纳纸张的空腔,考虑到承载板72和存纸盒12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避免取纸时产生干涉,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要具有足够大的空间,确保承载板72和存纸盒12能够插入。但是又考虑到需装订的纸张的厚度很小,当需装订在一起的纸张总厚度较小时,而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在装订时如果存在较大的距离,这样不便于压块43与下装订板42配合进行装订,因此可以考虑使下装订板42能够向上移动,缩小与上装订板41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的,如图6所示,上装订板41为固定设置于装订盒3内,下装订板42为可移动设置的,装订盒3内并设有用于推动下装订板42在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四电机13和设置于第四电机13的电机轴上的凸轮14,第四电机13为沿水平方向设置,凸轮14位于下装订板42的下方,且凸轮14的外表面与下装订板42的底面保持接触,第四电机13运转带动凸轮14转动,凸轮14推动上装订板41朝向上方直线移动,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与上装订板41之间的距离。当取纸装置处于取纸状态时,下装订板42处于下止点位置处,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距离最大;在取纸结束后,需对堆叠在下装订板42上的纸张进行装订,此时第四驱动机构推动下装订板42移动至上止点位置处,使上装订板41与下装订板42之间的距离符合装订要求。
[0045]用于对压块43施加驱动力的第五驱动机构可以采用与第四驱动机构相同的凸轮机构,同样包括电动机和设置于电机轴上的凸轮,凸轮设置于压块43上方,凸轮的外表面与压块43的顶面保持接触,电动机运转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推动压块43向下直线移动,直至将订书针钉入堆叠在下装订板42上的纸张中。
[0046]作为变形实施方案,第五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如采用可以对压块43施加直线移动的驱动力的电动推杆,或者是液压缸,电动推杆或液压缸为竖直设置,动力输出端与压块43连接。
[0047]如图4所示,承载板72上的存纸盒12设有多个,各个存纸盒12中分别存放多页纸张,且这些存纸盒12是位于与承载板72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在取纸装置进行取纸时,装订盒3移动至承载板72端部第一个存纸盒12位置处,待第一真空吸盘8从第一个存纸盒12中拾取一页纸张后,装订盒3移动至第二个存纸盒12位置处,待第一真空吸盘8从第二个存纸盒12中拾取一页纸张后,装订盒3再带动第一真空吸盘8移动至下一个存纸盒12位置处拾取一页纸张,以此类推,直至装订盒3再带动第一真空吸盘8移动至最后一个存纸盒12位置处拾取最后一页纸张,完成整个取纸过程。在取纸过程中,由于第一真空吸盘8 一次只能拾取一页纸张,在装订盒3带动第一真空吸盘8在相邻两个存纸盒12之间移动时,第一真空吸盘8需将从前一个存纸盒12中拾取的纸张释放至下装订板42上堆叠起来,因此在承载板72上需设置让被释放的纸张通过的缺口 73,缺口 73设置于相邻两个存纸盒12之间,且缺口 73的大小要确保只能能够通过,被释放的纸张通过重力自动落入缺口 73下方的下装订板42上,从而使得第一真空吸盘8能够拾取下一页纸张。
[0048]承载板72上的存纸盒12可以设置成大小相同,也可以设置成大小不同的,这样可以实现同样大小的纸张的自动装订,也可以实现大小不同的纸张的自动装订。另外,在取纸过程中,根据纸张的装订位置的不同,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纸盒放置台7移动,调节承载板72插入装订盒3内的深度,从而可以调节订书针在纸张上的最终装订位置。
[0049]如图1所示,本装订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操作台6上且用于将纸张输送至各个存纸盒12中的送纸装置9。该送纸装置9包括竖直设置于操作台6顶面上的上支腿91、设置于上支腿91上的承载框92、设置于承载框92下方且位于操作台6上方的吸附单元94和设置于承载框92上且用于使吸附单元94在存纸盒12与送纸槽61之间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93,纸盒放置台7位于承载框92与装订盒3之间。操作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