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热湿舒适性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3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现了针织物在正反面都亲水吸湿情况下的单向导湿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面料里层使用第 四纱线原料为棉纤维型混纺纱或者全棉纤维纱线,其各原料组分的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小 于或等于8.5%,里层面料因大量棉纤维的应用也亲水吸湿储湿性能优良。
[0016] 本实用新型面料的中间层为第二纱线和第=纱线,第二纱线为异形截面的改性聚 醋纤维纱线、或者为异形截面的改性聚酷胺纤维纱线、或者为细旦聚丙締纤维纱线、或者为 超细旦的聚醋纤维纱线、或者为超细旦的聚酷胺纤维纱线,运里的异形截面是指纤维截面 形状非实屯、圆形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状,如截面为十字截面、Y型截面或W型等。异形截面 的改性聚醋纤维纱线和改性聚酷胺纤维纱线具有比普通圆形截面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比表 面能,异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相比比表面积增大40~50%,因而具有较好的毛细效应和忍吸 导湿的能力,细旦聚丙締纤维纱线具有独特的皮忍结构,天然忍吸导湿功能强大,超细旦的 聚醋纤维纱线和聚酷胺纤维纱线也具有比普通旦尼尔的纤维纱线更大的比表面积,因而所 有第二纱线的忍吸导湿能力远远超过棉纤维。不同于双面组织结构通过上下针集圈或者成 圈的方式连接织物的正反面,外层和里层与忍吸导湿中间层的接触为点接触,本实用新型 采用第一纱线覆盖第二纱线的添纱组织结构,第二纱线和第一纱线形成的外层与第四纱线 形成的里层的接触都由点接触变成了添纱覆盖的面接触,接触面更大,可加速里层浸水面 水分向外层渗透面的传递扩散。再加上第=纱线的聚氨醋纤维纱线导入,因聚氨醋纤维纱 线的弹力收缩作用中间层变得相对致密,单位面积内参与吸附水分和忍吸导湿的线圈数量 更多,而第四纱线单独编织的里层相对稀疏,里外层之间单位面积内参与吸湿的比表面积 有运种对比上的显著差异,外层明显大于里层,里层浸水面吸湿的水分很快透过具有强大 忍吸导湿功能的中间层分散转移到外层。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上机织造时,将W再生纤维素纤维型混纺纱、再生纤维素纤维长丝、 再生纤维素纤维短纤纱、纯麻纱线、纯羊毛或羊绒的纱线和纯蚕丝纱线为第一纱线原料放 在织物的外层,当第一纱线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型混纺纱,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比60~80%时, 其各组分的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大于或等于11.2%,当第一纱线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型混纺 纱W外后面几种纯纺纱线时,其公定回潮率在11%和16%之间,外层面料也亲水吸湿且各 组分的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远大于里层面料各组分的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外里层各组分 原料的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的差异在2.5% W上,外层面料具有比里层面料更好的亲水吸 湿储湿性能。里层面料的快干不仅通过表层的自然蒸发渠道,还可W主要通过中间层的吸 附忍吸导湿能力及外层面料的强力吸湿储湿渠道,使得里层吸湿的水分快速透过中间的忍 吸导湿层吸附分散转移到织物的外层,W较短时间迅速达到里外层的吸湿平衡,外层渗透 扩散面积远大于里层的浸水扩散面积,渗透扩散的面积越大也就意味着散湿放湿的面积越 大,外层的快干会进一步带动里层的快干,从而达到里层的快干性能明显优于外层即单向 导湿的功能。运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都促成了本实用新型所得面料具有优良的单向导湿功 能。
[0018] 保湿原理:织物的中间层为具有较强忍吸导湿导湿功能的第二纱线和具有弹力收 缩作用的第=纱线共同编织构成,它与里外层的连接为面接触的添纱组织结构,因为第= 纱线的弹力收缩作用,参与运种双向导湿单位面积的线圈数量更多,单位体积内的导湿表 面积变得更大,从而第二纱线忍吸导湿的功能因面接触结构设计和第=纱线的导入得到了 强化。第二纱线的运种忍吸导湿作用是双向的,既可W从织物的里层向外层排湿,也可W从 织物的外层向里层导湿。本实用新型织物的外层原料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远大于里层原料 加权平均公定回潮率,原料本身富含大量如径基等亲水性基团,辅之W后整理的亲水性柔 软整理,因而具有较强扑捉空气中水分子的作用,当空气中存在一定量水分子时,织物的外 层就会吸附大量的水分子,并透过织物具有强大忍吸导湿功能的中间层导湿给织物的里 层,从而达到吸湿平衡,实现保湿延缓人体皮肤衰老的目的。人体大量汗液排出时会迅速转 移至织物的外层,织物的外层因大量亲水性基团存在水分的蒸发速率相对较慢,外层的充 足的水分为里层保湿创造了条件。当人体皮肤变得干燥时,外层会从空气中扑捉的水分或 从之前吸湿储湿还未完全来得及蒸发挥发的水分中,通过织物的中间层的双向导湿功能向 织物的里层导湿W求达到吸湿平衡,从而达到保湿目的。
[0019] 保暖原理:针织面料的保暖可W通过大量使用羊毛或羊绒和聚丙締腊纤维等保暖 的原料来实现,但羊毛或羊绒的成本很高,聚丙締腊纤维的用量过多会影响最终成衣面料 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另通过大量实施例的实践发现,面料组织结构的中空设计对带聚氨醋 纤维的弹性针织面料保溫率的提升并不明显,而采用面料里层的抓毛或磨毛设计,保溫率 的提升非常显著。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里层抓毛或磨毛的后整理工艺使面料里层产生很多 微小的空隙,微小空隙里内存大量静置空气,通过大量静置空气的保有量而达到大幅提升 面料保溫率的目的。辅之W外层第一纱线稳定覆盖第二纱线、第二纱线又稳定覆盖第=纱 线的添纱组织结构编织方式形成=纱线圈横列,由于第=纱线为聚氨醋纤维纱线具有很好 的弹性和收缩性能,外层和中间层织物因出满针成圈编织和第=纱线的导入而变得相对第 四纱线单独编织的里层更加紧密,致密的外层和中间层对身体热量的散失可W起到双重有 效阻隔作用,从而达到保暖的目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轻薄热湿舒适性多功能针织面料第一路和第=路编织都是第一纱 线、第二纱线、和第=纱线按添纱组织编织的方式分别进线出满针的单面编织,形成第一纱 线稳定覆盖第二纱线、第二纱线又稳定覆盖第=纱线的=纱线圈横列。相对稳定的不同的 喂纱角度对形成第一纱线稳定地覆盖第二纱线非常关键,为形成运种第一纱线更加稳定地 覆盖第二纱线除了织造时固定的不同喂纱角度W外,第一纱线的线密度也不得低于第二纱 线线密度的1.4倍。合成化学纤维纱线极其容易起毛起球,采用W上两种技术方案措施之 后,W合成化学纤维纱线为主体的第二纱线就不会裸露在织物的外层,在第二路和第四路 第四纱线单独进线编织形成织物的里层后,第二纱线和第=纱线就相对稳定地构成织物的 中间层,中间层几乎不直接接触外界和人体的肌肤,减少了第二纱线和第=纱线被勾丝和 摩擦的几率风险,从而整体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第一纱线的线密度设计 为不高于第二纱线线密度的2.7倍,如果两根纱线线密度过于悬殊会影响到面接触的接触 面积,进而影响面料汗液水分由内至外传递的传递效率,最终影响面料单向导湿的功能效 果和发热保暖效果的达成。
[0021] 本实用新型所得面料采用缸内直接上吸湿排汗助剂和亲水性软油精后经过出缸 脱水烘干拉毛或磨毛处理,又经过定型机社槽通过社液再上吸湿排汗助剂和亲水性软油 精,采用两次过软的双过软工艺,强化面料第一纱线及第四纱线吸湿能力和第二纱线的忍 吸导湿能力。所述吸湿排汗助剂可选择含聚醋或聚酷胺聚酸链段有机娃=元共聚多功能亲 水整理剂,聚醋链段或聚酷胺链段与聚醋纤维、聚酷胺纤维和聚丙締纤维有相似的结构,在 受热过软的过程中可与聚醋纤维、聚酷胺纤维和聚丙締纤维发生共烙、共结晶作用,使亲水 性的聚酸链段和改善手感的有机娃链段被错固在运些纤维的表面,赋予面料滑爽柔软的手 感的同时使面料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并且因为与纤维共烙共结晶而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所述亲水性软油精为多组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物或双脂肪酷胺基乙氧基甲基季锭盐 化合物中的一种,在改善纤维素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他混纺纤维手感的同时还赋予 面料非常好的亲水性能。通过两次过软的双过软工艺,使用上述的吸湿排汗助剂和亲水性 软油精,使得最终所得光巧面料具有持久耐洗的吸湿和单向导湿功能。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3] I.面料在不使用吸湿发热新材料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吸湿发热效果,面料的最高 升溫值和30分钟内的平均升溫值达到国家纺织行业标准要求;
[0024] 2.面料在里外层都亲水吸湿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好的单向导湿功能,用动态水分传 递法对吸湿速干性进行评定,吸湿性、速干性和综合排汗速干性各项指标洗前和洗后均达 到国家标准要求值;
[0025] 3.面料具有保湿的功能,可W有效锁住人体所需水分,延缓人体皮肤衰老;
[0026] 4.面料可W实现在轻薄条件下的保暖功能,保溫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值;
[0027]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纱线可W通过在烙融纺纱的过程中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纳 米级的金属离子共混共聚或者直接在纤维或纱线上真空瓣射使得第二纱线本身具有抗菌、 防紫外线、防福射和抗静电等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W是使第二纱线始终相 对稳定地位于织物的中间层,不直接和人体肌肤接触,在赋予面料运些功能的同时使运些 功能不伤及人体的有益菌群,让运些功能的发挥变得更加安全有效,同时面料的抗起毛起 球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一种热湿舒适性多功能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实施例面料上机织造的编织工艺示意图。共四路编织为一个完全组织,其中 ①、②、③、④为编织进纱路数的编号,1、2、3是根据织针针鍾高低的不同对织针进行的编 号,"1213"是一个完全组织织针的排列方式。第①、③路的实线、粗虚线和细虚线分别为第 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纱线的进线编织轨迹,第②、④路的实线为第四纱线的进线编织轨 迹。
[0030] 图3为实施例面料上机织造的织针=角排列方式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为编织 进纱路数的编号。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