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562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本实施例的这种流量压力计量装置可同时测得压力和流量数据,其中压差传感器25测压力,波纹管37测流量,孔板26的存在使得流量计过流通道24内形成压力差,为压差传感器25测试提供条件,通过导压管28形成连通,使得导压管28内和流量计过流通道24环境相同,然后由压差传感器25、波纹管37测得压力和流量数据,正向单向阀35和反向单向阀36能对波纹管37起到保护的作用,利用分流防止管内压力流量过大造成波纹管37的损坏。测得数据后,由安装在压差传感器25和波纹管37上的感应片27转换为信号数据,感应片27通过电线34将数据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33进行处理和控制下一步动作。
[0036]实施例4:
[0037]本实施例中,活动筒32安装在流量计过流通道24端部的水嘴31内侧,水嘴31内侧设置有分管,该分管内装着开启电机29,开启电机29连接着伸缩杆30,伸缩杆30连接作用于活动筒32,控制活动筒32活动调节水嘴31开启的大小。
[0038]本实施例给出了水嘴调节处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水嘴31的具体开度,由位于其内侧的活动筒32来决定,活动筒32会用其筒体阻挡来改变水嘴31的的开度,图2和图3中的结构从外部看不同,但其实质上是同一种结构,均是流量计过流通道24过液,最后由水嘴31处,由活动筒32来调整开度大小,都有一个旁支的管道来放置开启电机29和伸缩杆30,开启电机29来带动伸缩杆30动作,与伸缩杆30连接的活动筒32便能实现上下动作,实现水嘴31的开度的调节。
[0039]实施例5:
[0040]从上述几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装置除了智能配水器12外,另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便是智能测调仪19,智能测调仪19是整个地面装置和井下装置的联系纽带,靠智能测调仪19实现地面和井下数据和传输和命令的传递,本实施例中,智能测调仪19包括智能测调仪壳体1,智能测调仪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钢20、通讯电线21和读写器22,电磁感应钢20安装在智能测调仪壳体10内腔中,通讯电线21上端连接电缆4,下端穿过电磁感应钢20后连接着读写器22。
[0041]通讯电线21的作用是将信号由电缆4传递给读写器22或者反向传输。电磁感应钢20主要起到定位的作用,当智能测调仪19下入井中后,电磁感应钢20根据磁感应确定位置,当读写器22与无线收发器23的距离小于2m时,停止移动;智能测调仪19将地面设置的配注量信息,通过读写器22的天线传输给智能配水器12,无线收发器23通过其天线接收到信号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33,完成无线对接后,准备对油气井注水量进行调节。
[0042]实施例6:
[00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的测调与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主要包括第一次设置配水量和后续配水量改变,其中第一步至第四步为首次设置配水量,第五步为实时监测,第六步至第八步为调整配水量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0045]第一步:在待注水的注水井内安装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下放电缆4,将智能测调仪19下放至井中,直至智能测调仪19下放至智能配水器12处距离无线收发器2m内,在电脑I输入调节指令传递给智能测调仪19,智能测调仪19将指令通过无线收发器23给中央处理器33,由中央处理器33控制开启电机29动作,通过调节活动筒32控制水嘴31开度;
[0046]第二步:继续下放智能测调仪19至下一组智能配水器12处,重复第二步,实现该级注水层的配注;
[0047]第三步:重复第三步,直至下放至最下一级智能配水器12处,完成所有注水层的配注;
[0048]第四步:各注水层段全部配注完毕后,收回所述智能测调仪19,按配注量注水;
[0049]第五步:压差传感器25和波纹管37分别采集流量计过流通道24内的压力和流量信号,每隔一天自动测试流量一次(此处的频率根据实际现场需要进行设置),并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33进行存储,中央处理器33控制开启电机29动作,通过调节活动筒32控制水嘴31开度,实时自动监控水嘴31开度直至中央处理器33接到下一个调节配注量信号;
[0050]第六步:重新下放智能测调仪19至井中,直至智能测调仪19下放至智能配水器12处距离无线收发器2m内,无线收发器23将中央处理器33的实时流量压力信号传递给智能测调仪19,再通过电缆4传递给地面的电脑I和地面控制仪2,地面控制仪2判断需要调节的配水量,并由电脑I输入调节指令传递给智能测调仪19,智能测调仪19将指令通过无线收发器23给中央处理器33,由中央处理器33控制开启电机29动作,通过调节活动筒32控制水嘴31开度,实现智能配水器12配注量的调节;
[0051]第七步:继续下放智能测调仪19,重复第六步,直至所有注水层的智能配水器12都完成重新调整;
[0052]第八步:各注水层段全部调节完毕后,收回所述智能测调仪19,按照调整后的配注M重新注水。
[00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及其测调与监测方法,采用智能配水器形成一种全新的智能分注、测试调配与数据检测模式,实现自动配注、测调与监测等功能,解决常规工艺在大斜度井、深井和采出水回注井中测试调配的难题。当配注不合格时,采用智能测调仪与智能配水器在井下无线对接进行作业,井下监测历史数据通过电缆回传至地面,可在地面控制仪和电脑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同步显示,实现了分层注水连续监测和自动配注功能,提高了测调手段的智能化水平,对精细注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0054]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包括位于地面的电连接的电脑(I)和地面控制仪(2),还包括安装在注水井口(6)上的防喷管(5)以及位于井内的套管(7)、油管管柱,其特征在于:油管管柱包括由油管短节(8)自上而下串接的智能配水器(12)、预置工作筒(13)、单流阀(14)、筛管(15)和丝堵(16),地面上还置有试井车(3),试井车(3)上有电缆盘绕器,电缆(4)盘绕在该电缆盘绕器上,电缆(4)一端电连接着地面控制仪(2),另一端穿过防喷管(5)和注水井口(6)并在其端部连接着智能测调仪(19);井内油套环空内安装着多个封隔器(11),智能配水器(12)的上方和下方位置均有封隔器(11); 所述的智能配水器(12)包括智能配水器腔体(17)和位于其内部的中心管道(18),中心管道(1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串接油管短节(8)形成油管管柱,智能配水器腔体(17)和中心管道(18)间的环空内装有无线收发器(23)、中央处理器(33)和流量计过流通道(24); 中心管道(18)侧壁上设有一个过流孔,流量计过流通道(24)—端与中心管道(18)侧壁过流孔连通,另一端导出智能配水器腔体(17)外,在智能配水器腔体(17)腔壁上形成水嘴(31),所述的流量计过流通道(24)中装有流量压力计量装置,该流量压力计量装置与中央处理器(33)电连接,中央处理器(33)与无线收发器(23)电连接,所述的水嘴(31)处设置有活动筒(32),活动筒(32)连接伸缩杆(30),伸缩杆(30)连接开启电机(29),开启电机(29)电连接中央处理器(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压力计量装置包括镶嵌在流量计过流通道(24)内壁上的孔板(26),流量计过流通道(24)内位于孔板(26)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分别连通着导压管(28),通过两个导压管(28)将一个压差传感器(25)、一个正向单向阀(35)、一个反向单向阀(36)和一个波纹管(37)分别并联接通着流量计过流通道(24),压差传感器(25)和波纹管(37)上分别安装有感应片(27),感应片(27)通过电线(34)连接中央处理器(3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筒(32)安装在流量计过流通道(24)端部的水嘴(31)内侧,水嘴(31)内侧设置有分管,该分管内装着开启电机(29),开启电机(29)连接着伸缩杆(30),伸缩杆(30)连接作用于活动筒(32),控制活动筒(32)活动调节水嘴(31)开启的大小。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测调仪(19)包括智能测调仪壳体(10),智能测调仪壳体(10)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钢(20)、通讯电线(21)和读写器(22),电磁感应钢(20)安装在智能测调仪壳体(10)内腔中,通讯电线(21)上端连接电缆(4),下端穿过电磁感应钢(20)后连接着读写器(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注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注井智能测调与监测工艺装置,采用智能配水器形成一种全新的智能分注、测试调配与数据检测模式,实现自动配注、测调与监测等功能,解决常规工艺在大斜度井、深井和采出水回注井中测试调配的难题。当配注不合格时,采用智能测调仪与智能配水器在井下无线对接进行作业,井下监测历史数据通过电缆回传至地面,可在地面控制仪和电脑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同步显示,实现了分层注水连续监测和自动配注功能,提高了测调手段的智能化水平,对精细注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IPC分类】E21B43/14, E21B43/20
【公开号】CN205297503
【申请号】
【发明人】王子建, 陆红军, 姚斌, 巨亚锋, 于九政, 罗必林, 毕福伟, 杨玲智, 王俊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