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炉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7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环体222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台阶23,底座I的上边沿能抵靠在定位台阶23上。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21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与燃气腔Ib连通的第一火焰孔21a,每个第一火焰孔21a均斜向上设置且每个第一火焰孔21a的中轴线均不与本体21的中轴线相交,若干第一火焰孔21a形成环形阵列,从若干第一火焰孔21a喷出的火焰为螺旋斜向上的;第一环体221上具有圆周分布的第二火焰孔221a,第二火焰孔221a和与燃气腔Ib连通,若干第二火焰孔221a斜向上设置使得若干第二火焰孔221a的中心线均与本体21的中轴线相交于一点上,从第三火焰孔222a喷出的火焰为向上的;第二环体222上具有若干圆周分布第三火焰孔222a,第三火焰孔222a与燃气腔Ib连通,第三火焰孔222a为斜直孔,第三火焰孔222a的上端口位于第二环体222的上端面,第三火焰孔222a的中心线与本体21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若干第三火焰孔222a形成环形阵列,从若干第三火焰孔222a喷出的火焰为为螺旋斜向上的。
[0027]如图3所示,第一火焰孔21a向上倾斜的角度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向上倾斜的角度。第一火焰孔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30°,第二火焰孔2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60°。作为优选,第一火焰孔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30°或者25°,第二火焰孔2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60°或者50°。第一火焰孔21a的直径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的直径,第三火焰孔222a的直径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的直径并大于第一火焰孔21a的直径。在烹饪时第二火焰孔221a为朝向锅具的底部中心位置,为主要加热部位,因此设置第二火焰孔221a的直径最大,通过最多的燃气以产生最高的热量,第二火焰孔221a朝向锅具的底部偏离中心的位置,为次要加热部位,因此设置第二火焰孔221a直径相对第二火焰孔221a小,第一火焰孔21a为辅助加热的,因此设置直径为最小的,通过上述布置合理分配燃气,达到最大的燃烧效率。
[0028]在径向上第一火焰孔21a、第二火焰孔22Ia和第三火焰孔222a自内向外依次分布,在轴向上第一火焰孔21a、第二火焰孔221a和第三火焰孔222a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通过上述布置方式使得第一火焰孔21a、第二火焰孔221a和第三火焰孔222a呈阶梯分布,使得燃气分为三层进行燃烧,充分利用了炉头内的空气;上述三级火焰使得火焰集中在炉头的正上方,避免火焰向外扩散造成热量的浪费;第一火焰孔21a和第二火焰孔221a形成的螺旋火焰能使得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同时螺旋火焰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其中,进一步增加了混入的氧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具有进气孔(Ia)的底座(I)和固定在底座(I)上的灶芯(2),所述灶芯(2)和底座(I)之间具有燃气腔(Ib),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芯(2)包括呈筒状的本体(21)和位于本体(21)上端且向外延伸的环形部(22),所述本体(21)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与燃气腔(Ib)连通的第一火焰孔(21a),每个所述第一火焰孔(21a)均斜向上设置且每个第一火焰孔(21a)的中轴线均不与本体(21)的中轴线相交,若干第一火焰孔(21a)形成环形阵列;所述环形部(22)上具有若干圆周分布的第二火焰孔(221a)和若干圆周分布的第三火焰孔(222a),所述第二火焰孔(221a)和第三火焰孔(222a)均与燃气腔(Ib)连通,所述第二火焰孔(221a)均位于第三火焰孔(222a)形成圆周的内侧,若干第二火焰孔(221a)斜向上设置使得若干第二火焰孔(221a)的中心线均与本体(21)的中轴线相交于一点上,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均朝上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22)包括呈圆台形的第一环体(221)和呈圆环形的第二环体(222),所述第一环体(221)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本体(21)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环体(22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二环体(22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火焰孔(221a)位于第一环体(221)上,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位于第二环体(2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为斜直孔,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的上端口位于第二环体(222)的上端面,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的中心线与本体(21)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若干第三火焰孔(222a)形成环形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孔(21a)向上倾斜的角度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向上倾斜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孔(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30°,所述第二火焰孔(221a)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6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焰孔(21a)的直径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的直径,所述第三火焰孔(222a)的直径小于第二火焰孔(221a)的直径并大于第一火焰孔(21a)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22)还包括呈筒状的第三环体(223),所述第三环体(223)位于第二环体(222)的外边沿,所述第三环体(223)的底面和第二环体(222)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台阶(23),所述底座(I)呈筒状,底座(I)的上边沿能抵靠在定位台阶(2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的炉头,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燃气灶的炉头燃气无法做到充分燃烧等技术问题。本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灶芯,灶芯和底座之间具有燃气腔,灶芯包括呈筒状的本体和位于本体上端且向外延伸的环形部,本体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与燃气腔连通的第一火焰孔,每个第一火焰孔均斜向上设置且每个第一火焰孔的中轴线均不与本体的中轴线相交;环形部上具有若干圆周分布的第二火焰孔和第三火焰孔,第二火焰孔和第三火焰孔均与燃气腔连通,第二火焰孔均位于第三火焰孔形成圆周的内侧,若干第二火焰孔斜向上设置,第三火焰孔均朝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优点。
【IPC分类】F23D14/00, F23D14/58
【公开号】CN205299516
【申请号】
【发明人】林君辉
【申请人】林君辉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