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照相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91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壳体I上设置有手拉结构;手拉结构用于人体手部握持,以拉动电池移动。
[0043]其中,手拉结构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手拉结构包括手拉环。手拉环设置在上壳体I的外壁上。又如,手拉结构包括手拉线,手拉线的一端可设置在上壳体I的外壁上,也可设置在上壳体I的内壁上。
[0044]本实施例中,在上壳体I上设置手拉结构,上壳体I与下壳体2配合安装,使用者可手握手拉结构,拉动电池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着力将电池从照相机内拉出。
[004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固定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下壳体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圆柱体;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7;圆柱体设置在下壳体2的内壁上;圆柱体上沿圆柱体延伸的方向设置有插槽4;固定板7设置在线路板3上面;固定板7靠近线路板3—面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插槽4相配合的插柱8。
[0046]其中,圆柱体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多个。较佳地,圆柱体为多个,多个圆柱体沿线路板3的边沿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这样的设置结构可使固定板7对线路板3施加的压力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线路板3的固定效果。
[0047]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线路板3放置在下壳体2内,将固定板7放置在线路板3上面,同时将插柱8插设在插槽4内,固定板7向线路板3施加朝向外壳的压力,从而将线路板3固定在外壳内。
[0048]本实施例中,通过插槽4、固定板7以及插柱8的结构形式将线路板3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4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固定结构包括凹槽5和与凹槽5相配合的固定凸起6;凹槽5设置在下壳体2上,固定凸起6设置在上壳体I上。
[0050]其中,凹槽5和固定凸起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多个。当凹槽5和固定凸起6为多个时,多个凹槽5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下壳体2上,多个固定凸起6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上壳体I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将上壳体I和下壳体2均匀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0051]本实施例中,通过凹槽5和固定凸起6的配合方式将上壳体I和下壳体2固定,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005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凹槽5和固定凸起6均为四个;上壳体I和下壳体2均呈方形;四个凹槽5分别设置在下壳体2的四个棱角处;四个固定凸起6分别设置在上壳体I的四个棱角处。
[0053]本实施例中,将上壳体I和下壳体2设置为方形,凹槽5和固定凸起6设置在四个棱角处,从而将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四个棱角固定,增强了固定效果,同时,在棱角处进行固定,也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
[0054]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拉结构包括手拉片;手拉片的一端固定在上壳体I的内壁上,另一端位于上壳体I外。
[0055]其中,手拉片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方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
[0056]手拉片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塑料或者金属等等。较佳地,手拉片为薄型塑料材质,其质轻,设置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之间的连接缝隙时不妨碍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固定连接。
[0057]本实施例中,将手拉结构设置为手拉片,片状结构在方便使用者手握着力的同时,不妨碍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固定,方便使用者使用。
[0058]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池还包括电芯;电芯通过第四固定结构固定在外壳内。
[0059]其中,第四固定结构的结构形式为多种,例如:第四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槽以及与固定槽配合的固定盖;固定槽与下壳体2—体式设置,电芯卡设在固定槽内,固定盖设置在固定槽开口处,从而将电芯固定在下壳体2内。
[0060]本实施例中,通过第四固定结构将电芯固定在外壳内,提高电芯的固定效果,避免电芯在外壳内发生晃动,进而延长了电芯以及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
[0061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四固定结构包括粘接;电芯靠近上壳体I的一面通过粘接的连接方式与上壳体I固定。
[0062]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电芯放置在下壳体2内,再将上壳体I与下壳体2固定,同时,电芯的上面与上壳体I的内壁通过粘接的连接方式固定,从而将电芯固定在外壳内。
[0063]本实施例中,粘接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使用者操作。
[0064]如图1-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相机,包括照相机本体以及电池;电池设置在照相机本体内,用于向照相机本体供电。
[0065]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相机,线路板3设置在外壳内,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外壳靠近线路板3边沿的内壁上,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线路板3上方。使用者通过将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配合,第二固定结构向线路板3施加朝向外壳方向的压力,从而将线路板3固定在外壳内。
[0066]本实施例提供的照相机,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并且第二固定结构向线路板3施加朝向外壳方向的压力,从而将线路板3稳定地固定在外壳内,避免了电池在使用者多次取出和安装的过程中线路板3产生松动,提高了线路板3与外壳的固定效果,延长了照相机的使用寿命。
[00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线路板、第一固定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固定结构; 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线路板边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方;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向所述线路板施加朝向所述外壳的压力,将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上壳体通过第三固定结构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手拉结构; 所述手拉结构用于人体手部握持,以拉动所述电池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 所述圆柱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圆柱体上沿所述圆柱体延伸的方向设置有插槽;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面;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线路板一面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柱。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包括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固定凸起; 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固定凸起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固定凸起均为四个; 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呈方形;四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四个棱角处;四个所述固定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四个棱角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结构包括手拉片; 所述手拉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位于所述上壳体外。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 所述电芯通过第四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外壳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结构包括粘接; 所述电芯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面通过粘接的连接方式与所述上壳体固定。10.一种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照相机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照相机本体内,用于向所述照相机本体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照相机,其中电池包括:外壳、线路板、第一固定结构以及与第一固定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固定结构;线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外壳靠近线路板边沿的内壁上;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线路板上方;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配合,以使第二固定结构向线路板施加朝向外壳的压力,将线路板固定在外壳内。所述照相机包括上述的电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并且第二固定结构向线路板施加朝向外壳方向的压力,从而将线路板稳定地固定在外壳内,避免了电池在使用者多次取出和安装的过程中线路板产生松动,提高了线路板与外壳的固定效果。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205303559
【申请号】
【发明人】张龙
【申请人】张龙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