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

文档序号:371942阅读:6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移植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
树木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球的生态平衡有着重大作用,古今中外,人们都把植树作为一种美德和文明行为加以倡导。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城市在急剧地扩展,土地、森林、树木在不断地减少,大树、古树更是日见珍奇。我国规定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据建设部“八-五”、“九-五”普查统计,全国100年以上的古树约20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树约2万株。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在环保,气象,地理,水文,植物进化与变异,树木生态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古树、培养古树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
我国九十年代后期,基础实施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各地不断发生建设项目与古树保护的矛盾。砍伐古树,以使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已为社会各界所不容;避开古树,往往要增加巨额投资,又使业主难以承受。
例1浙江省宁波-台州高速公路,在三门县岭口村遇上一棵千年古樟树。该古樟正好位于设计的岭口互通区1号桥中心轴线上。如果绕行,国家要增加5000多万的投资;砍伐,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当地居民坚决反对;因古樟根颈空腐,直径2米,高17米,用目前园林界传统的大树移植技术,又无法移植古樟。目前,高速公路已修到了古樟面前,只得停下来。全国数十个新闻媒体披露此事,主管部门十分为难。
例2杭州市城区正在修高架公路,在文辉路与上唐路口遇上了两棵相距5米,胸经约1米,高约20米,树龄约500年,长势茂盛的古樟树。两棵古樟正好档在要修的高架公路中间。当地园林部门曾移植过不少大樟树,有死有活,移植这样高大、古老、连体的樟树,没有良策。绕行还是砍伐,杭州市政府公开征询全市人民意见,初步决定实施高架公路绕行。这将引起两侧建筑物的大量拆迁,新增投资数千万元,而且古樟大部分枝叶将荫于高架公路之下,对古樟生存非常不利。
类似这样的事例各地还有许多。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对古树实施砍伐或绕行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原因是目前园林界还没有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成熟的技术与方法。初步估计,我国每年在各种建设项目中因不得已而花费的此类款项约30亿;而因不得已砍伐大树所造成的损失则难以计算。
园林界目前的大树移植主要是满足城市绿化、观赏的要求,可以较快的改变城市面貌。大树移植与一般树苗移栽相比,其特点是大树有庞大的树体和相当大的重量,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机械来完成,如吊车,汽车,栽树机等。大树移栽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根柁内吸收根的多少,吸收根愈多,成活率就越高。
为使根柁内多生吸收根,大树移植要提前一到数年做好规划,选好移植对象,采取断根缩坨促生吸收根的措施。断根缩坨是指提前2-3年在移植。对象根周挖沟,沟离开树干的距离为树干经的5倍,每年完成1/2-1/3,相向而挖,细根挖断,粗根环状剥皮,涂生根剂,然后填埋,浇水。2-3年后,根柁内外新生了较多的吸收根。移植时,为减轻根柁重量,将根柁表层土铲除,原根柁稍微放大开挖。根柁的包装有两种一种是软包装,根柁挖成球状,适宜于胸经10-15厘米的大树;根柁球小于1.3米,用蒲包、草绳包扎;包扎的形状有桔子形,井字形,五角形。另一种方法是硬包装,根柁用方箱包装,适宜于胸经15-30厘米的大树;根柁四壁开挖后,修成倒梯形,用钉好的木板围住根柁,用钢丝绳捆紧,边角用铁皮钉好;然后撑好四壁,下挖掏底,钉上底板,加木撑加固。根柁加固好后,用吊车将根柁吊到汽车上,运到栽植地点,吊下根柁,放入基坑,拆除包装,填土,施肥,踩实,浇水。
大树移植在北方严寒地区有冻土球移植法,适宜于根系耐寒树种,在泼水成冰的季节开挖根柁,在根柁和拖运的道路上泼水,将冻成土球的根柁在冰面上拖运至移植的地方。对于移植易于成活的树种,如杨柳,槐,银杏等落叶乔木,亦可裸根移栽;树木胸经10-20厘米为宜,个别树种如槐树胸经40-50厘米也可移活;季节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树冠行重剪;根柁挖出后,细心去土,尽力保护树皮和须根;根部要保持湿润。大树移植机是一种在汽车或拖拉机上能操纵的匙铲状机械装置,可将锥状根柁一次挖出,然后运至移植地点,机械直接将根柁放入树坑,将大树移植的众多环节均由机械完成,效率很高。
由上所述,大树移栽成活的关键是根柁内吸收根的多少,而根柁的大小或重量是吸收根多少的标志。目前园林界大树移植技术中,根柁的大小和重量受到吊车、栽树机、运输车辆的限制,一般超不过几十吨。遇上类似例1、例2的情况,目前园林界的大树移植技术就无能为力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大树、古树名木迁移提供一种方法,以妥善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保护大树、古树的问题,避免大树、古树遭受砍伐,又节省大量资金。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首先对选定的大树(1)四周土壤开挖壕沟形成根坨(4);加固根坨(4)形成根坨的四壁(5)和底板(6),就象把大树(4)放到一个巨大的花盆里面;根坨底板(6)上设上滑道(7)或上滑面(7);根坨底板(6)下的地面上或地面上的支撑物上设下滑道(8);下滑道(8)与上滑道(6)间设滑动面(16)或滚动层(16)。根坨四壁(5),根坨底板(6),上滑道(7),下滑道(8),滑动面(16),滚动层(16),由一般的工程结构材料组成,其几何尺寸通过力学计算决定。根坨的重量W(12)通过根坨底板(6)传给上滑道(7),又传给滑动面(16)或滚动层(16),最后通过下滑道(8)分散到地面。根坨(4)迁移过程中,地面支撑力P(13)与根坨重量W(12)相等且反向。根坨推动力F1(9),根坨牵引力F2(10)的动力源可由多种方式,一般F1(9)可由液压设备提供,F2(10)可由滑轮组提供。根据具体的迁移情况,根坨推动力F1(9)和根坨牵引力F2(10)可选其中之一。根坨(4)移动时,滑动面(16)上产生摩擦力f(11),其大小与根坨重量W(12)和摩擦系数有关。F1(9)或F2(10)克服摩擦力f(11),根坨(4)便可以移动。根坨(4)移至预定位置(15),拆除根坨四壁(5)和底板(6),填土并采取一系列养护措施。根坨(4)迁移可分为平移,升降,旋转三种基本的形式;根据大树(1)迁移位置标高和场地的的不同,根坨(4)平移又可分为根坨(4)在水平面上的移动和根坨(4)在斜面上的升降两种形式;根坨(4)升降有升—平移、平移—降、升—平移—降三种形式。因为根坨(4)的升降平移均由地面提供支撑力(13),而目前的工程机械如液压设备能提供强大的垂直顶力和水平推力,根坨(4)的体积可以完全根据大树根系(2)的实际分布决定,如数百立方米,上千立方米,根坨的重量(12)可达几千吨。这就大大突破了传统大树移植法对根坨重量的限制,类似例1、例2那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了。
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如下本方法突破了传统大树移植吊车起重对根坨重量的限制,根坨(4)就地在外力(9)、(10)作用下滑移或滚移,可根据大树根系(2)的实际分布决定根坨(4)的大小,根坨重量(12)可达几千吨,大树的吸收根系(2)可以得到充分得保护,迁移后大树成活率很高,而且可以不受季节限制,特别适宜于类似例1、例2那样的特大树木、古树名木的迁移。该方法很妥善地解决了类似例1、例2建设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可使很多大树、古树名木免遭砍伐之灾,可为业主节省因不得已而花费的巨额投资。该方法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为确定根坨(4)的大小,要对大树根系(2)进行探测,方法有挖掘法、剖面法,放射性示踪原子法。根坨加固(5)、(6)材料有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木材等工程结构材料。根坨底板(6)施工可采取预制顶进,支护开挖等方法。根坨加固的结构方式(5)、(6)、(7)有拼装,浇筑,或二者兼之。根坨四壁(5)与根坨(4)间置麻布或草袋。如果地质情况许可,根坨底板(6)下面可设计成平面做上滑道(7),地面经加固后做下滑道(8),根坨底平面(6)在地平面(8)上滑动,根坨重量(12)均匀分布由地面支撑(13)。如果根坨(4)太大或地质情况不许可,根坨底部(6)沿迁移方向通过顶进和挖掘施工形成2道以上上滑道(7),在上滑道(7)上置梁板(6)承托根坨重量(12),垂直于滑道的根坨端面和上滑道(7)要刚性连接,根坨根系(2)拖带坨外根系(3)的壁面可用钢桁架或钢筋混凝土桁架加固。于上滑道(7)相对应地面设置同样数量的下滑道(8)。上下滑道面(16)可设钢板滑动面,亦可在上下滑道面间(16)设滚轴滚动,以减少摩擦阻力。滚轴可用钢棒,钢管,钢管加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并封死两端。
大树(1)迁移根柁根系(2)采取下面的措施处理断根。也叫断根缩坨。根据树木的根系根端与侧根的相关性,切断根端,有利于促进侧根新生。有些大树长势衰弱,新生能力差,断根要严格掌握,一般不要超过根系总量的20%。若时间允许,在大树迁移两年内,于东西南北方向一定范围内,开挖1*4m的深沟,每年切断大树二个方向的部分根系,相向而切。范围要距根系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树径的5倍,细根切断,粗根可环状剥皮,涂生根粉,包扎。填土,踏实,灌水,支护。该方法应在入冬前实施。
促根。在断根缩坨的同时,在根坨(4)范围内,透灌水并加ABT生根剂。ABT生根剂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的生根促进剂。ABT生根剂加速切口的愈合,缩短生根时间,促进不定根原基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成多个根尖,呈簇状,爆发性生根。该方法应在入冬前实施。此时,大树(1)地上部分相对休眠,而根系(2)整个冬季仍在生长,在生根剂的刺激下,可促使根坨(4)内新生大量的吸收根。在第二年春古樟根坨(4)迁移时,新根己大量生成。此时,大树(1)对开挖、蒸腾造成的失水失衡,已有了很好的根系(2)基础,是确保大树(1)迁移成活的重要措施。
追根。由于大树根系(2)的有时不对称性和迁移地质的复杂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大树迁移工程将丧损全部的坨外根系(3)。根据树木迁移成活原理,大量有效根系的丧失,将危及大树迁移成活。尽最大努力保留坨外根系(3),是大树迁移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入冬前断根缩坨挖掘时,对坨外有效根系(3)采取追索挖掘的方法,顺根挖掘,不到不得已不断根。然后处理伤口,包扎,绘图,掩埋,来年春天根坨(4)迁移时,按拖根法处理。
拖根。该措施是根据大树根系特点与迁移工程技术特点提出的。如果大树的根系(2)分布极不均衡,根坨内吸收根很少,大量的有效根系在根坨之外一定范围内,为确保大树(1)迁移成功,必须保留根坨外的有效根系(3)。这些根留在根坨(4)之外,不得切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根坨外根系(3)保持鲜活。根坨(4)移动时,这些根系(3)随根坨(4)拖动而行至新址(15)掩埋就位。大树(1)迁移时,损伤根系较少,拖动的坨外根系(3)仍在有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地下与地上部分的水分代谢平衡,是大树(1)迁移成活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面以例一为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岭口古樟迁移技术方案1古樟迁移方案比选1.1古樟迁移方案根据岭口互通区工程情况及地形地势,古樟迁移新址可能的方案有3个1).古樟现址西,桥轴线台州—宁波方向左斜向60m岭口村中。
2).古樟现址西南,桥轴线台州—宁波方向左斜向80m岭口村前平地。
3).古樟现址东南,桥轴线台州—宁波方向右斜向70m,1号桥-7号桥间的河谷平地。1.2方案比选方案比选如下方案1该方案迁移距离约60m。古樟迁移后生态环境与古樟现址相似,仍为岭口村北岭南坡脚下,没有北风,朝阳,受四季风影响小。土壤为岭口谷冲积平原卵石粘土层,与现址相似。地面标高37m,地下水位埋深1.5m。该方案需拆迁数排民房,拆迁费高。古樟围墙高出地面约2m,影响岭口村现状。
方案2该方案迁移距离约80m。平地,地面标高37.5m,地下水位埋深1.5m。需拆除1排民房。古樟高出地面1.5m,对村民影响小。土壤与现址相似。朝向不变。受岭口河谷风影响较方案1大。迁移途经一条小河,工程费较方案1高。
方案3该方案在岭口互通区1号桥与7号桥间的河谷平地上。地面标高36m,地下水位埋深1.4m,土质为河谷平原冲积卵石粘土层(15),层深厚14.3m。目前施工已大量填石,古樟迁移于此,需清除石方,筑防渗墙,大量填新土。需考虑洪水影响,并砌筑石坝。古樟受风影响最大。施工时需切断甬临省道。古樟的观赏价值优于方案1、2。
综合评价如下古樟生态迁移成本拆迁成本观赏价值方案1优 中 高 差方案2优 高 低 差方案3良 高 0 优1.3推荐方案综合评价推荐方案1。备用方案3。2古樟迁移前技术准备2.1施工准备当具备进场条件时,开始进场准备施工。作好以下工作1).施工围场。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用1.5m波形瓦进行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出。2).施工便道。在基坑外靠公路一侧设置,以方便机具、材料挖运土方进出。3).场内排水,在基坑四周设置明排水沟,汇入集水井和沉淀池,再排入下水系统。4).施工用场地,包括沙石料厂,钢材、木材加工场,设备材料场,临时宿舍等5).施工水电。架设水电供应系统,水源、电源由附近引来。2.2地质详探目前判断古樟周围地质依据是岭口互通区工程地质钻孔图,具体应用于古樟迁移工程的地层资料尚不详尽,因此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
1).古樟四周地质勘探,古樟北侧是一山坡,山坡是Ⅶb2层强风化基岩,山坡地下坡度与基岩埋藏深度不详,山坡对根坨迁移东西两侧的影响不详。没有根坨四周的详细地质资料,根坨不能开挖,所以必须详探。
2).古樟迁移滑道勘探。3).古樟迁移新址勘探。2.3古樟土壤、叶片、地下水取样分析1).古樟叶片取样,分析。
2).古樟现址土壤、新址土壤、新填土土壤取样,分析。
3).古樟现址、新址地下水取样,分析。2.4古樟冬前养护1).清除古樟周围表层的垃圾土。
2).古樟周围10*10m内深翻0.6-0.8m松土,注意保护根系,不伤粗根,根系密集区浅翻。
3).施肥据土壤、叶片分析定。可施有机饼肥,1000g/m3松土;施多元复合肥,350g/m3松土,冬前少施氮肥。浇透水。
4).用3号生根剂,按说明配制,稀释,灌根。2.5古樟根系探测目的明确古樟根系分布;准确确定古樟迁移根柁的尺寸、体积和重量,这对古樟迁移工程是及极其重要的。古樟根系探测的步骤和方法如下1).利用示踪原子法,画出古樟周围的放射性等高线,绘出根系平面分布轮廓图。
2).利用根系挖掘法和剖面法。有一对掘沟的方向必须与古樟迁移的方向相同,依次从10m,7.5m,5m挖起,可根据根系的多少决定挖掘的长短和深浅。绘出根系剖面图和剖平面根系平面图。
3)。将根系平面分布轮廓图与根系挖掘剖平面图结合,可了解古樟根系立体分布情况,据此决定根柁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利用追根法,拖根法,断根法,最后决定断根的数量和位置。大根锯端,细根剪断,处理伤口。用生根剂处理坨外根系。绘图。掩埋。浇透水。
4)。注意事项为提高挖掘速度可多开工作面。根系保持湿润,防风干,暴晒。十月开挖要防冻害,霜害。2.6古樟加固1).在古樟主干分叉处设置三角或四角钢支架,且有稳定基础。该支架为永久性支撑,以预防古樟迁移过程中的外力影响和养护期间的台风影响而倾斜,钢支架与古樟树皮接触处垫橡胶板,并夹紧不能滑动,以免损伤树皮。
2).围绕古樟主干,在树冠范围内设置φ50mm钢管脚手架,1m×1m间距,高度超出树顶1m。脚手架可作为树冠剪修,病害整治,安设避雷针等作业的平台,并支撑悬挂遮阳布和喷淋设施,同时,对古樟枝干起支撑作用。2.7冬前整枝古樟冬前对3个中央领导干枝截干,对徒长枝整形,处理伤口。枝叶大部分保留,内膛枝叶不动。截干整形后古樟高度约12m,古樟冠幅约12m,形成一个以古樟根颈为圆心,半径为12m的圆球型。2.8架设喷淋设施和遮阳布在脚手架上架设喷淋设施,围绕树冠均匀分布。在脚手架上蒙遮阳布,竖向位置每3米留一道通风层,顶部预留一通气层。2.9古樟喷淋、养护整个工程期间和养护期间,喷淋设备根据天气和施工情况,定时、定期进行喷淋,保持叶面水分,营造小气候,供给叶面肥料。3古樟迁移施工3.1根坨迁移准备。
准备材料,机具,混凝土预制件,钢结构预制件等。做好根坨开挖、迁移准备。3.2临时便道施工如果实施方案5,要切断甬临公路。临时便道有两种方案由7号桥过珠岙溪,在珠岙溪东侧设法绕行。在珠岙溪西侧与方案5之间预留8m便道,待古樟根柁移过甬临公路,恢复抢通公路,便道拆除,根柁按计划就位。3.2下滑道开挖与施工1).根据地形进行测量后确定滑道的宽度,暂按14m考虑,每边留1m的排水沟,放坡根据土质定坡比,采用井点降水,机械挖土,人工刷坡,井点降水按坑深6m计,竖管L=8m,间距2m,主管直径100mm,设置2台离心泵或真空泵,管路长度控制在120m内。
2).下滑道采用钢筋砼长条型基础,宽1m,共五道,厚1250mm,C25砼,并预埋钢板10mm厚,钢板要平整,上下滑道间用滚杠支撑,滚杠采用直径90mm加厚钢管,内灌C30细石砼,加端封,间距为500mm,长度950mm。3.3迁移新址开挖1).确定新址古樟中心。以半径15m划圆,根据根坨厚度、古樟新旧址标高,确定下挖深度。2)、放坡,降水,抽水,开挖,分拣漂石、卵石,检查标高。3)。新址设置施工期间地表水流的汇集与排泄设施。4).设置排水层。5).砌筑古樟围墙,地下为干砌片石,地上为浆砌条石,石料就地取材。围墙外部垂直,内部放坡,顶宽0.25m,按挡土墙设计,地上留排水孔。3.4早春剪枝根柁开挖前,枝芽未萌生时按整枝图彻底整枝,一次完成。原则上枝叶疏剪掉1/2。树冠外围重剪,内膛轻剪,枝条伤口一律处理。3.5根坨整体开挖1).在根系挖探的基础上,按确定的根坨尺寸开挖。水平尺寸要放大0.15m,以保留冬季新生的根系。2).坨外根系进行追挖,保留其完整性,并迅速处理伤口,涂抹生根剂。用麻布、草绳缠裹,喷水,遮阳。3).进行基坑围护和井点降水工作。4).严禁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并小心保护根系。根坨剖面用生根剂喷洒,覆盖麻布,草袋,定时喷水。5).开挖完成,古樟根坨尺寸至少12*12*5m,并拖带一定量的坨外根系。3.6根坨加固1).根坨整体成型后,用白棕绳捆扎。浇铸钢筋砼护壁。护壁的作用有三其一,固定根坨不能散开,保持水分。其二,具有一定的整体刚度,支撑上部的其他设施重量。其三,在移动时,承受侧压力和重力。应预埋构件,以便上部和下部均有可靠的连接。初定壁厚300mm并配置钢筋。
2)、根坨底部加固。根据根坨底部的根系发育情况适量扩大或缩小其底支撑面。根据地质层情况,其下部基础为砾石及漂石地层,不宜用大型机械顶进与开挖,因此采用人工分步挖掘法。具体方法是在根坨底标高以下,从前后两侧分四个工作面开挖,深度约1.5m,然后向根坨底部掘进,随挖随用横梁支撑上部坨重,直至根坨底部全部贯通。横梁采用130工字钢,每根横梁长6m,中间设临时支撑。并用千斤顶压紧顶部以防上部土石坠落。
3).地面支撑与根坨支撑连接。①护壁上部与古樟支撑应有可靠连接,以便传力。②护壁与根坨上部的脚手架支架连接。以上连接应在护壁顶部预埋钢板与螺栓。3.7水平推力系统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移动方向采用单一方向,水平移行,采用自动控制液压千斤顶系统。可保证施工同步均匀,推力安全平稳。平均速度限值不大于10mm/min。后背的设置采用被动土压力理论设计成砼连续墙,并配置钢筋砼反力墩。3.8古樟移动试移当上下滑道完成后,确认根坨无根系连接。加固完成,分离成一个独立的可移动单元体。检查各顶推点与根坨有无可靠的接触点,即可进行第一次试移动,检查起动情况,缓缓启动,移动量以5-10cm为宜。停车,检查各系统的情况,若正常,再进行正式移动。
导向设施采用钢筋砼墩与滑板基础连为一体,并保留50mm调整缝。
坨外根系保护根坨迁移时,设专人负责坨外根系,防暴晒,风干,损伤,保持鲜活。
施工监控1.开工前作好古樟原始状态的记录,包括拍照,摄像、标注等工作,设置好足够的监控点,开挖加固施工时应不断观测有关控制标高有无变化,在移动时,应时刻严密监测各滑道前进速度、各点位移大小、底板变形值、古樟垂直度及相对位移等的变化,并作好记录,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调整,必须作到万无一失。现场配备经纬仪和精密水平仪各一台。2.移动施工时,应全面检查安全系统,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如果实施方案3,则根柁移过甬临公路,要迅速抢通。3.9新址就位当移动到预定位置后1.检测标高。新位置根坨顶面标高应与原位置标高一致。2.古樟朝向,古樟新址与原址的朝向不得变动,必须保持原有的日照光合条件。3.有关管理部门检查新址位置情况,予以确认。3.10拆除无关设施影响根系生长的临时加固设施均需予以拆除。如白棕绳,草袋,麻布等,对砼结构进行静态爆破或切割拆除,并清理出场外。3.11回填、施肥、坨外根系安放与新旧界面处理1).古樟新址的地表土回填,不足填新土。2).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决定回填土、新填土施肥的品种、数量。3).回填土埋设特种材料,增强土层的孔隙率和透气性。4).按根系分布图安放好坨外根系,尽量保持原空间位置。5).处理好根柁新旧界面。6).浇透定根水。4古樟迁移后的养护4.1古樟保护1).为防止雷击,古樟主干上设置尖顶式避雷针,并超出树枝5M以上,通过直径12的圆钢引入地下。2).在古樟周围设置10*10m石护拦,高1.2m。围栏范围内禁止人员及动物进入。3).古樟周围地面种植互生植物。4.2古樟病害治理1).根颈腐洞整治。
2).树干腐洞整治。
3).无皮树干整治。4.3环境协调
1).古樟地面突出的围墙要与岭口村周围环境协调。并考虑现有道路,排水,国家水准点等。
2).古樟原址、滑道回填,施工场地清理。
3).如果实施方案5,要考虑与互通区整体规划的协调。4.4古樟后期养护古樟的养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间以一年为限。
1).定期定时对古樟进行喷淋,浇水等作业。
2).定期施肥。4月、6月、8月对根部施少量氮肥。迁移就位后每月施叶面肥“南林复壮素”。
3).观测并做好记录。
4).9月拆除脚手架,遮阳棚。
5).一年内专人看管。4.5总结、鉴定、验收1).整理工程资料,编写工程总结和鉴定资料。2).岭口古樟迁移项目申请交通部门、林业部门和文物部门省部级技术鉴定。3).当根柁迁移就位位后,应由有关部门进行阶段性工程验收。当古樟防护即避雷针,安装护拦设施,填土工作完成后应组织第二阶段即完工验收。作为本项工作的竣工验收,资料,资产移交,一年后养护期结束,即质量保证期结束,本项工程全部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包括根坨(4)开挖,根坨(4)加固,根坨(4)移动,根坨(4)后序处理工序,其特征是1).所说的根坨开挖是依据根系探测在根系(2)的分布范围内起坨,坨外根系(3)追挖,拖带2).所说的加固是依据力学计算用工程结构材料对根柁(4)进行加固(5),(6),根柁底板(6)设上滑道(7)或上滑面(7),地面上设下滑道(8)或下滑面(8);3).所说的移动指根坨(4)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滑面摩擦力(11),沿滑道或滑面(16)滚移或滑移;4).所说的后序处理指迁移对象(1)从原址(14)迁移至新址(15),拆除根坨加固物(5),(6),填土并采取养护措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迁移方法包括根坨(4)移动的3种方式1).平移;2).升降;3).旋转。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大树、古树名木迁移方法,其特征是根坨(4)升降的垂直支撑力、根坨(4)平移的推力由液压机械提供。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大树、古树名木迁移方法,其特征是根坨(4)的体积可达3000立方米,重量可达5000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大树、古树迁移方法,其特征是根坨加固(5),(6)所用的工程结构材料包括钢材、钢筋混凝土、予应力钢筋混凝土、钢混结构、木材。
全文摘要
一种大树、古树名木迁移的方法,包括起坨、加固、迁移、后序处理工序。根坨可根据根系分布情况确定,可达3000立方米。通过力学计算,根坨用工程结构材料加固。根坨底板设上滑道或上滑面,地面设下滑道或下滑面。液压设备提供根坨升降平移的动力。根坨就位后拆除加固物,填土,养护。该方法尽力保护了根坨有效吸收根系,大大提高成活率,适宜于建设项目引起的大树、古树名木的迁移。
文档编号A01G23/00GK1296735SQ00130108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3日
发明者张准胜, 兰无己 申请人:张准胜, 兰无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