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育秧软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育秧软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软盘,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式育秧软盘。
背景技术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插秧机要求配套一定规格的秧苗块,目前培育秧苗块所使用的器具主要有三种1、塑料硬盘,这种器具不但笨重而且储运和清洗不便;2、农膜,采用这种方法培育秧苗时,栽插前需要人工切割成块,费苗费工;3、塑料软盘,这种器具的缺点是不能折叠,包装后容易变形,并且使用寿命短,一般为一年,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运输、使用、清洗方便,且在储藏过程中不易变形的折叠式育秧软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折叠式育秧软盘,包括带有通孔的盘底和与盘底的四周连为一体的边框,其特征是所述边框可向内折叠与盘底重合,或向外展开与盘底成同一平面。
在折叠式育秧软盘使用前,为解决包装、运输、储藏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所述边框可向内折叠与盘底重合。
在折叠式育秧软盘使用后,为便于清洗和保存,所述边框的可向外展开与盘底成同一平面。
为使折叠式育秧软盘在使用时能简单方便地折叠,在所述盘底与边框的连接处预制有折叠线,折叠线可在软盘制造时加工好。
为使折叠式育秧软盘在使用时能牢固不变形,所述边框在直立时,其相邻边框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胶带纸、回形针或其它。
保证所育秧苗质量完好,所述通孔应有规则地分布在盘底上,它可以是通水孔和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折叠式结构,它的优点是1、解决了包装、运输、储藏过程中的变形问题;2、使用、清洗和保存方便;3、可重复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育秧软盘,它包括盘底1和边框2,在盘底1上有规则的均匀分布有通孔5,通孔5可以是通水孔和通气孔。在使用前,边框2沿折叠线3向内折叠与盘底1重合,这样多张折叠式育秧软盘可叠放在一起,便于厂家包装、运输和储藏;当需要使用时,只要将边框2拉出沿折叠线3折叠成直立形状,在两相邻边框2之间用连接件4固定,所述连接件4可以是胶带纸。这样即可使用,方便、可靠;使用后,撕开胶带纸,将直立形状的边框2沿折叠线3折叠成向外展开与盘底1成同一平面,以便于对育秧软盘的清洗和保存。等到需要重新使用时,只要将边框2再沿折叠线3折叠成直立形状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育秧软盘可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也可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材料或钙型材料制成;所用材料的厚度可在15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育秧软盘,包括带有通孔的盘底(1)和与盘底(1)的四周连为一体的边框(2),其特征是所述边框(2)可向内折叠与盘底(1)重合,或向外展开与盘底(1)成同一平面,在所述盘底(1)与边框(2)的连接处预制有折叠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育秧软盘,其特征是所述边框(2)在直立时,其相邻边框(2)之间设有连接件(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运输、使用、清洗方便,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的折叠式育秧软盘,它包括设有通孔的盘底和可向内折叠与盘底重合,或向外展开与盘底成同一平面的边框。采用本实用新型培育的秧苗成本低、质量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育秧软盘广泛应用于秧苗的培育。
文档编号A01C7/00GK2662607SQ0325944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9日
发明者薛传进 申请人:薛传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