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文档序号:309689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东北白虾是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特有的水生甲壳动物,也是该区个体最大的淡水食用虾类,其味道、营养均可与河蟹媲美,具有较大的渔业经济价值。在当地,每人每天可捕捞该种虾10~90kg,是沼泽区具有可捕价值的水产资源,资源量较丰富。而且可常年供应市场,填补了市场上食用鱼类的不足,有效地调剂市场水产品供应。除食用外,它还是野鸭、鳜、鲇、乌鳢、细鳞鱼、哲罗鱼等高值食用鱼类及经济动物的优质蛋白饵料。由于长期的过渡捕捞,导致东北白虾资源逐渐衰退,产量日益减少。因此,开展人工养殖较为必要。同时,东北白虾食性广,饵料容易解决,还能直接将水草和有机腐屑转化为动物蛋白,能量转化效率较高,有利于人工养殖。
种植水稻,是沼泽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面积较大,分布广。利用稻田发展水产养殖,是一种将农业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变平面种植为立体种养开发,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是沼泽区增加粮食和水产品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较好途径。稻田养殖喇蛄即是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之一,东北白虾产量可达450~900kg/hm2,新增收入4500~9000元/hm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东北白虾的生物学特点和水稻生长对水量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营造适合东北白虾和水稻共生互利的生态环境,目的是提供一种寒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本发明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技术措施。
1、田间工程。适宜养殖东北白虾的稻田面积1000~2000m2,以东、西方向的窄条田效果最佳。先开挖“目”形明水沟,再顺长方向挖一条串心沟,规格为上口宽40~50cm,下底宽30cm左右,深30~40cm,明水沟总面积占田面面积的5%~10%。将挖出的土均匀地放在沟的同一侧,形成土坎供虾栖息,这样可减少虾溜边和外逃的机会。为避免虾挖洞造成浮土堆积,淤塞明水沟,还应在沟坡距田面15~20cm处,沿沟边水平方向,每隔30~40cm远,用直径10cm左右的下端呈锥形的木棍戳成一行洞穴,深度15~20cm,并与田面的倾角在15° 20°上的洞穴应交错分布,可防止个体间相互争斗。田间工程措施要在稻田泡田前进行完毕。
2、水稻合理插秧。插秧时,明水沟两侧1.0m远范围内适当密植,以确保水稻基本苗数不变,以120~130株/m2为宜。并且稻行尽可能与明水沟垂直,有利于虾进入稻行觅食活动。水稻插秧过后,在明水沟中引种绿萍,供早期幼虾的隐蔽与栖息,同时提供部分青绿饲料。
3、虾苗种来源与放养。解决白虾苗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人工繁殖,二是从天然水体中捕捞。由于沼泽区天然水体较多,东北白虾资源十分丰富,所用苗种均可从天然水体中捞取。捕捞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碰伤附肢。幼虾摘下网后,用清水洗掉污泥,然后装入大盆内,带适量水运输,而且不能过于挤压。水稻返青后开始投放虾苗。一般放养量在1~3尾/m2。放养规格尽量整齐,一次性放足。要沿着明水沟分散投放,密度均匀,防止局部过密,反之则引起个体间互相争斗、残食,降低成活率。当苗种运至田边后,先调节大盆水温与田内水温接近,温差小于3℃,再沿着明水沟边慢慢放入水中,最好使其自行爬入水中。
4、水量管理。养殖东北白虾的稻田,在水稻生长发育期内,无论需水量如何变化,都要保证明水沟满水,不要随意改变水位,防止因水位大起大落而导致白虾洞穴搬迁或长时间干涸裸露于空气中。水稻晒田排水时,稻田水位以降至田面无水层为限,明水沟内水位不得低于田面下10cm,否则要往沟中加注新水。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充足,7、8月份每隔2~3天换一次水,方法是每次排出田里水量的60%~70%,然后再加满。换水时间要在13~15点气温较高时进行。加注的新水水温与田内水的温差不宜超过5℃,如用地下水要先经过晒水池升温增氧后再入田。注水时,水流要小,防止急水冲灌,造成水质混浊,干扰喇蛄的正常生长与栖息。
5、养殖管理。东北白虾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喂饲料。为补充稻田中天然饵料的不足,8月上旬以前投足植物性饲料如青草类、豆饼、玉米面等,占总投喂量的80%;从8月中旬以后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如杂鱼、虾、螺、蚌、肉及水生昆虫等,占总投喂量的60%。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分别从明水沟两侧岸边均匀撒投一次,防止饲料积堆。一个生长期的投喂量在600~750kg/hm2。除投喂饲料外,养殖期间每隔15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20~30g/m3水体,以调节水体pH值,使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同时,增加水层中钙质含量,还具有消毒防病的作用。
6、合理施肥与使用农药。野生东北白虾对以铵态氮肥为主的化肥和农药的毒性作用较为敏感,尤其在幼体阶段更为敏感。因此,养殖东北白虾的稻田要重视施有机肥,不施化肥,而且以施基肥为主,并严格限制农药用量。一般的做法是插秧前结合泡田耙地,施有机肥18~22吨/hm2;饲养期间,每隔7~10天左右追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30~40g/m3水体;插秧前用药物封闭除草,插秧后不再使用除草剂;采用人工灭虫法代替农药灭虫,即经常在田间用木杆驱赶,使大量害虫落入水中被虾摄食,可其本上控制虫害;采取低容量细喷雾法使用少量农药,防治稻瘟病等沼泽地常见水稻病害。
7、秋后续养。9月中旬,水稻收割时的水温仍在10℃2以上,白天中午可达14℃以上,还可以满足虾的正常生长需要。为提高起捕规格,增加产量,利用东北白虾生长适温较低的生物学特点,可适当推迟起捕时间。其做法是,在水稻开始秋季排水晒田时,明水沟内保留80%~90%的水量,最低水位不低于田面下10cm,续养到割完水稻。采取这种方法,可做到养虾与收割水稻两不耽误,同时,还可保持明水沟和洞穴免遭破坏,下年可继续使用,一般可连续使用2~3年。水稻收割完立刻注水淹没田面,水深5~10cm,虾便以腐烂的稻茬、稻秆的残叶碎片、草籽、稻粒及杂草等为食而继续生长。续养期间和注水淹没田面后,每天18~19点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10月15~20日水温降至5℃以下时再捕捞。采用秋后续养的措施,可延长虾的生长期15~20天,总体产量可提高4%~7%。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养殖东北白虾,商品产量可达450~900kg/hm2,个体规格在25~30g/尾。养殖过程中,虾可摄食掉入水中对水稻有害的杂草和害虫,其觅食活动还可耕耘水体,有利于水体增温,排泄物可作为肥料培肥水体;水稻根部的无效分蘖和叶片还可作为虾的植物性饲料,减少水稻营养的损失。这些因素都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在保证基本苗数不减少的情况下,水稻产量还略有增加。另一方面,水稻也为虾提供了良好的隐蔽环境。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虾起到生物除草、培肥地力和防病灭虫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生态环保效益型”农业种养模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应用实例采用本发明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进行了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试验研究。试验区地处北纬46°~48°的高纬度地带,冬季严寒,冻土层可达2m以上,水体冰层在1.0~1.5m,结冰期180~200天,属高寒地区。试验共进行了两个生长季。试验面积3000m2,东西向长75m,南北向宽40m。采用本发明的规格和方法开挖明水沟。除周围沿田埂的明水沟外,田面中间沿南北走向再开挖三条明水沟,然后沿东西向再开挖一条串心沟,各个交点处开挖成1.0~1.5m2的方坑。明水面占水田面积的8.5%~12.0%。明水沟开挖完毕,再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营造虾的洞穴。插秧前施发酵有机肥7500kg/hm2,同时用药物封闭除草。插秧时,明水沟两侧1.0~1.5m远范围内的行、穴距由不养殖的单作田30cm×14cm减少到18cm×8cm或12cm×5cm。插秧后5~7天,水稻返青时开始投放虾苗。放养模式A共投放平均规格为2.97g/尾的幼虾73.1kg/hm2(24600尾/hm2);放养模式B共投放平均规格为3.64g/尾的幼虾105.8kg/hm2(29000尾/hm2)。饲养期间的水量管理和投喂饲料,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9月5日左右开始排水晒田,采用本发明的续养方法饲养到10月20日捕捞出水。放养模式A的产量为525.6kg/hm2,虾的成活率为77.4%,平均规格27.6g/尾,续养期间平均增重1.24g/尾,增加产量23.56kg/hm2,增幅4.48%;放养模式B的产量为807.9kg/hm2,虾的成活率为88.5%,平均规格31.4g/尾,续养期间平均增重2.14g/尾,增加产量55.06kg/hm2,增幅6.86%。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选择东西走向的窄条田,面积1000~3000m2,先开挖“目”字形明水沟,再挖一条穿心沟,沟的规格为上口宽40~50cm,下底宽30cm,深30~40cm。明水沟总面积占田面面积的5%~10%,出土堆放于沟的一侧,形成土坎,在明水沟边坡距田面15~20cm处,戳一行小洞,直径5~10cm,洞间距30~40cm,深15~20cm,洞的方向与田面之间的倾角为15°20°北白虾自然生活的水体环境,沟两侧边坡上的洞穴要交错分布;水稻插秧时,明水沟两侧1.0~1.5m远范围内适当密植,稻行与明水沟垂直;幼虾苗种从天然水体中捕捞,当水稻返青后放于田中,投放密度为1~3尾/m2;在水稻生长期内,要保证明水沟内始终满水,不能随意改变水位,同时进行投喂饲料和水质管理;稻田在泡田耙地时,施有机肥18~22t/hm2,养殖期间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有机肥30~40g/m3水体,并在插秧前使用药物封闭除草,插秧后不再施用除草剂;采用秋后续养的办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捕捞幼虾时,要小心地摘下网,清洗掉污泥,装入大盆,带适量水运输,不能过于挤压,运到田边后,先调节大盆水温与田水温度接近,温差小于3℃,再沿明水沟边慢慢放入水中,投放规格要整齐,一次性放足,要分散投放,密度均匀;投放虾苗后的稻田切忌水位大起大落,尤其是在晒田排水时,田内水位以下降到田面无水层为限,明水沟内水位不能低于田面下10cm,同时,还要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丰富,在5.0mg/L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秋后续养的方法是水稻秋季排水时,明水沟内保留80%~90%的水量,水位不低于田面下10cm,续养到割完水稻;水稻割完后,立即注水淹没田面,水深5~10cm;续养期间和田面淹没后,每天18~19点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水温降低到5℃以下时,开始捕捞成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质管理方法是养殖期间,每隔10~15天施一次生石灰20~30g/m3水体);7、8月份每隔2~3天换一次水,换水时,温差不超过3℃,水流要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投喂饲料的方法是幼虾放养后到8月上旬期间,植物性饲料占总投喂量的70%;8月中旬至捕捞前,动物性饲料占60%。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分别在明水沟两侧均匀地撒投1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插完秧,在明水沟中引种绿萍,为早期的幼虾提供隐蔽与栖息场所,并为养殖期间提供部分青饲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采取低容量细喷雾的方法,施用少量防治稻瘟病的农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内容包括田间工程措施,水稻合理插秧,采捕与放养苗种,稻田水量管理,虾的养殖管理,合理施肥与施用农药,成虾的秋后续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稻田中养殖东北白虾,在不减少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可增产商品虾450~900kg/hm
文档编号A01K61/00GK1608450SQ20031010994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杨富亿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