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白蘑驯化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78261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草原白蘑驯化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原白蘑驯化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草原白蘑又名草原大白蘑、呼伦贝尔草原白蘑、海拉尔白蘑、海拉尔大白蘑,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白蘑属,是一种大型野生食用真菌。
草原白蘑菌盖呈半球形至平展形、白色且光滑,伞菌肉厚、细嫩,菌柄中生、粗壮、实心,基部稍大,孢子印白色,菌丝雪白色,浓密健壮,无倒毛现象,而且子实体蘑菇香气浓重。
草原白蘑是一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珍贵食用菌,其伞厚肉肥、细嫩,浓香鲜美,口感极佳,具有极高的美食价值、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但是,草原白蘑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而又很古老的和几乎没有进化的野生食用菌种。草原白蘑除具有蘑菇一般的生物特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生态习性。草原白蘑在地下土层内生成有菌核,这是因为草原白蘑的孢子在经自由散落之后不能随处萌发和繁殖后代,草原白蘑每个子实体所产生的200~300亿的孢子,只有不到亿分之一的孢子能生成“二白蘑”,而“二白蘑”的孢子则不能再生成后代,如果草原白蘑一旦灭绝,“二白蘑”也将会随之灭绝,这说明草原白蘑的自身生物性几乎没有进化,而唯有依靠其在地下生成的菌核来完成世代的延续。草原白蘑这一独特的生物特性,使其形成了始终只在草原上的“蘑菇圈”内生长和延续世代生存的独特生态习性,但同时也造成了草原白蘑自然生存能力的极其脆弱性。而且,现代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人类大量采食的破坏,使得草原白蘑的自然生存条件也愈加恶化。草原白蘑这一珍贵的野生生物物种已经濒临灭绝。目前,国内尚未有能够实现草原白蘑人工栽培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草原白蘑的驯化方法及其栽培方法,从而实现人工栽培草原白蘑。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原白蘑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新鲜的野生草原白蘑子实体,提取一块菌肉组织,移入含有培养基试管斜面上,置于恒温箱内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即完成了母种的制作;步骤2,母种复壮培养将步骤1中的母种扩大置入含有培养基试管内,在恒温箱内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即完成了母种复壮培养;步骤3,制作原种将步骤2中经复壮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容器内恒温下培养,菌丝满瓶后得到草原白蘑原种;步骤4,制作栽培种将步骤3中的原种扩大置入培养基容器内,菌丝满瓶后制得栽培种。
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培养基为木屑麸糠培养基,所述步骤4中的培养基为麦粒木屑培养基。
所述的培养基是在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
所述步骤1中,PDA培养基为马铃薯180~220重量份、葡萄糖180~220重量份、琼脂180~220重量份和水100ml,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30~35天;所述步骤2中,木屑麸糠培养基为杂木屑73~83%、麸皮15~25%、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为1∶1~1∶1.3,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30~35天;所述步骤3中的木屑麸糠培养基与所述步骤2中相同,培养温度为26~28℃,培养时间为35~40天;所述步骤4中的麦粒木屑培养基为小麦66~70%、杂木屑28~32%、石膏粉1~3%,料水比为1∶1.5~1∶2,培养温度为22~25℃,培养时间为35~40天。
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基为马铃薯200重量份、葡萄糖200重量份、琼脂200重量份和水100ml,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培养基为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所述步骤4中培养基为小麦68%、杂木屑30%、石膏粉2%。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草原白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培养料的堆制堆放含有牲畜粪便、草、石膏和过磷酸钙的培养料;步骤12,培养料的发酵控制培养料的温度在50~80℃,将培养料翻堆五次,然后调整PH值;步骤13,铺料将培养料上菇床铺料;步骤14,接种采用条播法将权利要求1中的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步骤15,发菌接种后控制温度20~30℃,并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即可进行覆土;步骤16,覆土表面先后覆盖粗土和细土,调节PH值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步骤17,出菇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喷洒结菇水,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5%,并调节温度为10~28℃;步骤18,采收当草原白蘑子实体长成后采摘。
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为牲畜粪便55~65%、草33~43%、石膏1%和过磷酸钙1%。
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为牲畜粪便60%、草38%、石膏1%和过磷酸钙1%。
所述步骤11中,草是选自稻草、碱草、牧草或桔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12中,将培养料每隔3~7天翻堆一次,并分段控制温度,翻堆后过3~4天后停止发酵,调整PH值为7.6~8.0;所述步骤13中,铺料厚度为15~17厘米,含水量为18~20%;所述步骤14中,当料温调节至26~30℃时,采用条播法将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深度为2.5~3厘米,行距为8~12厘米,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后外封无菌报纸;所述步骤15中,接种后保持室温26~30℃三天,然后将室温控制到20~25℃培养30~35天,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所述步骤16中,表面先覆盖2厘米左右厚的粗土,淋水保湿,当菌丝爬出粗土表面时,再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细土,PH值为7.5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85%;所述步骤17中,覆盖细土后喷洒1%石灰水,当菌丝爬出细土表面时,喷洒结菇水,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并分段调节温度。
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的堆制还包括,将牲畜粪便和草逐层堆放,从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加入石膏粉和过磷酸钙,最上面覆盖一层牲畜粪便,并调整水的用量;所述步骤12中,在堆料的第二天料温为65℃,第三天料温为75~80℃,7天后第一次翻堆,过6天后第二次翻堆,料温为60~65℃,又过5天后第三次翻堆,经4天后第四次翻堆,再经3天后进行第五次翻堆,料温为50℃左右;所述步骤13中,菇床可采用多层结构,底部留有通气孔;所述步骤16中,粗土选用有机质多、透气性好、蓄水力强的沙壤土,稀土选用有粘性的粘壤土;所述步骤17中,覆土后1~3天内温度控制在26~28℃,3~10天内温度控制在20~25℃,10~20天内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6℃。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和2为草原白蘑驯化方法的实施例;实施例3、4和5是草原白蘑栽培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新鲜的野生草原白蘑子实体,提取一小块菌肉组织,移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马铃薯180克、葡萄糖180克、琼脂200克和水100ml的PDA培养基试管斜面上,置于26~28℃恒温箱内培养30天。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将PDA培养基试管中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杂木屑73%、麸皮15%、蔗糖1%、石膏粉1%和料水比为1∶1.2的木屑麸糠培养基试管内,于26~28℃恒温箱内培养30天。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将复壮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与上述配方比相同的木屑麸糠培养基广口瓶内培养,在24~26℃温度下培养40天,菌丝满瓶后得到草原白蘑原种。然后,将原种扩大置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小麦66%、杂木屑32%、石膏粉2%和料水比为1∶1.7的麦粒木屑培养基广口瓶内,在22~25℃温度下培养35天,菌丝满瓶后,制得草原白蘑栽培种。
实施例2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新鲜的野生草原白蘑子实体,提取一小块菌肉组织,移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0克、琼脂200克和水100ml的PDA培养基试管斜面上,置于26~28℃恒温箱内培养35天。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将PDA培养基试管中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和料水比为1∶1.3的木屑麸糠培养基试管内,于26~28℃恒温箱内培养35天。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将复壮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与上述配方比相同的木屑麸糠培养基广口瓶内培养,在24~26℃温度下培养40天,菌丝满瓶后得到原种。然后,将原种扩大置入经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维持30分钟灭菌制得的含有小麦68%、杂木屑30%、石膏粉2%和料水比为1∶1.7的麦粒木屑培养基广口瓶内,在22~25℃温度下培养40天,菌丝满瓶后,制得草原白蘑栽培种。
实施例3将经过粉碎并经过预湿处理的55%牛粪和43%稻草逐层堆放,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加入1%石膏粉和1%过磷酸钙,最上面覆盖一层粪,堆顶呈龟背形,并调整水的用量,以底部稍见溢水为宜。堆料的第二天料温控制到65℃左右,第三天料温为75~80℃,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过6天后第二次翻堆,并保持料温60~65℃,再过5天后第三次翻堆,4天后第四次翻堆,3天后第五次翻堆,此时料温在50℃左右,然后调整PH值为7.6,再过3天后停止发酵。
将培养料上菇床铺料,厚度为15厘米,含水量为18~20%,其中菇床为多层结构,宽度为80cm,底部留有通气孔,每层床高度18cm,层与层之间30cm。当料温调节至28℃时,采用条播法将实施例1中的草原白蘑原种接入培养料中,深度为2.5厘米,行距为8厘米,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外封无菌报纸。接种后保持室温26~30℃三天,然后将室温控制到20~25℃,培养30~35天,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当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时,在表面先覆盖2厘米左右厚的沙壤土,淋水保湿,当菌丝爬出粗土表面时,再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粘壤土,接着喷洒1%石灰水,当菌丝爬出细土表面时,喷洒结菇水,水量为每平方米6千克,分三天喷洒,每天的水量分6次喷入。覆土含水量为18~20%,PH值为7.5左右,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分阶段控制,覆土1~3天内温度控制在26~28℃,3~10天内温度控制在20~25℃,10~20天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6℃。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通风量由大到小。当草原白蘑子实体长成后及时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捏住菇柄扭下来,轻放在容器内,防止将其碰伤。
实施例4
将经过粉碎并经过预湿处理的60%牛粪和38%碱草逐层堆放,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加入1%石膏粉和1%过磷酸钙,最上面覆盖一层粪,堆顶呈龟背形,并调整水的用量,以底部稍见溢水为宜。堆料的第二天料温控制到65℃左右,第三天料温为75~80℃,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过6天后第二次翻堆,并保持料温60~65℃,再过5天后第三次翻堆,4天后第四次翻堆,3天后第五次翻堆,此时料温在50℃左右,然后调整PH值为7.8,再过3天后停止发酵。
将培养料上菇床铺料,厚度为16厘米,含水量为18~20%,其中菇床为多层结构,宽度为90cm,底部留有通气孔,每层床高度18cm,层与层之间35cm。当料温调节至28℃时,采用条播法将实施例2中的草原白蘑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深度为2.5厘米,行距为10厘米,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外封无菌报纸。接种后保持室温26~30℃三天,然后将室温控制到20~25℃,培养30~35天,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当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时,在表面先覆盖2厘米左右厚的沙壤土,淋水保湿,当菌丝爬出粗土表面时,再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粘壤土,接着喷洒1%石灰水,当菌丝爬出细土表面时,喷洒结菇水,水量为每平方米7千克,分三天喷洒,每天的水量分8次喷入。覆土含水量为18~20%,PH值为7.5左右,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分阶段控制,覆土1~3天内温度控制在26~28℃,3~10天内温度控制在20~25℃,10~20天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6℃。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通风量由大到小。当草原白蘑子实体长成后及时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捏住菇柄扭下来,轻放在容器内,防止将其碰伤。
实施例5将经过粉碎并经过预湿处理的65%牛粪和33%碱草逐层堆放,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加入1%石膏粉和1%过磷酸钙,最上面覆盖一层粪,堆顶呈龟背形,并调整水的用量,以底部稍见溢水为宜。堆料的第二天料温控制到65℃左右,第三天料温为75~80℃,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过6天后第二次翻堆,并保持料温60~65℃,再过5天后第三次翻堆,4天后第四次翻堆,3天后第五次翻堆;此时料温在50℃左右,然后调整PH值为8.0,再过3天后停止发酵。
将培养料上菇床铺料,厚度为17厘米,含水量为18~20%,其中菇床为多层结构,宽度为100cm,底部留有通气孔,每层床高度20cm,层与层之间40cm。当料温调节至28℃时,采用条播法将实施例2中的草原白蘑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深度为3厘米,行距为12厘米,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外封无菌报纸。接种后保持室温26~30℃三天,然后将室温控制到20~25℃,培养30~35天,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当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时,在表面先覆盖2厘米左右厚的沙壤土,淋水保湿,当菌丝爬出粗土表面时,再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粘壤土,接着喷洒1%石灰水,当菌丝爬出细土表面时,喷洒结菇水,水量为每平方米8千克,分三天喷洒,每天的水量分8次喷入。覆土含水量为18~20%,PH值为7.5左右,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分阶段控制,覆土1~3天内温度控制在26~28℃,3~10天内温度控制在20~25℃,10~20天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6℃。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通风量由大到小。当草原白蘑子实体长成后及时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捏住菇柄扭下来,轻放在容器内,防止将其碰伤。
权利要求
1.一种草原白蘑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新鲜的野生草原白蘑子实体,提取一块菌肉组织,移入含有培养基试管斜面上,置于恒温箱内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即完成了母种的制作;步骤2,母种复壮培养将步骤1中的母种扩大置入含有培养基试管内,在恒温箱内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即完成了母种复壮培养;步骤3,制作原种将步骤2中经复壮培养的母种扩大置入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容器内恒温下培养,菌丝长满后得到草原白蘑原种;步骤4,制作栽培种将步骤3中的原种扩大置入培养基容器内,菌丝满瓶后制得栽培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培养基为木屑麸糠培养基,所述步骤4中的培养基为麦粒木屑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是在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1~1.5kg/cm2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DA培养基为马铃薯180~220重量份、葡萄糖180~220重量份、琼脂180~220重量份和水100ml,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30~35天;所述步骤2中,木屑麸糠培养基为杂木屑73~83%、麸皮15~25%、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为1∶1~1∶1.3,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30~35天;所述步骤3中的木屑麸糠培养基与所述步骤2中相同,培养温度为26~28℃,培养时间为35~40天;所述步骤4中的麦粒木屑培养基为小麦66~70%、杂木屑28~32%、石膏粉1~3%,料水比为1∶1.5~1∶2,培养温度为22~25℃,培养时间为35~40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基为马铃薯200重量份、葡萄糖200重量份、琼脂200重量份和水100ml,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培养基为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所述步骤4中培养基为小麦68%、杂木屑30%、石膏粉2%。
6.一种草原白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培养料的堆制堆放含有牲畜粪便、草、石膏和过磷酸钙的培养料;步骤12,培养料的发酵控制培养料的温度在50~80℃,将培养料翻堆五次,然后调整PH值;步骤13,铺料将培养料上菇床铺料;步骤14,接种采用条播法将权利要求1中的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步骤15,发菌接种后控制温度20~30℃,并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即可进行覆土;步骤16,覆土表面先后覆盖粗土和细土,调节PH值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步骤17,出菇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喷洒结菇水,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95%,并调节温度为10~28℃;步骤18,采收当草原白蘑子实体长成后采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为牲畜粪便55~65%、草33~43%、石膏1%和过磷酸钙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为牲畜粪便60%、草38%、石膏1%和过磷酸钙1%。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所述步骤1中,草是选自稻草、碱草、牧草或桔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12中,将培养料每隔3~7天翻堆一次,并分段控制温度,翻堆后过3~4天后停止发酵,调整PH值为7.6~8.0;所述步骤13中,铺料厚度为15~17厘米,含水量为18~20%;所述步骤14中,当料温调节至26~30℃时,采用条播法将栽培种接入培养料中,深度为2.5~3厘米,行距为8~12厘米,均匀将栽培种洒在沟内,然后压平料面后外封无菌报纸;所述步骤15中,接种后保持室温26~30℃三天,然后将室温控制到20~25℃培养30~35天,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所述步骤16中,表面先覆盖2厘米左右厚的粗土,淋水保湿,当菌丝爬出粗土表面时,再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细土,PH值为7.5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85%;所述步骤17中,覆盖细土后喷洒1%石灰水,当菌丝爬出细土表面时,喷洒结菇水,调节空气湿度为85~90%,并分段调节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培养料的堆制还包括,将牲畜粪便和草逐层堆放,从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加入石膏粉和过磷酸钙,最上面覆盖一层牲畜粪便,并调整水的用量;所述步骤12中,在堆料的第二天料温为65℃,第三天料温为75~80℃,7天后第一次翻堆,过6天后第二次翻堆,料温为60~65℃,又过5天后第三次翻堆,经4天后第四次翻堆,再经3天后进行第五次翻堆,料温为50℃左右;所述步骤13中,菇床可采用多层结构,底部留有通气孔;所述步骤16中,粗土选用有机质多、透气性好、蓄水力强的沙壤土,稀土选用有粘性的粘壤土;所述步骤17中,覆土后1~3天内温度控制在26~28℃,3~10天内温度控制在20~25℃,10~20天内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白蘑驯化方法及其栽培方法,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经过制作母种、母种复壮培养和制作原种等驯化过程,得到草原白蘑原种,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培养条件,对其进行栽培养殖,从而实现对草原白蘑的人工驯化及栽培。本发明不仅能够挽救草原白蘑这一珍稀物种的灭绝,而且为人类提供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产品。
文档编号A01G1/04GK1545841SQ20031011727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方在吉 申请人:方在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4月06日 01:19
    草原白蘑实现人工栽培了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