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薯类淀粉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淀粉分离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薯类分离机有立式、卧式等机型,但是每小时加工量1200公斤左右,工作效率低,提高工作效率后出粉率降低很严重,出粉率不到85%。为了提高加工量与出粉率,在使用筛网时,不能用高目数筛网,只能用粗筛网,所以淀粉的精细度及品质就差,这样的淀粉价格低,用户只有再次用其它方法加工,因此,大大提高了工作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使用中筛网现出破洞不能及时发现,沉淀池内会进入许多渣,很难处理,因此影响淀粉质量。再一方面,有的用户为了使沉淀池内的水排放方便,大都使用地上池,水平面高,自然就需要垫高分离机,薯类的喂入就随着加高,很费力,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分离机构的薯类淀粉分离机。
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结构方案是这样的薯类淀粉分离机,包括机架、料斗、粉碎滚筒机构、分离滚筒机构和供水泵;其特征在于在分离滚筒机构一侧上部设有二次分离滚筒机构;二次供浆泵设于机架底部,二次供浆泵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着分离滚筒机构的出浆口,二次供浆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二次分离滚筒机构的入浆口中,二次分离滚筒机构的底部为出浆口。
所述分离滚筒机构的主轴为空心轴,中部均布着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二次分离滚筒机构,产品质量提高,光洁度好;在生产过程中,主分离滚筒内筛网破裂能及时发现;出浆水口设计位置高,排浆进沉淀池方便;一次分离滚筒机构的主轴为空心轴,轴中部均布着出水孔,可以进行再次供水,使没有出完淀粉的粉渣用水可再进行稀释、再分离,以达到提高出粉率的目的。该薯类淀粉分离机生产效率提高,每小时破碎量达1800公斤,出粉率高达25%以上,脱水率达65%以上。增设二次分离滚筒机构总成拆装容易,拆除后主机可单独作业。本实用新型是小型淀粉加工企业、粉丝加工企业和农户用于提取淀粉的理想加工设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见图1、图2,薯类淀粉分离机包括机架1、料斗2、粉碎滚筒机构3、分离滚筒机构4和供水泵5。在分离滚筒机构4一侧上部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二次分离滚筒机构7;二次供浆泵6安装在机架1底部,二次供浆泵6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着分离滚筒机构4的出浆口,二次供浆泵6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二次分离滚筒机构7的入浆口11中,二次分离滚筒机构7的底部为出浆口12。
分离滚筒机构4的主轴8为空心轴,中部均布着出水孔9,主轴8上装有毛刷10。
工作时,薯类物料从料斗2进入粉碎滚筒机构3,粉碎的浆渣经过流渣槽进入分离滚筒机构4。供水泵5将水分别送入分离滚筒机构4和分离滚筒轴8;二次供水泵6把分离滚筒机构4出浆口的浆水通过入浆口11抽入二次分离滚筒机构7中。经过两次分离处理后的浆水从出浆口12进入沉淀池。
权利要求1.薯类淀粉分离机,包括机架、料斗、粉碎滚筒机构、分离滚筒机构和供水泵;其特征在于在分离滚筒机构一侧上部设有二次分离滚筒机构;二次供浆泵设于机架底部,二次供浆泵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着分离滚筒机构的出浆口,二次供浆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二次分离滚筒机构的入浆口中,二次分离滚筒机构的底部为出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淀粉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滚筒机构的主轴中部均布着出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淀粉分离机。其特点是在机架一侧增设二次分离滚筒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二次分离滚筒机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光洁度好;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小时破碎量达1800公斤,出粉率高达25%以上,脱水率达65%以上。二次分离滚筒机构总成拆装容易,拆除后主机可单独作业。本实用新型是小型淀粉加工企业、粉丝加工企业和农户用于提取淀粉的理想加工设备。
文档编号B02C23/14GK2663007SQ200320120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4日
发明者李想 申请人: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