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0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全球盐碱地面积为95438×104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西部。我国约有盐碱地3300×104hm2,约占全球盐碱地面积的4%,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盐碱地的改良是世界性的难题,同时盐碱地也成了制约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子。目前治理盐碱地的措施主要有生物、物理和化学三个大技术措施。
(1)生物措施生物治理盐碱化草地包括两种形式①在盐碱化地段直接种植耐盐碱植物;②施入一定量的枯草,人工建立枯草层,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变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
其缺点在碱斑上直接种植耐盐碱植物是一种成本低,易推广的盐碱化草地的治理措施。但是需要植物靠自然演替形成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群落需要漫长岁月。另外人工建立枯草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改良1平方米盐碱化草原需要1.5kg枯草,那么改良1公顷盐碱化草地就需要15吨枯草,数字相当大。而目前草原生产力仅为2~3吨·公顷,这样改良1公顷草地,就需要5~7公顷的产草量,可见枯草来源受到限制,再加上运输、人工、机械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因此不适于大面积改良。
(2)物理措施物理措施主要有水利工程(排水、冲洗)、松土、压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
其缺点不合理灌溉,特别是有灌无排,以及水利工程质量差,渠道渗漏严重,抬高了地下水位,容易形成盐分的表聚现象,使土地盐碱化更为严重。排水、冲洗虽然可以脱去土壤中大量盐分,但土壤中的盐分是不可能被彻底清洗的。冲洗只能做到降低土层的盐分,达到植物正常许可的盐分浓度要求。压沙是为有条件地区可以使用的方法,但因沙土来源和运输的限制,大面积治理盐碱化草原有困难。
(3)化学措施化学改良是治理重度盐碱化土的有效措施。常用化学改良药剂有石膏、过磷酸钙、亚硫酸钙、粗硫酸、硫磺粉、硫酸亚铁及工业废料等。
其缺点化学改良措施若不与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结合,也难以达到改良目的和效果。因为平原盐碱地表层碱化与地下水含碱有关,若仅靠一次性施用化学药剂进行改良,而不采用生物和水利措施,地下水中的碱仍会源源不断地补给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改良的作用是有限的,生物改良才能改变土壤结构,增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酸,扩大并巩固化学改良的效果。而水利改良措施,则起排除含有溶性盐碱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以解决在治理盐碱地时单独使用上述方法时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长度为55~65厘米、宽度为35~45厘米、高度为3~10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25~35%稻草粉末17~23%沙壤土 17~23%厩肥8~12%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3~7%耐盐碱植物种子或3~5%耐盐碱作物种子附袋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8~12%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75~85%硫磺粉7~13%硫酸亚铁7~13%植物模袋1采用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或化学性纤维制成;采用的植物性纤维是以麻或椰子皮为原料制成的、采用的化学性纤维是以可降解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配方中的厩肥优选鸡粪或猪粪;配方中的植物种子采用羊草或星星草或碱茅或紫花苜蓿或野大麦、配方中的耐盐碱作物种子采用甘草或叶用甜菜或高耐盐节水优质小麦或向日葵或西瓜。采用的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是购买自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和东北师范大学玉米淀粉深加工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生产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用本发明改良盐碱土,可以彻底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变的疏松,透气性和贮水能力增强,促进植物生长。具体情况见以下各表表1铺设植物模袋改良后盐碱土的物理性质变化

表2铺设植物模袋改良后盐碱土的化学性质变化

表3铺设植物模袋改良后的羊草植被的变化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在长度为55厘米、宽度为35厘米、高度为3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 30%稻草粉末 22%沙壤土 23%鸡粪 11%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3%羊草种子 3%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8%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75%硫磺粉12%硫酸亚铁13%植物模袋1采用以麻为原料、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制成。
实验例2在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40厘米、高度为10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
玉米秸杆粉末30%稻草粉末20%沙壤土 20%猪粪10%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5%西瓜种子5%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10%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80%硫磺粉10%硫酸亚铁10%植物模袋1采用椰子皮为原料制成的、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
实施例3在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40厘米、高度为8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35%稻草粉末17%沙壤土 17%羊粪8%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7%星星草种子 4%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12%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85%硫磺粉7%硫酸亚铁8%
植物模袋1采用可自然降解环保的聚乙烯材料制成。
实施例4在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40厘米、高度为5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30%稻草粉末20%沙壤土 20%鸡粪12%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3%紫花苜蓿种子3%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12%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75%硫磺粉13%硫酸亚铁12%植物模袋1采用以麻为原料、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制成。
实施例5在长度为65厘米、宽度为45厘米、高度为10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 30%稻草粉末 20%沙壤土 20%猪粪 10%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7%高耐盐节水优质小麦东农1号种子3%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 10%
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80%;硫磺粉8%;硫酸亚铁12%植物模袋1采用以麻为原料、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制成。
高耐盐节水优质小麦东农1号是东营市农科所与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合作,通过生物技术离体筛选获得的耐盐节水新品系。
实施例6在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40厘米、高度为5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25%稻草粉末23%沙壤土 23%鸡粪12%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7%碱茅2%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8%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75%;硫磺粉13%;硫酸亚铁12%植物模袋1采用以麻为原料、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制成。
实施例7将实施例2中西瓜种子替换为野大麦种子,其余不变。
实施例8将实施例2中西瓜种子替换为甘草种子,其余不变。
实施例9将实施例2中西瓜种子替换为叶用甜菜种子,其余不变。
实施例10将实施例2中西瓜种子替换为向日葵种子,其余不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在长度为55~65厘米、宽度为35~45厘米、高度为3~10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杆粉末 25~35%稻草粉末 17~23%沙壤土 17~23%厩肥 8~12%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 3~7%耐盐碱植物种子或 3~5%耐盐碱作物种子附袋2中土壤化学改良药剂8~12%附袋内的土壤化学改良药剂成分磷石膏75~85%硫磺粉7~13%硫酸亚铁7~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植物模袋(1)采用可自然降解环保的植物性纤维或化学性纤维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植物模袋(1)采用的植物性纤维是以麻或椰子皮为原料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植物模袋(1)采用的化学性纤维是以可降解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厩肥优选鸡粪或猪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植物种子采用羊草或星星草或碱茅或紫花苜蓿或野大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耐盐碱作物种子采用甘草或叶用甜菜或高耐盐节水优质小麦或向日葵或西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重度盐碱地的植物模袋,属于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的领域。在长度为55~65厘米、宽度为35~45厘米、高度为3~10厘米的植物模袋1中底部放置含有土壤化学改良药剂的附袋2,在植物模袋1中填充如下配比的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秸秆粉末25~35%;稻草粉末17~23%;沙壤土17~23%;厩肥8~12%;土壤保水保肥增效剂3~7%;耐盐碱植物种子或耐盐碱作物种子3~5%;土壤化学改良药剂8~12%。用本发明改良盐碱土,可以彻底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变的疏松,透气性和贮水能力增强,促进植物生长。
文档编号A01G7/00GK1557119SQ20041001067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1日
发明者杨海军 申请人:杨海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