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栽培方法及玫瑰花的采摘方法

文档序号:38233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玫瑰栽培方法及玫瑰花的采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玫瑰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Rosa rugosa)原产中国,属蔷薇科。现在所称的玫瑰是一大类栽培品种的统称,一般易与蔷薇和月季混淆。月季和蔷薇的茎刺较大且一般有钩,每节大致有3、4个;月季的新枝是紫红色;玫瑰的茎密布着绒毛和如针状的细硬刺且茎呈黑色。玫瑰一般一年一次花,月季和蔷薇则可多次开花。
目前,栽培的玫瑰品种主要来源于中国月季(Rosa chinensis)、突厥蔷薇(R.damascena)、黄玫瑰(R.foetida)、欧洲玫瑰(R.moschata)、香水月季(R.odorata)、多花蔷薇(R.multiflora)、野玫瑰(R.rugosa)、光叶蔷薇(R.wichuraiana)等原种的种间杂交种。玫瑰可分为食用和切花两大类,食用玫瑰又根据用途和品种特性细分为油用、药用和食用等,油用玫瑰主要用途是提取玫瑰油,玫瑰油为挥发油,可提取作为香料的芳香油。玫瑰油是世界名贵的香料油之一,广泛地运用在化妆品、食品、医药及烟草等工作,价格非常昂贵,常被称为“液体黄金”。
玫瑰作为古老的栽培品种其相关的栽培技术资料较多,通常采用单行种植的田间布局,及常规的修剪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土地、光照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单位面积产量低。目前对于油用玫瑰(提炼玫瑰油的一类品种)的专一性的系统栽培技术及模式尚未见详细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油用玫瑰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玫瑰花的采摘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瑰栽培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其中,定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行采用错窝定植,定植后对植株进行强制休眠;田间常规管理采用茶树型整枝管理技术。
进一步地,它包括下述步骤
a、取大马士玫瑰Rosa damascene tyigintipetala为原种,经分离、筛选所得到的玫瑰品种为种苗,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行采用错窝定植;b、土壤改良;c、开厢;d、种苗定植;e、将d步骤定植后种苗水肥管理定植,定植后水肥管理,对植株进行强制休眠;f、将e步骤植株进行修剪和摘枝管理采用茶树型整枝管理技术。
上述步骤的温度为12~27℃。
步骤a所述的大马士玫瑰为大马士革III玫瑰。大马士革III则是从大马士革中经分离、筛选所得优良油用玫瑰栽培种,它既具有大马士革玫瑰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产花量和出油率高的特点。
其中,步骤a所述的宽窄行种植是宽行行距为2米,窄行行距为1米,株距为1米;所述的错窝定植是指每两行的植株为彼此间隔。
步骤e所述的水肥管理中每年施肥3~4次。
步骤f所述的修剪和摘枝管理是使植株的冠层形成一个弧型。
步骤f所述的修剪在采花期后并立即施肥浇水完成1-2周后进行。
上述步骤所述的温度为白天20~27℃,夜间12~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玫瑰花的采摘方法,它是由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的步骤中经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后,采收花序的方法。
所述的采收花序的方法是在清晨6点到9点采花;所述的花序的花心刚开,花瓣色泽粉红,花型为杯状。
本发明玫瑰的栽培方法采用宽窄行种植,错窝定植的种植模式,以此方式种植,使植株群体在田间合理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有利于肥料的集中使用和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针对常规修剪,本发明采用茶树型修剪方法,是为了相对提高植株单株的受光面积和透光率,以使植株能够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营养,供应植株更加健壮的生长,有利于充分的花芽分化,形成单位面积的最大生产能力。
采用本发明玫瑰栽培方法得到的的玫瑰花产油率高,花产量大,且玫瑰油还含有特殊的芳香类物质。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玫瑰栽培方法油用玫瑰作为每年4-5月份只产一次花的露地玫瑰可以在相当差的条件下生长。性喜土壤富含重量百分比为2-3%有机质、土壤持水力和排水力良好(无粘土或粘土层)的土壤。
本发明玫瑰栽培技术所用玫瑰为以大马士玫瑰(Rosa damascenetyigintipetala)为原种,经分离、筛选所得到的玫瑰品种,它即具有大马士玫瑰的优点,又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及出油率高的特点。该品种引进自荷兰莫尔海姆玫瑰贸易公司(MOERHEIM ROSA&TRADING B.V.)。
1、种植方法及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为2米,窄行行距为1米,株距为1米,每行采用错窝定植。
①采用无干多主枝早花丰产冠型;②单株丛分枝轮换法、隔株(行)轮换法等多种结合的修剪形式;③对徒长枝进行折枝促发新梢,对衰老枝进行一次更新法、二次更新法和逐年更新法(即逐步或逐年去掉衰老枝条)等更新复壮保持玫瑰园的产量。
修剪和摘枝管理合理的修剪和摘枝管理后,不仅更利于田间管理、鲜花采摘,而且还能大大提高鲜花产量和质量。修剪和摘枝管理分为三个阶段a.定植初期摘枝,促进植株基部萌发较多的基枝。在4月中旬左右根据具体植株的长势将长到60cm以上的枝条顶端摘断,但尽可能多地保留叶片,保证植株光合作用的需要。摘枝位置一般在植株40~50cm.高度处。这个时期是整个植株的冠型定型时期,必须按要求进行摘枝处理。b.生长期修剪,主要是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出新的枝条,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开花枝条。一般在第一次摘心后一月左右陆续开始进行。当第一次摘心后侧芽萌发长至40cm左右长度时,剪去顶端嫩枝,保留25cm左右长度;第二次修剪在萌发的枝条长度达到40cm左右时,重复上述修剪工作。一般生长季节可进行3~5次修剪,这样到休眠期时单株开花枝条数量平均可达100枝左右。c.休眠期前整形修剪,为了保证冠形饱满,株高一致,开花期相对整齐,在每年的七月中旬至七月下旬进行一次整体修剪,剪除一些弱枝、病枝、枯枝,对所有长度达40cm以上的枝条再统一修剪一次。
上述修剪要考虑整体的株型和枝条间的层次,使其保持弧型冠层,且不散、不乱,总体目的是要保持植株的旺盛生长和有效受光层面。
2、土壤改良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吨,过磷酸钙50公斤,与土壤混合均匀;或深埋于种植坑内60cm深度,再覆土30-40cm。
生产花朵的土壤和浇水的理想条件是(in mmol/l or umol/l)参数 土壤 水pH5.8---6.85.8---6.8EC(电导度)<1.5<1.0Na<2.0<3.0Cl<2.0<3.0K 1.5 -Ca2.0 <3.0Mg1.2 <1.0HCO3<1.0<6.0NH4<0.5<0.5NO34.0 -SO41.5 <1.0P 0.15 -Fe-<75umolZn-<10Mn-<20Cu-<5B -<40Br-<15在土壤有机质低或非常低有土地(<0.5%),在种植多年生玫瑰之前应加入足够的有机质到适当的水平(2-3%)。一旦玫瑰苗种植完毕很难施入有机质。有机质除了提供营养之外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肥力(耕作性、排水、持水性、团粒等)。种植前每公顷地的种植坑施入15吨有机肥,以及2吨磷灰石,和每公顷1吨复合肥,其中各重量配比的肥料用量如下N肥∶P肥∶K肥为20∶20∶20 。在种植坑内混合好。
3、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挖种植坑与否。一般如不采用穴施有机肥,则可不挖种植坑,现场放线种植即可;如采用穴施有机肥,则需挖种植坑,种植坑大小上口宽度30厘米,下口宽度20厘米,深度50厘米。
4、开厢方式以开高厢的方式为最好,可利于排水和灌水。
5、种苗定植种植时要确认根垂直种下。根不要重叠折弯。在种植时要一层一层压实土壤使得根和土壤完全接触。如果根过长,建议轻剪一下,保留根长度在20cm左右长。如种苗脱水严重可在种植前至少1小时在桶内或水槽内浸泡植株。种植15分钟后浇透定根水。
6、定植后的水肥管理措施;种苗生长期间种植后第一周保证种苗充分的浇水对于扎根很重要。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冬季定植是最佳时期,因为这段时期病虫害少,相对比较干燥,利于根系生长,更利于成活。如果已长成大的植株在冬季(十一月中旬以后)不需浇水,让植株强行休眠更利于次年开花。
玫瑰生长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0-27℃,夜间12-18℃,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16-25℃,连续高于30℃时植株进入半休眠状态,低于5℃时植株生长缓慢,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植株进入低温休眠状态,理想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植株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并相对减少植物光呼吸和暗呼吸的总值,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形成较好的有机营养状态。大马士革III玫瑰最佳的昼夜温差条件为6~10℃。
冬季适当的休眠有利于花芽分化。对于冬季较为温暖的地区要采取人工强制休眠的方式。植株的有机营养和矿质营养状态与平衡以及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和花朵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发明玫瑰栽培技术采用宽窄行种植、茶树型修剪都是基于为油用玫瑰创造良好的有机、无机营养状态。
油用玫瑰比较耐旱,怕涝。大规模玫瑰油生产中水主要通过降水、不需浇水,但也可根据天气状况适当补充水分。一般种苗定植后应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必须保证在定植后15天内有充足的水份供应,以利于种苗的成活。种苗成活后,可间隔10-15天浇灌一次透水,其具体浇水量还应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看到腋芽开始萌发,第一对小叶刚展开后,追施粪水一次。至次年的四月一般植株生长势较弱,管理及追肥较少,一旦进入五月随着雨季的来临植侏的生长势进入旺盛期,则需要大量的追肥和修剪、摘枝等管理工作。植株开始生长,需要的一定的照料。在春夏之交每年一次,施用有机物质每亩1吨,也可以追肥每亩150公斤有机复合肥,其中所述的复合肥为下列重量配比的肥料N氮肥∶P磷肥∶K钾肥重量配比为20∶20∶20。
7、修剪和摘枝管理通过试验我们发现,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摘枝管理后,不仅利于田间管理、鲜花采摘,而且还能大大的提高鲜花产量和质量。修剪和摘枝管理分为三个阶段a.定植初期摘枝,为培养主枝,促进植株基部萌发较多的基枝,在4月中旬左右根据具体植株的长势将长到60cm以上的植株顶端摘断,但尽可能的保留多些叶片,保证植株光合作用的需要,摘枝位置一般在植株40-50cm高度处。这个时期是为整个植株的树型定型的时期,必须按要求对植株进行摘枝处理。
b.生长期修剪,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出新的枝条,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开花枝条,主要是在第一次摘心后一月左右陆续开始进行。当第一次摘心后侧芽萌发长到40cm左右长度时,剪去顶端嫩枝,保留25cm左右长度;第二次修剪后萌发的枝条长度达到40cm左右长度时,重复上述修剪工作。一般生长季节可进行3-5次修剪,这样到休眠期时单株开花枝条数量平均的可达100枝左右。
c.休眠前期整形修剪,为了保证植株树形饱满,株高一致,开花期相对整齐,特在每年的七月中旬至七月下旬进行一次整体修剪。剪除弱枝、病枝、枯枝,对所有长度达40cm以上的枝条再统一修剪一次。进入休眠期后,应停止浇水、施肥、整枝等一切管理工作,促进植株进入休眠,以利于次年开花,一般以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为宜。
茶树型修剪必须在采花期后并立即施肥浇水完成1-2周后进行。时间大致为五月中下旬,修剪时必须注意植株的枝条分布和受光层次。
通过示范地种植,我们得到如下的产量数据11-12月种植的种苗,在第三年开花时单株产量可达1.35Kg,亩产可达300-400Kg;如是在4-6月份种植,在第二年开花亩产可达150-200Kg;第二次开花的植株,单株产量都可达1.5Kg以上,每亩产量在500-600Kg。
8、病虫害管理;大马士革油用玫瑰抗病性极强,一般无需采取病虫害防治。一般只在接近采取季节仅有少量的蚜虫危害,施用农药必须为生物农药。
9、肥料的合理使用玫瑰属喜肥水植物,但又不能过量,一般每年施肥在3-4次,分为萌芽肥、催花肥、促长肥和越冬肥。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采用上述种植模式,在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可集中分2-3次施肥,即芽肥和催花肥一次施用。依然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按照上述技术要求实施的试验区其产花量高于常规种植产量15-25%。采用上述模式后,田间植株受光面积相对增加10-15%,植株单株干重平均增加10-25%以上,生长活性区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5-15%,开花芽条增加15-20%,肥料使用量相对降低10-20%,花产量增加15-20%。
通过对扦插育苗的基质材料及其配比筛选、插穗部位选择、插穗的剪切方式,扦插时期确定、促根试剂类型、复方比例及浓度的试验和嫁接育苗砧木的选取,嫁接时期、方式的确定,并对育苗期管理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构建大马士专用油用玫瑰高效繁苗技术体系,为大马士玫瑰短时快速生产优质苗木满足生产需求。
实施例2本发明玫瑰花的采摘方法按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得到玫瑰,待花期时采摘玫瑰花,栽培方法同上,采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一般应在清晨6点到9点采花,如遇阴天可延长到上午10点,在这段时间内采摘单位玫瑰花重的出油率最高,基本稳定在万分之三以上;其它时段采摘则含油量明显降低,一般比清晨采摘的降低20-30%,甚至更多。尤其经过太阳直射后,因花内精油会因温度生高而造成部份挥发。
2、鲜花质量要求花心刚开,花瓣色泽粉红为佳,花型为杯状,此时采收是花内精油含量最高、提取的油品最好的时机。如花心焦黄花瓣褪色易脱落,则是花开过足现象,不符合采收标准要求。
3、如采摘前夜有大风雨,花内精油会因雨水和空气的强烈流动而挥发或流失,次日清晨应停止采摘,否则会大大影响出油率,可降低出油率50%。
4、盛花容器以通风竹筐为最适宜,上覆洁净湿布,防止日晒,不宜重压,以免发热变质。
5、采摘下来的花朵应及时送往加工场,一般不超过二小时,不宜堆放过久。
实施例3本发明栽培所得的玫瑰花产油率比较本发明种植的大马士革III玫瑰不仅花香浓郁,单花较重产量高,色泽艳丽,而且香气纯正,符合国际流行的香型,花瓣含油量高达0.04%。其含油量比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都高(土耳其含油量0.025%,保加利亚含油量0.032%)。从送样到法国和保加利亚检测的结果(表1)表明,本发明栽培所得的玫瑰油中橙花醇、香茅醇、苯乙醇的含量都比较高,三种物质的含量都超过土耳其油品标准,并均在保加利亚油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香茅醇的含量比土耳其油品标准略低,但符合保加利亚油品标准。另外从国外检测并提供的结论看出,西昌大马士革III玫瑰油中还含有特殊的芳香类物质。
表1本发明栽培所得的玫瑰油成分分析保加利亚油品法国检测保加利亚检测土耳其油品标准标准香茅醇(%)28.79 18.1638.85 20~37橙花醇%) 9.96 11.895.74 6~12香叶醇(%)27.51 21.5819.33 14~27苯乙醇(%)1.37 1.79 0.87 <3.0上述试验说明,采用本发明玫瑰栽培方法得到的的玫瑰花产油率高,花产量大。
权利要求
1.一种玫瑰栽培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其特征在于定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每两行采用错窝定植;定植后对植株进行强制休眠;田间常规管理采用茶树型整枝管理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a、取大马士玫瑰Rosa damascene tyigintipetala为原种,经分离、筛选所得到的玫瑰品种为种苗,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行采用错窝定植;b、土壤改良;c、开厢;d、种苗定植;e、将d步骤定植后种苗水肥管理定植,定植后水肥管理,对植株进行强制休眠;f、将e步骤植株进行修剪和摘枝管理采用茶树型整枝管理技术。上述各步骤的温度为12~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大马士玫瑰为大马士革III玫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宽窄行种植是宽行行距为2米,窄行行距为1米,株距为1米;所述的错窝定植是指每两行的植株为彼此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的水肥管理中每年施肥3~4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的修剪和摘枝管理是使植株的冠层形成一个弧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的修剪在采花期后并立即施肥浇水完成1-2周后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为白天20~27℃,夜间12~18℃。
9.一种玫瑰花的采摘方法,它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栽培方法的步骤中经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后,采收花序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玫瑰花的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收花序的方法是在清晨6点到9点采花;所述的花序的花心刚开,花瓣色泽粉红,花型为杯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瑰栽培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其中,定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每两行采用错窝定植;定植后对植株进行强制休眠;田间常规管理采用茶树型整枝管理技术,采用本发明玫瑰栽培方法得到的玫瑰花产油率高,花产量大,且玫瑰油还含有特殊的芳香味。
文档编号A01G7/00GK1644009SQ20051002017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王锦鸣 申请人:王锦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