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

文档序号:32345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遏制薇甘菊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薇甘菊原产中、南美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等地及我国香港、广东南部成为恶性害草。薇甘菊喜光,很易向植物群落上层生长、扩展,其茎、叶和花序在被覆盖植物的顶部形成厚覆盖层,导致被覆盖植物缺少阳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再加上覆盖层的重压,使被覆盖的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造成极大的危害,是世界上公认的害草。目前采用的防除措施包括人工铲除、化学除莠、生物防治、生态防除和群落改造等多种方法。人工铲除不能根本遏制薇甘菊及新个体生长;化学除莠剂降解后也不再能遏制薇甘菊新个体的生长,且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造成负面影响;使用天敌的生物防治因涉及被释放的天敌的生态安全和能否建立自然种群而未有野外成功实例。生态防除的探索是根据薇甘菊不耐阴的特性而营造一个不利于薇甘菊生长的环境来抑制薇甘菊的危害,主要是混合种植乔木,如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DC.)Korth)、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Roxb.)Seem.)、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 R.Br.)、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等,但均未能完全遏制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由于群落改造有利于被入侵种破坏的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因此,群落改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尚未有只用二个生长季的抚育就能使新的薇甘菊个体不再出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薇甘菊防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种植并抚育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Roxb.)Seem.)2年后便能完全遏制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群落改造方法。
本群落改造方法通过采用种植五加科的幌伞枫(Heteropanaxfragrans(Roxb.)Seem.)以抑制恶性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H.B.K.)的生长。本方法是在适宜造林的季节,在要遏制薇甘菊生长的范围种植纯林的幌伞枫。
上述种植幌伞枫所采用的幌伞枫是幌伞枫当年或1年实生苗,幌伞枫种植的株行距为1.45m×1.45m至1.55m×1.55m之间。
上述用幌伞枫种植的范围,所围成的面积不少于56.25平方米,边缘的幌伞枫植株至少与另一个幌伞枫植株的距离不少于7.5m。
上述种植的幌伞枫,种植时间不少于2年,在2年内抚育幌伞枫,使幌伞枫植株不被其它植物遮盖,正常生长无死亡,2年后幌伞枫高度在2.5m以上,成熟复叶的长度在1m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要遏制薇甘菊生长的范围内种植幌伞枫纯林,种植2年后,在外围幌伞枫的茎干所围成的范围内,春、夏薇甘菊种子萌发的适宜季节已极少有薇甘菊种子幼苗出现,当年冬季到来时(12月)所有新生幼苗已全部死亡,林下无当年长成的薇甘菊个体。达到了幌伞枫种植后抚育2个生长季就完全遏制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2001年4月在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东湾10公顷人工种植群落改造样地中,选取3个样地,面积大小和形状分别为56.25M2(椭圆形)、108M2(长方形)、225M2(正方形),以1.5±0.2M×1.5±0.2M的种植密度种植一年生幌伞枫实生苗,种植当年对树苗隔月施加复合肥,共2次。种植后两年内对幼苗进行人工抚育,清除周边杂草,使得植被不被其他植物遮盖;每年两次,分别在春末和秋末。2年后幌伞枫高度在2.5M以上,复叶长度在1M以上。2003年12月、2004年6月、2004年12月对幌伞枫纯林林下调查,发现无薇甘菊幼苗存活,其他植被的幼苗也较少见。
2004年3月在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东湾已长成林的幌伞枫林下种植薇甘菊幼苗70棵,成活前浇水保持水分,成活率为90%,作为对照,在相同光照强度附近的杂草林中种植薇甘菊30棵,同样成活前浇水,成活率93.4%,随后每月观察林内、林外薇甘菊存活率及长势。2004年7月林内薇甘菊幼苗全部死亡,林外存活率为67%。
权利要求
1.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种植五加科的幌伞枫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幌伞枫是在适宜造林的季节,在要遏制薇甘菊生长的范围内种植纯林的幌伞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幌伞枫是采用幌伞枫当年或1年实生苗种植,幌伞枫的株行距为1.45m×1.45m至1.55m×1.55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种植的幌伞枫所围成的面积不少于56.25平方米,边缘的幌伞枫植株至少与另一个幌伞枫植株的距离不少于7.5m。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幌伞枫的种植时间不少于2年,在2年内抚育幌伞枫,使幌伞枫植株不被其它植物遮盖,正常生长无死亡,2年后幌伞枫高度在2.5m以上,成熟复叶的长度在1m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遏制恶性杂草薇甘菊新个体生长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建造人工植物群落的方法,通过采用种植面积不小于56.25m
文档编号A01G7/00GK1826864SQ2005100333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李鸣光, 刘斌, 余萍, 王伯荪, 昝启杰, 王勇军, 成秀媛, 余华 申请人:中山大学,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