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喷雾车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3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剂喷雾车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洒药液的器具,特别是指一种农业用,可方便使用者推移、操控使用的喷雾车装置。
背景技术
按,传统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在喷洒防虫药液时,是利用背负方式背载欲喷洒的药液,惟,因为其重量的负担过大,而造成工作时的不便及无法长时间背载重物,因此,便有『行走车轮式』的药液喷雾车被开发出来,如图1所示,一种自走式的药液喷雾车是一具有四传动轮的车体(91)上设有盛装药液的箱体(92),以及用以喷洒药液的喷雾结构(93),该喷雾结构(93)由一动力组件(图中未显示)、二伸展架(931),及若干设于该伸展架(931)上的喷嘴(932)组成,该动力组件为油压缸或帮浦等构件,使用时,由该动力组件产生高压,将盛装于箱体(92)内的药液向外喷出,而达到预期省力、方便的喷洒目的,惟,此种型态的『喷雾车』虽然移动较容易,但却无法在菜园田埂间,路径狭小的道路上行走,形成使用上的最大缺失。
为此,便有另一公知技术产生,其为台湾公告第491733号『药液喷雾车』的专利(以下简称公知二),如图2所示,该公知二是由一设置有药液箱的车体(81),及分设该车体(81)适处的动力喷雾装置(82)、手压把手(83)、行走车轮(84)等构件组成,其中,该行走车轮(84)的构造是在轴架于前述车体(81)的两侧板间的一车轴上,不留间隔地邻接安装二轮胎,且将该二轮的轮胎分别安装于前述车轴而可自由旋转,以使各轮胎分别独立而可自由旋转,而喷雾装置(82)在车体(81)后部搭载帮浦(821)、引擎(822)、连接的软管(823),及附设有喷嘴(824)的伸展架(825)等构件。
由此令使用者可以手推方式令该药液喷雾车行走于狭窄的田园垄沟间,惟,虽然如此,该公知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其前轮与后轮的轮距长,而使其转向半径相对较大,进而造成所需的回转空间大的情形,若使用者在垄沟行距间推移、操控过程中回转或转弯时,不仅造成极大的不便,且亦有可能践踏或拨损到农作物,再者,虽然公知二其轮体呈前,后设置的结构,可改善一般单轮式喷雾车容易摇晃的缺失,惟,其在推移过程中,也因为移动用的轮体是车体前、后着地的缘故,而使其因前轮与后轮间机腹高度受限,造成容易在起伏不平的垄沟间撞及隆起的地面(如图3所示),而使得使用者在推移上较为吃力不易操控,故而如何能创作出体积小、容易推移、操控的喷雾车,便成为业者思及创作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令用以作为喷洒药液的喷雾车在推移、操控上更为省力、简便,以提升喷洒作业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包含一车架本体、一轮筒,以及一喷雾装置,药液为喷雾装置的帮浦以药液输送管抽出,送至喷雾装置由喷嘴雾化喷出;该轮筒内缘形成一密闭的容置空间,令欲喷洒的药剂可注入其中,同时,再配合该喷雾装置将药液自该容置空间内向外喷出;由此,可缩减喷雾车组装的体积,而更利于使用者推移操控。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包含一车架本体,其一端设有供使用者扶持的操控握把,另端伸设二轮臂;一轮筒,利用一轮轴穿设而枢设于该二轮臂处,其内缘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盛装药剂,外缘则覆设有弹性覆体;一喷雾装置,固设于该车本体上适处,包含由一帮浦、一喷架,及若干固设于喷架上的喷嘴组成,且该帮浦与该等喷嘴之间并有软管连接;
一药液输送管,一端与该喷雾装置接组,另端设于该轮筒的容置空间内;据此,可缩减药剂喷雾车组装的体积,而利于使用者喷雾药液作业的推移、操控。
其中该车架本体用以枢组该轮筒的适处设有一填充口箱,以及二内缘中空而与该填充口箱内部连通的轮臂,该二轮臂一端相对应的内侧各凸设有一接座,该二接座适处并向外贯穿一座孔,恰可供一穿套该轮筒轮心的轮轴二端组套、定位,而该轮轴的轴向内缘贯设一轴孔,且其中段的环周面适处并形成有若干与该轴孔相连通的注孔,令欲喷洒的药液可经由该填充口箱处倒入,而流经该轮臂及轮轴内缘后,注入该容置空间内;又,该轴杆与轮臂的锁固结合,可利用一锁固件同时穿套该二轮臂的座孔后配合一螺帽锁固,由此,令该车架本体移动时,仅轮筒转动,而该轮轴固定不动。
其中该喷雾装置与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药液输送管,以及一端位于容置空间内,另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该药液输送管一端穿经该轮臂、轮轴及填充口箱的中空内缘而与该喷雾装置组接,且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端缘处套设有一滤心,用以过滤药液中的杂质。
其中该轮臂的接座与穿套该轮筒内缘的轮轴组套时,其与轮筒的外侧之间另锁设一封盖组件,用以防止药液向外渗出,同时,并于该封套与轮轴之间另设一耐磨的衬套。
其中该喷雾装置至少由一帮浦、一置于该轮筒前方的喷架,及若干固设于喷架上的喷嘴组成,且该帮浦与该等喷嘴之间并有软管连接,用以将位于容置空间内的药液向外喷出。
其中该车架本体上还可再设置一动力驱动装置,该动力驱动装置包含一微型引擎、一设与该封盖组件同轴的传动轮盘,以及二端分别套设于该传动轮盘及微型引擎的传动轴上的链带,由此能令该药液喷雾车产生自走的动力源,而更方便使用者喷洒药液。
其中该车架本体相对枢设该轮筒的后端适处,另可再设置具弹性拨动的驻车架,以方便药液喷雾车的停放。
其中该轮筒的容置空间内另设有一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


图1为第一种公知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公知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公知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轴构件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9a、b为本实用新型与一般单轮喷雾车重心位置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请参阅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包含一车架本体(10)、及设于该车架本体(10)上的轮筒(20)、喷雾装置(30)等构件,其中该车架本体(10)其一端设有概呈ㄩ字型,用以供使用者扶持的操控握把(11),另端朝下方凸设有二轮臂(12),且该二轮臂(12)顶缘又一体设置一填充口箱(13),该填充口箱(13)及轮臂(12)内缘皆为中空且并相互连通,而该二轮臂(12)末端相对应的内侧另各凸设一接座(121),该二接座(121)适处并向外贯穿一座孔(122),恰可供一长杆状的轮轴(40)二端组套、定位,用以枢设该轮筒(20);又,该车架本体(10)相对枢设该轮筒(20)的后端底缘适处,另设置一具弹性拨动的驻车架(14),以方便喷雾车的停放。
该轮筒(20)为一近似于轮体的圆筒状构件,其内缘形成有一密闭的容置空间(21),用以盛装欲喷洒的药剂,且其内另设有一端与该喷雾装置(30)相接组的药液输送管(61),以及一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62),而其外缘则设有防震用的弹性覆体(22),同时,其二侧的轮心缘适处并设一贯通该容置空间(21)的轮孔(23),用以供该轮轴(40)搭配二封盖组件(50)穿套其中,再利用一锁固件(63)同时穿套该二轮臂(12)的座孔(122)二端后配合一螺帽(64)锁固,而将该轮筒(20)枢固于该车架本体(10)上,同时,令该车架本体(10)移动时,仅该轮筒(20)转动,而该轮轴(40)固定不动。
该喷雾装置(30)设于该车架本体(10)上预定位置处,由一马达式帮浦(31)、喷架(32),以及若干等间距固设于该喷架(32)上的喷嘴(33)组成,缘于此喷雾装置(30)为公知结构,不再加以赘述。该轮轴(40)为一长轴状构件,二端设较小径的套接段(41),恰可套组于该接座(121)的座孔(122)内,而其轴向内缘贯设一轴孔(42),同时,其中段较大圆径的环周面适处并形成有若干与该轴孔(42)相连通的注孔(43),据以当该轮轴(40)组套于该接座(121)处时,该轴孔(42)并与该座孔(122)及轮臂(12)的中空内缘相连通,令欲喷洒的药液可经由该填充口箱(13)处倒入,而流经该轮臂(12)及轮轴(40)内缘后注入该容置空间(21)内。
该二封盖组件(50)分别组套于该轮轴(40)一端的套接段(41)适处,且并锁固于该轮筒(20)壁面与该轮臂(12)之间,用以防止药液向外渗出,其上并套设有防渗用的胶圈(51)及耐磨的衬套(52)。
承上述,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该药液输送管(61)在组装时,其一端穿经该轮臂(12)、轮轴(40)及填充口箱(13)的中空内缘而与该喷雾装置(30)组接,且其位于该容置空间(21)内的端缘处设有一滤心(611),用以过滤药液中的杂质。
另外,请再参阅图8所示,为增进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便利性,该车架本体(10)上还可再设置一可带动该轮筒(20)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70),该动力驱动装置(70)包含一具有第一及第二传动轴(711、712)的减速器(71)、一设与该封盖组件(50)同轴的传动轮盘(72)、二端分别套设于该传动轮盘(72)及第一传动轴(711)处的链带(73),同时,并于该减速器(71)另端的第二传动轴(712)与该帮浦(31)侧边凸设的转轴(311)间接设一传动带(74),由此能令该药液喷雾车产生自走的动力源,而更方便使用者喷洒药液的进行。
据此,由上述的构件组成,可缩减药剂喷雾车组装的体积,而利于使用者喷雾药剂作业的推移、操控,再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特点论述于后1.体积轻巧、更适于喷洒作业的进行,本实用新型将药液注入于轮筒内,使机架本体不负载药液重量,整体机身轻巧,进行喷洒药液作业时,配合一般农作环境的垄沟行距设计的轮宽,更容易在垄沟与农作物行距间行、旋转,如此,便能提升使用者操作喷雾车进行喷洒作业的效率及品质。
2.单轮设计、重心降低更易于操控,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独轮方式达到移动的目的,惟,如图9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单轮创作比较示意图所示,在设计上该轮筒的轮面宽距较一般的轮面为宽,且,本实用新型因药液容装于轮筒内,故行走时的重心位于该轮筒的轮轴适处,而不会产生摇晃不稳的情形,相较于单轮公知技术将药液筒置于轮体上方而造成重心不稳的情形,确实具有更易于推移操控的特点,同时,其上另设有辅以支撑用的驻车架,因此在推移时并不会产生重大的偏晃情形,而且,若再由该动力驱动装置的设置,则更可令喷雾车的操控更为省力、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包含一车架本体、一轮筒,以及一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筒内缘形成一密闭的药剂容置空间。
2.一种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车架本体,其一端设有操控握把,另端伸设二轮臂;一轮筒,利用一轮轴穿设而枢设于该二轮臂处,其内缘形成一药剂容置空间,外缘覆设有弹性覆体;一喷雾装置,固设于该车本体上适处,包含由一帮浦、一喷架,及若干固设于喷架上的喷嘴组成,且该帮浦与该等喷嘴之间并有软管连接;一药液输送管,一端与该喷雾装置接组,另端设于该轮筒的容置空间内。
3.依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架本体用以枢组该轮筒的适处设有一填充口箱,以及二内缘中空而与该填充口箱内部连通的轮臂,该二轮臂一端相对应的内侧各凸设有一接座,该二接座适处并向外贯穿一座孔,恰可供一穿套该轮筒轮心的轮轴二端组套、定位,而该轮轴的轴向内缘贯设一轴孔,且其中段的环周面适处并形成有若干与该轴孔相连通的注孔,欲喷洒的药液经由该填充口箱处倒入,而流经该轮臂及轮轴内缘后,注入该容置空间内;又,该轴杆与轮臂的锁固结合,利用一锁固件同时穿套该二轮臂的座孔后配合一螺帽锁固。
4.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喷雾装置与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药液输送管,以及一端位于容置空间内,另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该药液输送管一端穿经该轮臂、轮轴及填充口箱的中空内缘而与该喷雾装置组接,且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端缘处套设有一滤心。
5.依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臂的接座与穿套该轮筒内缘的轮轴组套时,其与轮筒的外侧之间另锁设一封盖组件,同时,并于该封套与轮轴之间另设一耐磨的衬套。
6.依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喷雾装置至少由一帮浦、一置于该轮筒前方的喷架,及若干固设于喷架上的喷嘴组成,且该帮浦与该等喷嘴之间并有软管连接。
7.依权利要求1或2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架本体上还设置一动力驱动装置,该动力驱动装置包含一微型引擎、一设与该封盖组件同轴的传动轮盘,以及二端分别套设于该传动轮盘及微型引擎的传动轴上的链带。
8.依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架本体相对枢设该轮筒的后端适处,再设置具弹性拨动的驻车架。
9.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喷雾车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筒的容置空间内另设有一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药剂喷雾车的改良,该药液喷雾车主要由一车架本体、一枢组于该车架本体前端的轮臂处,用以作为盛装药液及行走用的轮筒,以及一抽取药液而将其向外喷洒的喷雾装置等构件组成,主要是于该轮筒内缘形成一容置空间,令欲喷洒的药剂可注入其中,同时,其内并设有一端与该喷洒装置相接组的药液输送管,以及一端与外界接通的通气导管,用以配合喷雾装置运作将盛装于容置空间内的药向外喷出,由此,可降低车体重心,增加其行走时的稳定性,并缩减喷雾车组装的体积、重量,而更利于使用者进行药液喷雾作业的推移、操控。
文档编号A01M7/00GK2862704SQ20052010560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6日
发明者钟文乾 申请人:钟文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