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615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的生产在大中城市及郊区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果蔬、花卉、特种经济植物,林木种苗快速繁育与生产等方面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设施农业的核心技术是无土栽培,栽培基质是无土栽培的物质基础。由于无土栽培的特殊性,植物所需水分和其它营养物质均必须由栽培基质供给。
由于设施农业和林木种苗快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栽培基质的需要量急剧上升,特别是优质栽培基质的需要量愈来愈大。在优质种苗的快繁中,栽培基质的质量对种苗的繁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实际生产中,栽培基质多采用国产天然草炭土,其存在着杂质含量高、质量低劣等缺点,直接影响快繁苗木的高质量和高产出。此外,天然基质资源的有限性已成为未来设施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的瓶颈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天然草炭土资源的挖掘对湿地和森林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基质资源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我们在多年、多品种无土有机基质配制实践的基础上,经不断探索和改进,优化精选出的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应用此基质进行果蔬、花卉、特种经济植物,林木种苗快速繁育生产,能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种植作物的抗逆性,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备料、粉碎、过筛、发酵、复混五个环节,制得集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
所说的备料是指准备好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消毒灭菌的禽畜粪便、植物秸秆、锯末、稻壳、酒糠等天然有机物质。
所说的粉碎是指将晒干的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分别放到粉碎机里粉碎;所说的过筛是指用60目-80目的筛子,将粉碎后的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分别过筛。
所说的发酵是指将粉碎过筛后的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以及备好的锯末、稻壳、酒糠按8∶6∶6∶3∶2∶2的比例,放到水泥制作的发酵池里混合并加入5%的菌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封严35-50天。
所说的复混是将发酵后的混合物、河沙或炉渣按10∶1的比例,另每立方米加入1--2千克复合肥搅拌混合后,就配制成集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首先准备好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消毒灭菌的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各一宗,晒干后分别粉碎,用70目的筛子分别过筛,将过筛后的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8立方米、禽畜粪便6立方米、植物秸秆6立方米、锯末3立方米、稻壳2立方米、酒糠2立方米放到水泥制作的发酵池里,加入5千克的菌肥混合搅拌均匀,用塑料薄膜将发酵池封闭严,40天后即发酵成功。
将发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3立方米炉渣、30千克复合肥搅拌复混均匀后,就配制成集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备料、粉碎、过筛、发酵、复混五个环节,制得集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备料是指准备好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消毒灭菌的禽畜粪便、植物秸秆、锯末、稻壳、酒糠等天然有机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粉碎是指将晒干的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分别放到粉碎机里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筛是指用60目-80目的筛子,将粉碎后的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分别过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是指将粉碎过筛后的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以及备好的锯末、稻壳、酒糠按8∶6∶6∶3∶2∶2的比例,放到水泥制作的发酵池里混合并加入5%的菌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封严35-5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复混是将发酵后的混合物、河沙或炉渣按10∶1的比例,另每立方米加入1--2千克复合肥搅拌混合后,就配制成集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
全文摘要
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备料、粉碎、过筛、发酵、复混五个环节,制得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无病菌感染、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丰富的无土有机基质。本发明是我们在多年、多品种无土有机基质配制实践的基础上,经不断探索和改进,优化精选出的一种无土有机基质的制备方法,应用此基质进行果蔬、花卉、特种经济植物,林木种苗快速繁育生产,能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种植作物的抗逆性,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1054318SQ200610043550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3日
发明者牛军生 申请人:牛军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