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5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主要有漫灌、浇灌、喷灌、滴灌、微灌、渗灌、负压灌溉 等方法和基于土壤吸力、土壤变化、生物形态等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合成的自动 灌溉方法。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方法在灌溉植被的同时,在土壤表面形成了水表面 或者高饱和度的土层,在自然条件下,水表面和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浪费了大 量的水资源;另外的基于土壤吸力、植被形态、生长状况的自动控制技术成本较 高,且节水效果不佳。传统的灌溉技术一旦出现损坏,需要人工修复。在我国水 资源利用紧张、大部分地区缺水的背景下,需要成本低廉、节水效果好、自我修 复、可以大规模利用的自动控制灌溉方法。
综上所述,传统灌溉方法有以下缺点
1、 传统的灌溉方法在灌溉植被的同时,在土壤表面形成了水表面或者高饱 和度的土层,在自然条件下,水表面和高饱和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浪费了大量 的水资源。
2、 传统灌溉方法容易多灌溉,造成多余水分下渗进入植被影响范围以外, 植被无法利用,浪费水资源。
3、 漫灌、喷灌、滴灌、渗灌等工艺无法根据植被的生长状况控制灌溉水量, 还需要人为的干预或者控制系统实现灌溉操作。
4、 采用基于电子控制和土壤、植被信息的自动控制的灌溉系统,节水效果 较好,但是成本很高。
如何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的效率?如何根据植被需求解决灌溉问题?廉价
可大规模利用的技术是节水灌溉方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创新现有技术, 扩大使用范围,而提供一种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该系统是一种 简单、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而且是一种能与常规灌溉系统同时完成的系统,无 需维修,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供更适宜植被生长的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植被培植、绿化方法;各种灌溉方法已被
广泛应用巿政、园林、林业、农业等灌溉领域。目前,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 的快速发展,为新灌溉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如图l,本发明的结构是
采用管路(20)在土壤(10)中布设灌溉管网,灌溉管网的终端通过阀门(30)
与水源(40)连通;
所述管路(20)的结构是其横截面,从内向外,依次为内管(23)、骨架 (21)和外管(22);
所述的骨架(21)由透水或半透水管材构成。 所述的外管(22)是一种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外管;
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通过调整自动控制材料的配比、厚度可以实现水量供给 的调整,控制土壤含水率的范围,适应植被的生长。材料的渗透系数控制在
1X10—3cm/s 1X10—9cm/s范围内,材料的孔隙平均直径在0. 1 ym 1000 um之 间,材料进气值控制在10 180kPa范围内,材料的厚度控制在0. lcm 50cm范 围内。
所述的内管(23)或为中空结构的普通透水管,直径为0. lcm 100cm,可 为方形、圆形、梯形等各种形状;或由强透水材料(如砂砾、排水板、导水纤维 等材料)形成的输水通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在土壤(10)中埋入本灌溉管网,在土壤(10)含水率变化时,土壤(10)
的孔隙水压力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管路(20)内外水压差的很大变化,带 来管路(20)输水性能的几个数量级的变化,管路(20)迅速补充土壤(10)水 分;土壤(10)水分比较充足时,管路(20)的输水能力降低甚至为不输水,这 样管路(20)可以自动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在一定范围内。
本发明主要利用多孔介质材料的非饱和渗透性原理,利用管路(20)内、外 的压力差别(管外土壤中的压力主要为负孔隙水压力),界定输水量计算方法主 要如下简化方法
e"(户外-尸内)/"A
,-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渗透系数;可有孔隙直径计算得到或试验直接测
得;
A—管单位长度的中径面积;
尸外一管外土壤的孔隙水压力(满足植被正常生长需要的最佳含水率对应的 的基质吸力,单位m,采用压力水头单位);
,内一管内水压力(接近与0,单位m,压力水头单位); /r为管外壁厚度
由此可以获得管路(20)流量和管外土壤(10)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 所示。在管外土壤(10)含水率变化时,土壤的孔隙水压力变化非常大,导致水 管的输水量变化可达几个数量级的变化,由此可以通过管壁的多孔介质材料性质 达到控制土壤中的含水率在一定的范围内。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 材料输水特性随植被土壤的含水率条件而变化,在土壤干燥期间,材料输 水性能增强,如图4所示;土壤潮湿期间,材料输水性能降低,如图5所示。从 而实现植被灌溉的自动控制;可以保证管外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 含水率范围内;
② 管路(20)埋在地表以下,降低土壤(10)表面的水分蒸发和下渗无效灌 溉损失,节约了灌溉用水;
③ 本发明使用材料输水特性随管外的土壤(10)含水条件变化而变化,从而 实现水流量的自动控制,控制土壤(10)的含水率在适合植被生长的范围。无需 额外的监测和自动控制设备,可控制植被根系周围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提供更适宜植被生长的环境。
④由于管路(20)具有自我修复特性,适应性强,可以承受一定的局部压力 和局部变形,不会断裂,即使断裂仍可保证水不会泄漏,从而大大降低管路(20) 后期发生故障的几率和降低维护费用,使该灌溉系统一劳永逸。
本发明适合农业、园林、林业等涉及供水量自动控制的灌溉领域。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管路(20)的结构图3是管路(20)内水分供给量随土壤含水率变化曲线图。 图4是管路(20)内在干旱期间水分输送情况示意图; 图5是管路(20)内在雨季期间水分输送情况示意图。 其中 10—土层
20 —管路, 一种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管路;
21— 骨架,由透水或半透水管材构成;
22— 外管,是一种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外管;
23— 内管; 30—阀门; 40_水源。
X—土壤含水率; Y—水分供给量; F—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 关于灌溉管网
采用管路(20)在土壤(10)中布设灌溉管网,灌溉管网的布设依植被的情
况而定,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图l给出了一种灌溉管网的布设情况。
2、 关于管路(20)
管路(20)对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严格控制材料的渗透性 和厚度。
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粘土材料,重量百分比为60% 99%,土颗粒平均粒径范围为1 u 1000 um 范围,土颗粒通过土工布或其它棉麻布包裹或粘结剂粘结形成厚度0.05cm 10cm的土颗粒管;
土工布、棉麻织物等加筋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 40%; 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 01% 10%范围;
渗透系数控制在10—3cm/s l(Tcm/S范围之间,材料渗透系数以10—4cm/s 10—6cm/s为最佳范围。
2) 粘土烧制管,例如陶瓷管、粘土砖管(制作工艺同瓦管一致,不同在 于控制孔隙平均直径),控制管孔隙平均直径为ly 1000um范围,管壁厚度为 lram 100mm范围,保持一定的透水性;渗透性在10—3cm/s 10—9cm/s之间。
3) 水泥管,原料为水泥和粉细砂,控制水管管壁的孔隙平均直径为lu 1000ym范围,管壁厚度为0.05cm 10cm范围,控制水管的渗透性在10—3cm/s 10—9cm/s之间。
4) 透水多孔橡胶管,控制多孔橡胶的渗透性在10—3Cm/S l(r9Cm/S,橡胶管 壁厚度为0. 05cm 10cm范围。
以上材料按比例配合,可形成坚韧且带一定柔度的多孔管路,渗透系数在 10—3Cm/S l(r9Cm/S之间,输水并灌溉需要灌溉的区域。
管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的管路连接方法,如胶带密封、橡胶连接,胶 合、热合等工艺。
以上灌溉管的管壁厚度、材料渗透系数、直径选择参照公式1进行。。选择 平均需要灌溉量进行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管路(20)在土壤(10)中布设灌溉管网,灌溉管网的终端通过阀门(30)与水源(40)连通;所述管路(20)的结构是其横截面,从内向外,依次为内管(23)、骨架(21)和外管(22);所述的骨架(21)由透水或半透水管材构成;所述的外管(22)是一种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外管;所述的内管(23)或为中空结构的普通输水管;或为强透水材料形成的输水通道。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渗透系数控制在1X10—3Cm/S lXl(rCm/S范围内,材料的孔隙平均直径控制在O. 1ixm 1000 ym之间,材料进气值控制在10 180kPa范围内,材料的厚 度控制在0. lcm 50cm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的灌溉系统,涉及一种灌溉系统。本发明采用管路(20)在土壤(10)中布设灌溉管网,灌溉管网的终端通过阀门(30)与水源(40)连通;所述管路(20)的结构是其横截面,从内向外,依次为内管(23)、骨架(21)和外管(22);所述的骨架(21)由透水或半透水管材构成;所述的外管(22)是一种输水量自动控制材料外管;所述的内管(23)或为中空结构的普通输水管;或为强透水材料形成的输水通道。本发明材料输水特性随植被土壤的含水率条件而变化;节约了灌溉用水;提供更适宜植被生长的环境;适合农业、园林、林业等涉及供水量自动控制的灌溉领域。
文档编号A01G27/00GK101112169SQ20071005305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8日
发明者李小春, 宁 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