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1504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绿色肥料,尤其涉及一种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 的缓释高效肥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生产和使用的单元或多元无机复合肥,由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其成本高,利用率低,易溶流失污染环境,也不便于诊断农情配制所需营养进 行生产,更不便结合菌肥和有机组份的结合,不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胶体,促进 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良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为充分利用本 省资源和结合农情,提高肥效,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业向低投入,低污染,高 效益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超细非金属磷矿,泥碳或劣质煤资源和牧区丰富的 有机粪肥;生产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扩大肥源,诊断吻合农作物的 需求,有利于土壤的用养结合,夺取农业高产、稳产;减少无机肥流失对环境 的污染;并改善肥料多孔的物理性状进一步达到缓释保肥效果,而提出一种低 成本生产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缓释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 法,其特征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加超细无机磷肥,经营养诊断配方加入腐殖 酸和所需元素(如:K、 N和微肥),该方法采用超细粉碎磷矿粉,用酸法制取磷酸盐 与碱法提取腐殖酸,用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为颗粒成型液,并喷洒生物菌肥,经机 械加工生产多孔颗粒成型肥。所述的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步 骤如下
(1) 腐熟有机肥的的制备分层将生物粪肥一秸秆一厩肥(或草塘泥、凼肥) 等有机物,分层平放垒加,调节适宜C/N比—压实堆腐、中空封存、高温熟 化—摊凉风干—压碎待用;
(2) 酸法制取磷酸盐[Ca(H2P04)2H20]:用超细磷矿粉经烘干、计量,按
1:0.2 0.4加入浓硫酸,水适量,搅拌,熟化,待用为(甲);
(3) 腐殖酸类制备:采用0.8N 0.9N NaOH溶液与风干泥炭或劣质煤,按 0.6~0.8:1比例混合,搅拌,放置约24h,然后按0.4N 0.5N Na4P2(V10H2O和 0.8N 1.0N 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2.5 3:10,加入0.4N 0.5N Na4P2O7.10H2O,
搅拌数次,沉清、取清液(A);将(A)提取液用4N H2S04依据施用地区土壤的酸碱性 调PH值至7 9为(B)液,然后用软水稀至原液体积的3 4倍,为颗粒成型喷 液(I);
(4) 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的配制根据"诊断"农情配制作物所需元素(包 括N、 K和微肥)按吨肥所需量溶于软水,然后与吨肥所需O. 1%粘附剂混均待 用,为颗粒成型喷液(II);
(5)生物菌液制备按3: 1的水与腐熟秸秆浸提过滤液①;按3: 1的多 年轮作豆科作物的土壤浸提过滤液②,再按①3:②1混均,静培,待用为母液;
母液扩大培养液的配制葡萄糖32 36g,蛋白胨22~28g,氯化钙 10~12g ,KH2P04 8~12g , CaCl2 10~12g , MgS04 0. Olg , ZnS04 0. 02g , H3B03 0. Olg , H2Mo04 O.Olg ,维生素B2 0. Olg ,溶于IOL软水,待用;
生物菌液配制(母液扩大培养)母液与培养液按l: 10~1: 100~1: 1000 多级扩大培养,常温下ld 4次搅拌,为待液(III),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堆腐熟有机肥为载体,适量加入步骤(2)得到的
待用(甲),与喷步骤(3)得到的待液(i),和步骤(4)得到的待液(n),并 喷入适量步骤(5)得到的待液(m),经机械加工成多孔颗粒肥。
本发明肥效检测结果采用盆栽和小区对对比田间试验 一.施用本发明的
肥料,实测产麦类增产幅度12~16%,油类作物增产18~26%; 二.缓释保肥检测 结果,多孔颗粒物理性状与无孔粒肥对照,有孔粒肥比对照增产幅度达5~8%,
反应有孔结构具有一定的缓释保肥作用。综上所述,说明本发明实施有较好的
可靠性和可行性;并且产品所需原料丰富,市场广阔;其诊断配方吻合农情,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较强的生命力,而且有机肥为载体又是开发绿色肥源的有 效途经,因此本发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将会有美好前景。
本发明充分利用本省资源和结合农情,多孔颗粒肥改善了肥料的物理性 状,加之有机质的介入提高土壤胶体复合度,有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这都 有利于提高保肥缓释性能;同时加入菌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肥效的 强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见本发明实施增加肥效,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业 向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腐熟有机肥的制备分层平放垒加生物粪肥20~30cm厚;秸秆切短为 10~15cm,平摊12 16cm厚,并平洒200~300g尿素,调节适宜C/N比;平摊 厩肥(或草塘泥、凼肥)10 12cm厚,压实中空封堆高温熟化,风干压碎。
酸法制取磷酸盐[Ca(H2P04)2H20]:先将磷矿料进行机械超细粉碎,增大比 表面,加深化学反应层次,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縮短熟化周期,提高品质,促进生产进度,降低成本,增长附加值。然后将超细磷矿料烘干计量,按l: 0.2
0.4加入浓H2 S04,水适量一搅拌一熟化,待用(甲);腐殖酸类制备采用0.8N 0.9N NaOH溶液与风干泥碳或劣质煤,按液固重量比0.6 0.8: 1混均,ld三 次搅拌,提制约24h,然后按0.4 0.5N Na4 P207 10H2O与0.8 0.9N 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2.5 3: 10,加入0.4 0.5NNa4P2O7' 10H2O,搅拌数次,沉 清,取浸液(A),用4N H2S04据施区土壤碱性调至PH7,酸性土区调至PH 9,为(B)液,用软水稀至原液体积的3 4倍,以测定腐殖酸溶液为衡定值为 准,则该液为颗粒成型喷液(I);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的配制营养诊断农情, 因地、因作物组配吨肥所需元素(包括N、 K和微肥)溶于软水,与吨肥所需 0.1%浓度的粘附剂溶液混均,为颗粒成型喷液(II);同时将生物菌液(III)用
软水稀释10倍为(IV)溶液与(1)、 (II)溶液按(I): (II): (IV)=1 2: l 3: 0.5 0.6比混均,为成型喷液(V);颗粒成型将(甲)定量放入成型机中,
并加入适量(0.3 0.7: 1 2重量比)有机熟化粪肥为载体,搅拌中并按每吨限 速限量喷(V)液,机械加工成多微孔型颗粒产品。多孔颗粒肥改善了肥料的 物理性状,加之有机质的介入提高土壤胶体复合度,都有利于提高保肥缓释性 能,增加肥效,改良土壤。
权利要求
1.一种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加超细无机磷肥,经营养诊断配方加入腐殖酸和所需元素(如K、N和微肥),该方法采用超细粉碎磷矿粉,用酸法制取磷酸盐与碱法提取腐殖酸,用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为颗粒成型液,并喷洒生物菌肥,经机械加工生产多孔颗粒成型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步骤如下(1) 腐熟有机肥的的制备分层将生物粪肥一秸秆一厩肥(或草塘泥、凼肥)等有机物,分层平放垒加,调节适宜C/N比-+压实堆腐、中空封存、高温熟化—摊凉风干—压碎待用;(2) 酸法制取磷酸盐[Ca(H2P04)2H20]:用超细磷矿粉经烘干、计量,按1:0.2~0.4加入浓硫酸,水适量,搅拌,熟化,待用为(甲);(3) 腐殖酸类制备:采用0.8N 0.9N NaOH溶液与风干泥炭或劣质煤,按0.6~0.8:1比例混合,搅拌,放置约24h,然后按0.4N 0.5N Na4P2O7'10H2O和.8N 1.0N 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2.5 3:10,加入0.4N 0.5N Na4P2O7'10H2O,搅拌数次,沉清、取清液(A);将(A)提取液用4N H2S04依据施用地区土壤的酸碱性调PH值至7 9为(B)液,然后用软水稀至原液体积的3~4倍,为颗粒成型喷液(I);(4) 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的配制根据"诊断"农情配制作物所需元素(包括N、 K和微肥)按吨肥所需量溶于软水,然后与吨肥所需O. 1%粘附剂混均待用,为颗粒成型喷液(II);(5)生物菌液制备按3: 1的水与腐熟秸秆浸提过滤液①;按3: 1的多年轮作豆科作物的土壤浸提过滤液②,再按①3:②1混均,静培,待用为母液;母液扩大培养液的配制葡萄糖32 36g,蛋白胨22~28g,氯化钙10~12g ,KH2Pa, 8~12g , CaCl2 10~12g , MgS04 0. Olg , ZnS04 0. 02g ,H3B03 0. Olg , H2Mo04 0. Olg ,维生素B2 0. Olg ,溶于IOL软水,待用;生物菌液配制(母液扩大培养)母液与培养液按l: 10~1: 100~1: 1000多级扩大培养,常温下id 4次搅拌,为待液(m),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堆腐熟有机肥为载体,适量加入步骤(2)得到的待用(甲),与喷步骤(3)得到的待液(1),和步骤(4)得到的待液(11),并喷入适量步骤(5)得到的待液(III),经机械加工成多孔颗粒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肥料,是一种腐殖酸多元复混磷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加超细无机磷肥、腐殖酸有机胶体、生物菌肥和诊断配入植物所缺营养元素,经机械加工成多微孔颗粒型肥。该方法采用堆腐熟有机肥,用酸法制取磷酸盐与碱法提取腐殖酸,用多元素溶液和粘附剂为成型液,并加入适量生物菌肥;并该肥有机质的介入和加工成多孔颗粒的物理性状,提高缓释、保肥性能。该肥具有养分适宜,释放均衡,有效性高,肥效长,有利于土壤改良,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C05G3/00GK101638341SQ2009101416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0日
发明者任国樵, 董婉如 申请人:董婉如;任国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