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6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属于渔业养殖领域。
技术背景现行使用的鳟鱼孵化设施分为发眼卵培育系统、破膜仔鱼培育系统和
稚鱼培育系统三大部分,其分体式的结构使得工序复杂,在各转运过程中鱼卵或鱼体很容
易受伤,造成成活率下降。孵化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且设备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孵化工序简单的一体式鳟鱼人工繁育
综合孵化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以上、下池为主体, 上池架设在支架上,支架上连有竖向八字形拉筋,其与位于上池上方的一 U形水平分水管 相连,该管弯折处顺序与位于池端的竖向主水管和水平总水管连通,U形水平分水管的两 分支管分别与两竖向分水管连通。在下池上方装设有另一套U形水平分水管及竖向分水 管,竖向主水管下端与该U形水平分水管连通。顺上、下池长方向各设置有隔板,隔板两侧 的池内各放置有孵化桶和仔鱼培育盘。各U形水平分水管上间隔连装有水龙头,每一龙头 与一孵化桶内的竖向插管通过一软管连通。在上、下池的另一端底部开有排水口, 口上沿装 设有圆台状防逃罩,罩前设置有长方形防逃网,口下沿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下端伸入地面 排水沟内。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可在同一设施中完成鳟鱼人工繁育孵化中的发眼卵培 育、破膜仔鱼培育和稚鱼培育三大过程。本设施可大幅度提高鱼苗成活率,简化操作,降低 劳动强度,其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大大节约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仔鱼培育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竖向插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孵化桶、上罩、竖向插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孵化桶、下罩、竖向插管结构示意图 图例1、穿管,2、斜拉筋,3、竖向主水管,4、 U形水平分水管,5、阀门,6、软管,7、 竖向分水管,8、竖向插管,9、滤筐,10、下池,11、八字形拉筋,12、桶盖,13、隔板,14、孵化桶, 15、仔鱼培育盘,16、防逃网,17、防逃罩,18、排水沟,19、排水管,20、支架,21、上池,22、水龙 头,23、蒸馏水瓶,24、瓶杆,25、水平总水管,26、盘脚,27、上罩,28、下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5所示,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以培育稚鱼的上、下池21、10 为主体,上池21架设在支架20上,支架20的长边上连有竖向八字形拉筋11,其水平段与位 于上池21上方的一 U形水平分水管4相连,该管弯折 处顺序与位于池端的竖向主水管3、水平总水管25连通,U形水平分水管4的两分支管分别与两竖向分水管7连通。下池IO装设在地面之上,在池上方装设有另一套U形 水平分水管4及竖向分水管7,竖向主水管3的下端与该U形水平分水管4连通。上、下竖 向分水管7的下端各自伸入上、下池21、10池端放置的滤筐9内。顺上、下池21、10长方向 各设置有隔板13,其两侧的池内各放置有孵化桶14和仔鱼培育盘15。各U形水平分水管 4上间隔连装有水龙头22,每一水龙头22与一孵化桶14内的竖向插管8通过一软管6连 通。在上、下池21、10的另一端底部开有排水口, 口上沿装设有圆台状防逃罩17,罩前设置 有长方形防逃网16, 口下沿与排水管19连通,排水管19下端伸入地面排水沟18内。八字 形拉筋11的水平段通过一斜拉筋2与水平总水管25相连,在斜拉筋2、竖向主水管3上的 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连装有空腔短穿管1 ,管内穿有水平瓶杆24,杆上挂有蒸馏水瓶23,其通 过输液管分别与各孵化桶14内的竖向插管8连通。仔鱼培育盘15为倒棱台状,上端敞口 且带宽边,搭在池沿上,盘底和其中的一个短帮壁上遍开直径3毫米的孔眼,该帮壁连有下 延出盘底的盘脚26,其抵触在池底上。孵化桶14内套装有两个形状、大小相同,通体遍开孔 眼,敞口外沿相扣的上、下罩27、28,其中心开孔,穿有竖向插管8,该管下端为锯齿状触及 桶底,上部穿出桶盖12。 发眼卵培育时,将受精鱼卵放入下罩28内,扣盖上上罩27,将二罩放入孵化桶14 内,将桶置于对应水龙头22的下方,将软管6下端插入竖向插管8内,打开水龙头22水流 即可由竖向插管8的下端锯齿处流出,由下上翻通过下、上罩2S、27,最后自桶沿均匀溢出 至池内。在发育成为发眼卵的过程中,需要对孵化桶14中的鱼卵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前先 将药液装入蒸馏水瓶23中,按照人体输液的方法将药液滴入孵化桶14中,对下池10内的 孵化桶14中的鱼卵消毒时,使用较长的输液管即可。 待发眼卵即将破膜时,关闭孵化桶14上方的水龙头22,自池内取出各孵化桶14, 将下罩28内的鱼卵倒入各仔鱼培育盘15中,将盘架在池沿上,将开有孔眼的短帮壁朝向排 水口 一方,此时盘脚26抵触在池底上。打开竖向分水管7的阀门5,在排水口另插入一根 PVC短管,用以控制池内水位。水由仔鱼培育盘15底部孔眼进入盘内,再经短帮壁上的孔眼 流出,经下一仔鱼培育盘15的盘脚26阻挡,由该盘底孔眼进入盘内,同此,水流流经各仔鱼 培育盘15。此阶段需定期对破膜仔鱼进行预防消毒,方法同上。 待仔鱼可自行摄食后,自池内取出各仔鱼培育盘15,安装好防逃网16、防逃罩17, 同时加大竖向分水管7向池内的注水量,将仔鱼培育盘15内上浮的仔鱼倒入上、下池21、 IO,并仔细检查防逃网16、防逃罩17,防止逃苗。此阶段需定期对稚鱼进行预防消毒,方法 同上。将稚鱼培育到O. 3-0.5克/尾时,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期结束,转入室内或室外鱼 苗培育池中即可。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一种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以上、下池为主体,其特征在于上池架设在支架上,支架上连有竖向八字形拉筋,拉筋与位于上池上方的一∪形水平分水管相连,该管弯折处顺序与位于池端的竖向主水管和水平总水管连通,∪形水平分水管的两分支管分别与两竖向分水管连通,在下池上方装设有另一套∪形水平分水管及竖向分水管,竖向主水管下端与该∪形水平分水管连通,顺上、下池长方向各设置有隔板,隔板两侧的池内各放置有孵化桶和仔鱼培育盘,各∪形水平分水管上间隔连装有水龙头,每一龙头与一孵化桶内的竖向插管通过一软管连通,在上、下池的另一端底部开有排水口,口上沿装设有圆台状防逃罩,罩前设置有长方形防逃网,口下沿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下端伸入地面排水沟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其特征在于孵化桶内套装有两 个形状、大小相同,通体遍开孔眼,敞口外沿相扣的上、下罩,其中心开孔,穿有竖向插管,该 管下端为锯齿状触及桶底,上部穿出桶盖。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其特征在于仔鱼培育盘为倒棱 台状,上端敞口且带宽边,搭在池沿上,盘底和其中的一个短帮壁上遍开直径3毫米的孔 眼,该帮壁连有下延出盘底的盘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其特征在于八字形拉筋的水平 段通过一斜拉筋与水平总水管相连,在斜拉筋、竖向主水管上的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连装有 空腔短穿管,管内穿有水平瓶杆,杆上挂有蒸馏水瓶,其通过输液管分别与各孵化桶内的竖 向插管连通。
专利摘要鳟鱼人工繁育综合孵化设施以上、下池为主体,上池架设在支架上,其上连有拉筋,拉筋与上池上方的U形水平分水管相连,该管顺序与主水管和总水管连通,U形水平分水管的两分支管分别与两竖向分水管连通。在下池上方装设有另一套U形水平分水管及竖向分水管,竖向主水管下端与该U形水平分水管连通。顺上、下池长方向各设置有隔板,隔板两侧的池内各放置有孵化桶和仔鱼培育盘。各U形水平分水管上间隔连装有水龙头,每一龙头与一孵化桶内的竖向插管通过一软管连通。在上、下池另一端底部开有排水口,装设有防逃罩,罩前设置有防逃网,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在同一设施中完成发眼卵、破膜仔鱼和稚鱼培育过程,大幅提高鱼苗成活率,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515650SQ20092016453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2日
发明者倪剑, 李建玉, 杨文建, 杨文荣, 钟小波, 黄银涛 申请人: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