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采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9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动采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摘棉花的机械装置,特别是手持式电动采棉机。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棉花采摘季节用工人数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人们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采棉花装置,这些装置虽然采棉花效率高,采棉量大,但也存在结构复杂,体积 大,造价高的不足,致使普通的棉花种植户因经济承受力有限而无力购买,仍停留在手工采 摘棉花的阶段,影响了机械采棉装置的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用机械代替人工采摘棉花,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包括具有管状壳体的 棉花采摘头,壳体的前端敞开,壳体的前部内由上到下分别水平设置着一组摘棉盘和一组 卸棉盘,卸棉盘与摘棉盘之间分别相互间隔交错布置,摘棉盘的外周缘上均布设置着钩棉 齿,摘棉盘与卸棉盘二者的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旋转,在摘棉盘后部上方 的壳体顶部内设置着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轮,叶轮、摘棉盘以及卸棉盘三者的转轴相 互平行,与叶轮相对的壳体一侧壁上设置着具有隔离网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接通电机的电源,由电机通过传动轮带动摘棉盘以及卸棉盘 旋转,将棉花采摘头靠近棉桃,旋转的摘棉盘上的钩棉齿即可不断将棉桃内的棉花纤维牵 拉出来,再通过卸棉盘与叶轮的双重作用,将棉花从钩棉齿上剥离下来,送往壳体的后部进 行收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用机械代替人工采摘棉花,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具有管状壳体1的棉花采摘头,壳 体1的前端敞开,壳体1的前部内由上到下分别水平设置着一组摘棉盘4和一组卸棉盘8, 卸棉盘8与摘棉盘4之间分别相互间隔交错布置。摘棉盘4的外周缘上均布设置着钩棉齿 7,钩棉齿7呈三角形。摘棉盘4与卸棉盘8 二者的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壳体1上的电机9驱 动旋转,在摘棉盘4后部上方的壳体1顶部内设置着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轮3,叶轮3、 摘棉盘4以及卸棉盘8三者的转轴相互平行,与叶轮3相对的壳体1 一侧壁上设置着具有隔离网2的进气孔。 在摘棉盘4上方的壳体1前部顶面上铰接着一块压板5,压板5的自由端向下折弯倾斜伸入摘棉盘4的上方空间6内,铰接轴上套装着扭簧。压板5的作用是将棉桃壳进行 阻挡,防止其连同棉花一同被卷入机器内,有利于提高棉花洁净度。
权利要求一种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包括具有管状壳体(1)的棉花采摘头,壳体(1)的前端敞开,其特征是壳体(1)的前部内由上到下分别水平设置着一组摘棉盘(4)和一组卸棉盘(8),卸棉盘(8)与摘棉盘(4)之间分别相互间隔交错布置,摘棉盘(4)的外周缘上均布设置着钩棉齿(7),摘棉盘(4)与卸棉盘(8)二者的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壳体(1)上的电机(9)驱动旋转,在摘棉盘(4)后部上方的壳体(1)顶部内设置着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轮(3),叶轮(3)、摘棉盘(4)以及卸棉盘(8)三者的转轴相互平行,与叶轮(3)相对的壳体(1)一侧壁上设置着具有隔离网(2)的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其特征是在摘棉盘(4)上方的壳体(1) 前部顶面上铰接着一块压板(5),压板(5)的自由端向下折弯倾斜伸入摘棉盘(4)的上方空 间(6)内,铰接轴上套装着扭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动采棉机,包括具有管状壳体的棉花采摘头,壳体的前端敞开,壳体的前部内由上到下分别水平设置着一组摘棉盘和一组卸棉盘,卸棉盘与摘棉盘之间分别相互间隔交错布置,摘棉盘的外周缘上均布设置着钩棉齿,摘棉盘与卸棉盘二者的转轴分别由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旋转,在摘棉盘后部上方的壳体顶部内设置着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叶轮,叶轮、摘棉盘以及卸棉盘三者的转轴相互平行,与叶轮相对的壳体一侧壁上设置着具有隔离网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单手操作采摘棉花,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01D46/16GK201557398SQ2009201696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买买提热依木·阿卜杜热西提, 艾买尔·亚森 申请人:艾买尔·亚森;买买提热依木·阿卜杜热西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