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5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滴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用浇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水的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对作物的灌溉以漫灌、畦灌为主,其灌溉方式能够让作物充分吸收水分, 但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很大,大部分的水会白白的流失。喷灌是随后出现的一种灌溉方式,对 草坪的灌溉大多采用该种方式,但却不利于喜水作物的生长。针对目前沙漠、干旱地区的灌 溉中,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出现了滴灌方式,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很小的毛管 上的孔口或滴灌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 灌溉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 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 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但由于用于灌溉的水源多是自来水、井水或者其他水源,这些水 源一般都含有较多肉眼可见的杂质和沉淀物,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对其水源进行严格的 限定,如果进行严格限定也不符合节水环保的理念,故带来了不足之处是滴灌头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滴灌头易堵塞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滴灌装置,包括滴灌 头,所述滴灌头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滴灌头设有贯穿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出水口 ,所述 滴灌头内表面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绕所述出水口一周布置,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凸缘形成一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设有导水芯,所述导水芯靠近所述滴灌头内部的一端为进水端,所 述凸缘靠近所述滴灌头内部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导水芯进水端卡设在所凸缘顶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滴灌头外表面设有凸起的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滴灌头外表面的中心。 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滴灌头外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导水芯形状为两头大、中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
通道为 所述凸缘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出水口的内侧面,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
滴灌头外部的一端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所述第 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导水芯靠近所述滴灌头外部的一端为出水端, 所述导水芯出水端卡设在所述台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三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导水芯出水端的宽 度,所述第三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水芯出水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滴灌装置还包括储水载体,所述储水载体与所 述滴灌头相连接。[001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储水载体侧壁设有进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滴灌头设有贯穿内表面和
外表面的出水口 ,所述滴灌头内表面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绕所述出水口一周布置,所述出水
口与所述凸缘形成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设有导水芯,所述导水芯靠近所述滴灌头内
部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凸缘靠近所述滴灌头内部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导水芯的进水端卡
设在所述凸缘的顶端上,从而在滴灌时将水中杂质隔离在所述凸缘外,避免了杂质或沉淀
物进入所述出水通道,避免了滴灌头堵塞。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滴灌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A-A ;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图l至图3,一种滴灌装 置,包括滴灌头l,所述滴灌头1为半封闭的腔体状,所述滴灌头1内部11为储水的腔体部 分,外部12则是相对内部11而言,所述滴灌头1包括内表面25和外表面26,所述滴灌头1 设有贯穿内表面25和外表面26的出水口,所述滴灌头1内表面25设有凸缘15,所述凸缘 15绕所述出水口 一周布置,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凸缘15形成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内设 有导水芯16,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凸缘15的内侧 面,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出水口的内侧面,所述导水芯16靠近所述滴灌头1内部11的一端 为进水端18,所述凸缘15最靠近所述滴灌头1内部11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导水芯16的进 水端18卡设在所述凸缘15的顶端上。所述第一通道的孔径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 (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通道的孔径也可以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 如图2所示,所述滴灌头1外表面26设有凸起的固定柱13。 所述固定柱13设置在所述滴灌头1外表面26的中心。 可将固定柱13插入土壤中,起到固定滴灌装置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导水芯16形状为两头大、中间小。所述导水芯16为长条形且呈
鹏铃状。将所述导水芯16的形状设置为两头大,中间小,增加了导水芯16进水及出水的面
积,有利于调节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速度,使出水速度保持较为稳定的流速。 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滴灌头1外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
三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一台阶面,所
述导水芯16靠近所述滴灌头1外部12的一端为出水端19,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端19卡
设在所述台阶面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端19的宽度,所述第
三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端19的长度。使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端19完全
容纳于所述第三通道内部,避免所述导水芯16与土壤直接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柱13与所述滴灌头1外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17。 如图1所示,所述滴灌装置还包括储水载体3,所述储水载体3与所述滴灌头1相
连接。所述储水载体3与所述滴灌头1为螺纹联接。 如图1所示,所述储水载体3侧壁设有进气孔14。[0030] 如图1所示,所述储水载体3设有进气孔14,所述进气孔14为细通孔,使用时先将 所述储水载体3灌满水,再将所述滴灌头1安装到所述储水载体3上,此时,所述储水载体 3与所述滴灌头1形成一封闭的腔体,为了使水可以从所述腔体中沿着所述出水通道23流 出,必须设置所述进气孔14,所述进气孔14起到空气导通、平衡所述腔体与外部气压的作 用,避免由于储水载体3内部没有空气流通,造成在储水载体3内的水无法流出。当所述出 水口 24出水时,所述进气孔17进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缘15与导水芯16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进行配合,将水中 杂质隔离在所述凸缘16外,避免了杂质或沉淀物进入出水口 ,避免了滴灌头1堵塞,通过在 所述滴灌头1外表面26设置凸起的固定柱13,使用时,可将所述固定柱13插入土壤中,达 到固定滴灌装置的作用;同时具有节能、环保和节水的优点,所述导水芯16对水流出的速 度具有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滴灌装置也可以在所述出水通道中设置通用的导水 心。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灌头(1),所述滴灌头(1)包括内表面(25)和外表面(26),所述滴灌头(1)设有贯穿内表面(25)和外表面(26)的出水口,所述滴灌头(1)内表面(25)上设有凸缘(15),所述凸缘(15)绕所述出水口一周布置,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凸缘(15)形成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内设有导水芯(16),所述导水芯(16)靠近所述滴灌头(1)内部(11)的一端为进水端(18),所述凸缘(15)靠近所述滴灌头(1)内部(11)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导水芯(16)的进水端卡设在所述凸缘(15)的顶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头(1)外表面(26)设有凸 起的固定柱(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3)设置在所述滴灌头 (1)外表面(26)的中心。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3)与所述滴灌头(1) 外表面(26)之间设有加强筋(1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芯(16)形状为两头大、中 间小。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 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凸缘(15)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出水口的内侧面,所 述出水口靠近所述滴灌头(1)的外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孔径大于 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导水芯(16)靠近 所述滴灌头(1)外部(12)的一端为出水端(19),所述导水芯(16)的出水端(19)卡设在所 述台阶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导水 芯(16)出水端(19)的宽度,所述第三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水芯(16)出水端(19)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装置还包括储水载体(3), 所述储水载体(3)与所述滴灌头(1)相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载体(3)侧壁设有进气孔 (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滴灌头,所述滴灌头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滴灌头设有贯穿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出水口,所述滴灌头内表面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出水口周向布置,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凸缘形成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设有导水芯,所述导水芯靠近所述滴灌头内部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凸缘靠近所述滴灌头内部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导水芯进水端卡设在所述凸缘的顶端上。本实用新型将水中杂质隔离在所述凸缘外,避免了杂质进入所述出水通道,避免了滴灌头堵塞。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1528571SQ200920306008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0日
发明者王宇 申请人:王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