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保育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31145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保育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虫越冬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五倍子是我国特有的资源昆虫产物,重要的生物医药化工原料。野生五倍子是瘿棉蚜 P^Pemphigidae)五节根蚜亚科iFordinae)的某些类蚜虫,在漆树科(Jaacari/iaceae)盐 肤木属(Mus)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夏寄主树上复叶寄生形成的虫瘿。五倍子蚜虫繁 衍与寄生具有专一性,由不同种类的五倍子蚜虫寄生形成不同的虫瘿,我国已记录的有14 种蚜虫,分别形成14种虫瘿(即五倍子),其中角倍蚜是优势种群之一,形成的角倍产量约占 全国总产量70%。倍蚜属多虫型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全周期和不全周期两种。在全周期的种类中, 又分为同寄主全周期和异寄主全周期两类,倍蚜只有经历异寄主(夏寄主、冬寄主)全周期 生活史才能产结五倍子。自然条件下角倍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夏寄主树上爆裂,成熟 的有翅秋迁蚜飞出,在适宜的冬寄主苔藓上产下若蚜越冬,第二年3 — 4月越冬若蚜发育成 有翅春迁蚜迁飞到夏寄主盐肤木等树上产下雌雄性蚜,性蚜交尾后产下干母,干母在倍树 复叶上寄生形成雏倍。在角倍蚜秋迁和春迁过程中,由于寄主植物、迁飞距离和天气等环境 因素对倍蚜虫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其秋迁期死亡率约为97. 7,春迁期死亡率93 - 96%(《中 国五倍子》,李志国,2008)。在角倍蚜秋迁、春迁过程中只要采取适当的人工保育措施,可大 大提高越冬成活率和繁殖系数,从而大幅度提高致瘿干母虫口密度和五倍子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虫越冬繁殖的技术与方法, 该方法生产成本低,保育效果好,特别适合我国南方五倍子角倍主产区使用推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一种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虫越冬繁殖 的技术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聚酯、聚丙烯、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瓶做养虫瓶,瓶盖有孔,瓶壁1/4高处凿孔以 浙水;
(2)选用膨胀珍珠岩或沙壤土作为植藓载体,选择侧枝匐灯藓、湿地匐灯藓为冬寄主藓
种;
(4)于角倍爆裂前1个月,将已饱和吸水的膨胀珍珠岩装入塑料瓶中,栽入种藓,每瓶 鲜藓用种量1. 25-1. 50g,植藓后置于露天林下,或搭建遮阳网遮阴保湿管理;
(5)采摘已成熟刚爆裂的种倍放入收虫架,收虫架薄膜覆盖仅一面透光,利用倍蚜趋光 性收集迁飞的秋迁蚜,每天下午4 - 5时将当天收集的秋迁蚜成虫装入植藓瓶内,每瓶装秋 迁蚜50 - 100头,瓶口用尼龙网覆盖橡皮筋扎紧;
(6)装瓶秋迁蚜在瓶内苔藓上产下若蚜,若蚜在藓枝上叶腋间取食后吐白腊丝,5- 7 天形成白腊球越冬,越冬期保持瓶内湿度60-75%。(7)第二年2月中下旬瓶内越冬若蚜开始发育成4龄有翅蚜,先后在腊球外蜕皮羽
3化为春迁蚜,此时去掉瓶口尼龙网,盖上有孔瓶盖,并将养虫瓶挂放在夏寄主盐肤木第一枝 秆下助迁。步骤(1)中,养虫瓶大小为长X宽X高=120*120*100mm,口径70mm。步骤(2)中,膨胀珍珠岩或沙壤土装入塑料瓶中的高度为瓶高的50%。塑料瓶在春迁蚜迁飞后,秋季可再人工助放角倍蚜重复使用。本发明是基于倍蚜异寄主全周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生态系统要素的基本要求,针 对瘿外世代最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关键环节,采取选用优良冬寄主种藓,通过塑料瓶植藓 饲养越冬蚜虫,春天挂瓶上树等人工保育措施仿生栽培。经试验证实,本方法比场地植藓养 虫工序简单,材料可重复利用,对提高角倍蚜越冬存活率和繁殖系数效果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虫越冬繁殖的技术与方法,具体步骤为
1、准备养虫瓶选用聚酯(PET)、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材质的塑料瓶做养虫瓶, 保温保湿效果好,可防天敌入侵,又可重复利用。塑料瓶外型为六角瓶或圆形灯笼瓶,长X 宽X高120*120*100mm,口径70mm,瓶盖有孔,瓶壁1/4高处凿孔以浙水;
2、准备植藓载体苔藓生长主要对湿度和温度敏感,选用膨胀珍珠岩作为植藓载体,重 量轻,易搬运,保水隔热性能好。无珍珠岩的地方可用沙壤土做植藓载体;
3、采集种藓倍蚜取食具有一定的专一性,角倍蚜选择侧枝匐灯藓、湿地匐灯藓等优良 冬寄主藓种为宜,藓种种源可在适生区就地采择,需由有经验、能识别的倍农采集,防止误 采错种,影响寄生。4、装料植藓于角倍爆裂前1个月装料植藓。将已饱和吸水的膨胀珍珠岩装入塑 料瓶中,装填高等为瓶高50% ;栽入种藓,每瓶鲜藓用种量1. 25-1. 50g,用种量过大苔藓个 体生长纤细影响寄生效果。植藓后置于露天林下,或搭建遮阳网遮阴保湿管理;
5收虫放虫待秋季角倍成熟,瓶内苔藓生长覆盖面积达80%以上时即可收虫装瓶。 采摘已成熟刚爆裂的种倍放入收虫架,收虫架薄膜覆盖仅一面透光,利用倍蚜趋光性收集 迁飞的秋迁蚜。每天下午4 - 5时将当天收集的秋迁蚜成虫装入植藓瓶内,每瓶装秋迁蚜 50 — 100头,瓶口用80目尼龙网覆盖橡皮筋扎紧,防秋迁蚜逃逸和天敌入侵;
6越冬管理装瓶秋迁蚜在瓶内苔藓上产下若蚜,若蚜在藓枝上叶腋间取食后吐白腊 丝,5 — 7天形成白腊球越冬,越冬期只要保持瓶内湿度即可。7、春季放蚜第二年2月中下旬瓶内越冬若蚜开始发育成4龄有翅蚜,先后在腊球 外蜕皮羽化为春迁蚜。此时去掉瓶口尼龙网,盖上有孔瓶盖,并将养虫瓶挂放在夏寄主盐肤 木第一枝秆下助迁。3月中旬一 4月中旬,春迁蚜就近迁飞到倍树皮上产下性蚜,性蚜交尾 后雌蚜怀育约1月产下干母,干母在倍树复叶上寄生致瘿成倍;
8、养虫瓶回收利用挂瓶春迁蚜迁飞后,若倍林温湿度适宜,瓶内苔藓长势正常,秋季 可再人工助放角倍蚜重复使用。若瓶内苔藓长势不好或杂藓蔓延,可将瓶收回重复利用; 实施例2
聚酯塑料瓶人工保育角倍蚜越冬繁殖试验
42009年8月30日,在张家界贸源五倍子专业生产合作社基地上,选用不同形状、不同规 格的聚酯瓶(PET)四种
A 450ml 南瓜瓶,口径 70mm,长 X 宽 X 高(mm) :100*100*94 B 400ml 灯笼瓶,口径 56mm,长 X 宽 X 高(mm) :95*95*90 C 450ml 六角瓶,口径 70mm,长 X 宽 X 高(mm) :92*90*105 D 550ml 异形四方瓶,口径 70mm,长 X 宽 X 高(mm) =82*82*114 每种养虫瓶各100个,顺序排列。每种瓶分别装入吸水膨胀珍珠岩(1)和湿润沙壤土 (2)各50瓶,用量至瓶体积一半。每瓶植入就地采集的侧枝葡灯藓1.2 — 1.5g(鲜重),浇 定根水,盖遮阳网。植藓后一周观察瓶内苔藓均长出新叶,35天大部分瓶内苔藓长满。10 月10日取成熟种倍收集的秋迁蚜成虫装入塑料杯内,用鸡毛取蚜虫放入植藓瓶内,每瓶装 秋迁蚜50头,瓶口用80目尼龙网覆盖橡皮筋扎紧,常规管理,保持湿度,自然越冬,至第二 年春迁蚜羽化时,每处理随机取样5瓶调查春迁蚜羽化数,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聚酯、聚丙烯、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瓶做养虫瓶,瓶盖有孔,瓶壁1/4高处凿孔以 浙水;(2)选用膨胀珍珠岩或沙壤土作为植藓载体,选择侧枝匐灯藓、湿地匐灯藓为冬寄主藓种;(4)于角倍爆裂前1个月,将已饱和吸水的膨胀珍珠岩装入塑料瓶中,栽入种藓,每瓶 鲜藓用种量1. 25-1. 50g,植藓后置于露天林下,或搭建遮阳网遮阴保湿管理;(5)采摘已成熟刚爆裂的种倍放入收虫架,收虫架薄膜覆盖仅一面透光,利用倍蚜趋光 性收集迁飞的秋迁蚜,每天下午4 - 5时将当天收集的秋迁蚜成虫装入植藓瓶内,每瓶装秋 迁蚜50 - 100头,瓶口用尼龙网覆盖橡皮筋扎紧;(6)装瓶秋迁蚜在瓶内苔藓上产下若蚜,若蚜在藓枝上叶腋间取食后吐白腊丝,5- 7 天形成白腊球越冬,越冬期保持瓶内湿度60-75% ;(7)第二年2月中下旬瓶内越冬若蚜开始发育成4龄有翅蚜,先后在腊球外蜕皮羽化为 春迁蚜,此时去掉瓶口尼龙网,盖上有孔瓶盖,并将养虫瓶挂放在夏寄主盐肤木第一枝秆下 助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养虫瓶大小为长X宽X高=120*120*100mm,口径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膨胀珍珠岩或沙壤土装入塑料瓶中的高度为瓶高的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越冬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 瓶在春迁蚜迁飞后,秋季可再人工助放角倍蚜重复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保育五倍子角倍蚜虫越冬繁殖的方法,是基于倍蚜异寄主全周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生态系统要素的基本要求,针对瘿外世代最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关键环节,选用膨胀珍珠岩或沙壤土作为植藓载体,通过塑料瓶植藓饲养越冬蚜虫,春天挂瓶上树等人工保育措施仿生栽培。本方法比场地植藓养虫工序简单,材料可重复利用,角倍蚜的越冬存活繁殖率可提高65.76~69.04倍。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1999337SQ2010105789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卢成英, 文礼章, 汤先赤, 汤赫, 王文茂, 胡冬寒, 胡双三, 赵君, 陈生国 申请人:张家界奥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