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8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豆芽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产豆芽的方法一般是人工方法用发芽槽(罐),众所周知,生产豆芽 要求天天用清水冲洗,冲洗过豆芽的水白白跑掉,这样不但费时费力,浪费水源,而且,不便 于规模化生产,因为它外观不美,更适用于家庭化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豆芽机,它美观,自动 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反复搬动,它省工省力,经冲洗过豆芽的水方便的收集再用,从而节 约水源,它不仅适用于家庭化生产,而且,更适用于工厂化生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豆芽机,包括发芽槽,所述的发 芽槽上部插接分水槽,在分水槽上部设置上水槽,发芽槽下部插接下水槽,所述的分水槽底 部均布的水孔,分水槽中设置杠杆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的杠杆设置在平衡轴之上,平衡轴 水平放置在分水槽内其两端并与分水槽的侧帮固定;杠杆的两端分别固接集水槽和配重, 所述的上水槽下部的落水管与集水槽上下相接,所述的发芽槽的底部均布通水孔。所述的集水槽为三角斗形槽,在三角斗形槽的上部设置定位钮。本实用新型它美观,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反复搬动,它省工省力,经冲洗过 豆芽的水方便的收集再用,从而节约水源,它不仅适用于家庭化生产,而且,更适用于工厂 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置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自动豆芽机,如图1所示,它包括发芽槽3,所述的发芽槽3上部插接分水槽 2,在分水槽2上部设置上水槽1,发芽槽3下部插接下水槽5,所述的分水槽2底部均布的 水孔201,分水槽2中设置杠杆机构4,所述的杠杆机构的杠杆4设置在平衡轴402之上,平 衡轴402水平放置在分水槽2内,且其两端并与分水槽2侧帮固接;杠杆4两端分别固接集 水槽403和配重401 ;所述的上水槽1下部的落水管101与集水槽403上下相接,所述的发 芽槽3的底部均布通水孔301。所述的集水槽403为三角斗形槽,在三角斗形槽的上部设置定位钮202。使用情况[0013]首先,将泡发好的豆子,均勻放置在发芽槽3内,在上水槽1内放入清水即可。这 样,上水槽1的清水通过小的落水管101流入集水槽403内,当集水槽403的清水重量超过 配重401的重量后,集水槽403在杠杆作用下向下翻转,清水掉入分水槽2中,经分水槽2 底部均布的水孔201均勻撒向发芽槽3内泡发好的豆子上,这样泡发好的豆子得到清水后, 不断生长,直到成长所需要的豆芽为至。将分水槽2及上水槽1拿掉,将豆芽取出即可。它适于家底化生发豆芽。它美观,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反复搬动,它省工省 力,经冲洗过豆芽的水方便的收集再用,从而节约水源。实施例2设置水循环利用装置的自动豆芽机,如图2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下水槽5底部设置带阀的污水口 501,水槽5通过连管502与集水槽 6连通,水泵7设置在集水槽6下部,吸水管701 —端连通水泵7出水口,另一端设置喷头 7012,喷头7012设置在上水槽1上部。吸水管701设置节门7011。本实施例2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反复搬动,它省工省力,经冲洗过豆芽的水 方便的收集再用,从而节约水源。适于大型工厂化生发豆芽。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豆芽机,包括发芽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芽槽(3)上部插接分水槽(2),在分水槽(2)上部设置上水槽(1),发芽槽(3)下部插接下水槽(5),所述的分水槽(2)底部均布的水孔(201),分水槽(2)中设置杠杆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的杠杆(4)设置在平衡轴(402)之上,平衡轴(402)水平放置在分水槽(2)内其两端并与分水槽(2)的侧帮固定;杠杆(4)的两端分别固接集水槽(403)和配重(401),所述的上水槽(1)下部的落水管(101)与集水槽(403)上下相接,所述的发芽槽(3)的底部均布通水孔(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槽(403)为三角斗形槽, 在三角斗形槽的上部设置定位钮(202)。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豆芽机,包括发芽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芽槽上部插接分水槽,在分水槽上部设置上水槽,发芽槽下部插接下水槽,所述的分水槽底部均布的水孔,分水槽中设置杠杆机构,所述的杠杆机构的杠杆设置在平衡轴之上,平衡轴水平放置在分水槽内其两端并与分水槽的侧帮固定;杠杆的两端分别固接集水槽和配重,所述的上水槽下部的落水管与集水槽上下相接,所述的发芽槽的底部均布通水孔。本实用新型美观,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反复搬动,它省工省力,经冲洗过豆芽的水方便的收集再用,从而节约水源,它不仅适用于家庭化生产,而且,更适用于工厂化生产。
文档编号A01G31/06GK201617070SQ20102012138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杨维军 申请人:杨维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