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6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中一般不包括行走离合器,而是将行走离合 器设置在变速箱内。将行走离合器设置在变速箱中的不足之处是换档时,离合器的拨叉拨 动齿轮轴向移动时,容易产生冲击和卡滞,由此会出现乱档或跳档的不良现象,致使换档动 作不滑快。其次,这种结构还使插秧机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制造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将原来 设置在变速箱中的行走离合器设置在该摆动装置中,可以使插秧机的整机结构简单、紧凑, 而且离合滑块,克服了卡滞现象,并便于制造和维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予以实现的技 术方案是该摆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摆动驱动轴,所述摆动驱动轴的输出端通过一 对锥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轮轴,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行走离合器,所述行走离合器的 一端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走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驱动轴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行走离合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的行走离合毂及设置在一行走离合拨叉杆上 的行走离合拨叉;所述行走离合毂的外周上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凹槽,所述行走离合拨叉的 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拨块;所述行走离合拨叉杆上外露于外壳的端部设置有 旋转手柄;所述摆动驱动轴与变速箱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摆动驱动轴和所述变速 箱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行走离合锥齿轮;所述行走离合锥齿轮和所述行走离合 毂的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凸起和凹槽;所述摆动驱动轴的输出端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 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结管,所述联结管与所述摆动驱动轴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端 的轴面之间为花键联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与现有技术中不带有行走离合的摆动 装置比较,其有益效果是,其结构更加紧凑,换档滑快,所产生的冲击小,并且无卡滞现象, 而且便于制造与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摆动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外壳中离合器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行走离合毂3的轴向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11]1.外壳2.行走离合拨叉3.行走离合毂[0012]4.行走离合轴锥齿轮5.变速箱输出轴6.摆动轴锥齿轮[0013]7.摆动驱动轴8.联结管9.传动轴锥齿轮[0014]10.轮轴锥齿轮11.轮轴12 行走离合拨叉杆[0015]13、14.密封圈15.密封垫16.密封盖17.旋转手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 内的摆动驱动轴7,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出端通过一对锥齿轮传动副9、10将动力传递给 轮轴1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入端连接有行走离合 器,所述行走离合器的一端与变速箱的输出轴5连接,所述行走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摆 动驱动轴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走离合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的行走离合毂及设 置在一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上的行走离合拨叉2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变速箱输出轴5 与行走离合毂3两者之间的离合通常采用相邻端面上凸起33和凹槽32的配合来实现;所 述行走离合毂3的外周上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凹槽31,所述行走离合拨叉2的端部设置有分 别与所述凹槽31配合的拨块;所述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上外露于外壳1的端部设置有旋转 手柄;所述摆动驱动轴7与变速箱输出轴5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摆动驱动轴7和所述变速 箱输出轴5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行走离合锥齿轮4、6 ;所述行走离合锥齿轮4和所述 行走离合毂3的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凸起33和凹槽32 ;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出端 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9、10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结管8,所述联结管8与所述摆动驱动轴 7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9、10的输入端的轴面之间为花键联接。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1上 设置有行走离合拨叉杆12的支撑孔,所述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与所述支撑孔之间设置有密 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采用密封圈13、14。所述外壳1与壳体端盖构成密封的壳体;所述外壳 1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行走离合拨叉2的加工,一般可以采用在一个套筒上 焊接一个弧形拨叉件,该拨叉件的两端部均焊接有一拨块;安装时,行走离合拨叉2的套筒 固定连接在行走离合拨叉杆12,而且,行走离合拨叉2上的每个拨块嵌在如图4所示的行走 离合毂3外表面上的凹槽31中。上述具有离合器结构的摆动装置的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通过转 动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上外露于外壳1端部的旋转手柄,控制行走离合器的离合。如图3所 示,旋转手柄17带动行走离合拨叉2上的套筒旋转,进而通过嵌在行走离合毂3凹槽中的 行走离合拨叉2上每个拨块带动行走离合毂3在其轴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所述行走离合毂 3与所述行走离合锥齿轮4侧面凸起和凹槽的脱离或啮合。当行走离合毂3与变速箱输出 轴5相啮合作用时,动力转矩经发动机传递到行走离合毂3,行走离合毂3通过端面凸起和 凹槽相啮合传动的行走离合锥齿轮4,通过常啮合锥齿轮副4、6把转矩传递给摆动驱动轴 6,摆动驱动轴6通过花键副把转矩传递给传动轴锥齿轮9,传动轴锥齿轮9通过常啮合齿轮 副9、10把转矩传递给轮轴11,最后输出动力驱动车轮。[0021]综上,本实用新型摆动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在外壳内设置有离合器。即在所述外 壳1上沿径向开有两个支撑通孔,在该支撑孔内装有行走离合拨叉杆12,所述行走离合拨 叉杆12的两端与壳体接触的回转面之间分别装有一个密封圈13、14。所述外壳1的一侧轴 向有一个开口,该开口上安装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密封垫15和密封盖16。该开口实现了对 壳体内行走离合器的防护和维修。本实用新型将原来设置在变速箱中的行走离合器设置在摆动装置的外壳中,可以 使插秧机的整机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离合滑块,克服了卡滞现象,并便于制造和维修。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 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摆动驱动轴(7),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出端通过一对锥齿轮传动副(9、10)将动力传递给轮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一行走离合器,所述行走离合器的一端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走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走离合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的行走离合毂及设置在一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上的行走离合拨叉(2);所述行走离合毂(3)的外周上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凹槽,所述行走离合拨叉(2)的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拨块;所述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上外露于外壳(1)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摆动驱动轴(7)与变速箱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摆动驱动轴(7)和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行走离合锥齿轮(4、6);所述行走离合锥齿轮(4)和所述行走离合毂(3)的侧面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凸起和凹槽;所述摆动驱动轴(7)的输出端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9、10)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结管(8),所述联结管(8)与所述摆动驱动轴(7)和所述锥齿轮传动副(9、10)的输入端的轴面之间为花键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 设置有行走离合拨叉杆(12)的支撑孔,所述行走离合拨叉杆(12)与所述支撑孔之间设置 有密封圈(13、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 端盖构成密封壳体;所述外壳(1)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扶式插秧机的摆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摆动驱动轴,摆动驱动轴的输出端通过一对锥齿轮传动副将动力传递给轮轴,外壳内设置有一行走离合器,其一端与变速箱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摆动驱动轴输入端连接;行走离合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的行走离合毂及设置在一行走离合拨叉杆上的行走离合拨叉;行走离合毂的外周上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凹槽,行走离合拨叉的端部设置有分别与凹槽配合的拨块;行走离合拨叉杆上外露于外壳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摆动驱动轴输出端和锥齿轮传动副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结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行走离合器设置在摆动装置外壳中,使整机结构简单、紧凑,离合滑块,无卡滞现象,便于制造和维修。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709118SQ201020171549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建军, 张帆, 张琦, 李建华, 田春霞 申请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