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

文档序号:11854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人类活动如拦河建坝、围湖造田、交通航运以及海岸工程等的增多,水生动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存条件不断恶化。 致使我国水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据估计,目前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水生动物数量平均每年增加约20种。长江江豚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中,目前种群数量仅约1800头,极度濒危。鉴于长江干流及大型通江湖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原地保护长江江豚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困难。因此,迁地保护和在人工环境中繁殖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在这些环境中繁殖出的江豚作为补充个体或群体,逐步地释放到长江及通江湖泊中,以补充该物种的自然群种,避免物种灭绝。以前,有关使用管材构成的框浮游在水面附近,从该框悬挂保持有底的网,在该网内养殖鱼类,该网于具有耐水性的捕鱼网相同,使用将尼龙和聚丙烯等化学纤维编织成的网,力图养殖网箱的轻量化。但上述那样的化纤网刚性低,不能对养殖网箱赋予足够的形态保持性和设置稳定性,由于水流、潮流、波浪等原因,海水网箱容易发生急剧的容积变化和摆动,养的鱼受到过度刺激,妨碍其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它能够不受水流、潮流、波浪等的影响,保持养殖网箱的形态保持性和设置稳定性,帮助江豚的生长发育。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所述网箱包括金属框架及两个并列的独立网衣围成的箱体,箱体之间用人行栈道连接,框架设有浮力装置,箱体底部四个角设有沉子,网箱四周设置固定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采用60股软料尼龙网,网衣长10m、宽10m、深5m、网目6cm,或者是网衣长10m、宽10m、深7m、网目8cm,所述两个并列箱体之间用1. 宽的人行栈道连接;所述框架是8cm的角钢焊接成长23. 6m、宽14. 4m的长方形;所述浮力装置采用底面直径0. 5m、高1. Om的圆柱形聚苯乙烯泡沫,每个间距1. Om ;所述沉子为混凝土浇筑成的圆锥体,每个重IOkg ;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网箱四周的8个铁锚,且通过至少长50m的聚乙烯绳与网箱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最前端设置长6m、宽: 的救护平台,且网箱与岸边通过长50m、宽1. 6m的浮式栈桥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声音驱赶配合围网捕捞的方式捕捉江豚;
2)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3)采用野外暂养,人工投食的方式驯化江豚适应网箱的养殖环境;4)网箱饲养,日常清洁管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江豚的地形是水深在15m之内,水流速度小于1. Om/ s的大回水区,河床平坦的水域;捕捉江豚的时间是3-4月或11-12月的枯水季节;所述声音驱赶是利用机动船的发动机噪声和敲击声驱赶江豚进入预先选定的捕豚区域;所述围网捕捞是两艘主放网船相背快速下网包围江豚群体,且同时另两条快艇在网片未合拢区域来回快速移动以形成水下声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选择适合网箱饲养的江豚年龄为1.5-3. 5岁,或体长 115-130cm ;或体重/体长为0. 29-0. 35 ;或最大体围/体长为0. 65-0. 7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根据江豚的身体大小制作一个防水无盖内壁衬以塑料布的木箱,或内衬海绵垫的塑料箱,箱体大小以保证江豚与箱壁之间有20cm以上的间隙为宜,箱底铺放泡沫塑料衬垫;制作一个担架,布料以细帆布为宜,在鳍肢及肛门部位开孔,以便让鳍肢伸出并方便在运输过程中排便,运输过程中需将担架固定在木箱内,防止晃动,在江豚身体背侧覆盖一层用水浸润的棉布,露出江豚的头部鼻孔,垫高头部,在鳍肢、吻端处抹上由软膏和氧化锌配成的油膏,防止皮肤干裂;还要设置一个自动喷水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不断把水洒到江豚躯体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野外刚刚捕获的江豚首先需要在野外进行暂养驯化,使其能够适应熟悉网箱养殖环境,适应人工投喂的冰冻或新鲜的饵料鱼,建立条件反射;所述人工投食的饵料鱼由剪掉尾鳍或胸鳍的小活鱼逐渐换成冰冻的新鲜鱼,投喂频次由每隔1-2 小时投食一次逐渐降至每天3次,并且逐渐增加每次投食量;当江豚适应投喂饵料后,进行定点定时投喂,通过强化,江豚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到摄食时间就会到固定喂食点等候进食,如果江豚能够正常进食,且每天进食量在2-3kg时就可以认为江豚已经建立了对投喂饵料鱼的条件反射,并开始适应网箱的饲养环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网箱周围的水质,将其与长江石首江段的水质进行比较, 两者的主要理化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保持网箱内水质稳定;选用贝氏餐(Hemiculter bleekeri)作为江豚的饵料的首选鱼种,大部分季节主要选用长度小于IOcm的新鲜贝氏餐投喂,另外添加投喂适量鲫鱼或短颂鲚;所述饲养的饵料鱼在投食前用食盐水消毒5分钟, 且每周1-2次,每次5-8尾鱼腹中添加维生素;夏季投食时间是7 00-7 30、11 30-12 00、 18:00-18:30,冬季投食时间是 7:30-8:00、11:30-12:00、17:30-18:00,每次投食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江豚的喂食量应控制在,水温18°C以下时,每餐在1.2-1.5KG/头,水温 18-25°C时,每餐在1. 0-1. 2KG/头,水温25°C以上时,每餐在0. 8-1. OKG/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不受水流、潮流、波浪等的影响,保持养殖网箱的形态保持性和设置稳定性,帮助江豚的生长发育,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中动物的适应驯化以及软释放过程中的野外驯化提前储备了关键技术,使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更趋成熟和完整。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中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框架1、箱体2、人行栈道3、浮力装置4、沉子5、固定装置6。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所述网箱包括金属框架1及两个并列的独立网衣围成的箱体2,箱体2之间用人行栈道3连接,框架1设有浮力装置4,箱体2底部四个角设有沉子5,网箱四周设置固定装置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2采用60股软料尼龙网,网衣长10m、宽10m、深5m、 网目6cm,或者是网衣长10m、宽10m、深7m、网目8cm,所述两个并列箱体2之间用1. 宽的人行栈道3连接;所述框架1是8cm的角钢焊接成长23. 6m、宽14. 4m的长方形;所述浮力装置4采用底面直径0. 5m、高1. Om的圆柱形聚苯乙烯泡沫,每个间距1. Om ;所述沉子5为混凝土浇筑成的圆锥体,每个重IOkg ;所述固定装置6为设置在网箱四周的8个铁锚,且通过至少长50m的聚乙烯绳与网箱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2的最前端设置长6m、宽;^的救护平台,且网箱与岸边通过长50m、宽1. 6m的浮式栈桥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声音驱赶配合围网捕捞的方式捕捉江豚。在江豚经常活动的水域采用多艘船只,发动机小于50马力,进行搜索,发现后进行近距离跟踪,即离江豚100-200m。捕捉江豚的地形是水深在15m之内,水流速度小于1. Om/s的大回水区,河床平坦,
且无突出障碍物等。捕捉江豚的时间是3-4月或11-12月的枯水季节。所述声音驱赶是利用多条机动木船的发动机噪声和敲击声形成水下声屏障,驱赶江豚进入预先选定的捕豚区域。所述围网捕捞是江豚群体进入选定的捕豚区域之后,两艘主放网船,通常用快艇或者功率较大的机动渔船,相背快速下网包围江豚群体,且同时另两条快艇在网片未合拢区域来回快速移动以形成水下声屏障以防止江豚逃走。形成包围圈之后休息片刻让江豚恢复平静,待其平静后切网船放网片分割,逐步缩小包围圈。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范围之后,起网捕豚。如江豚冲网,捕豚队员需立即跳入水中托起江豚,必要时用刀子将网衣割破,防止江豚溺亡。起水时,两人合力将江豚抱出水面,放到渔船上,用担架布将江豚托起,然后用快艇速将江豚转运至提前设置好的围栏内进行暂养观察。江豚的选择江豚的体长和年龄是选择江豚是否适合进行网箱饲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述选择适合网箱饲养的江豚年龄为1. 5-3. 5岁,或体长115-130cm。肥满度指标是判断江豚营养状况的最直观的指标,根据统计的结果,身体健康的未成熟江豚的体重/体长值应该在为0. 29-0. 35之间,冬季稍高,夏季稍低;另一个肥满度指标是最大体围/体长,根据统计的结果,身体健康的未成熟江豚的最大体围/体长值应该在0. 65-0. 70,冬季和夏季有周期性变化。另外,外观指标、行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都是选择合适江豚进行网箱养殖是应该考虑的。2.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根据江豚的身体大小制作一个防水无盖木箱,木箱内壁衬以塑料布或塑料箱内衬海绵垫,箱体大小以保证江豚与箱壁之间有20cm以上的间隙为宜。箱底铺放泡沫塑料衬垫,一方面可以减轻江豚自身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江豚身体的湿润,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震动。制作一个特殊的担架,布料以细帆布为宜,在鳍肢及肛门部位开孔,以便让鳍肢伸出并方便在运输过程中排便。运输过程中需将担架固定在木箱内,防止晃动。在江豚身体背侧覆盖一层用水浸润的棉布,露出江豚的头部鼻孔,稍稍垫高头部,在鳍肢、吻端等处抹上由软膏和氧化锌配成的油膏,防止皮肤干裂。此外,还要设置一个自动喷水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不断把水洒到江豚躯体上。3.采用野外暂养,人工投食的方式驯化江豚。在野外刚刚捕获的江豚首先需要在野外进行暂养驯化,使其能够适应熟悉网箱养殖环境,适应人工投喂的冰冻或新鲜的饵料鱼,建立条件反射。由于刚刚捕获的野生江豚捕食活体食物的习惯还未改变,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将小活鱼剪掉尾鳍或胸鳍,投到江豚正前方,适应以后,则改投冰冻的新鲜鱼。这个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次投喂的数量和剩余量,计算江豚的实际摄食量,并根据每天时间摄入量及时调整投喂量。投喂频次由每隔1-2小时投食一次逐渐降至每天3次,并且逐渐增加每次投食量,引导江豚逐步适应人工投喂的摄食方式。当江豚适应投喂饵料后,进行定点定时投喂,通过强化,江豚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到摄食时间就会到固定喂食点等候进食,如果动物能够正常进食,且每天进食量在2-3kg 时就可以认为江豚已经建立了对投喂饵料鱼的条件反射,并开始适应网箱的饲养环境。4.网箱饲养,日常清洁管理。检测网箱周围的水质,将其与长江石首江段的水质进行比较。两者的主要理化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保持网箱内水质稳定。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贝氏餐作为江豚的饵料的首选鱼种,另外,考虑到江豚营养需求的季节性差异和必需氨基酸以及营养盐的平衡,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饵料鱼种类进行搭配使用。大部分季节主要选用长度小于IOcm的新鲜贝氏餐投喂,另外添加投喂适量鲫鱼或短颂鲚。所述饲养的饵料鱼在投食前放入专用的桶中,用食盐水消毒5分钟,且每周1-2 次,每次5-8尾鱼腹中添加维生素;成年江豚每天投食量是其体重的5 % -10 %,但其摄食量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考虑到网箱内水体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江豚对能量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应该对江豚每天的饵料鱼的准备量进行适当、适时的调整。但调整不能过于频繁,以保证江豚每天的营养需求。在初始喂食阶段,以投喂为主,以便吸引江豚靠近特定的喂食台,之后采用手喂的方式,即拎住鱼尾,使鱼头朝向江豚并喂入,每次一尾。一般每天喂食 3 次,夏季投食时间是 7:00-7:30、11: 30-12:00、18:00-18:30,冬季投食时间是7:30-8:00、11:30-12:00、17:30-18:00,每次投食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 江豚的喂食量应控制在,水温18°C以下时,每餐在1. 2-1. 5KG/头,水温18-25°C时,每餐在1. o-l. 2KG/头,水温250C以上时,每餐在0. 8-1. OKG/头。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包括金属框架及两个并列的独立网衣围成的箱体,箱体之间用人行栈道连接,框架设有浮力装置,箱体底部四个角设有沉子,网箱四周设置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60股软料尼龙网,网衣长10m、宽10m、深5m、网目6cm,所述两个并列箱体之间用1. 2m宽的人行栈道连接;所述框架是8cm的角钢焊接成长23. 6m、宽14. 4m的长方形;所述浮力装置采用底面直径0. 5m、高1. Om的圆柱形聚苯乙烯泡沫,每个间距1. Om ;所述沉子为混凝土浇筑成的圆锥体,每个重IOkg ;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网箱四周的8个铁锚,且通过至少长50m的聚乙烯绳与网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60股软料尼龙网,网衣长10m、宽10m、深7m、网目8cm,所述箱体之间用1. ^ii宽的人行栈道连接; 所述框架是8cm的角钢焊接成长23. 6m、宽14. 4m的长方形;所述浮力装置采用底面直径 0. 5m、高1. Om的圆柱形聚苯乙烯泡沫,每个间距1. Om ;所述沉子为混凝土浇筑成的圆锥体, 每个重IOkg ;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网箱四周的8个铁锚,且通过至少长50m的聚乙烯绳与网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最前端设置长6m、宽: 的救护平台,且网箱与岸边通过长50m、宽1. 6m的浮式栈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声音驱赶配合围网捕捞的方式捕捉江豚;2)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3)采用野外暂养,人工投食的方式驯化江豚适应网箱的养殖环境;4)网箱饲养,日常清洁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江豚的地形是水深在15m之内,水流速度小于1. Om/s的大回水区,河床平坦的水域;捕捉江豚的时间是3-4月或11-12月的枯水季节;所述声音驱赶是利用机动船的发动机噪声和敲击声驱赶江豚进入预先选定的捕豚区域;所述围网捕捞是两艘主放网船相背快速下网包围江豚群体,且同时另两条快艇在网片未合拢区域来回快速移动以形成水下声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适合网箱饲养的江豚年龄为1. 5-3. 5岁,或体长115-130cm ;或体重/体长为0. 29-0. 35 ;或最大体围/体长为0. 65-0. 7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根据江豚的身体大小制作一个防水无盖内壁衬以塑料布的木箱,或内衬海绵垫的塑料箱,箱体大小以保证江豚与箱壁之间有20cm以上的间隙为宜,箱底铺放泡沫塑料衬垫;制作一个担架,布料以细帆布为宜,在鳍肢及肛门部位开孔,以便让鳍肢伸出并方便在运输过程中排便,运输过程中需将担架固定在木箱内,防止晃动,在江豚身体背侧覆盖一层用水浸润的棉布,露出江豚的头部鼻孔,垫高头部,在鳍肢、吻端处抹上由软膏和氧化锌配成的油膏,防止皮肤干裂;还要设置一个自动喷水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不断把水洒到江豚躯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野外刚刚捕获的江豚首先需要在野外进行暂养驯化,使其能够适应熟悉网箱养殖环境,适应人工投喂的冰冻或新鲜的饵料鱼,建立条件反射;所述人工投食的饵料鱼由剪掉尾鳍或胸鳍的小活鱼逐渐换成冰冻的新鲜鱼,投喂频次由每隔1-2小时投食一次逐渐降至每天3次,并且逐渐增加每次投食量;当江豚适应投喂饵料后,进行定点定时投喂,通过强化,江豚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到摄食时间就会到固定喂食点等候进食,如果江豚能够正常进食,且每天进食量在 2_3kg时就可以认为江豚已经建立了对投喂饵料鱼的条件反射,并开始适应网箱的饲养环^Mi 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网箱周围的水质,将其与长江石首江段的水质进行比较,两者的主要理化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差异, 保持网箱内水质稳定;选用贝氏餐作为江豚的饵料的首选鱼种,大部分季节主要选用长度小于IOcm的新鲜贝氏餐投喂,另外添加投喂适量鲫鱼或短颂鲚;所述饲养的饵料鱼在投食前用食盐水消毒5分钟,且每周1-2次,每次5-8尾鱼腹中添加维生素;夏季投食时间是 700-7:30,11:30-12:00、1800-1830,冬季投食时间是 730-8:00,11:30-1200、 17:30-18:00,每次投食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江豚的喂食量应控制在,水温18°C以下时, 每餐在1.2-1.5KG/头,水温18-25°C时,每餐在1. 0-1. 2KG/头,水温25°C以上时,每餐在 0. 8-1. OKG/ 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提供一种利用网箱养殖江豚的方法,所述网箱包括金属框架及两个并列的独立网衣围成的箱体,箱体之间用人行栈道连接,框架设有浮力装置,箱体底部四个角设有沉子,网箱四周设置固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采用声音驱赶配合围网捕捞的方式捕捉江豚;采用半干运输法运送江豚;采用野外暂养,人工投食的方式驯化江豚适应网箱的养殖环境;网箱饲养,日常清洁管理。它能够不受水流、潮流、波浪等的影响,保持养殖网箱的形态保持性和设置稳定性,帮助江豚的生长发育。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318575SQ2011102443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高道斌, 龚成 申请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