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育苗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潮汐式育苗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潮汐式育苗槽。
背景技术
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但是这些育苗方式往往会受到设备简陋和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成本高等问题。为了摆脱传统农业设备简陋、恶劣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利因素,无土育苗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目前,无土育苗凭借不受季节环境限制、成活率高、早熟性好、利于根系发育、并且可减少劳动强度等诸多优势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土育苗虽然有效地避免了恶劣自然环境对幼苗的影响,但是现有的无土育苗系统却十分不稳定,并且水资源消耗较大现有的无土育苗技术采用的开放体系,大量的水分由于蒸发作用而浪费,且很难控制体系相对湿度,因此容易使植物叶面产生水膜,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妨碍了蒸腾拉力从根部吸收营养元素。另外,幼苗根部的水气含量也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植物根系长期处于营养液中,抑制了根部对氧气的有效吸收,使幼苗因缺氧而造成生长不良现象,甚至死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式育苗槽,其通过改进育苗槽的结构,使营养液及水适时的流进或 流出,有效地提高营养液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边,所述槽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槽面上还设置有溢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上方具有第一高度,该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 且低于所述槽边。
进一步地,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小孔中的一部分连接进水管,另一部分连接出水管。
优选地,连接进水管的小孔的数量多于连接出水管的小孔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槽面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头或连接软管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过溢水孔和环形凹槽底端设置的小孔连通而成为循环体。
本发明的潮汐式育苗槽为循环系统,一方面,可避免蒸发带来的浪费,有效的提高营养液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根据幼苗生长需要,适时的流进或流出所需的营养液及水分供液时,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供应营养液及水分,回 液后,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提供氧气,因此这种系统育苗稳定,不会因缺氧而造成生长不良 现象。


图1为本发明的潮汐式育苗槽一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沿A-A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截面示意图在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截面示意图在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沿B-B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潮汐式育苗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沿E-E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截面示意图在F处的放大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2和位于所述槽面2四周的槽边3,槽边 的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槽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1,所述凹槽1低于所述槽面2,如图2和图 5所示,所述凹槽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小孔4,其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槽面2上还设 置有溢水孔5,图3更加清晰地表示出溢水孔的结构。本发明的潮汐式育苗槽是根据落差原理设计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育苗槽,其供液方 式与海水涨潮与退潮相似,所以叫潮汐式育苗槽。应用时,育苗槽槽面上放置育苗穴盘,营 养液由储液池泵出,由供液管通过凹槽1的底部设置的一些小孔4 (出水孔)注入育苗槽, 育苗槽内液面上升,直到上升至槽面2高度,育苗穴盘中栽培幼苗即可从育苗槽吸取营养 液。随着储液池持续供液,多余的营养液从溢水孔5排出育苗槽。回液时,凹槽1的底部设 置的一些小孔4作为回水孔,使营养液回流到储液池,这样育苗槽形成一个循环体为育苗 穴盘循环供应营养液或水。本发明的潮汐式育苗槽可形成循环系统循环供应营养液及水分,这样避免了蒸发 带来的浪费,有效的提高营养液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这种的封闭系 统较容易控制系统的相对湿度,更易保持叶面干燥,有效避免植物叶面产生水膜,使叶片接 受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促使蒸腾拉力从根部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促进幼苗生长。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不,所述溢水孔5在所述槽面2上方具有第一闻 度,该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2,且低于所述槽边3。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为所述槽边的高 度的一半。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溢水孔5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应用时,育苗穴盘需要从育苗槽内吸收营养液或水分,因此供液过程中育苗槽内 的液面需要达到槽面2的高度以供育苗穴盘吸取,所以溢水孔5需要保证一定的高度;但是 育苗穴盘内的幼苗根系不能长期浸在液面下,因为幼苗的发育还需要氧气。在持续的供液过程中,当液面高于溢水孔5高度时,营养液或水分就会通过溢水孔5排出育苗槽,这样育苗穴盘不会完全浸在营养液中位于苗床最低处的育苗槽内液面最先达到溢水孔高度,最先溢流,但该育苗槽的进水孔多于溢流孔,随着持续供液,各个育苗槽内液面均会达到同一个高度,保证了其它育苗槽内的液面高度,此时关闭供液管阀门,关掉供液泵,保持育苗槽内液面,直至各个育苗穴盘内栽培基质达到最佳灌溉条件时打开供液泵即可回流。由此,不难看出适宜的溢水孔5的高度是维持育苗槽水气平衡的关键。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也需具有一定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各类连接管与育苗槽相连。
本发明潮汐式育苗槽是一种可实行定时给水施肥的育苗结构,其可根据幼苗生长需要,适时的流进或流出所需的营养液及水分供液时,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供应营养液及水分,回液后,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提供氧气,而不必使育苗穴盘长期的浸在液面下,因此本发明可有效地保障幼苗根系的水气平衡,使育苗更稳定,不会因缺氧而造成生长不良现象,进而优化了植物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小孔4中的一部分连接进水管,另一部分连接出水管。优选地,连接进水管的小孔4的数量多于连接出水管的小孔4的数量。
应用时,调整小孔4连接进水管或出水管,及调节水管内的水流的速度,不但可以保障证育苗槽内液体流速的稳定,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育苗槽内液面上升和下降速度。经试验证实采用调整小孔4连接进水管或出水管的方式,效果更佳稳定。当连接进水管的小孔 4的数量多于连接出水管的小孔4的数量,例如三个出水孔供液,最终由一个回水孔回流, 这样使育苗槽的供液量大于出液量,保证营养液面稳定的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为一体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槽面2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由于育苗槽需要为育苗穴盘长期循环供应营养液或水等液态物质,因此采用一体结构,可减少漏液的可能,利于提高其封闭性。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槽面2的底部设置的加强筋可增强育苗槽的强度,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头或连接软管组成一个整体,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过溢水孔和环形凹槽底端设置的小孔连通而成为循环体。
应用时,例如,六个育苗槽可为一组,六个育苗槽平铺成一个平面,相邻两个育苗槽间用连接软管通过连接孔连起来,组成一个整体。每个育苗槽上可以放置三个育苗穴盘, 营养液由储液池泵出,通过供液管注入各个育苗槽,几个育苗槽间是连通的,育苗槽内液面上升,直到上升至槽面2高度,育苗穴盘中栽培介质即可从育苗槽吸取营养液或水分,最末端一个育苗槽的一个小孔作为回水孔,连接软管使营养液回流到储液池,这样在整组育苗槽中营养液形成一个循环体循环供应。随着储液池供液,各个育苗槽内营养液面都会超出槽面2供育苗穴盘吸取,而高于溢水孔5的营养液会通过各个溢水孔排出育苗槽,这样育苗穴盘不会完全浸在营养液中。从溢水孔5流出的营养液通过连接软管承接至育苗穴盘下铺设的回流管中,过滤收集至储液池可以循环利用。供液一定时间后,育苗穴盘充分吸收营养液,此时停止供液,育苗槽内营养液或水慢慢回流至储液池,育苗穴盘内多余的液体也会通过重力作用流至育苗槽进而回流,处于最低处的育苗槽中可能会积存营养液,本育苗槽的环形凹槽则起到了积存剩余营养液的作用,避免了育苗穴盘中的栽培基质长期浸在营养液中,使育 苗穴盘内含水量处于最佳状态。如图1-8所示朝夕式育苗槽结构,每个育苗槽凹槽底端有4个连接孔,应用时多余的连接孔可用软塞塞上。本发明将多个育苗槽可平铺成一个平面,相邻两个育苗槽间用连接软管通过连接孔相连起来,组成一个循环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劳动成本,与采用单一育苗槽育苗相比,还可获得更大的得营养液及水分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潮汐式育苗槽是一种可实行定时给水施肥的育苗结构,其可形成循环系统为育苗穴盘循环供应营养液及水分,其根据幼苗生长需要,适时的流进或流出所需的营养液及水分供液时,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供应营养液及水分,回液后,育苗槽可为植株根系提供氧气,而不必使育苗穴盘长期的浸在液面下,不但避免了蒸发带来的浪费, 有效的提高营养液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和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地保障幼苗根系的水气平衡,使育苗更稳定,不会因缺氧而造成生长不良现象,进而优化了植物生长。另外,这种的封闭系统较容易控制系统的相对湿度,更易保持叶面干燥,有效避免植物叶面产生水膜,使叶片接受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促使蒸腾拉力从根部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促进幼苗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槽面上还设置有溢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式育苗槽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上方具有第一高度,该第一高度高于所述槽面,且低于所述槽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在所述槽面下方具有第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小孔中的一部分连接进水管,另一部分连接出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连接进水管的小孔的数量多于连接出水管的小孔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面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采用承接式插头或连接软管组成一个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汐式育苗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潮汐式育苗槽通过溢水孔和环形凹槽底端设置的小孔连通而成为循环体。
全文摘要
一种潮汐式育苗槽,包括槽面和位于所述槽面四周的槽边,所述槽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低于所述槽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槽面上还设置有溢水孔。通过采用所述育苗槽培育幼苗,一方面,可避免蒸发带来的浪费,有效的提高营养液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根据幼苗生长需要,适时的流进或流出所需的营养液及水分,不会因缺氧而造成生长不良现象。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3004517SQ2011102835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卜崇兴 申请人: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