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杀虫剂,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危害性极大的膜翅目昆虫。该虫有极强的攻击性,除了攻击人类、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带来威胁外,还会攻击其它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另外,红火蚁直接取食植物的种子、根部、嫩芽、果实等,给农业生产造成损 失。红火蚁还直接蛀咬电线、电缆、电器等,导致对公共设施和电子设备造成破坏。此外,红火蚁在农田、城市绿地的发生和危害,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影响着社会公共安全。目前防治红火蚁最有效的方法是毒饵诱杀法,该方法是选择含有作用缓慢的药物或昆虫生长调节剂的颗粒毒饵,让工蚁搬入蚁巢内部,经食物交哺而散布到整个蚁群,达到杀灭蚁群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毒饵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氟虫腈、多杀菌素、吡丙醚、氟虫胺、硫氟磺酰胺、氟磺酰胺、氟虫腈、胺菊酯等。由于红火蚁偏向于寻找蛋白质及脂类含量较高的物质,制作毒饵多采用鱼粉、液态植物油等作为引诱剂。但是,现有技术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普遍存在杀虫效力有限、对周围环境毒副作用强、成本较高且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不利于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杀虫效力有限、对周围环境毒副作用强、成本较高且制备工艺复杂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低毒、成本低且制备工艺简单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提供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杀虫剂原药0.015 0.085%载体40 85%引诱剂14.9I5 59.985%。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中,所述杀虫剂原药为茚虫威原药。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中,所述载体包括面粉或玉米粉。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中,所述引诱剂是红糖、花生油和玉米油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S2:将载体与引诱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颗粒状饵料;
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颗粒状饵料在100 180°C下烘烤15 6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S5:将步骤SI中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步骤S4中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I中,所述有机溶剂是丙酮或乙醇。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I中,所述杀虫剂原药溶液的浓度为 0.15% 0.85%。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2中,所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载体40 85% ;引诱剂14.915 59.985% ;水5 40%。在上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粒径大小为
0.5 2.3mm。实施本发明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毒饵中添加的引诱剂组分引诱力强,经红火蚁搬运入蚁巢后其内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原药可有效作用于红火蚁,从而达到高效杀灭蚁巢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得的毒饵粒径均匀且适合于红火蚁搬运。本发明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引诱力强、高效低毒且成本低,制备该毒饵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杀虫剂原药0.015 0.085% ;载体40 85% ;引诱剂14.915 59.985% ;其中,毒饵的粒径大小为0.5 2.3mm。本发明中所用的载体与引诱剂均为市售产品,可从普通市场购买得到;杀虫剂原药购买自美国杜邦公司。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溶剂购买自深圳天问实业有限公司。需要说明的是,适用于本发明的有机溶剂并不受限于以下列举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意一种(或几种)可溶解杀虫剂原药、挥发性强且毒性小的有机溶剂。实施例1: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6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66.2g面粉与19.9g红糖混合均匀后,加入13.9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大象牌WK60微型颗粒机,下同)中,得到粒径大小为
1.3-2.0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30°C下烘烤6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I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65%。其中,这里所说的“成熟的颗粒状饵料”中的“成熟”是指饵料中的载体与引诱剂成分已经烘烤至熟,可使用且具有很强的引诱力。实施例2: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丙酮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4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59.5g面粉与17.9g红糖和8.9g玉米油混合均匀后,加入13.7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粒径大小为1.8-2.3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50°C下烘烤4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45%。实施例3: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丙酮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8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40.2g面粉与3.5g红糖、6.6g花生油和9.9g玉米油混合均匀后,加入39.8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粒径大小为1.6-1.9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00°C下烘烤3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 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85%。实施例4: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1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74.5g玉米粉与5.2g红糖和15.3g玉米油混合均匀后,加入5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粒径大小为0.5-1.4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80°C下烘烤15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15%。实施例5: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8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85g玉米粉与5.2g红糖和9.715g花生油混合均匀后,加入IO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粒径大小为0.7-1.6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60°C下烘烤2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85%。实施例6: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适量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浓度为0.15%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将40g玉米粉与15.2g红糖、9.715g花生油和35.61g玉米油混合均匀后,力口入7.5ml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将该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粒径大小为
1.7-2.2mm的颗粒状饵料;将颗粒状饵料在140°C下烘烤4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将适量备用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I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杀虫剂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0.015%。以下对根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功效进行验证:
一、本发明配制的饵料的红火蚁田间取食试验试验地点:广东省深圳市某高校荒地;该荒地采用封闭式管理,其内植被主要以禾本科、菊科杂草为主。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4中分别制备的成熟的颗粒状饵料lg,放入80ml监测瓶中;监测瓶距蚁巢IOcm并围绕蚁巢位置呈随机圆形放置;监测瓶朝向蚁巢开口,并平放于地面;在放置60min后收集剩余的成熟的颗粒状饵料,带回称重。选择5个蚁巢进行试验。表I即为实施例1-4中配制的成熟的颗粒状饵料(未添加茚虫葳药剂)的红火蚁取食试验结果。表I红火蚁对实施例1-4中成熟的颗粒状饵料的田间取食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杀虫剂原药0.015 0.085% 载体40 85% 引诱剂14.915 59.9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原药为茚虫威原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面粉或玉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是红糖、花生油和玉米油的至少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中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杀虫剂原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杀虫剂原药溶液,备用; 52:将载体与引诱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继续混合,得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5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加入颗粒机中,得到颗粒状饵料; 54:将步骤S3中制得的颗粒状饵料在1`0(Tl8(TC下烘烤15 6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熟的颗粒状饵料; 55:将步骤SI中的杀虫剂原药溶液均匀喷洒在步骤S4中成熟的颗粒状饵料表面,制得权利要求1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I中,所述有机溶剂是丙酮或乙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I中,所述杀虫剂原药溶液的浓度为0.159ΓΟ.8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粉末状或块状基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载体4(Γ85%;引诱剂14.915 59.985% ;水 5 4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灭红火蚁的毒饵的粒径大小为0.5^2.3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杀虫剂、并公开了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其中,该毒饵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杀虫剂原药0.015~0.085%;载体40~85%;引诱剂14.915~59.985%;其中,毒饵的粒径大小为0.5~2.3mm。根据本发明,毒饵中添加的引诱剂组分引诱力强,经红火蚁搬运入蚁巢后其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原药可有效作用于红火蚁,从而达到高效杀灭蚁巢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得的毒饵粒径均匀且适合于红火蚁搬运。本发明的杀灭红火蚁的毒饵引诱力强、高效低毒且成本低,制备该毒饵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文档编号A01N47/38GK103098815SQ2011103550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江世宏, 陈晓琴 申请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