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53275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世界最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科研、文化和生态价值,其全科植物均为国际公约保护植物,已全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II,在人为破坏以及气候与生态环境改变等因素影响下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开展兰科植物资源保育与开发应用研究。兰科贝母兰属(Cbdo^F/^)植物约2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南缘至大洋洲,中国有26种,主产于西南(李利强,2009),对于贝母兰属植物研究极少见有报道,流苏贝母兰(CbeA^j/^ fimbriata )资源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极度缺乏,造成流苏贝母兰野生资源在人们的漠视中渐趋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流苏贝母兰野生资源渐趋消失但对其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又极少的缺陷,提供一种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可使野生的流苏贝母兰正常生长发育,在10-12月份正常开花,为珍稀物种野生流苏贝母兰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栽培基质按比例取2-4体积份塑料泡沫碎块、4-6体积份陶粒、2-4体积份腐殖土和1-2体积份藓类植物备用,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花盆中,厚度为4-6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30-50%的陶粒和20-40%的腐殖土,然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勻撒于其上,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
(2 )将野生流苏贝母兰栽于栽培基质中,喷施营养液,常规管理。优选的,上述方法中的步骤(1)为按比例取2-4体积份塑料泡沫碎块、4-6体积份陶粒、2-4体积份腐殖土和1-2体积份藓类植物备用,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花盆中,厚度为 5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40%的陶粒和30%的腐殖土,最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勻撒于其上,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最佳的,前述方法中所用的塑料泡沫碎块的体积份为3、陶粒的体积份为4、腐殖土的体积份为2、苔藓植物的体积份为1。在前述方法中,所述塑料泡沫碎块为3CmX5CmX7Cm的塑料泡沫块,陶粒的直径为 3cm。进一步的,前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冬季保证大棚温度在5°C以上, 5-10月份间,在大棚顶部放置一层遮阳网。大棚内空气的湿度为40-70%。在5-9月份期间,每月喷施一次稀释成800倍的MS完全营养液。栽培野生流苏贝母兰所用的花盆的口径为 25-35cm、高20-30cm。所述腐殖土采集于野生流苏贝母兰原生境林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成功的将野生流苏贝母兰移栽于大棚内进行人工栽培驯化,移栽于大棚内的野生流苏贝母兰可正常生长发育,并在10-12月份正常开花,并可成功进行人工授粉结实,为野生流苏贝母兰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1)于冬季收集野生流苏贝母兰,并同时采集野生流苏贝母兰原生境林下的腐殖土。(2)配制栽培基质将塑料泡沫裁剪成3CmX5CmX7Cm的块状,按比例取3体积份的塑料泡沫碎块、4体积份直径为3cm的陶粒、2体积份腐殖土和1体积份苔藓植物备用,在口径为30cm、高25cm的花盆中,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盆底,厚度为5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40%的陶粒和30%的腐殖土,最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勻撒于其上,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3)移栽在移栽前修剪受损根系、叶片,移栽于栽培基质中,喷施一次稀释成800 倍的MS完全营养液(每100 in2喷施20升溶液)。(4)管理冬季保证大棚温度在5°C以上,5-10月份间在大棚顶部放置一层60%黑色遮阳网,同时大棚内空气的湿度为40-70%并保持空气的流通,在5-9月份期间,每月喷施一次稀释成800倍的MS完全营养液(每100 IIf喷施20升溶液)。日常浇水不宜过多,苔藓植物有干旱迹象才可浇水。流苏贝母兰生长发育旺盛,10-12月份正常开花,进行人工授粉并成功结实。
权利要求
1.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栽培基质按比例取2-4体积份塑料泡沫碎块、4-6体积份陶粒、2-4体积份腐殖土和1-2体积份藓类植物备用,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花盆中,厚度为4-6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30-50%的陶粒和20-40%的腐殖土,然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勻撒于其中,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2 )将野生流苏贝母兰栽于栽培基质上,喷施营养液,常规管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按比例取2-4体积份塑料泡沫碎块、4-6体积份陶粒、2-4体积份腐殖土和1-2体积份藓类植物备用,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花盆中,厚度为5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40%的陶粒和30%的腐殖土,最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勻撒于其上,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泡沫碎块的体积份为3、陶粒的体积份为4、腐殖土的体积份为2、苔藓植物的体积份为1。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泡沫碎块为3CmX5CmX7Cm的塑料泡沫块,陶粒的直径为3c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冬季保证大棚温度在5°C以上,5-10月份间,在大棚顶部放置一层遮阳网。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棚内空气的湿度为40-70%。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9月份期间,每月喷施一次稀释成800倍的MS完全营养液。
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的口径为25-35cm、高20_30cm。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土采集于野生流苏贝母兰原生境林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流苏贝母兰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1)配制栽培基质按比例取2-4体积份塑料泡沫碎块、4-6体积份陶粒、2-4体积份腐殖土和1-2体积份藓类植物备用,将塑料泡沫碎块铺于花盆中,厚度为4-6cm,在塑料泡沫上依次撒30-50%的陶粒和20-40%的腐殖土,然后将剩余的陶粒和腐殖土混合均匀撒于其上,最后铺上苔藓植物即制得栽培基质;(2)将野生流苏贝母兰栽于栽培基质中,喷施营养液,常规管理,可成功的将野生流苏贝母兰移栽于大棚内进行人工栽培驯化,移栽于大棚内的野生流苏贝母兰可正常生长发育,并在10-12月份正常开花,并可成功进行人工授粉结实。
文档编号A01G9/24GK102511293SQ20111044907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吴明开 申请人: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