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6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盖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农田中的害虫会啃食农作物,破坏庄稼,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害虫的灭杀,并采用了多种有效手段灭杀害虫,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昆虫的灭虫灯就是其中一种。现有的灭虫灯具有药杀和高压电击杀两种灭虫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的灭虫灯都要设置诱虫灯对昆虫进行诱集,因此几乎所有灭虫灯里具有电气元件。由于灭虫灯是要长期在农田等室外地点进行工作,经常面对风吹雨淋等环境,这要求灭虫灯需要具有较高的防水防潮能力,而目前的灭虫灯结构不能满足电气元件在各种环境下防水防潮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蚊虫器的安装盖,能使安装在该安装盖上的电气元件防水防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包括安装盖,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盖上一体设置有环绕安装位的围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位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螺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盖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诱虫灯的安装支架,便于诱虫灯的拆装;所述安装支架上方设置有防水盖,提高诱虫灯的防水防潮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压电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环绕安装盖中心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灭蚊虫器的的安装盖上设置有环绕电气元件的围边,既能对电气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不能随便移动,同时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保证里面的电气元件不被淋湿而造成短路,提高灭蚊虫器对各种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包括安装盖1,安装盖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位2,所述安装盖1上一体设置有环绕安装位的围边6,围边6的设置既能对电气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不能随便移动,同时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保证里面的电气元件不被淋湿而造成短路。安装位2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螺孔5,便于固定电路基板等电气元件。进一步,所述安装盖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诱虫灯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装有用于安装诱虫灯的安装支架,便于诱虫灯的拆装;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防水盖4,提高诱虫灯的防水防潮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安装盖1上由内向外设置有多组用于安装高压电网的安装孔3,其中每一组的安装孔3至少有两个,安装孔3围绕安装盖1的中心位置均勻分布在安装盖1上;安装盖1具有多组安装孔3,每一组安装孔3对应一种大小规格的高压电网,该安装盖1可以安装多种大小规格的高压电网,适用范围广,适合进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有利于灭蚊虫器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的发展。本设计灭蚊虫器的的安装盖上设置有环绕电气元件的围边,既能对电气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不能随便移动,同时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保证里面的电气元件不被淋湿而造成短路,提高灭蚊虫器对室外各种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推广灭蚊虫器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农业的发展。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包括安装盖(1),安装盖(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位(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1)上一体设置有环绕安装位(2)的围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螺孔(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1)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诱虫灯的安装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方设置有防水盖(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压电网的安装孔(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环绕安装盖(1)中心位置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灭蚊虫器的安装盖防水结构,包括安装盖,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盖上一体设置有环绕安装位的围边。本设计的围边既能对电气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不能随便移动,同时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保证里面的电气元件不被淋湿而造成短路,提高灭蚊虫器对室外各种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推广灭蚊虫器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农业的发展。
文档编号A01M1/04GK202310947SQ20112046408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国强 申请人:鹤山市雷迅新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