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以油脂为主要消费目标的大田油料作物。目前,低芥酸菜籽油油酸含量较高,达到60-65%,仅次于橄榄油,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优质食用植物油。油菜籽压榨后的副产品菜籽粕,约占种子重量的50-60%。菜籽中含有蛋白质25%左右,去油后的菜籽粕含蛋白质约35-40%。是一种良好的蛋白饲料。但是由于菜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的存在,其水解产物对动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而限制了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后经过加拿大油菜育种家改良,成功培育出低硫甙、低芥酸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目前双低油菜品种在世界各地油菜生产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现如今油菜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国内生产的第一大食用植物油,产量占国内食用植物油的40%以上。目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保持在700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达到1800kg/hm2,总产达到目的318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加上油菜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油菜生产费工、费时,油菜生产的综合收益逐年下降。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如何解决油菜生产下滑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种植油菜的综合收益,只有提高油菜种植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2000年前后,油菜育种家们在双低油菜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油蔬两用型油菜,即在保证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有增产的同时,增收一季油菜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菜种植效益。这一技术目前在我国许多油菜产区得以推广应用。油菜薹不需要去叶去皮,全部可以食用。清炒后色泽青绿,脆甜可口,口感较糯,色香味道均优于常规的青菜薹。从种植到采摘,都在冬季,一般不用任何农药,是一道绿色的环保菜肴。油蔬两用油菜主要是低芥酸、低硫甙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油菜抽薹较慢,大田油菜生产的油菜薹采收期大约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不同油菜产区时间略有差异),与青菜薹的上市期接近。如果能错峰上市,则能进一步提高油菜薹的经济效益。如何优选种植方法,调控油菜生长时期,促进油菜早抽薹,将是解决油菜薹提早上市这一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有效调控油菜生长时期,效益显著的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1)播种选择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作种植品作,采用直播或移栽的大棚播种方式;在秋季日平均气温达到20-22°C时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18000-21000万/亩;采用移栽的播种方式时,育苗移栽苗床秧龄一为30 35 天,叶龄6 7叶,根颈粗度0. 4-0. 6cm,单株鲜重30 32克;秧大田比1 :5 6 ;移载时种植密度为10000-12000株;
(2)肥料运筹按照油菜种植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中等地力水平下,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2246公斤,磷施用量为施氮量的一半,在缺钾土壤,施钾量与施氮量相当,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2-4 1. 5-3. 0施用;油菜苗期要防治菜青虫和蚜虫,直播油菜要防治草害;
(3)增温调光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并在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处理1-3小时/天,保持夜间温度在0°C以上,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
(4)采摘在菜薹长度达到30-40厘米时,即可采摘菜薹;菜薹采摘2茬后,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以上所述的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的步骤(2)中,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优选为25公斤;氮肥运筹优选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3 :2或者5 2 :3施用。本发明方法中,采摘时,一般采摘上端15-20厘米主轴薹茎用于做蔬菜食用,实现第一次收获。取菜薹后,油菜基部的休眠潜伏芽同时抽生产生一次分枝,距第一次采摘时间 10 15天,再采摘一次分枝顶端15-20厘米菜薹食用,可实现第二次收获。第二次菜薹收获后,促使油菜第二次分枝、第三次分枝再次抽生,分枝数量增加,单株角果数增加,尽管千粒重降低,但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实现第三次收获。使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一般的采摘时间可以提前至1月下旬到2月中旬,比普通大田油菜薹提早近1-2个月,恰可与传统节日春节同期,可以为节日市场提供新鲜优质油菜薹。采摘标准是在菜薹长度达到30-40厘米时,即可采摘。可用剪刀剪取油菜薹上端 15-20公分左右。以每个菜薹重30克计,每亩10000株的密度,可收获油菜薹约300公斤; 以春节期间的蔬菜价格4-5元/公斤计算,仅油菜薹收益可达1200-1500元;采薹后菜籽产量170 200Kg/亩;按照菜籽价格4. 5元/公斤计算,菜籽收益可达765-900元。二者合计可实现毛收益19654400元/亩;去除每亩地生产成本450元,可实现净利润为 1515-195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种植方法合理,可操作性强,它利用大棚设施生产优质无公害油菜薹,可适用于广大的油菜种植区,实现油蔬两用油采种植,大大提高的种植收益, 也丰富了春节期间的蔬菜品种供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播种选择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作种植品作,采用直播或移栽的大棚播种方式;在秋季日平均气温达到20°C时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18000万/亩;采用移栽的播种方式时,育苗移栽苗床秧龄一为30 35天,叶龄6 7叶,根颈粗度0. 4-0. 6cm,单株鲜重30 32克;秧大田比1 :5 ;移载时种植密度为 10000 株;
(2)肥料运筹按照油菜种植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中等地力水平下,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22公斤,磷施用量为施氮量的一半,在缺钾土壤,施钾量与施氮量相当,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2 1. 5施用;油菜苗期要防治菜青虫和蚜虫,直播油菜要防治草害;
(3)增温调光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并在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处理1小时/天,保持夜间温度在0°C以上,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
(4)采摘在菜薹长度达到30厘米时,即可采摘菜薹;菜薹采摘2茬后,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实施例2,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播种选择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作种植品作,采用直播或移栽的大棚播种方式;在秋季日平均气温达到22°C时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21000万/亩;采用移栽的播种方式时,育苗移栽苗床秧龄一为30 35天,叶龄 6 7叶,根颈粗度0. 4-0. 6cm,单株鲜重30 32克;秧大田比1 6 ;移载时种植密度为 12000 株;
(2)肥料运筹按照油菜种植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中等地力水平下,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沈公斤,磷施用量为施氮量的一半,在缺钾土壤,施钾量与施氮量相当,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4 3.0施用;油菜苗期要防治菜青虫和蚜虫,直播油菜要防治草害;
(3)增温调光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并在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处理3小时/天,保持夜间温度在0°C以上,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
(4)采摘在菜薹长度达到40厘米时,即可采摘菜薹;菜薹采摘2茬后,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实施例3,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1)播种选择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作种植品作,采用直播或移栽的大棚播种方式;在秋季日平均气温达到21°C时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20000万/亩;采用移栽的播种方式时,育苗移栽苗床秧龄一为30 35天,叶龄6 7叶,根颈粗度0. 4-0. 6cm,单株鲜重30 32克;秧大田比1 :5 ;移载时种植密度为 11000 株;
(2)肥料运筹按照油菜种植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中等地力水平下,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25公斤,磷施用量为施氮量的一半,在缺钾土壤,施钾量与施氮量相当,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3 2或者5 2 3施用;油菜苗期要防治菜青虫和蚜虫,直播油菜要防治草害;
(3)增温调光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并在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处理2小时/天,保持夜间温度在0°C以上,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
(4)采摘在菜薹长度达到35厘米时,即可采摘菜薹;菜薹采摘2茬后,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播种选择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作种植品作,采用直播或移栽的大棚播种方式;在秋季日平均气温达到20-22°C时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时,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18000-21000万/亩;采用移栽的播种方式时,育苗移栽苗床秧龄一为30 35 天,叶龄6 7叶,根颈粗度0. 4-0. 6cm,单株鲜重30 32克;秧大田比1 :5 6 ;移载时种植密度为10000-12000株;(2)肥料运筹按照油菜种植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中等地力水平下,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2246公斤,磷施用量为施氮量的一半,在缺钾土壤,施钾量与施氮量相当,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2-4 1. 5-3. 0施用;油菜苗期要防治菜青虫和蚜虫,直播油菜要防治草害;(3)增温调光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并在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处理1-3小时/天,保持夜间温度在0°C以上,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4)采摘在菜薹长度达到30-40厘米时,即可采摘菜薹;菜薹采摘2茬后,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亩产菜籽200 250公斤的总施纯氮量为25公斤;氮肥运筹按基肥、腊肥、薹肥的重量比5 3 2或者5 2 3施用。
全文摘要
一种油蔬两用油菜薹的种植方法,在大棚等设施内,播种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5号或者宁油16号;待油菜通过低温春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罩大棚,夜间覆盖草帘,并辅以人工光源光照,保持夜间温度在0℃以上,通过提高油菜生长期温度和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油菜提早进入抽薹生长期;在菜薹达到平头高度时采摘2茬油菜薹,再抽生的菜薹不再采摘,用于收获菜籽。本发明利用大棚设施生产优质无公害油菜薹,比普通大田间油菜薹采薹期提早1-2个月,可为春节前后的节日市场提供优质的新鲜蔬菜。每亩大棚可以生产油菜薹300公斤以上,并可产菜籽170~2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523892SQ2012100432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成英 申请人: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