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17769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具有补气、益肺、强壮、滋补、抗疲劳等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参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人为调节人参细胞培养物生长量及皂苷产量来缓解人参的供需矛盾。野山参自然生长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长达百年,没有经过人工培植、没有化学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也是保存价值极高的绿色罕世珍品,价值不菲。在多年 的挖掘中越发的减少,在东北大部分地区绝迹,目前在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或周围的山区存在一些。目前对于人参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培养,虽然现有技术通过愈伤诱导和不定胚发生的手段能够获取人参再生植株,然而通过上述途径步骤复杂,耗时长,且得到的植株质量较差。本发明以人参叶柄为外植体,通过模拟其自然生长的环境,大大简化了人参组培苗获取的流程,且提高了人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于6 7月将生长健壮的野人参的叶柄切下;用流水冲洗20分钟后用紫外灯照射5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乙醇浸泡20-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再转入滴加了 2 3滴土温80的0. 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3-4min,用无菌水冲洗3 4次,最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材料,叶柄切割成0. 3 0. 4cm长;
(2)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将步骤(I)所述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PH6. 0,培养温度为20°C,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1ux,培养30天左右可见愈伤组织的形成,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5g/L+琼脂6. Og/L+2. 4D1. lmg/L+6-BA
0.3mg/L+IAA I. 6mg/L ;
(3)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外植体新芽剪下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与步骤(2)相同,所述继代培养基是 1/2MS+ 蔗糖 35g/L+ 琼脂 6. 0g/L+6-BA0. 3mg/L+ IBA2. 3mg/L+KTO. 6mg/L, PH 6. 0,30d左右将诱导的丛生芽分离;
(4)生根培养将其中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野山参小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其余的单芽再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是3/4MS+蔗糖35g/L+琼脂6. Og/L+IAA 0. 6mg/L+PP333 0. 3mg/L +KT 0. 3mg/L,培养条件与步骤(2)相同;
(5)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4d,然后解开封口膜,炼苗6d,炼苗期间适当遮光,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35%,炼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经消毒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2-24°C,前7d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湿度,直至将移栽苗置于自然条件下。步骤(5)所述的基质按质量配比为优质腐叶土 壤土 蛭石为3-5 :3-5 :1_3。步骤(5)所述的基质按质量配比优选为林下腐叶土 东北黑土 蛭石为2 :2 :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培养过程速度快,再生频率较高,变异率较低,周期相对较短,而且未经脱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芽,因此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小,能较好地保持受体植物的遗传稳定性;
(2)本发明以野山参叶柄为外植体,外植体易得,在采集外植体后不会影响母株的生
长;
(3)本发明模拟野山参生长环境,培养过程中温度较低,且基质以林下腐叶土和东北黑土为主,使组培得到的山参苗在这种模拟野生环境中生长,质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于6 7月将生长健壮的野人参的叶柄切下;用流水冲洗20分钟后用紫外灯照射5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乙醇浸泡20-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再转入滴加了 2 3滴土温80的0. 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3-4min,用无菌水冲洗3 4次,最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材料,叶柄切割成0. 3 0. 4cm长;
(2)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将步骤(I)所述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PH6. 0,培养温度为20°C,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1ux,培养30天左右可见愈伤组织的形成,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5g/L+琼脂6. Og/L+2. 4D1. lmg/L+6-BA
0.3mg/L+IAA I. 6mg/L ;
(3)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外植体新芽剪下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与步骤
(2)相同,所述继代培养基是 1/2MS+ 蔗糖 35g/L+ 琼脂 6. 0g/L+6-BA0. 3mg/L+ IBA2. 3mg/L+KTO. 6mg/L, PH 6. 0,30d左右将诱导的丛生芽分离;
(4)生根培养将其中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野山参小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其余的单芽再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是3/4MS+蔗糖35g/L+琼脂6. Og/L+IAA 0. 6mg/L+PP333 0. 3mg/L +KT 0. 3mg/L,培养条件与步骤(2)相同;
(5)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4d,然后解开封口膜,炼苗6d,炼苗期间适当遮光,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35%,炼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经消毒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2-24°C,前7d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湿度,直至将移栽苗置于自然条件下。步骤(5)所述的基质按质量配比优选为林下腐叶土 东北黑土 蛭石为2 2 :1。经过上述步骤的培养,野山参的愈伤组织的萌动率达到了 95%,增殖倍数达到了
4.8倍,生根率达到了 96%,最终的成活率达到了 98%,并且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于6 7月将生长健壮的野人参的叶柄切下;用流水冲洗20分钟后用紫外灯照射5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乙醇浸泡20-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再转入滴加了 2 3滴土温80的0. 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3-4min,用无菌水冲洗3 4次,最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材料,叶柄切割成0. 3 0. 4cm长; (2)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将步骤(I)所述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PH6. 0,培养温度为20°C,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1ux,培养30天左右可见愈伤组织的形成,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5g/L+琼脂6. Og/L+2. 4D1. lmg/L+6-BA0.3mg/L+IAA I. 6mg/L ; (3)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外植体新芽剪下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与步骤(2)相同,所述继代培养基是 1/2MS+ 蔗糖 35g/L+ 琼脂 6. 0g/L+6-BA0. 3mg/L+ IBA2. 3mg/L+KTO. 6mg/L, PH 6. 0,30d左右将诱导的丛生芽分离; (4)生根培养将其中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野山参小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其余的单芽再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是3/4MS+蔗糖35g/L+琼脂6. Og/L+IAA 0. 6mg/L+PP333 0. 3mg/L +KT 0. 3mg/L,培养条件与步骤(2)相同; (5)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4d,然后解开封口膜,炼苗6d,炼苗期间适当遮光,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35%,炼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经消毒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2-24°C,前7d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湿度,直至将移栽苗置于自然条件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基质按质量配比为优质腐叶土 壤土 蛭石为3-5 :3-5 :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基质按质量配比优选为林下腐叶土 东北黑土 蛭石为2 :2 :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山参快速繁殖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继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的步骤,达到了增殖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繁殖系数高、试管苗生长旺盛的优良效果,经过上述步骤的培养,野山参的愈伤组织的萌动率达到了95%,增殖倍数达到了4.8倍,生根率达到了96%,最终的成活率达到了98%,并且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613080SQ2012100948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勇明 申请人: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