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0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烟草废弃物经收集、粉碎、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发酵、熏蒸消毒步骤后得到腐熟物料,将腐熟物料、珍珠岩和蛭石以质量比为60-70:10-30:10-3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烟草废弃物腐熟物代替草炭,添加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制成烟草育苗基质,为育苗提供良好的营养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草炭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专利说明】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烟草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传统农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因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探索一种优质、高效、可循环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形成“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农产品”的生产模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0003]烟草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1500多万亩。烟草生长需要大量的钾、磷元素,每年都需要向土壤中补充钾、磷资源。而底脚叶、烟梗、烟花、烟杈和部分顶叶等烟草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易于吸收的钾、磷等营养元素。所以,烟草废弃物处理是实现烟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0004]由于烟叶中含有烟碱等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成分,所以传统的HM腐熟剂并不能很好的对烟叶进行腐熟,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田间地头就地掩埋,容易造成病毒重复感染。有些地方是建处理池,浪费资源。由于烟草废弃物中携带有大量的病毒、病菌和虫卵。如果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就会将这些病原菌带回土壤,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利用烟草废弃物生
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具体步骤如下:烟草废弃物经收集、粉碎、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发酵、熏蒸消毒步骤后得到腐熟物料,将腐熟物料、珍珠岩和蛭石以质量比为60-70:10-30:10-3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
所述的发酵步骤的具体工艺为:将烟草废弃物、营养源物质和辅料按质量比为70-75:10-20:10-20的比例混合,调节水分至50-60%,添加0.5_1%。发酵物总量的AT发酵基,将上述发酵物料送入发酵槽内,维持6(T75 °C发酵疒10天,每天搅拌翻堆2次如温度下降至45°C以下就搅拌翻堆I次(不下降也要按时搅拌翻堆)以后为中低温(45-55°C)发酵,5-10天发酵结束,将发酵物料烘干、包装得到成品。
[0007]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发酵槽,优选采用专利号为200620030881.2,发明名称为封闭式增氧粪便处理装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技术能防止
二次污染。
[0008]所述的AT (obsolete tabacum )发酵基的菌种配方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纳豆芽孢杆菌5-50%,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n) HB09-4 (分类命名:草酸青霉菌,拉丁文学名:Penicillium oxalicun,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7月17日,保藏编号:6321) 5-50%,巨大芽孢杆菌5_50%,热普通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ulgaris) HD12-4 (分类命名:热普通链霉菌,拉丁文学名:Streptomyces thermovulgar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7月17日,保藏编号:6322) 10-70%。
[0009]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烟草废弃物的AT发酵基,优选配方如下:纳豆芽孢杆菌10-30%,草酸青霉菌HB09-4 20_40%,巨大芽孢杆菌10_30%,热普通链霉菌HD12-4 20-40%? [0010]所述的烟草废弃物为不适用烟叶时,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工艺中分离罐压力为
0.5-0.6MPa,温度为158_164°C,持续时间为I分钟以内。
[0011]所述的烟草废弃物为烟杆时,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工艺中分离罐压力为
1.9-2.0MPa,温度为 211_213°C,持续 1-2 分钟。
[0012]所述的营养源为鸡粪或菜籽柏或两者的混合物。
[0013]所述的辅料为玉米面或麸皮或两者的混合物。
[0014]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烟草废弃物的AT发酵基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O三角瓶液体培养:在500ml三角瓶中装200ml肉汤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分别接入2环斜面试管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32度摇床培养15小时,进行罐体扩繁;在500ml三角瓶中装200mlPDA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分别接入2环斜面试管中的纳豆芽孢杆菌和草酸青霉HB09-4,25-30度摇床培养17-18小时,进行罐体扩繁;在500ml三角瓶中装200ml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灭菌后分别接入2环斜面试管中的热普通链霉菌HD12-4,50-55度摇床培养17-18小时,进行罐体扩繁;
(2)固体培养:将巨大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罐体液体接种已灭菌的固体载体麸皮100%中进行吸附,液体与固体的比例为1:2.4,然后进行烘干;将纳豆芽孢杆菌和草酸青霉罐体培养液分解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豆柏:13%,玉米面:10%,麸皮:60%,白面:12%中,接种量为7.5%,充分搅匀后放在低部网状透气的托盘中,在30度的条件下培养3天;将热普通链霉菌罐体培养液分解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豆柏:15%,玉米面:35%,麸皮:45%,锯末:5%中,接种量为7.5%,充分搅匀后放在已灭菌的铝制桶内,桶底有小孔为增加透气量,在50-55度的条件下培养2天;
(3)复配:将以上培养好的固体菌剂进行烘干或无菌通风处晾干,按照纳豆芽孢杆菌5-50,草酸青霉5-50,巨大芽孢杆菌5-50,热普通链霉菌10-70的比例混合而成,固体发酵基的菌含量为4-6亿/克。
[0015]本发明涉及的草酸青霉菌HB09-4已于2012年7月1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草酸青霉菌,拉丁文学名=Penicilliumoxalicun,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7月17日,保藏编号:6321。
[0016]菌落形态及显微特征如下:
菌种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C黑暗条件下4天,菌落直径19-21_,质地绒状,灰绿,铺展,产孢结构大量形成;菌落背面浅褐色,无水溶性色素。
[0017]分生孢子梗高大,壁光滑,帚状枝2轮生,排列紧密,瓶梗柱状,颈部短,8.2-13.6*2.5-3.5 m ;分生孢子椭圆形,浅绿色,壁光滑,3.5-6.9*2.0-3.3 m。未见有性态
产袍结构。
[0018]本发明涉及的热普通链霉菌HD12-4已于2012年7月1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热普通链霉菌,拉丁文学名:Streptomyces thermovulgar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7月17日,保藏编号:6322。
[0019]形态及理化特征如下:
(1)培养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烟草废弃物经收集、粉碎、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发酵、熏蒸消毒步骤后得到腐熟物料,将腐熟物料、珍珠岩和蛭石以质量比为60-70:10-30:10-3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 所述的发酵步骤的具体工艺为:将烟草废弃物、营养源物质和辅料按质量比为70-75:10-20:10-20的比例混合,调节水分至50-60%,添加0.5_1%。发酵物总量的AT发酵基,将上述发酵物料送入发酵槽内,每天搅拌翻堆2次,待温度下降后,于45-55°C下进行中低温发酵,5-10天发酵结束,将发酵物料烘干、包装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T发酵基的菌种配方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纳豆芽孢杆菌5-50%,草酸青霉菌HB09-45-50%,巨大芽孢杆菌5-50%,热普通链霉菌HD12-4 1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草废弃物为不适用烟叶,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工艺中分离罐压力为0.5-0.6MPa,温度为158-164°C,持续时间为I分钟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草废弃物为烟杆,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工艺中分离罐压力为1.9-2.0MPa,温度为211-213°C,持续 1-2 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源为鸡粪或菜籽柏或两者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 烟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玉米面或麸皮或两者的混合物。
【文档编号】C05G3/02GK103570447SQ20121028202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李海泉, 黄元炯, 范秀环, 谢德平, 许俊涛, 耿旭 申请人:河南省恒隆态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