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1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葡萄避雨栽培的平棚架设施模式。
背景技术
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在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我国南方鲜食葡萄生产中,避雨栽培在病虫害的减少、品质的提高方面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但是避雨设施的推广还很不到位,部分地区仍然进行露地栽培;已有避雨设施模式主要为简易的竹木结构避雨棚和造价较高的连栋大棚。前者装卸麻烦,不坚固,材料寿命短,且作业不方便;后者设施造价高,不易拆卸,配件易生锈,且搭建成的连栋大棚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和果实生长,因此对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鲜食葡萄生产中,急需一种新型的避雨设施模式来有效地克服生产中的不足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葡萄生产中避雨栽培设施模式的缺点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该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采用小跨度轻质抗压的包塑钢管替代已有的竹木结构和大跨度镀锌钢管。安装过程简单、快速,劳动量小,设施坚固耐用,寿命长,减少棚内支柱数量,便于机械化操作。搭建成的避雨棚不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减少其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主要包括平棚架,其特征是在已搭建的平棚架上用新型轻质管材在平棚架面上搭建有避雨棚。所述平棚架的搭建包括角柱I、边柱2和立柱3,角柱I、边柱2和立柱3均由钢筋水泥制成;角柱I和边柱2呈45°斜植,角柱I柱顶位于边行交汇处,边柱2间距3. OOm ;立柱柱行距4. 00X3. 00m,柱顶成一平面;边柱2和角柱I上离地面I. 90-2. OOm处拉设直径
O.8-lcm 7股粗热镀锌钢绞线4固定,沿对向边柱2钢绞线用16-18号热镀锌钢丝交错编织30X 30cm平面网格,形成平面网架。所述避雨棚的搭建包括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均由包塑钢管制成;包塑钢管外层由聚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三种材料混合制成,同时内加色母使其呈现绿色,厚度O. 4mm ;内层由O. 4-0. 5mm厚的钢带管制成,内径15mm ;连接杆8和斜撑杆9长3. 00m,两端分别焊接内螺纹螺帽11和塑料螺丝12 ;拱形支柱弧长3. 5m,弦长2. 5m,弧高I. OOm,拱形支柱10两端均焊接塑料帽13。与行向平行,间隔2. 50m和O. 50m以及与行向垂直,间隔6. OOm分别沿对向边框在平棚架面上拉O. 5cm热镀锌钢绞线;纵横钢绞线交汇处固定;将连接杆8相应两端旋紧,根据棚的长短组装;拱形支柱顶部用镀铬连接弹簧固定在连接杆上,底部固定在相应的热镀锌钢绞线上,间距I. OOm ;在骨架的两端用镀铬连接弹簧将斜撑杆与拱形支柱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适合棚架栽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安装过程简单、快速、省工,节约成本;设施坚固、耐用,寿命长;减少棚内支柱数量,便于机械化 操作。同时搭建成的避雨棚不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减少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柱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或斜撑杆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镀铬连接弹簧的结构图。图中,I.角柱,2.边柱,3.立柱,4.粗热镀锌钢绞线,5.细热镀锌钢绞线,6.热镀锌钢丝,7.平面网格,8.连接杆,9.斜撑杆,10.拱形支柱,11.内螺纹螺帽,12.塑料螺丝,13.塑料帽,14.镀铬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4,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主要包括平棚架,在已搭建的平棚架上用新型轻质管材在平棚架面上搭建有避雨棚。平棚架的搭建包括角柱I、边柱2和立柱3,角柱I、边柱2和立柱3均由钢筋水泥制成;角柱I和边柱2呈45°斜植,角柱I柱顶位于边行交汇处,边柱2间距3. OOm ;立柱柱行距4. 00X3. 00m,柱顶成一平面;边柱2和角柱I上离地面I. 90-2. OOm处拉设直径O. 8-lcm7股粗热镀锌钢绞线4固定,沿对向边柱2钢绞线用16-18号热镀锌钢丝交错编织30 X 30cm平面网格,形成平面网架。避雨棚的搭建包括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均由包塑钢管制成;包塑钢管外层由聚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三种材料混合制成,同时内加色母使其呈现绿色,厚度O. 4mm ;内层由O. 4-0. 5mm厚的钢带管制成,内径15mm ;连接杆8和斜撑杆9长3. OOm,两端分别焊接内螺纹螺帽11和塑料螺丝12 ;拱形支柱弧长3. 5m,弦长2. 5m,弧高I. OOm,拱形支柱10两端均焊接塑料帽13。与行向平行,间隔2. 50m和O. 50m以及与行向垂直,间隔6. OOm分别沿对向边框在平棚架面上拉O. 5cm热镀锌钢绞线;纵横钢绞线交汇处固定;将连接杆8相应两端旋紧,根据棚的长短组装;拱形支柱顶部用镀铬连接弹簧固定在连接杆上,底部固定在相应的热镀锌钢绞线上,间距I. OOm ;在骨架的两端用镀铬连接弹簧将斜撑杆与拱形支柱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适合棚架栽培。I、平棚架的搭建由钢筋水泥制成的角柱、边柱和立柱按一定距离、高度和角度埋土。在边柱和角柱上部拉热镀锌钢绞线,组成边行框架。沿对向边柱钢绞线用热镀锌钢丝交错编织成平面网格,形成平面网架。在立柱平网面下20cm处沿行向拉一道热镀锌钢丝,并固定在立柱上。[0025]包括角柱I、边柱2和立柱3的设立,均由钢筋水泥制成。角柱,(330-360) X (10-12) X (10-12) cm,埋土 60_70cm,呈45°斜植,柱顶垂直牵引锚石,柱顶位于边行交汇处。边柱,(330-360) X (8-10) X (8-10) cm,边柱距 3. 00m,埋土 60_70cm,呈 45°斜植,柱顶垂直牵引锚石。立柱,行距3. OOm立一行水泥柱或竹、木、石柱,柱距4. OOm,柱长3. 00m,埋土 I. OOm0柱顶成一平面。离地面I. 90-2. OOm处拉直径O. 8-lcm 7股热镀锌钢绞线4,用紧线器拉紧固定。沿对向边柱钢绞线用16-18号热镀锌钢丝6交错编织30X30cm平面网格7,形成平面网架。立柱平网面下20-30cm处沿行向拉一道12号热镀锌钢丝,并固定在立柱上。2、避雨棚的搭建由包塑钢管制成的连接杆、斜撑杆和拱形支柱组成。根据拱形棚的跨度沿行向在平棚架面上拉热镀锌钢绞线;在平棚架面上与行向垂直方向每隔6. OOm拉一道热镀锌钢绞线,纵横钢绞线连接处固定。将连接杆相应两端旋紧,根据棚的长短组装横杆;拱形支柱顶
部用镀铬连接弹簧固定在连接杆上,底部用镀铬连接弹簧固定在热镀锌钢绞线上;在骨架的两端用镀铬连接弹簧将斜撑杆与拱形支柱固定,防止侧风。由包塑钢管制成的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组成。包塑钢管外层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三种材料混合制成,同时内加色母使其呈现绿色,厚度O. 4mm ;内层由O. 4-0. 5mm厚的钢带管制成,内径15mm。连接杆和斜撑杆长均为
3.OOm,两端分别焊接内螺纹螺帽11和塑料螺丝12 ;拱形支柱弧长3. 50m,弦长2. 50m,弧高
I.00m,两端均焊接塑料帽13。与行向平行,沿对向边框依次间隔2. 50m和O. 50m在平棚架面上拉O. 5cm热镀锌钢绞线5 ;与行向垂直,沿对向边框间隔6m在平棚架面上拉O. 5cm热镀锌钢绞线;在纵横钢绞线交汇处固定。将连接杆相应的内螺纹螺帽和塑料螺丝旋紧,根据棚的长短组装;拱形支柱顶部用镀铬连接弹簧14固定在连接杆上,底部用镀铬连接弹簧固定在相对应的热镀锌钢绞线上,间距I. OOm ;在骨架的两端用镀铬连接弹簧将斜撑杆与拱形支柱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主要包括平棚架,其特征是在已搭建的平棚架上搭建有避雨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其特征是所述平棚架包括角柱(1)、边柱(2)和立柱(3),角柱(I)、边柱(2)和立柱(3)均由钢筋水泥制成;角柱(I)和边柱(2)呈45°斜植,角柱(I)柱顶位于边行交汇处,柱顶成一平面;边柱(2)和角柱(I)上拉设粗热镀锌钢绞线(4)固定,沿对向边柱钢绞线(4)用热镀锌钢丝(6)交错编织平面网格(7),形成平面网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其特征是所述避雨棚包括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均由包塑钢管制成;连接杆(8)和斜撑杆(9),两端分别焊接内螺纹螺帽(11)和塑料螺丝(12);拱形支柱(10 )两端均焊接塑料帽(13)。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其特征是所述拱形支柱顶部用镀铬连接弹簧(14)固定在连接杆(8)上,底部固定在细热镀锌钢绞线(5)上,通过镀铬连接弹簧(14)将斜撑杆(9)与拱形支柱(10)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主要包括平棚架,其特征是在已搭建的平棚架上搭建有避雨棚。所述避雨棚包括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连接杆(8)、斜撑杆(9)和拱形支柱(10)均由包塑钢管制成;连接杆(8)和斜撑杆(9),两端分别焊接内螺纹螺帽(11)和塑料螺丝(12);拱形支柱(10)两端均焊接塑料帽(13)。本实用新型使得安装过程简单、快速、省工、易操作,节约成本;设施坚固、耐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01G13/02GK202680133SQ20122005675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陶建敏, 吴伟, 章镇, 任俊鹏, 周蓓蓓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