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发动机室分体而设有收纳冷凝器的冷凝器室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样的技术,如专利文献I所示,具有如下的构成,即,通过分隔部(在专利文献I中为“顶板”)将驾驶部下侧后方的空间分割成下侧的发动机室(在专利文献I中为“发动机罩”)、上侧的冷凝器室(在专利文献I中为“防尘罩”),将发动机收纳于发动机室,将冷凝器(舱室的空气调节用)收纳于冷凝器室。根据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由于在由分隔部与发动机室分隔的冷凝器室配设有冷凝器,故而冷凝器能够与不受发动机的排热影响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制冷剂冷却效率。另外,由于冷凝器室位于发动机室的上侧,故而秸杆屑等的尘埃难以到达冷凝器室,尘埃附着于冷凝器的情况少。其结果,不易产生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却性能的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89637号公报但是,在驾驶部的下侧后方中、与冷凝器室的机体左右方向邻接的空间,大多配备例如横向输送装置的操作系这样的各种机构及配线等,采用专利文献I的技术,则在冷凝器室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尺寸上受到限制,相反地,为了更大地确保冷凝器室,有时不能够充分确保配设各种机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在机体左右方向确保冷凝器室大且也能够充分确保其他机构等的配设空间。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包括舱室,其覆盖驾驶部;发动机室,其设于所述驾驶部的下侧后方;冷凝器室,其设于所述发动机室的上方;分隔部,其将所述发动机室和所述冷凝器室上下分隔;冷凝器,其沿机体左右方向配设于所述冷凝器室;防尘罩,其为中空形状,以与所述发动机室及所述冷凝器室相对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配设于机体外侧面,冷凝器对所述发动机室及所述冷凝器室进行外界气体的通气,并且在机体左右方向具有厚度、在所述冷凝器室侧具有开口部,使所述冷凝器中所述防尘罩侧的端部从所述开口部进入所述防尘罩内而将所述冷凝器配设于所述冷凝器室。根据本方面,由于使冷凝器的一部分进入防尘罩的中空空间,能够将防尘罩的内部空间作为冷凝器室利用。即,能够充分地确保其他机构等的配设空间,对应于防尘罩的厚度量,能够在机体左右方向确保冷凝器室大。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防尘罩内,以与所述防尘罩的防尘网分离的状态将与所述冷凝器室相对的纵壁配设在比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端部更靠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例如,具有发动机冷却所需的通气量比冷凝器所需的通气量多的情况。根据本方面,从防尘网中与冷凝器室相对的部分流入的外界气体由于纵壁成为阻碍而不直接流入冷凝器室,向纵壁的周围扩散。特别是向纵壁的下部附近扩散的外界气体靠近冷凝器室下侧的发动机室。即,从防尘网中与冷凝器室相对的部分流入的外界气体大多被纵壁引导而能够流入发动机室。这样,由本方面这样地设置纵壁这样简单的构成,能够将来自防尘罩的外界气体以适当的比率向冷凝器室和发动机室分配。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联合收割机,使所述分隔部延伸到所述纵壁,以冷凝器通气的方式构成所述分隔部中所述纵壁侧的端部。根据本方面,由于分隔部延伸到纵壁,故而冷凝器室与发动机室的区分度提高,能够减轻尘埃等向冷凝器室侵入。另一方面,能够从分隔部中纵壁附近的端部进行通气,故而能够使向纵壁的下部附近扩散的外界气体流入冷凝器室。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分隔部中所述纵壁侧的端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开孔。根据本方面,由于分隔部中纵壁侧的端部的通气,从形成于分隔部中的纵壁侧的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开孔进行,故而与设有大开口的情况相比,尘埃等向冷凝器室的侵入较少。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联合收割机,遍及所述发动机室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设有防热板,该防热板从所述发动机室与所述冷凝器室之间延伸至配设于所述驾驶部后方的集谷箱。在联合收割机的构造上,发动机室排热向机体后方侧进行,但若将冷凝器室设于发动机室上侧,则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在与集谷箱之间上升,恐怕会流入冷凝器室。根据本方面,通过防热板可防止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侵入上侧的冷凝器室的情况。另外,通过防热板防止从田地卷起的灰尘及尘埃等侵入冷凝器室,减轻冷凝器的堵塞。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冷凝器室中,将所述冷凝器用的风扇与所述冷凝器的后侧邻接配设,并且以沿机体左右方向的方式、且以空气滤清器的中心位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芯上的方式将所述空气滤清器配设在所述冷凝器的前侧。根据本方面,在冷凝器室中由于将空气滤清器配设于冷凝器的前侧,故而流入到冷凝器室的外界气体在空气滤清器的外周部流动且被引入冷凝器。其结果,在空气滤清器与冷凝器之间产生对流,外界气体中含有的尘埃中的一部分拂落,减轻冷凝器的堵塞。其中,若将空气滤清器配设于冷凝器的前侧,则会阻碍向冷凝器的通气。但是,在本方面的构成中,以空气滤清器的中心位于风扇的旋转轴芯上的方式配设有空气滤清器。由于在风扇的旋转中心部配设有风扇用的电动机,故而在风扇的旋转轴芯上空气的流动本来较少。即,如本方面构成,通过使中心与空气流动较少的风扇的旋转轴芯上对齐而配设空气滤清器,尽量降低对向冷凝器的通气量的影响,能够防止冷凝器的堵塞并可降低冷凝器功能的降低。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防尘罩的下方设有机体前后方向朝向的摆动轴,所述分隔部中至少所述防尘罩侧的部分与所述防尘罩一同以冷凝器绕所述摆动轴摆动的方式构成。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将所述冷凝器的下端部支承于所述分隔部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中所述防尘罩侧的部分位于所述支承部件中所述防尘罩相反侧部分的上方。[0022]根据本方面,若使防尘罩向外方摆动而将发动机室及冷凝器室开放,能够将分隔部的一部分同时取下,故而容易从上方检查发动机室,并且容易从下方检查冷凝器室。另外,若如上所述地使冷凝器的一部分进入防尘罩,支承部件也偏向防尘罩侧配置。而且,由于摆动轴设于舱室的下方,故而使分隔部中防尘罩侧的部分绕摆动轴摆动的情况下,其摆动轨迹向分隔部的上方突出、摆动的分隔部的一部分会与支承部件中防尘罩侧的部分相干涉。但是,在本方面构成中,使支承部件中防尘罩侧的部分位于所述支承部件中所述防尘罩相反侧的部分的上方,故而在分隔部中防尘罩侧的部分绕摆动轴转动时,能够防止分隔部的摆动端与支承部件相干涉。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联合收割机,以所述支承部件中所述防尘罩侧的部分的底面位于所述分隔部中所述防尘罩侧的部分绕所述摆动轴的摆动轨迹的上方的方式,使所述支承部件中所述防尘罩侧的部分从所述分隔部向上方分离。根据本方面,以使支承部件中防尘罩侧的部分从分隔部向上方分离这样简单的构成,能够防止分隔部的摆动端与支承部件的底面相干涉。本实用新型第十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冷凝器室中,空气滤清器以在所述冷凝器的前侧沿机体左右方向的方式、且与所述冷凝器大致平行的方式配设。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集谷箱绕沿上下方向的轴芯冷凝器开闭摆动地设置,接收器在所述冷凝器室与所述集谷箱之间,配设在不阻碍所述集谷箱的开闭摆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所述接收器经由支承托架安装在所述冷凝器的背面右侧端部。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右侧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图3是舱室等的纵剖右侧面图;图4是冷凝器室及发动机室的背面图;图5是冷凝器室的纵剖右侧面图;图6是冷凝器室的横剖俯视图;图7是下支板附近的背面图;图8是表示下支板及防热板的安装要领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5 :集谷箱7 :驾驶部8 :舱室21 :发动机室31 :冷凝器室32 :空气滤清器33:分隔板(分隔部)33b :可动部(防尘罩侧的部分)[0046]36:下支板(支承部件)36a :左侧部分(防尘罩相反侧的部分)36b :右侧部分(防尘罩侧的部分)36c :底面38:防热板41 :防尘罩41a:开口部43:防尘网46:风量调节板(纵壁)47 :摆动轴92 :冷凝器93:冷凝器风扇(风扇)
M :旋转轴芯N:中心T :摆动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是对稻子、麦子等进行收割的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体框1、支承机体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2、可上下摆动地被支承于机体框I前部的割取部3、配设于机体框I左侧的脱粒装置4、配设于机体框I的右后侧且脱粒装置4的右横侧的集谷箱5、配设于脱粒装置4后侧的秸杆处理装置10、配设于机体框I右前侧的驾驶部7、将驾驶部7覆盖的舱室8。被割取部3割取的谷杆被向脱粒装置4搬送而进行脱粒处理,被脱粒后的谷粒存储于集谷箱5。脱粒处理后的秸杆被交接到与脱粒装置4的后部连接的秸杆处理装置10的上部侧。在秸杆处理装置10内设有配设于上部侧的未图示的开闭闸门、配设于下部侧的割刀部。开闭闸门朝向机体前方可上下摆动地安装。若使开闭闸门向上方摆动,则自脱粒装置4向割刀部的路径开放,秸杆被割刀部剪断,从秸杆处理装置10的下部向机体外部排出。若使开闭闸门向下方摆动,则自脱粒装置4向割刀部的路径闭塞,秸杆不到达割刀部而保持原状态从秸杆处理装置10的后上部向机体外部排出。存储于集谷箱5的谷粒经由谷粒搬送装置6向机外排出。另外,集谷箱5可绕设于集谷箱5后部的沿上下方向的轴芯摆动开闭(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关于谷粒搬送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谷粒搬送装置6具有底部输送装置61、纵向输送装置62、横向输送装置63。底部输送装置61以沿机体前后方向的姿势配设于集谷箱5的底部。纵向输送装置62以沿机体上下方向的姿势与底部输送装置61的终端部(机体后部侧)连接。横向输送装置63与纵向输送装置62的终端部(机体上部侧)连接。谷粒最终被从横向输送装置63的终端部(先端部)向机外排出。[0067]横向输送装置63通过液压缸65的伸长相对于纵向输送装置62绕横轴芯LI可上下摆动。另外,纵向输送装置62通过驱动电动机64的驱动相对于底部输送装置61绕纵轴芯L2可转动。即,横向输送装置63通过控制液压缸65和驱动电动机64可绕纵轴芯L2旋转操作,并且可绕横轴芯LI上下摆动操作。其结果,横向输送装置63在通常的作业时,能够收纳于图2所示的“收纳状态”,在谷粒排出时,能够向所希望的位置旋转以及上下摆动。〔关于舱室及驾驶部〕如图1及图3所示,舱室8通过从机体框I等立设的多个支柱支承顶盖部81而构成,并且在各支柱间配设有机体前侧的前玻璃82、机体左侧的侧框83、机体后侧的后框84、机体右侧的出入用的门85等。在舱室8内部进行适当地内饰并设有后述的空气调节装置9等,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如图2及图3所示,在驾驶部7设有驾驶座椅71 ;前面板72,其在驾驶部7的前端部立设至腰的高度,配设有转向杆72a及其他设备仪表;侧面板73等,其在驾驶部7的左侧端部立设至腰的高度,配设有主变速杆73a及副变速杆73b等。驾驶座椅71被支承于座椅支承台77,该座椅支承台77支承于驾驶部7的地板面等。在侧面板73的后方配设有对上述的开闭闸门进行操作的开闭杆74、控制内设于谷粒搬送装置6的螺旋叶片的驱动及停止的排出离合器杆76、对脱粒装置4的未图示的清选风机的风量进行调节的风量调节杆75、进行横向输送装置63的旋转操作及上下摆动操作的未图示的绞龙操作系统等。〔关于空气调节装置〕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配设有进行舱室8内部的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9。空气调节装置9具有室内单元91、未图示的压缩机、冷凝器92等。室内单元91配设于舱室8的顶壁侧的前侧部分,虽未作特别地图示,在壳体内设西洛克风扇、汽化器(工K*。>一夕)、加热器等而构成。压缩机未作特别图 示,配设于后述的发动机室21,并且与发动机22的输出轴连接。压缩机通过发动机22驱动而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处理,将压缩处理后的制冷剂供给冷凝器92。冷凝器92配设于后述的冷凝器室31。从压缩机向冷凝器92供给的制冷剂通过与经由后述的防尘罩41引入冷凝器室31的外界气体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并被液化处理。被液化后的制冷剂存储于后述的接收器95。在制冷剂被存储于接收器95期间,将制冷剂中的气泡除去。然后,将制冷剂供给汽化器。〔关于防尘罩〕如图1所示,能够对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进行通气,并且以沿舱室8的右侧面(机体前后方向)的状态将防止尘埃侵入的防尘罩41与门85的后部下侧邻接配置。如图4所示,防尘罩41在沿外周形状的外框42张设防尘网43而构成。如图4及图6所示,外框42形成为截面U形,防尘罩41形成为在机体左右方向具有厚度的中空形状。通过外框42的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侧的内周端部构成向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侧较大开设的开口部。如图3所示,防尘罩41中的下部与发动机室21相对,其下部的形状沿发动机室21的侧面视形状。另一方面,防尘罩41中的上部与冷凝器室31相对,但其上部的形状比冷凝器室31的侧面视形状大(参照图3)。因此,将与开口部中的冷凝器室31的比侧面视形状大的部分相同形状的遮蔽板45固定在外框42的机体左右方向内侧。遮蔽板45的后端部与后述的背部板78抵接(参照图6),并且遮蔽板45的下端部与座椅支承台77的水平部分的防尘罩41侧的端部抵接。其结果,通过遮蔽板45防止舱室8内部和外部经由防尘网43而连通。另外,如图7所示,防尘罩41绕设于防尘罩41下部的机体前后方向朝向的摆动轴47 (参照图1、图3、图4)自如地摆动开闭。使防尘罩41向外侧摆动时,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朝向机体右侧方开放,能够进行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的检查。〔关于发动机室〕如图3及图4所示,在驾驶座椅71的下部(驾驶部7的下侧后方)具有发动机室21,在发动机室21配设有发动机22。如图3所示,上述的座椅支承台77在侧面观察时具有倒L形的截面,座椅支承台77构成发动机室21的上面及前面。通过座椅支承台77分割发动机室21和驾驶部7,来自发动机22的排热不向舱室8内传递。在发动机室21,在发动机22的机体横外侧,以沿机体前后方向的姿势设有发动机22冷却用的散热器23。在发动机22与散热器23之间配设有散热器风扇24。通过散热器风扇24的驱动,外界气体经由防尘罩41被引入发动机室21,将散热器23及发动机22冷却。发动机室21的后部在后方的集谷箱5侧较大开放,具有被散热器23等冷却后的热量的外界气体从发动机室21的后部向外部排出。〔关于冷凝器室〕如图3及图4所示,冷凝器室31设于发动机室21的上方且驾驶座椅71的后方。冷凝器室31和发动机室21被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部”的分隔板33上下划分。S卩,分隔板33构成冷凝器室31的底面且构成发动机室21的上面。分隔板33以水平的状态安装在立设于机体框I的门形框Ia等的上部。分隔板33位于座椅支承台77中的水平部分的后方延长线上。驾驶部7和冷凝器室31通过驾驶座椅71后方的背部板78及上部板79被分隔。即,背部板78构成冷凝器室31的前面,上部板79构成冷凝器室31的上面。背部板78从座椅支承台77的后端部垂直地立设。上部板79从背部板78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将上部板79的后端部向上侧弯折而一体地构成支承框86,将后框84安装在支承框86的上部。另外,如图4及图6所示,上述的开闭杆74、风量调节杆75、排出离合器杆76、绞龙操作系统、与之相关的杆机构等在机体左右方向左侧与冷凝器室31邻接配置。如图4及图5所示,在冷凝器室31设有上述的冷凝器92、与冷凝器92的后方邻接配置的冷凝器风扇93、空气滤清器32。冷凝器92与冷凝器风扇93 —同,以沿机体左右方向的姿势配设在冷凝器室31的后部。冷凝器92的上端部经由上支板35安装于支承框86。冷凝器92的下端部经由下支板36与分隔板33 —同安装在门形框Ia的上部(参照图8)。在冷凝器风扇93中集谷箱5侧的中心部连接风扇电动机94。冷凝器风扇93通过风扇电动机94的驱动绕旋转轴芯M旋转驱动。通过冷凝器风扇93的旋转驱动,从防尘罩41、冷凝器92与冷凝器室31的后端部内周的隙间(上支板35的两侧等(参照图4及图5))等将外界气体引入冷凝器室31,通过该外界气体将冷凝器92的制冷剂冷却。冷凝器室31的后部也与发动机室21的后部冋样地在后方的集谷箱5侧较大开放,具有将制冷剂冷却后的热量的外界气体从冷凝器室31的后部向外部排出。由于这样将冷凝器92配设于与发动机室21分体的冷凝器室31,故而冷凝器92不受发动机22的排热的影响。另外,如图4及图6所示,冷凝器92使防尘罩41侧的端部从上述的开口部进入防尘罩41的内部。通过这样将防尘罩41的内部空间作为冷凝器室31利用,能够充分确保配设开闭杆74、风量调节杆75、排出离合器杆76、绞龙操作系统、其他配线等的空间,并且对应于防尘罩41的厚度,能够在机体左右方向大范围地确保冷凝器室31。另外,由于将防尘罩41的内部空间的一部装入冷凝器室31,相应地,分隔板33也延伸到防尘罩41的内部。空气滤清器32经由管32b与设于顶盖部81的右后部的预滤清器11 (参照图2、图3)连接,将由预滤清器11过滤后的外界气体进一步清洁化。如图3、图4所示,管32b经由支承托架32c支承于支承框86。
如图5及图6所示,空气滤清器32为大致圆筒形状,配设于冷凝器92的前侧。空气滤清器32以沿机体左右方向的姿势载置固定在配设于分隔板33的上部的台座32a。台座32a以空气滤清器32的中心N位于冷凝器风扇93的旋转轴芯M上的方式设定高度。这样,由于空气滤清器32配设于冷凝器92的前侧,故而经由防尘罩41流入冷凝器室31的外界气体(参照图6)如图5中箭头标记所示地,一定程度上沿空气滤清器32外周部的形状且被引入冷凝器92。其结果,在空气滤清器32与冷凝器92之间产生对流,外界气体中含有的尘埃中的一部分被拂落,减轻冷凝器92的堵塞。另外,在风扇的旋转中心部配设有风扇电动机94,在冷凝器风扇93的旋转轴芯M上空气的流动本来较少,但空气滤清器32由于以其中心N位于冷凝器风扇93的旋转轴芯M上的方式配设,故而即使将空气滤清器32配设在冷凝器92的前侧(二配设,向冷凝器92的通气也难以被阻碍。另外,冷凝器风扇9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关于外界气体的通气量的调节〕如图4及图6所示,在防尘罩41的内部中、比冷凝器92的防尘罩41侧的端部更靠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以沿体前后方向的姿势、且与防尘网43分离的状态配设有与冷凝器室31相对的作为“纵壁”的风量调节板46。如上所述,分隔板33延伸到防尘罩41的内部,将其延长部分的外端部和风量调节板46的下端部连接。另外,风量调节板46的前端部向冷凝器室31侧折返而将该部分与上述的遮蔽板45的后端部连接。另外,风量调节板46的其他位置适当固定在外框42的内面。风量调节板46的形状设定为比冷凝器室31的侧面视形状稍小的程度。因此,经由防尘网43被引入防尘罩41内部的外界气体被风量调节板46阻碍而不直接流入冷凝器室31,暂时向风量调节板46周围扩散而流入冷凝器室31。特别是,扩散到风量调节板46的下部附近的外界气体能够流入发动机室21。即,在发动机22冷却所需的通气量比冷凝器92所需的通气量多等情况下,来自防尘罩41中与冷凝器室31相对的部分的外界气体能够由风量调节板46引导而分配至发动机室21。另外,由网状的通气网34构成分隔板33中、风量调节板46附近的端部。因此,能够从风量调节板46的下部附近向冷凝器室31通气,并且减轻尘埃等向冷凝器室31侵入。因此,例如在发动机22无需大量的通气量的情况、及冷凝器92需要大量的通气量的情况下,能够对冷凝器室31进行适当分配。这样,通过设置风量调节板46,能够根据状况而将来自防尘罩41中与冷凝器室31相对的部分的外界气体以适当的比率分配给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关于防热板〕如图1、图5、图8所示,将从发动机室21与冷凝器室31之间延伸至集谷箱5的作为“防热板”的防热板38遍及发动机室21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设置。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在门形框Ia的上部背面安装有角铁部件37,在该角铁部件37的上面螺栓固定有防热板38。通过防热板38能够防止来自发动机室21的排热在与集谷箱5之间上升且流入冷凝器室31。另外,外界气体虽然也从冷凝器室31的后方流入冷凝器室31,但由于防热板38也起到防止来自发动机室21的排气风上升的作用,故而防止由该排气风而从田地卷起的土尘及尘埃等被引入冷凝器室31且在冷凝器92产生堵塞。另外,防热板38形成为不阻碍集谷箱5的开闭摆动动作的形状。〔关于防尘罩的开闭摆动〕对防尘罩41的开闭摆动进行详细说明。如上所述,防尘罩41如图4及图7所示地,可绕摆动轴47摆动。另外,在外框42连接有座椅支承台77 (包含驾驶座椅71)、背部板78的下部即可动部78a、分隔板33的防尘罩41侧的可动部33b (包含通气网34),这些部件也能够与防尘罩41 一同摆动。因此,若将防尘罩41摆动开放,不仅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的右侧面开放,而且发动机室21的上面及前面、冷凝器室31的底面一部分及前面一部分也开放,容易进行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的维修作业。在采用上述构成时,以使分隔板33的可动部33b不与下支板36的底面36c相干涉的方式,下支板36中的防尘罩41侧的右侧部分36b的底面36c以使分隔板33的可动部33b的摆动轨迹T稍向上方改变的方式使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从分隔板33向上方离开。即,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位于下支板36中的防尘罩41相反侧的左侧部分36a的上方。具体地,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的底面36c向右斜上方弯折而构成。下支板36通过螺栓而仅将下支板36的左侧部分36a与分隔板33中不摆动的固定部33a—同固定在门形框Ia的上面。另外,如图4所示,在散热器23的机体左右方向外侧面的外周部安装有密封圈25。在将防尘罩41关闭的状态下,外框42的机体左右方向内侧面和密封圈25紧密贴合,另外,遍及外框42的前部和后部安装的中间板44与密封圈25紧密贴合,形成将来自防尘网43的外界气体导向散热器23的罩。〔关于接收器的配置〕如图3、图5、图6所示,接收器95配设在冷凝器室31与集谷箱5之间的空间中、不阻碍集谷箱5的开闭摆动的位置。接收器95经由向机体后方延伸的支承托架96安装在冷凝器92的背面右侧端部。因此,仅开放集谷箱5就能够使接收器95在机体的外侧面附近的位置露出,故而与配置于冷凝器室31内部的情况等相比,容易进行维修作业。〔关于冷凝器风扇的反向旋转〕未特别图示,但冷凝器风扇93构成为,对上述排出离合器杆76进行接通(O N)操作期间,即,驱动操作谷粒搬送装置6的螺旋叶片并将谷粒向机外排出期间,冷凝器风扇93反向旋转。若冷凝器风扇93反向旋转,则外界气体从后方向冷凝器92流入,将在正向旋转时堵塞冷凝器92前面的尘埃等吹走。根据本构成,通过规定的设备操作能够定期地自动进行冷凝器92的清洁,能够长时间维持冷凝器92的制冷剂冷却性能。另外,谷粒的排出作业时间相对于通常的割取作业时间非常短,适合作为维修的时刻。〔其他实施方式〕(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的底面36c以位于分隔板33的可动部33b的摆动轨迹T的上方的方式使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从分隔板33向上方分离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只要至少使下支板36的右侧部分36b位于左侧部分36a的上方而使分隔板33的摆动端与下支板36不相干涉地构成即可。(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分隔板33中风量调节板46侧的端部设有网状的通气网34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通气网34,对分隔板33实施冲孔加工而直接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孔。另外,也可以根据冷凝器92的容量,使其不能通气地构成分隔板33中风量调节板46侧的端部。(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对冷凝器92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支板35直接安装在支承框86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例如也可以设有将上下端部固定于门形框Ia和支承框86的安装部件(角材及角铁部件37等)且在该安装部件安装上支板35。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对管32b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32c安装在支承框86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例如也可以在对冷凝器92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支板35安装支承托架32c。(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防热板38安装于门形框Ia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例如也可以将防热板38安装在集谷箱5的前面。(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有冷凝器风扇93用的风扇罩。(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冷凝器室31左侧的空间配设开闭杆74及横向输送装置63的操作系等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该空间用于其他用途。(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座椅支承台77、背部板78的下部即可动部78a、分隔板33的防尘罩41侧的可动部33b与防尘罩41 一同摆动而构成,但不限于此。与防尘罩41 一同摆动的部件只要根据维修的方式而适当设定。(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排出离合器杆76的接通操作使冷凝器风扇93反向旋转而构成,但也可以基于其他设备操作使冷凝器风扇93反向旋转而构成。(10)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前面板72等的构成只不过为一例,舱室8内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也可适用于普通型(全杆投入式)联合收割机。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包括 舱室(8),其覆盖驾驶部(7); 发动机室(21),其设于所述驾驶部(7)的下侧后方; 冷凝器室(31),其设于所述发动机室(21)的上方; 分隔部(33 ),其将所述发动机室(21)和所述冷凝器室(31)上下分隔; 冷凝器(92 ),其沿机体左右方向配设于所述冷凝器室(31); 防尘罩(41),其为中空形状,以与所述发动机室(21)及所述冷凝器室(31)相对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配设于机体外侧面,能够对所述发动机室(21)及所述冷凝器室(31)进行外界气体的通气,并且在机体左右方向具有厚度、在所述冷凝器室(31)侧具有开口部(41a), 使所述冷凝器(92)中所述防尘罩(41)侧的端部从所述开口部(41a)进入所述防尘罩(41)内而将所述冷凝器(92)配设于所述冷凝器室(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防尘罩(41)内,以与所述防尘罩(41)的防尘网(43)分离的状态将与所述冷凝器室(31)相对的纵壁(46)配设在比所述冷凝器(92)的所述端部更靠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使所述分隔部(33)延伸到所述纵壁(46),以能够通气的方式构成所述分隔部(33)中所述纵壁(46)侧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分隔部(33)中所述纵壁(46)侧的端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开孔。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遍及所述发动机室(21)的机体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设有防热板(38),该防热板(38)从所述发动机室(21)与所述冷凝器室(31)之间延伸至配设于所述驾驶部(7)后方的集谷箱(5)。
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冷凝器室(31)中,将所述冷凝器(92)用的风扇(93)与所述冷凝器(92)的后侧邻接配设,并且以沿机体左右方向的方式、且以空气滤清器(32)的中心(N)位于所述风扇(93)的旋转轴芯(M)上的方式将所述空气滤清器(32)配设在所述冷凝器(92)的前侧。
7.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防尘罩(41)的下方设有机体前后方向朝向的摆动轴(47),所述分隔部(33)中至少所述防尘罩(41)侧的部分(33b)与所述防尘罩(41) 一同以能够绕所述摆动轴(47)摆动的方式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具有将所述冷凝器(92)的下端部支承于所述分隔部(33)的支承部件(36), 所述支承部件(36)中所述防尘罩(41)侧的部分(36b)位于所述支承部件(36)中所述防尘罩(41)相反侧部分(36a)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以所述支承部件(36)中所述防尘罩(41)侧的部分(36b)的底面(36c)位于所述分隔部(33)中所述防尘罩(41)侧的部分(33b)绕所述摆动轴(47)的摆动轨迹(T)的上方的方式,使所述支承部件(36)中所述防尘罩(41)侧的部分(36b)从所述分隔部(33)向上方分离。
10.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冷凝器室(31)中,空气滤清器(32)以在所述冷凝器(92)的前侧沿机体左右方向的方式、且与所述冷凝器(92)大致平行的方式配设。
11.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集谷箱(5)绕沿上下方向的轴芯能够开闭摆动地设置, 接收器(95)在所述冷凝器室(31)与所述集谷箱(5)之间,配设在不阻碍所述集谷箱(5)的开闭摆动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所述接收器(95)经由支承托架(96)安装在所述冷凝器(92)的背面右侧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确保冷凝器室大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其他机构等的配设空间的联合收割机。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包括设于驾驶部的下侧后方的发动机室(21);设于发动机室(21)上方的冷凝器室(31);将发动机室(21)和冷凝器室(31)上下分隔的分隔部(33);沿机体左右方向配设于冷凝器室(31)的冷凝器(92);以与发动机室(21)及冷凝器室(31)相对的方式沿机体前后方向配设于机体外侧面,且在机体左右方向具有厚度、在冷凝器室(31)侧具有开口部(41a)的中空形状的防尘罩(41),使冷凝器(92)中的防尘罩(41)侧的端部从开口部(41a)进入防尘罩(41)内而将冷凝器(92)配设于冷凝器室(31)。
文档编号A01D41/12GK202857317SQ201220318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竹中满, 高山良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