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系统,特别是一种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名优水产种类,如对虾、梭子蟹等水产动物因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其生长周期较短。养殖用户通常要在五月底、六月初,在池塘水温升高到适宜的温度时投放苗种,此时如果苗种较小则会影响收获时的规格和产量。而这些种类又多采用混养的模式进行养殖,苗种下塘后无法集中投喂饵料,同时小规格苗种运输后直接放入养殖池塘,其对环境的耐受性差,容易受到敌害生物的攻击,成活率往往较低。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苗种培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保证养殖水温,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系统包括圆形的培育池1,培育池I通过带有泵送设备的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并且水管的出口端沿培育池I的切线方向设置,在培育池I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另一端与水草净化池3连通,水草净化池3通过泵送设备与生物过滤器4相连,生物过滤器4通过排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所述的培育池I由保温材料制成,并且与其相配的设置有盖体,在培育池I底部设置有可控温的电加热器。所述的水草净化池3中种植有沟草。所述的生物过滤器4的底层铺设有砾石层,中间层为沸石层,上层为生化棉层,沸石层上泼洒、接种有商品化硝化细菌混合液。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某些种类的苗种在投放入养殖池塘中后,无法进行集中精细的养殖管理,导致成活率较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在苗种投入养殖池塘前,进行中间培育的结构;它能够实现苗种的集约化管理,获得适合池塘养殖的大规格苗种,同时能使苗种提前适应池塘中的水质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发明目的。系统培育池具有排污设计,并配备了以水草为基质的净化池,以及生物过滤器,对苗种集约化培育的废水进行净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系统为方便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随时随地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因此可以说这种培育系统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这个中间培育系统包括一个圆形的培育池1,这个培育池I通过带有泵送设备的水管与养殖池塘相连,并且水管出口端沿着培育池I的切线方向设置,在培育池I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另一端与水草净化池3相连通,水草净化池3通过泵送设备与生物过滤器4相连,这个生物过滤器4通过排水管与养殖池塘相连通;上述的培育池I由保温材料制成,并且与培育池I相配的设置有盖体,在培育池I的底部还设置有可控温的电加热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系统设置在养殖池塘附近,并通过泵送设备将养殖池塘内的水体抽送到培育池I中,并在水草净化池3中种植沟草,用于沉淀、净化培育池排水的污物,同时接通水草净化池3的排水管路,让养殖废水通过管路进入生物过滤器4。生物过滤器为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为砾石层,中层为沸石层,上层为生化绵层,使用前在沸石层泼洒、接种商品化硝化细菌混合液。这个生物过滤器4能够降低水中的三氮废物,净化后的 水最后重新排入养殖池塘;
为了保证苗种培育时的水温,培育池1由保温材料制成,同时设置在其底部的电加热器还可以随时对养殖水体进行加热;白天培育池I依靠阳光自然升温,在夜晚将盖体覆盖在培育池I上,并适时开启电加热器,同时将生物过滤器4的排水管移至培育池,减小或关闭池塘抽水,使系统水流以内循环为主,降低热损耗,保持水温。正式向培育池I放置苗种前,先让本系统正常运转5-7天,使水草净化池和生物过滤器达到稳定状态。该系统能够在苗种放置到池塘中之前,暂时对苗种在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一方面能够利于苗种的集中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能够让秒钟提前适应养殖池塘中的水质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成活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系统包括圆形的培育池(1),培育池1)通过带有泵送设备的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并且水管的出口端沿培育池(1)的切线方向设置,在培育池(1)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另一端与水草净化池(3)连通,水草净化池(3)通过泵送设备与生物过滤器(4)相连,生物过滤器(4)通过排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池(I)由保温材料制成,并且与其相配的设置有盖体,在培育池(I)底部设置有可控温的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草净化池(3)中种植有沟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过滤器(4)的底层铺设有砾石层,中间层为沸石层,上层为生化棉层,沸石层上泼洒、接种有商品化硝化细菌混合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系统包括圆形的培育池(1),培育池(1)通过带有泵送设备的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并且水管的入口端沿培育池(1)的切线方向设置,在培育池(1)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另一端与水草净化池(3)连通,水草净化池(3)通过泵送设备与生物过滤器(4)相连,生物过滤器(4)通过排水管与养殖池塘连通;所述的培育池(1)由保温材料制成,并且与其相配的设置有盖体,在培育池(1)底部设置有可控温的电加热器。这是一种能够保证养殖水温,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的水产苗种中间培育系统。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081836SQ2013100473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姜玉声, 刘海映, 姜志强, 张剑诚, 刘谞, 苏延明, 索建杰, 黎奥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姜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