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8659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品种培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物品种的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末毛纺市场对羊毛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许多国家注重优质超细羊毛生产,世界细毛羊育种向细型和超细方向转变。据研究羊毛价格形成因素中,细度约占80%左右。细毛羊生产大国澳大利亚的澳洲美利奴羊经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多种类型,近年来超细型的发展很快,目前细度支数80支、90支、100支的超细毛羊澳洲都已育成, 并已批量生产;减产的羊毛几乎全是较粗的细羊毛,即平均纤维直径在19 μ m以上的,而19 μ m以下的羊毛却大幅度增产。如1999 2009年,澳大利亚超细羊毛平均年增长率达11%,近两年超细毛增长了 I倍,其中18.5μπι以下的超细毛羊增长了 3倍。我国毛纺工业的发展较快,细型羊毛进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羊毛加工国和消费国,我国羊毛的消耗量由原来占世界的7%上升到18%,羊毛进口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09年我国进口羊毛32.65万吨,同比增加6.53%。从澳大利亚进口原毛17.3万吨,占澳毛出口总量的95.3%,同比增加3.2% ;从新西兰进口原毛2.93万吨,占新西兰毛出口总量的65.2%,同比增长12.3%;从乌拉圭进口原毛8811吨,占乌拉圭羊毛出口总量的35.13%,同比增加30.1 %;从南非进口原毛1.63万吨,占南非羊毛出口总量的95.5%,同比增长66%。从英国进口原毛6104吨,占英国羊毛出口总量的74.6%,同比增长4倍以上。2010年我国进口羊毛约33.34万吨,比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比2007年增加了近800吨,是我国进口羊毛量最高的年份。国产羊毛特别是细羊毛的自给率仅为25 %至30%,我国现有主体羊毛细度均在23 24 μ m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主攻80支、90支和100支品种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因此,加速培育我国细型和超细型细毛羊,生产高档羊毛满足国内毛纺工业的需求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细毛羊选育区按个体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个体净毛量、净毛率、羊毛强度等性状的要求进行选择,要求体重公羊平均90kg,母羊平均36kg ;羊毛长度,公羊平均IOcm以上,母羊平均9cm以上;净毛量公羊平均5.0kg,母羊平均2.5kg ;羊毛纤维直径
18.1 19.0um ;羊毛强度5.5 7.0cn ;羊毛净毛率45 55%,建立超细羊育种核心群;(2)在核心群内利用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借助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MOET)、人工授精(Al)、羔羊超排技术(JIVET),对选留的基础母羊群采用优秀的种公羊进行选配,并对其后代进行测定和选留;(3)建立以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为阶梯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4)对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出生的超细毛羊进行出生、断奶、1.5岁性状全面鉴定,通过鉴定确定选留;(5)对选留羊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多性状综合育种值的估测,以期获得主要性状准确率和利用率;(6)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羊毛性状的早期选种;(7)用群体继代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横交固定,获得超细毛羊新品系。进一步优选,步骤(4)中对种公羊的选择,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种公羊初选:在断奶鉴定时进行,从2 4胎母羊所生的公羊中选拔,按血统和本身的状况进行初选,选留头数比计划要多出一倍以上,血统审查到三代,特别对选留公羊的父、母品质要进行严格审查,本身的表现主要看外貌、头型、角、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毛色、断奶等级等,要求外貌长方型、背平直;头型正常;无角;体重25kg以上;羊毛细度19.0um以下;羊毛长度4cm以上;密度正常;油汗为白色或乳白色;弯曲为大弯曲;羊毛细度均匀,无饥饿横;毛白色,无污杂点;断奶等级二级以上,对初选定的公羊要加强培育,在后期的饲养管理方面予以照顾,并定期称重和测量有关指标,为以后的选留提供依据;种公羊再选:在1.5岁时进行,主要按本身的表现进行评定,主要看外貌,头型,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剪毛量,等级等,选择的标准在外貌,头型, 羊毛细度,密度,油汗,弯曲,匀度等按照种公羊初选的标准进行,其余指标,体重则要求在50公斤以上,羊毛长度IOcm以上,剪毛量5kg以上,等级为特、一级,对优良者继续加强培育,对劣者,特别是羊毛性状发生变化,生长发育缓慢,具有严重外貌缺陷的肥育或淘汰;种公羊定选:在配种前进行,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定选后的种羊按等级及选配计划可投群配种,如发现缺陷、配种力弱、受胎率低或精液品质不良等,则淘汰,对选育核心群或人工授精用的公羊,要严格要求,进行后裔测定或观察其后代品质;进一步优选,步骤(4)中对母羊的选择,通过下列步骤实现:对进入育种核心群的母羊,选择标准为:体重平均36kg ;羊毛长度平均9cm以上;净毛量平均2.5kg ;羊毛纤维直径18.1 19.0um ;羊毛强度5.5 7.0cn ;羊毛净毛率45 55%,对一般的繁殖群和生产群,主要采取群选的办法:拟订选育指标,突出重要性状,不断留优去劣,使群体在外貌、生产性能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每年鉴定时对羊群进行一次评定,淘汰不良的个体;建立羊只个体档案,选拔具有优秀该品种特性的种公羊进行配种,力口速群选工作的进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系具有产毛性能好,群体羊毛细度在19um以下;羊毛长度9cm以上;净毛量2.5kg以上,体重36kg,繁殖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中涉及的遗传资源为甘肃高山细毛羊,采集于中国甘肃省。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建立育种核心群,选择体重公羊平均90kg,母羊平均36kg ;羊毛纤维直径
19.0cm以下;羊毛长度公羊平均10cm,母羊平均9cm ;净毛量公羊平均5.0kg,母羊平均
2.5kg ;羊毛强度5.5 7.0CN ;净毛率40%以上;建立开放式育种核心群,核心群规模达3000只以上。(2)核心群内超细毛羊培育,在核心群内利用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分于育种技术,借助MOET (超数排卵和 胚胎移植)、AI (人工授精)、JIVET (羔羊超排技术),使得超细毛羊优秀性状的基因快速扩散,快速重合,加快群体繁殖速度,加速超细毛羊选育的遗传进展。(3)建立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为阶梯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各级逐层向下或跨越式流动,向上只能逐级流动。引进优秀超细毛羊,培育超细毛羊。(4)对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出生的羊只进行鉴定,登记初生重、毛质、毛色、等级等,三月龄断奶时测定羊只外貌、头型、角、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毛色、断奶等级等,1.5岁进行个体外貌、头型、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剪毛量、等级等方面的鉴定,通过鉴定对其后代进行选留和淘汰,对不合乎标准的羊只要进行严格淘汰。(5)对选留的羊在生产性能测定基础上,应用线性模拟理论、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测定,用MBULP育种值估测法(标记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计算多性状综合育种值,提高种羊选择的准确性和利用效率,建立超细毛羊以测定为主的遗传评估体系。(6)在对群体生产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羊毛细度、羊毛产量、羊毛长度等性状的早期选种,选择公羊留种,母羊继续选育选配。(7)用群体继代选育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超细毛羊群体的横交固定,获得超细毛羊新品系。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细毛羊选育区按个体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个体净毛量、净毛率、羊毛强度性状的要求进行选择,选择标准为体重公羊平均90kg,母羊平均36kg ;羊毛长度,公羊平均IOcm以上,母羊平均9cm以上;净毛量公羊平均5.0kg,母羊平均2.5kg ;羊毛纤维直径18.1 19.0um ;羊毛强度5.5 7.0cn ;羊毛净毛率45 55%,建立超细羊育种核心群; (2)在核心群内利用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借助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MOET、人工授精Al、羔羊超排技术JIVET,对选留的基础母羊群采用优秀的种公羊进行选配,并对其后代进行测定和选留; (3)建立以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为阶梯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 (4)对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出生的超细毛羊进行出生、断奶、1.5岁性状全面鉴定,通过鉴定确定选留; (5)对选留羊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多性状综合育种值的估测,以期获得主要性状准确率和利用率; (6)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羊毛性状的早期选种; (7)用群体继代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横交固定,获得超细毛羊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种公羊的选择,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种公羊初选:在断奶鉴定时进行,从2 4胎母羊所生的公羊中选拔,按血统和本身的状况进行初选,选留头数比计划要多出一倍以上,血统审查到三代,特别对选留公羊的父、母品质要进行严格审查,本身的表现主要看外貌、头型、角、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毛色、断奶等级,选择标准为外貌长方型、背平直;头型正常;无角;体重25kg以上;羊毛细度19.0um以下;羊毛长度4cm以上;密度正常;油汗为白色或乳白色;弯曲为大弯曲;羊毛细度均匀,无饥饿横;毛白色,无污杂点;断奶等级二级以上,对初选定的公羊要加强培育,在后期的饲养管理方面予以照顾,并定期称重和测量有关指标,为以后的选留提供依据; 种公羊再选:在1.5岁时进行,主要按本身的表现进行评定,主要看外貌,头型,体重,羊毛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羊毛油汗、羊毛弯曲、羊毛匀度、剪毛量,等级,选择标准为外貌,头型,羊毛细度,密度,油汗,弯曲,匀度等按照种公羊初选的标准进行,其余指标,体重则要求在50公斤以上,羊毛长度IOcm以上,剪毛量5kg以上,等级为特、一级,对优良者继续加强培育,对劣者,特别是羊毛性状发生变化,生长发育缓慢,具有严重外貌缺陷的肥育或淘汰; 种公羊定选:在配种前进行,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定选后的种羊按等级及选配计划可投群配种,发现缺陷、配种力弱、受胎率低或精液品质不良,则淘汰,对选育核心群或人工授精用的公羊,要严格要求,进行后裔测定或观察其后代品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母羊的选择,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对进入育种核心群的母羊,选择标准为体重平均36kg ;羊毛长度平均9cm以上;净毛量平均2.5kg ;羊毛纤维直径18.1 19.0um ;羊毛强度5.5 7.0cn ;羊毛净毛率45 5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毛羊的培育方法,(1)建立超细毛羊育种核心群;(2)在核心群内进行超细毛羊的培育;(3)建立以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为阶梯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4)对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出生的超细毛羊进行出生、断奶、1.5岁性状鉴定,通过鉴定确定选留;(5)对选留的羊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多性状综合育种值的估测;(6)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羊毛性状的早期选种;(7)用群体继代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横交固定,获得超细毛羊新品系。该新品系具有产毛性能好,繁殖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229748SQ2013101536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孙晓萍, 刘建斌, 杨博辉, 岳耀敬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