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

文档序号:306271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铜套破裂现象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主轴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优点:一是解决了由于主轴与主轴铜套相触面呈油膜面动态支撑,而主轴回转转动的过程中与主轴铜套的受力面(主轴铜套内壁的一半)始终处于重力碾压过程,造成主轴、主轴铜套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导致油膜失效的致命缺陷;二是解决了由于主轴铜套由铜、锡、铅构成,当主轴、主轴铜套处于高温状态时,构成主轴铜套的锡(或锡和铅)熔化从主轴铜套壁溢出,造成主轴铜套成蜂窝状结构,强度尽失。
【专利说明】 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铜套破裂现象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属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本申请在在先持有专利CN101816967B、名称“圆锥式制砂机及制砂方法”,大锥齿轮套在偏心轴套上,偏心轴套通过铜外套套在下机壳中心的轴孔内,主轴通过内铜套位于偏心轴套内且由偏心轴套推动主轴摆动,球面座位于下机壳中的定位轴孔的壳体支撑圈上,动锥通过球面铜瓦套在主轴上且由主轴推动动锥摆动,动套衬套套在动锥的锥面上,抗磨动套套在动套衬套的锥面上,嵌紧器套在主轴上且采用锁紧螺母将嵌紧器锁紧,上机壳与下机壳配合且上机壳外翻边与下机壳外翻边间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调整油缸,上机壳内壁呈环形锯齿螺旋状且与调整螺套外壁的环形螺旋锯齿相啮合,调整螺套呈双喇叭形结构,其下喇叭壁通过定套衬套与抗磨定套连接、上喇叭壁用于支撑料斗总成。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是:一是由于主轴与内铜套(主轴铜套)相触面呈油膜面动态支撑,而主轴回转转动的过程中与主轴铜套的受力面(主轴铜套内壁的一半)始终处于重力碾压过程,造成主轴、主轴铜套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导致油膜失效;二是由于主轴铜套由铜、锡、铅构成,当主轴、主轴铜套处于高温状态时,构成主轴铜套的锡(或锡和铅)熔化从主轴铜套壁溢出,造成主轴铜套成蜂窝状结构,强度尽失,主轴铜套断裂、破碎,导制制砂机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0003]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铜套呈蜂窝孔结构所带来的轴套破裂现象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及润滑冷却方法。
[0004]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主轴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凹弧形凹槽且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受偏心套的导向作偏心转动时,其主轴作用力的面始终与主轴铜套(铜套)轴向内壁一半发生挤推,而另一半轴向内壁不发生挤推,为此本申请将不与主轴面发生挤推面的主轴铜套内壁面开弧形凹槽和进油孔,该进油孔由位于制砂机外部的供油系统将带压润滑冷却油注入由主轴和主轴铜套内壁面凹槽构成的润滑冷却腔,该冷却腔中的润滑冷却油由于处于流动状态,不仅能够起到冷却主轴铜套和主轴的作用,而且能够确保主轴与主轴铜套间的油膜不会由于高温而失效,确保主轴与主轴铜套之间的良好润滑状态,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构成主轴铜套的材料由于高温所导致的主轴铜套材料中锡或锡和铅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轴铜套呈蜂窝状情形的发生,避免了由此所导致的主轴铜套强度尽失、断裂现象的发生。2、制砂机用润滑油冷却循环供油系统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润滑冷却循环供油系统既具有带压供油装置,又具有油冷却系统,它既能够将冷却后的润油冷却油强制注入主轴铜套和主轴轴面构成的润滑油冷却腔内,又能够将冷却主轴、主轴铜套及润滑后的带温润滑油进行冷却、过滤后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冷却、润滑、环保的目的。
[0005]技术方案1:一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主轴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
[0006]技术方案2:—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与主轴配合方法,主轴铜套套在主轴上,外部的供油系统将润滑冷却油通过主轴铜套上的进油孔注入由主轴和主轴铜套内壁凹弧形凹槽构成的润滑冷却油腔内,位于润滑冷却油腔内的润滑油在圆锥制砂机主轴工作的过程中对主轴及主轴铜套进行冷却,由于主轴呈偏心碾压转动,其主轴对主轴铜套的作用力面始终作用在主轴铜套中的非凹弧形槽的受力面。
[0007]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解决了由于主轴与主轴铜套相触面呈油膜面动态支撑,而主轴回转转动的过程中与主轴铜套的受力面(主轴铜套内壁的一半)始终处于重力碾压过程,造成主轴、主轴铜套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导致油膜失效的致命缺陷;二是解决了由于主轴铜套由铜、锡、铅构成,当主轴、主轴铜套处于高温状态时,构成主轴铜套的锡(或锡和铅)熔化从主轴铜套壁溢出,造成主轴铜套成蜂窝状结构,强度尽失,主轴铜套断裂、破碎,导致制砂机无法工作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构成的圆锥制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主轴铜套I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2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深度大于2毫米、小于或等于轴套壁厚的一半。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上部和下部非凹弧形凹槽面3的宽度分别为轴向凹弧形凹槽长度的八分之一至八分之二。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小面大于主轴铜套内壁面积的三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
[001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与主轴配合方法,主轴铜套I套在主轴4上,外部的供油系统将润滑冷却油通过主轴铜套I上的进油孔进入由主轴4和主轴铜套内壁凹弧形凹槽2构成的润滑冷却油腔内,位于润滑冷却油腔内的润滑油在圆锥制砂机主轴工作的过程中对主轴4及主轴铜套I进行冷却,由于主轴4呈偏心碾压转动,其主轴4对主轴铜套2的作用力面始终作用在主轴铜套2中的非凹弧形槽的受力面。主轴4和主轴铜套2内壁凹弧形凹槽2构成的润滑冷却腔与主轴4壁上的进油道进口连通。位于润滑冷却腔内的润滑冷却油在外部的供油系统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主轴4中的输油道、一部分被主轴偏心碾压转动时的主轴轴面带走、另一分部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顺主轴轴面流到主轴底部平面轴承且对平面轴承润滑后由回流道流回供油系统系统冷却、过滤后循环使用。
[0013]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其特征是:主轴铜套(I)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2)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其特征是: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深度大于2毫米、小于或等于轴套壁厚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其特征是: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上部和下部非凹弧形凹槽面(3)的宽度分别为轴向凹弧形凹槽长度的八分之一至八分之--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其特征是:轴向凹弧形凹槽(2)的小面大于主轴铜套内壁面积的三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
5.一种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与主轴配合方法,其特征是:主轴铜套(I)套在主轴(4)上,外部的供油系统将润滑冷却油通过主轴铜套(I)上的进油孔进入由主轴(4)和主轴铜套内壁凹弧形凹槽(2)构成的润滑冷却油腔内,位于润滑冷却油腔内的润滑油在圆锥制砂机主轴工作的过程中对主轴(4)及主轴铜套(I)进行冷却,由于主轴(4)呈偏心碾压转动,其主轴(4)对主轴铜套(2 )的作用力面始终作用在主轴铜套(2 )中的非凹弧形槽的受力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与主轴配合方法,其特征是:主轴(4)和主轴铜套(2)内壁凹弧形凹槽(2)构成的润滑冷却腔与主轴(4)壁上的进油道进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铜套与主轴配合方法,其特征是:位于润滑冷却腔内的润滑冷却油在外部的供油系统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主轴(4)中的输油道、一部分被主轴偏心碾压转动时的主轴轴面带走、另一分部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顺主轴轴面流到主轴底部平面轴承且对平面轴承润滑后由回流道流回供油系统系统冷却、过滤后循环使用。
【文档编号】B02C2/04GK103521291SQ20131038060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胡祖尧 申请人: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