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23722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药种植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选种、催芽,整地、开沟,浅生定向种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了浅生定向PVC板栽培技术,可克服阻碍山药大面积发展的适种土壤类型和地形限制,采收劳动强度大、易操作薯块,影响贮藏等因素,改变传统栽培的费时、费工又费力、低产低效的生产状况,具有适种地广、结薯快、易收获、产量等质优的特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专利说明】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具体是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山药为薯菌科植物薯菌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莖,其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 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新鲜山药是一种日常食物,可当作蔬菜食用,干淮山入中药用。
[0003]已报道利用淮山加工各种食品,如专利ZL200910223230.3公开了一种淮山酱油生产方法,特征是将淮山洗净、切片,与大豆混合蒸熟后拌入小麦粉,其配料原料重量比为鲜淮山:大豆:小麦粉为1.5:1: 0.4,经两次发酵后滤提而成;专利ZL200910115801.1公开了一种淮山方便粥的制备工艺;专利ZL201110163696.6公开了一种三曲二酶低温发酵法酿造淮山黄酒的方法,专利ZL200810049006.2公开了一种铁棍山药汤圆及其制备。
[0004]传统的淮山种植技术需要深沟种植和深挖采收,费工费时,且极易损伤块茎。应用淮山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种植时无须深挖洞,而是将淮山种植在预先横埋好的浅生槽上,采收时只需用简单工具或用双手扒开表土。
[0005]专利ZL201010148911.0公开了一种山药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三月中下旬将种子覆膜几种育苗,有顶芽长出后即可作为种苗进行移栽,土壤解冻后,耙土后起厢,厢内挖沟,沟内协放两排导向管,将种苗根部置于导向管内,使种苗露出管口 3-5cm,用土将种苗和导向管固定,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当苗高10_20cm时搭架,山药的地上茎蔓完全枯萎即可收获,挖出导向管,取出山药,即可。专利ZL201010103501.4公开了一种山药种植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备肥;b.浇水;c.光照充足;d.种植栽培;e.浇灌;f.施肥;g.管理;h.收挖;1.收集编织袋或麻袋中泥土重复使用。发明CN 102687633 B公开了一种山药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1)将农田耕作层的土壤旋耕后,挖出山药种植带内犁底层以上表层土壤,并将其堆放在种植带之外的一长边侧;2)在裸露出的犁底层上,沿着与山药种植带走向相垂直的方向开挖由一长边侧朝另一长边侧向下倾斜的U形定向种植槽,倾斜的角度为10~20° ;3)在挖好的U形定向种植槽上覆盖3-lOcm疏松土层,然后将堆放于种植带一长边侧的农田耕作层土壤回填覆盖于种植带内疏松土层之上,形成回填土层;4)在犁底层U形定向种植槽的高位端的疏松土层中播种山药种子。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采用了浅生定向PVC板栽培技术,可克服阻碍山药大面积发展的适种土壤类型和地形限制,采收劳动强度大、易操作薯块,影响贮藏等因素,改变传统栽培的费时、费工又费力、低产低效的生产状况,具有适种地广、结薯快、易收获、产量等质优的特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催芽:选择新采收的健康薯种、切块,每块薯块重80-100g,薯块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按头、中、尾及大小部分分别堆放;种植前催芽,用清水冲洗后用25%米酰胺800倍液浸种10-15分钟,取出晾干,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cm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平整畦面上将薯种铺IOcm后覆盖细土 5-lOcm再盖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栽,种植时只留一个健壮芽,其余抹去;
(2)整地、开沟: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宽1.3-1.7m,沟深15-30cm,在整好的畦面开挖宽7-lOcm的平行斜沟,开沟后夯实斜沟底,亩植1400-1600株;
(3)浅生定向种植:沿斜沟放入浅生定向PVC板,斜沟槽内填满填充料,斜沟边以泥土充实,斜沟上端留标记,在斜沟上端3-4cm处作标记作为下种定位目标,并在标记处平PVC板面放置薯种,并施肥,施肥后,回土盖住薯种,平整畦面,用Icm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下端,畦上端薯苗部留25-30cm露地,地膜用泥压盖;
(4)追肥:齐苗后每15-25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30-50kg,施肥后应覆土 ;雨后或灌水后施肥,待畦沟水平后才可施肥;
(5)水分管理:采用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9月至11月的薯块快速膨大期,保持土 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每亩用敌百虫480-520g或赛丹230-270g与水50_80kg混合,喷淮山园地面防治蛴螬;每亩用克螨克180-220g、硫胶悬剂230-270g、多菌灵或托布津90_120g、水40-60kg混合后喷雾,防治红蜘蛛、叶斑病及炭病;
(7)采收:采收时,轻刨开土层,将整条薯取出,保留浅生定向PVC板,下造再在PVC板斜沟内重新填充填充料,回土整好畦,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0008]所述浅生定向PVC板是根据淮山品种不同,将PVC板裁剪成不同规格,以适应淮山生长;所述淮山品种为细叶深时,浅生定向PVC板规格为长110-130cm,宽5_8cm的板片,淮山品种为大叶深时,浅生定向PVC板规格为长110-130cm,宽7-10cm的板片。
[0009]所述斜沟优选为斜度13-17°,上下端高差25-30cm的U型斜沟。
[0010]所述填充料优选为4-8目筛筛过的新鲜的红风化土或新鲜的黄风化土。
[0011]所述浅生定向种植时,薯种放置及施肥方法为:放置薯种时,使种芽芽眼位于PVC板正中央并向上将多余芽眼抹除,在两斜沟头之间每株施复合肥18_22g或在两斜沟头间施草木灰180-220kg,腐熟有机肥900-1200kg。
[0012]所述浅生定向种植时,在曾经有淮山黑皮病地方种植,在填满PVC板斜沟槽后,再在上层盖上一层含45-60%石灰粉的薄砂土,使其与耕作土隔开。
[0013]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适宜的种植时间为以“小暑”至“大暑”期间种植较适宜,能避开台风多发、高温多湿及病虫多发季节,有效减少用药次数,防止藤叶徒长,利于薯块和提高产量;在此种植时间种植,较优的采收时间为种植次年的元旦过后,一直采收到5月份。同时,在此种植时间种植,病虫害防治在9月底进行为宜。
[0014]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在下种后即可搭架,与传统种植搭架一样,注意在插篱竹时不可插在pvc板斜沟上,每株只留一苗,其余长出即摘除。
[00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采用了浅生定向PVC板种植技术,在靠近地表一定斜度定向生长结薯,可克服阻碍山药大面积发展的适种土壤类型和地形限制,采收劳动强度大、易操作薯块,影响贮藏等因素,改变传统栽培的费时、费工又费力、低产低效的生产状况,具有适种地广、结薯快、易收获、产量等质优的特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2 )本发明中浅生定向PVC板的放置斜度(与水平夹角)与种植和收获易难程度关系密切,斜度越大,用工量越多,斜度较小时,用工量少且更能发挥浅生昼夜温差大,长薯快的优势,但斜度太小薯块易拱弯,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获得的本发明所述的放置斜度可以获得最佳的栽培效果;
(3)选用的填充料显弱酸性,具有不带菌、不板结的特点,结合本发明的技术可以使种植过程易于进行,获得优质的淮山产品;
(4)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亩产量增加370-550公斤,所产山药薯条整齐一致,均匀饱满、光滑、皮色靓,薯块机械伤少,商品率高、商品价值高。
[0016]【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7]实施例1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种植方法:
(1)选种、催芽:选择新采收的健康细叶深山药薯种、切块,每块薯块重100g,薯块切口蘸石灰,按头、中、尾及大小部分分别堆放;种植前催芽,用清水冲洗后用25%米酰胺800倍液浸种10分钟,取出晾干,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cm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平整畦面上将薯种铺IOcm后覆盖细土 5-8cm再盖`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栽,种植时只留一个健壮芽,其余抹去;
(2)整地、开沟: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宽1.5m,沟深25cm,在整好的畦面开挖宽8cm的平行斜沟,开沟后夯实斜沟底,亩植1500株;所开挖斜沟为斜度15°,上下端高差28cm的U型斜沟;
(3)浅生定向种植:在“小暑”后5天种植,预先准备长120cm,宽6cm的浅生定向PVC板板片,沿斜沟放入浅生定向PVC板,斜沟槽内填满6目筛筛过的新鲜的红风化土填充料,斜沟边以泥土充实,斜沟上端留标记,在斜沟上端3cm处作标记作为下种定位目标,并在标记处平PVC板面放置薯种,放置薯种时,使种芽芽眼位于PVC板正中央并向上将多余芽眼抹除,在两斜沟头之间每株施复合肥20g或在两斜沟头间施草木灰200kg,腐熟有机肥1000kg,施肥后,回土盖住薯种,平整畦面,用Icm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下端,畦上端薯苗部留30cm露地,地膜用泥压盖;
(4)追肥:齐苗后每20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40kg,施肥后应覆土 ;雨后或灌水后施肥,待畦沟水平后才可施肥;
(5)水分管理:采用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9月至11月的薯块快速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9月底每亩用敌百虫500g或赛丹250g与水60kg混合,喷山药园地面防治蛴螬;每亩用克螨克200g、硫胶悬剂250g、多菌灵或托布津100gdK 50kg混合后喷雾,防治红蜘蛛、叶斑病及炭病;
(7)采收:种植次年的元旦过后开使采摘,一直采收到5月份,采收时,轻刨开土层,将整条薯取出,保留浅生定向PVC板,下造再在PVC板斜沟内重新填充填充料,回土整好畦,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0018]实施例2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种植方法:
(1)选种、催芽:选择新采收的健康大叶深山药薯种、切块,每块薯块重80g,薯块切口蘸草木灰,按头、中、尾及大小部分分别堆放;种植前催芽,用清水冲洗后用25%米酰胺800倍液浸种12分钟,取出晾干,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cm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平整畦面上将薯种铺IOcm后覆盖细土 8cm再盖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栽,种植时只留一个健壮芽,其余抹去;
(2)整地、开沟: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宽1.3m,沟深15cm,在整好的畦面开挖宽7cm的平行斜沟,开沟后夯实斜沟底,亩植1600株;所开挖斜沟为斜度13°,上下端高差25cm的U型斜沟;
(3)浅生定向种植:在“小暑”后8天种植,预先准备长120cm,宽8cm的浅生定向PVC板板片,沿斜沟放入浅生定向PVC板,斜沟槽内填满8目筛筛过的新鲜的黄风化土填充料,斜沟边以泥土充实,斜沟上端留标记,在斜沟上端4cm处作标记作为下种定位目标,并在标记处平PVC板面放置薯种,放置薯种时,使种芽芽眼位于PVC板正中央并向上将多余芽眼抹除,在两斜沟头之间每株施复合22g或在两斜沟头间施草木灰220kg,腐熟有机肥1200kg,施肥后,回土盖住薯种,平整畦面,用Icm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下端,畦上端薯苗部留25cm露地,地膜用泥压盖;
(4)追肥:齐苗后每25天追肥一次,连施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30kg,施肥后应覆土;雨后或灌水后施肥,待畦 沟水平后才可施肥;
(5)水分管理:采用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9月至11月的薯块快速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9月底每亩用敌百虫480g或赛丹270g与水50kg混合,喷山药园地面防治蛴螬;每亩用克螨克180g、硫胶悬剂230g、多菌灵或托布津90g、水40kg混合后喷雾,防治红蜘蛛、叶斑病及炭病;
(7)采收:种植次年的元旦过后开使采摘,一直采收到5月份,采收时,轻刨开土层,将整条薯取出,保留浅生定向PVC板,下造再在PVC板斜沟内重新填充填充料,回土整好畦,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0019]实施例3采用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种植方法:
(1)选种、催芽:选择新采收的健康薯种、切块,每块薯块重100g,薯块切口蘸石灰,按头、中、尾及大小部分分别堆放;种植前催芽,用清水冲洗后用25%米酰胺800倍液浸种15分钟,取出晾干,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cm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平整畦面上将薯种铺IOcm后覆盖细土 IOcm再盖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栽,种植时只留一个健壮芽,其余抹去;
(2)整地、开沟: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宽1.7m,沟深30cm,在整好的畦面开挖宽IOcm的平行斜沟,开沟后夯实斜沟底,亩植1400株;所开挖斜沟为斜度17°,上下端高差30cm的U型斜沟;
(3)浅生定向种植:在“小暑”后8天种植,预先准备长120cm,宽8cm的浅生定向PVC板板片,沿斜沟放入浅生定向PVC板,斜沟槽内填满4目筛筛过的新鲜的红风化土或新鲜的黄风化土填充料,斜沟边以泥土充实,斜沟上端留标记,在斜沟上端3cm处作标记作为下种定位目标,并在标记处平PVC板面放置薯种,放置薯种时,使种芽芽眼位于PVC板正中央并向上将多余芽眼抹除,在两斜沟头之间每株施复合肥18g或在两斜沟头间施草木灰180kg,腐熟有机肥900kg,施肥后,回土盖住薯种,平整畦面,用Icm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下端,畦上端薯苗部留25cm露地,地膜用泥压盖;
(4)追肥:齐苗后每15天追肥一次,连施3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50kg,施肥后应覆土;雨后或灌水后施肥,待畦沟水平后才可施肥; (5)水分管理:采用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9月至11月的薯块快速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9月底每亩用敌百虫520g或赛丹230g与水80kg混合,喷山药园地面防治蛴螬;每亩用克螨克220g、硫胶悬剂270g、多菌灵或托布津120g、水60kg混合后喷雾,防治红蜘蛛、叶斑病及炭病;
(7)采收:种植次年的元旦过后开使采摘,一直采收到5月份,采收时,轻刨开土层,将整条薯取出,保留浅生定向PVC板,下造再在PVC板斜沟内重新填充填充料,回土整好畦,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权利要求】
1.一种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催芽:选择新采收的健康薯种、切块,每块薯块重80-100g,薯块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按头、中、尾及大小部分分别堆放;种植前催芽,用清水冲洗后用25%米酰胺800倍液浸种10-15分钟,取出晾干,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cm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在平整畦面上将薯种铺IOcm后覆盖细土 5-lOcm再盖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栽,种植时只留一个健壮芽,其余抹去; (2)整地、开沟: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宽1.3-1.7m,沟深15-30cm,在整好的畦面开挖宽7-lOcm的平行斜沟,开沟后夯实斜沟底,亩植1400-1600株; (3)浅生定向种植:沿斜沟放入浅生定向PVC板,斜沟槽内填满填充料,斜沟边以泥土充实,斜沟上端留标记,在斜沟上端3-4cm处作标记作为下种定位目标,并在标记处平PVC板面放置薯种,并施肥,施肥后,回土盖住薯种,平整畦面,用Icm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下端,畦上端薯苗部留25-30cm露地,地膜用泥压盖; (4)追肥:齐苗后每15-25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30-50kg,施肥后应覆土 ;雨后或灌水后施肥,待畦沟水平后才可施肥; (5)水分管理:采用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9月至11月的薯块快速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每亩用敌百虫480-520g或赛丹230-270g与水50_80kg混合,喷山药园地面防治蛴螬;每亩 用克螨克180-220g、硫胶悬剂230-270g、多菌灵或托布津90-120g、水40-60kg混合后喷雾,防治红蜘蛛、叶斑病及炭病; (7)采收:采收时,轻刨开土层,将整条薯取出,保留浅生定向PVC板,下造再在PVC板斜沟内重新填充填充料,回土整好畦,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生定向PVC板是根据山药品种不同,将PVC板裁剪成不同规格,以适应山药生长;所述山药品种为细叶深时,浅生定向PVC板规格为长110-130cm,宽5-8cm的板片,山药品种为大叶深时,浅生定向PVC板规格为长110-130cm,宽7-10cm的板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沟为斜度13-17°,上下端高差25-30cm的U型斜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4-8目筛筛过的新鲜的红风化土或新鲜的黄风化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生定向种植时,薯种放置及施肥方法为:放置薯种时,使种芽芽眼位于PVC板正中央并向上将多余芽眼抹除,在两斜沟头之间每株施复合肥18-22g或在两斜沟头间施草木灰180-220kg,腐熟有机肥900-12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生定向种植时,在曾经有山药黑皮病地方种植,在填满PVC板斜沟槽后,再在上层盖上一层含45-60%石灰粉的薄砂土,使其与耕作土隔开。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609283SQ20131057549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邹建运, 李月芬 申请人:邹建运, 李月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