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9849067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自2003年以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仿刺参养殖规模飞速拓展,形成了 继藻、贝、虾、鱼之后的"第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现已成为我国单品种养殖产值最高的 海水养殖主导产业,全国现有仿刺参养殖面积约214945公顷,年产量193705吨,年产值达 350亿元以上。
[0003] 仿刺参又称灰刺参、灰参、海鼠,也就是人们俗语中的刺参,其体色随生长环境的 变化而改变,多呈黄色、褐色、青色,偶尔还有白色,通体紫色的刺参极为罕见。
[0004] 目前,在仿刺参遗传育种方面,世界上仅有我国以选择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的方法开展了研究,选育的目标性状主要为快速生长、耐低盐、耐高温、抗病等生长相关的 数量性状,针对表观与体色等质量性状的选育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挖掘表观独 特、性状稳定的新品系已成为水产生物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000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多食用仿刺参的国家,其独特的医疗保健和增强免疫作 用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青睐,被称为"海产八珍"之首,在传统八大菜系中均有以仿刺参为 主要食材的高级名菜,菜品味道鲜香、口感嫩滑,充分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中"香味意形养" 五大要素,但在菜品评判的"色"字要素方面,却由于仿刺参体色的各不相同而一直未有理 想的判论。此外,由于近年来消费门槛降低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鲜冻、即食、冻干等保 留刺参原色的加工产品逐渐成为主流,烹饪和食用方式也多以煲汤(粥)以及蘸食、拌食等 快捷方式为主,这也对仿刺参的表观体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多食用仿刺参的国家,在我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 色,代表圣人、帝王之气,同时也是极佳的刺激色。因此,色泽鲜亮的紫刺参相对于传统的 灰、青、褐甚至白刺参将具有更好的品相和增进食欲的效果,其市场价值必定远高于现有品 种,产业化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0007] 如何通过高强度的选育,不断的收集、选育及生长比较等探索性试验分析,创建系 统而完善的紫色刺参选育技术路线与工艺,获得紫色性状遗传稳定性达90%以上的新品系 群体。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通过高强 度选育获得紫色性状遗传稳定性达90%以上的新品系群体,且遗传性状稳定,提前达到我国 《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的审定标准,紫色仿刺参的商业价值将远高于普通品种。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从自然海域广泛收集纯紫色野生仿刺参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移至养殖池中单 独隔离暂养育肥,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C以内、盐度30~ 35,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 (2) 每年5月上旬或中旬开始,筛选个体重25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 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 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19~21°C,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3~5个精子时及将雄参取出,采卵 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3°C进行孵化,孵化期间 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3) 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 24°C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与池底均刷紫漆以营造 紫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海洋红酵母代用饵料,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 cell/ml、中耳幼体2万cell/ml、大耳幼体3万cell/ml,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 3、大耳幼体1/2; (4) 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做附 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再加放1/2数量的附着基并均匀分布;培育池水温度降至与 自然海水温度同步,每天至少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45%~55%的总量程,投放附着基后25 ~27天第一次倒池,之后每5~7天倒池一次;投喂由浮游幼体时的单胞藻逐步过渡为人工 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添加15%~20%紫薯粉以强化参苗着色,饲料总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 1%~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5) 参苗培育及养殖全过程均在紫色环境中进行,定期记录其着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 使用色差仪进行量化筛选,淘汰发生体色分离、生长缓慢、发病、状态差的个体;最终获得F1 代选育紫刺参; (6) 选育的F1代紫刺参在经2年养殖后发育成熟,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 体杂交,形成紫刺参的F2子代,F2子代的选育技术工艺与培育条件同F1代; (7) 经过连续3代高强度标准化选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F3代纯紫色刺参新品系,选 留率达90%以上,且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状与原种刺参无显著差异。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5)中,使用色差仪进行量化筛选发生体色分离 的个体时,具体筛选4次: 第一次在体重2~3g/头时进行,背部L=25.4,a=5.9,b=l. 4,腹部颜色指标为: L=30 · 9,a=6 · 1,b=2 · 1,选留率为 30%; 第二次在45~55g/头时进行,背部颜色指标为:L=23.5,a=6.1,b=l. 4,腹部颜色指标 为: L=28 · 6,a=5 · 8,b=l · 6,选留率为30%; 第三次在90~110g/头时进行,背部颜色指标为:L=21.2,a=6.2,b=l. 3,腹部颜色指标 为: L=28 · 3,a=5 · 4,b=l · 5,选留率为50%; 第四次在长至190~210g/头时进行,背部颜色指标为:1^=19.0,&=6.4々=1.5,腹部颜色 指标为:L=27.8,a=4.9,b=l.),选留率至少为90%; 以色差ΛΕ值<5判定合格。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1、 本发明选育方法是以紫色体色为目标性状,引入生物拟色原理和色度计测量方法对 其进行量化与筛选,同时兼顾生长、抗逆等其他数量性状优势,选种目的性强、效率高且易 于标准化、规模化推广,通常选育至子三代即可达到90%以上的选留率,遗传性状稳定,提前 达到我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的审定标准; 2、 按本发明方法选育的紫刺参体色纯度高、色彩鲜艳亮丽,可同时满足人们对新奇事 物以及尊贵体验的消费心理需求,加之人们对仿刺参独特营养保健作用的传统认知,产品 的商业价值将远高于普通品种,随着产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单价可至少提高500%~ 50%以上,从而大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增加渔民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的实施方式,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从自然海域广泛收集纯紫色野生仿刺参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移至养殖池中单 独隔离暂养育肥,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C以内、盐度30~ 35,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 (2) 每年5月上旬或中旬开始,筛选个体重25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 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 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19~21°C,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3~5个精子时及将雄参取出,采卵 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3°C进行孵化,孵化期间 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3) 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 24°C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与池底均刷紫漆以营造 紫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海洋红酵母代用饵料,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 cell/ml、中耳幼体2万cell/ml、大耳幼体3万cell/ml,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 3、大耳幼体1/2; (4) 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做附 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再加放1/2数量的附着基并均匀分布;培育池水温度降至与 自然海水温度同步,每天至少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45%~55%的总量程,投放附着基后25 ~27天第一次倒池,之后每5~7天倒池一次;投喂由浮游幼体时的单胞藻逐步过渡为人工 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添加15%~20%紫薯粉以强化参苗着色,饲料总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 1%~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5) 参苗培育及养殖全过程均在紫色环境中进行,定期记录其着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 使用色差仪进行量化筛选,淘汰发生体色分离、生长缓慢、发病、状态差的个体;最终获得F1 代选育紫刺参; (6) 选育的F1代紫刺参在经2年养殖后发育成熟,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 体杂交,形成紫刺参的F2子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