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08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由斜面(1)切割正六棱柱而构成,所述正六棱柱横截面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六棱柱的高度相等,所述斜面(1)的底边在正六棱柱的底面上,且与正六棱柱底面上相隔一个顶点的两个顶点的连线重合,斜面(1)与底面的夹角为60o,在斜面(1)上还设有轴线垂直于斜面(1)、截面为矩形且贯通正六棱柱的通孔(2),通孔(2)的开口比为0.2。
【专利说明】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一种能够增加其周围流场复杂度,以达到更好的集鱼效果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0002]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传统的人工鱼礁一般为构造简单的立方体形状,这种人工鱼礁其侧面的角度和迎流面角度均为90度,这对增加其周围流场复杂度来说不利。同时传统的人工鱼礁上一般会设置开口,以达到更好的集鱼效果,但开口的大小则会影响礁体后方流场回流区的变化,而衡量开口是否合适的标准是开口比,传统的人工鱼礁对于开口比这一指标并不重视,开口比相对较为随意,直接影响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人工鱼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增加其周围流场复杂程度,以达到更好的集鱼效果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由斜面I切割正六棱柱而构成,所述正六棱柱横截面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六棱柱的高度相等,所述斜面I的底边在正六棱柱的底面上,且与正六棱柱底面上相隔一个顶点的两个顶点的连线重合,斜面I与底面的夹角为60°,在斜面I上还设有轴线垂直于斜面1、截面为矩形且贯通正六棱柱的通孔2,通孔2的开口比为0.2。
[0005]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鱼礁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正六棱柱变形体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角度的迎流面,能够加大上升流流速,便于水体交换和营养盐的循环;并且其侧流域和后流域的角度也做出了改变,便于鱼类在该区域聚集;并且限定了其开设的通孔的开口比为0.2,可以增加礁体周围流场的复杂度,以达到更好的集鱼效果。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将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所述的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由一个斜面I切割正六棱柱而构成,所述正六棱柱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六棱柱的高度相等,所述斜面I的底边位于正六棱柱的底面上,并且该底边与正六棱柱底面上间隔一个顶点的两个顶点的连线相互重合,同时斜面I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60°,在斜面I上还设置有截面为矩形且贯通正六棱柱的通孔2,并且通孔2的轴线与斜面I相互垂直,同时通孔2的开口比为0.2。
[0008]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工鱼礁,由于其斜面I与水流之间呈120°的夹角,即其迎流面与水流之间呈120°夹角,因此可以加大上升流的流速,有利于水体的交换,能够带动营养盐的循环;并且其主体结构为正六棱柱的一部分,礁体表面相对较大,在海水中放置一定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不同种类的生物或大型藻类,一些喜食大型藻类的鱼类会被吸引,达到较好的集鱼效果。同时其上方缓流区、侧面缓流区及其后流域能够为鱼类提供流速缓慢或水流方向不稳定的场所,由于鱼类具有驱流性,因此鱼类会在这一区域聚集;同时开设在人工鱼礁上的通孔2有利于背涡流的产生,增加水中营养物的含量,同时,在背涡流区除有较小的涡流现象外,水流速度较慢,为鱼类提供了庇护场所,在此处有机质和营养盐也会有一定水平的沉积,进而达到集鱼作用,开口 2也会促进上升流带动水体底部的营养物质进行循环,能够对流场水体内的微生物、营养物质等对鱼类产生诱集作用的物质的运动产生促进作用,且可以让回流区域的水流速度减缓,为幼鱼提供休憩水域,同时为喜好缓流速的鱼类起到诱集 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流场效应良好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鱼礁由斜面(I)切割正六棱柱而构成,所述正六棱柱横截面外接圆的直径与正六棱柱的高度相等,所述斜面(I)的底边在正六棱柱的底面上,且与正六棱柱底面上相隔一个顶点的两个顶点的连线重合,斜面(I)与底面的夹角为60°,在斜面(I)上还设有轴线垂直于斜面(I )、截面为矩形且贯通正六棱柱的通孔(2),通孔(2)的开口比为0.2。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28742SQ20131061391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瑞瑾, 陶蔓, 孙宏月, 郑晴, 周金梅, 黄学智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张瑞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