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及手柄,壳体包括减压舱及用于捕捉蚊子的捕捉壳体,捕捉壳体的出口与减压舱的入口通过阀门相连接,减压舱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手柄为中空结构,手柄的气体入口与减压舱的气体出口相连接,减压舱的气体出口与入口分别设于过滤网的两侧,手柄内设有吸力风扇、控制器及用于为吸力风扇及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吸力风扇的控制端及阀门的控制端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捕捉蚊子,不留痕迹。
【专利说明】一种捕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捕捉飞虫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捕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捕蚊器或者捕蝇器一般都是通过带电网拍的电流杀死蚊子的,这种带电网拍针对于飞在空中、体型较大的飞虫比较好用,但蚊子体型纤细,飞在空中不易察觉;停留在墙上时,使用这种电网拍也很不方便。而且这种电网拍本身也具有安全隐患。而其他简易装置例如苍蝇拍或直接用手则容易把蚊子拍死,往往会在墙壁或者其他地方留下很难清理的血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捕蚊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捕捉蚊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及手柄,壳体包括减压舱及用于捕捉蚊子的捕捉壳体,捕捉壳体的出口与减压舱的入口通过阀门相连接,减压舱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手柄为中空结构,手柄的气体入口与减压舱的气体出口相连接,减压舱的气体出口与入口分别设于过滤网的两侧,手柄内设有吸力风扇、控制器及用于为吸力风扇及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吸力风扇的控制端及阀门的控制端相连接。
[0005]所述捕捉壳体为半球形结构。
[0006]所述减压舱为球形结构。
[0007]所述控制器的开关设于手柄的外壁上。
[0008]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或纽扣电池。
[0009]所述减压舱及捕捉壳体均为透明结构。
[0010]所述控制器的开关控制阀门与吸力风扇同时打开。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及手柄,壳体包括减压舱及捕捉壳体,通过捕捉壳体扣住蚊子,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阀门开关及吸力风扇,从而使蚊子吸入到减压舱内,也可防止已捕捉到的蚊子逃逸;再通过减压舱内的过滤网将蚊子过滤出来,从而实现蚊子的捕捉,也可避免蚊虫被卷入吸力风扇等内部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捕捉过程中将血溃沾到墙上或物体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3的结构示意图。[0016]其中,I为捕捉壳体、2为减压舱、3为手柄、4为吸力风扇、5为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及手柄3,壳体包括减压舱2及用于捕捉蚊子的捕捉壳体I,捕捉壳体I的出口与减压舱2的入口通过阀门相连接,减压舱2内部安装有过滤网5,手柄3为中空结构,手柄3的气体入口与减压舱2的气体出口相连接,减压舱2的气体出口与入口分别设于过滤网5的两侧,手柄3内设有吸力风扇4、控制器及用于为吸力风扇4及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吸力风扇4的控制端及阀门的控制端相连接,捕捉壳体I为半球形结构,减压舱2为球形结构,控制器的开关设于手柄3的外壁上,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或纽扣电池,减压舱(2)及捕捉壳体(I)均为透明结构。
[001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20]打开发阀门,当蚊子停留在墙壁或物体上时,即可将捕捉壳体I扣压在墙壁或物体的相应位置,使蚊子被捕捉壳体I罩住,由于捕捉壳体I为半球形结构,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捕捉过程中蚊子由于提前预知而逃跑掉,然后打开控制器开关,控制器使吸力风扇4工作,从而将蚊子吸入到减压舱2内,再经过滤网5过滤,然后在通过控制器关闭阀门,从而实现蚊子的捕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器来调整吸力风扇4的功率来适应不同数量的蚊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蚊装置在捕捉其他飞虫的过程与捕捉蚊子的原理相同,操作过程也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手柄(3),壳体包括减压舱(2)及用于捕捉蚊子的捕捉壳体(1),捕捉壳体(I)的出口与减压舱(2)的入口通过阀门相连接,减压舱(2)内部安装有过滤网(5),手柄(3)为中空结构,手柄(3)的气体入口与减压舱(2)的气体出口相连接,减压舱⑵的气体出口与入口分别设于过滤网(5)的两侧,手柄(3)内设有吸力风扇(4)、控制器及用于为吸力风扇(4)及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吸力风扇(4)的控制端及阀门的控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壳体(I)为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舱(2)为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开关设于手柄(3)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或纽扣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舱(2)及捕捉壳体(I)均为透明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开关控制阀门与吸力风扇同时打开。
【文档编号】A01M3/00GK203618615SQ20132079008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陈瑜秋 申请人:陈瑜秋